Workflow
工业控制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弘讯科技9月18日获融资买入1033.03万元,融资余额1.51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9 01:17
股价及融资融券交易 - 9月18日公司股价下跌2.14% 成交额1.20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033.03万元 融资偿还768.70万元 融资净买入264.33万元[1] - 融资余额1.51亿元 占流通市值3.15%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41万户 较上期减少18.61%[2] - 人均流通股9168股 较上期增加22.87%[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机器人ETF持仓显著增加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81.27万股至452.60万股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增持33.85万股至183.27万股[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6亿元 同比增长1.04%[2] - 归母净利润2822.96万元 同比减少21.48%[2] - 上市后累计派现3.6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1亿元[2] 业务构成 - 工业控制类业务占比47.71% 驱动系统类占比37.11% 新能源类占比11.57% 其他业务占比3.61%[1] - 公司主营塑料机械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1]
万马科技涨2.22%,成交额1.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6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3:4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盘中股价45.22元/股 上涨2.22% 成交1.20亿元 换手率2.29% 总市值60.5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65万元 特大单买入128.13万元占比1.07% 卖出112.22万元占比0.93% 大单买入1996.32万元占比16.62% 卖出1996.58万元占比16.6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22% 近5日下跌3.97% 近20日下跌3.44% 近60日上涨21.14%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24日净买入1.04亿元 买入总额1.86亿元占比36.44% 卖出总额8250.88万元占比16.14%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通信与医疗信息化设备研发生产及数据中心集成维护 车联网收入占比46.44% 机柜机箱类30.39% 工业控制类11.64% 其他6.64% 医疗信息化4.89%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互联网医疗 智慧医疗 智慧灯杆 智慧城市等 [2] -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成立于1997年1月28日 2017年8月31日上市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9亿元 同比增长50.91% 归母净利润1646.45万元 同比增长3.06%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20万户 较上期增加151.51% 人均流通股3709股 较上期减少60.2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24.2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82.00万元 [3]
弘讯科技9月1日获融资买入946.78万元,融资余额1.67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02 01:57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公司股价上涨0.74% 成交额达1.2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946.78万元 融资偿还1306.71万元 融资净流出359.93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67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3.36%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处于相对低位 [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融券余额分位水平超过近一年70% 处于高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41万户 较上期减少18.61% [2] - 人均流通股9168股 较上期增加22.87%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6亿元 同比增长1.04% [2] - 归母净利润2822.96万元 同比减少21.48% [2] 机构持仓动向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452.60万股 较上期增持81.27万股 [2]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83.27万股 较上期增持33.85万股 [2]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新进持股108.89万股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塑料机械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工业控制类51.21% 驱动系统类35.57% 新能源相关类9.63% 其他3.58%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1亿元 [2]
万马科技跌2.04%,成交额1.8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29.0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日盘中下跌2.04%至46.53元/股 成交额1.83亿元 换手率3.26% 总市值62.3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29.02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043.8万元 大单净流出2585.22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35.0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44%/5.46%/23.10%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6月24日净买入1.04亿元 买入总额1.86亿元(占比36.44%)卖出总额8250.88万元(占比16.14%)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通信与医疗信息化设备研发生产及数据中心集成维护 收入构成:车联网46.44% 机柜机箱类30.39% 工业控制类11.64% 医疗信息化4.89% 其他6.6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互联网医疗/智慧灯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 [2] 财务数据与股东结构 - 上半年营业收入3.39亿元 同比增长50.91% 归母净利润1646.45万元 同比增长3.06% [2] - 股东户数3.20万户 较上期增加151.51% 人均流通股3709股 较上期减少60.24%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24.2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82.00万元 [3]
弘讯科技20250603
2025-06-04 01: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弘讯科技、恒星科技、宜特、EID公司、Only One子公司、EEI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业务及发展历程**:弘讯科技成立于2001年9月,技术继承自1984年的台湾宏讯科技,主要提供塑料机械自动化行业系统集成服务 [3]。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 - 2008)确立企业使命,如推出亚洲第一台中文屏幕式注塑机电脑控制器等;第二阶段(2009 - 2015)组织架构调整;第三阶段(2016 - 2022)以核心技术拓展工业智能化方向,推出SCADA系统等 [3][5]。 - **应对国内市场增长缓慢策略**:国内塑机市场复合增长率2% - 3%,公司加快海外布局,实施区域运营中心加本地渠道合作伙伴策略,重点市场包括印度、印尼等,还通过代理商覆盖南美区域 [6]。 - **事业部及产品体系**:分为自动化、数字化、新能源三大事业部。自动化事业部负责工业传感、驱动、控制层设备;数字化事业部专注边缘车间控制系统;新能源事业部提供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7][8]。 - **财务状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8.4亿元,营业利润约8400万元。收入包括自动化设备7.3亿元、新能源技术约8000万元,伺服节能系统占35%,工业控制类占51% [9]。 - **切入工业自动化领域方式**:从为塑料机械厂提供液压射出机等方案开始,历经1.0 - 2.0时代,到3.0 - 4.0时代延伸价值链至制成品加工厂,还推出私有云与IoT及新能源相关产品 [10]。 - **金属加工领域应用及战略**:应用于折弯机等设备,导入自主研发芯片解决TI芯片问题,与台湾公司合作开展芯片设计,实现全数字化通讯,计划深入合作、拓展海外和延伸数控行业 [11][12]。 - **数字化产品优化流程方式**:通过分析工厂数据优化生产流程,自主研发芯片每秒采集2200 - 5000个参数,研发边缘采集服务器处理数据,如智能工艺提高调模精准度 [13]。 - **新能源领域项目及突破**:2016年收购EID公司,提供光储系统和高精度电源转换器,参与多个核能研究项目,为托卡马克装置提供矫正线圈电源管理系统 [14][15]。 - **EID公司贡献及应用**:在核聚变中提供误差场矫正线圈电源管理系统,如在GT - 60SA和ITER项目中提供设备,还涉及岸电业务、电力转换器和制氢设备解决方案 [16][17]。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解决方案**:成立子公司Only One,提供超充和快充解决方案应对欧洲需求 [18]。 - **业务板块展望**:自动化业务增长点包括伺服动力系统占比提高等;子公司EEI在核聚变领域负责磁体电源部分,占托卡马克装置整体价值量约8% [19][20]。 - **恒星科技核聚变规划**:集中研发资源在可控核聚变,希望与国内研究院合作,跟进海外项目如GT6 ASA和Ekwateur [21][22]。 - **核聚变商业化挑战及展望**:处于早期阶段,乐观估计2030年中后期、保守估计2050年实现实用化 [24]。 - **核聚变技术投资要点**:已进入工程化阶段,投资需关注核心供应商尤其是首堆供应商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研发的伺服节能系统节约40% - 70%的能耗,奠定行业领先地位 [5]。 - 宜特的先导项目JT60SA目前在日本进行,公司2023年12月完成交付,已进入实验阶段 [23]。
易德龙(603380):工控通讯高速增长,全球布局加速推进
国投证券· 2025-05-07 03: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 30.66 元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长,工业控制及通讯类业务快速成长且成本管控有效,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增长可期,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1][2][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1.61 亿元,同比增长 12.74%;归母净利润 1.84 亿元,同比上升 38.16%;扣非归母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上升 75.56%;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49 亿元,同比增长 21.68%;归母净利润 0.42 亿元,同比增长 34.19%;扣非归母净利润 0.40 亿元,同比增长 36.24%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25.07 亿元、28.29 亿元、32.0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4 亿元、2.75 亿元、3.32 亿元 [9] 业务板块 - 工业控制类产品营收 10.25 亿元,同比增长 32.07%,占比 47.45%,同比增加 6.95pcts;通讯类产品营收 3.69 亿元,同比增长 39.65%,占比 17.06%,同比增加 3.29pcts;医疗电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类业务营收分别为 3.2/2.77/0.93 亿元,同比增长 2.36%/-33.06%/-10.98%,营收占比分别为 14.79%/12.8%/4.28%,同比减少 1.5pcts/-8.75pcts/-1.14pcts [2] - 各业务板块毛利率均有提升,工业控制/通讯/医疗电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品类毛利率分别为 23.51%/28.2%/27.39%/35.46%/12.89%,分别提升 0.64pcts/5.72pcts/3.36pcts/12.82pcts/2.4pcts [2] 市场布局 - 2024 年内销收入 12.22 亿元,同比增长 14.6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56.57%;外销收入 9.38 亿元,同比增长 10.33%,占主营业务收入 43.43% [3] - 以苏州总部为核心,依托墨西哥、罗马尼亚、越南等海外工厂以及新加坡、香港的海外运营中心和物流中心辐射全球,2024 年越南和墨西哥工厂产能提升,罗马尼亚工厂量产并进入产能爬坡及运营优化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