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式AI引擎
icon
搜索文档
声网母公司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46万美元 连续三个季度实现GAAP盈利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4:4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426万美元 同比增长11% 不含已终止的低毛利业务 [1] - 三季度收入指引3400万—3600万美元 同比增幅7.6%—13.9% [1] - GAAP净利润146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 连续三个季度盈利且利润额超一季度3倍 [1] 业务进展 - 对话式AI引擎产品自3月推出后已在呼叫中心和AI陪伴硬件等场景落地应用 [1] - 7月发布新版对话式AI引擎 新增声纹识别 数字人与视觉理解功能 [2] - 第二季度发布全球首个AI模型评测平台 提供ASR+LLM+TTS延迟数据横向测评 [3] 技术发展 - 对话式AI从基础问答向深度理解 情感共鸣和情境感知演进 [2] - AI能力渗透智能硬件 教育 社交等领域 多模态智能体创作场景实现案例落地 [3] - 通过两行代码可在15分钟内快速构建对话式AI智能体 [2] 战略方向 - 深度融合垂直场景专业知识与特点 提升产品性能与体验 [1] - 持续优化音视频实时交互技术 驱动客服 教育和智能硬件等行业智能化转型 [1][3] - 未来将深耕场景创新与技术迭代 打磨人与智能体的实时互动体验 [3] 现金储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等价物合计3.77亿美元 [2]
声网(API.US)Q2营收同比增长0.1% 连续三季度实现GAAP盈利
智通财经· 2025-08-18 23:0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430万美元 同比增长0.1% [1] - 净利润150万美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920万美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基本每ADS收益0.02美元 摊薄后每ADS收益0.01美元 上年同期亏损0.10美元 [1] - 现金储备达3.773亿美元 [1] 区域营收结构 - 中国市场营收1.155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12.4% [1] - 非中国市场营收1820万美元 同比增长16.7% [1] 客户规模 - 声网活跃客户数量1997个 同比增长1.4% [1] - Agora活跃客户数量1880个 同比增长12.4% [1] 业务发展 - 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GAAP盈利 利润率进一步扩大 [2] - 对话式AI引擎已与多家客户合作开发语音智能体 应用于呼叫中心和AI陪伴玩具等领域 [2] - 持续整合垂直领域专业能力 提升解决方案性能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3400万至3600万美元 同比增长7.6%至13.9% [2]
三天,我看清楚了未来AI将如何介入我们的生活
36氪· 2025-07-31 23:23
大会概况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 为期3天 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多位专家及800多家企业参与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参观人数预计达35万[1] - 海外厂商参与度较低 除谷歌和特斯拉外缺乏国际巨头 同时由于与世界机器人大赛(WRC)时间冲突 部分厂商选择保留重磅新品[1] 生成式AI应用拓展 - 生成式AI渗透至工业 医疗 交通等硬核领域 从文本 图像生成向多模态任务执行演进[3][4] - 阶跃星辰发布3210亿参数MoE架构模型Step 3 激活参数38亿 实现多模态推理并在国产芯片上提升解码效率[4] - MiniMax推出全栈智能体MiniMax Agent 可分解任务并调用API 演示中单句指令生成数据看板或搭建电商网站 一个月内迭代12次[4] - 合合信息展示AI鉴伪技术 毫秒级识别深度伪造 适用于金融票据篡改等高危场景[5] - 百度推出GenFlow 2.0多智能体调度系统及秒哒平台 3分钟生成可运行应用 数字人Nova升级版提升直播场景拟真度[5] - 声网发布对话式AI引擎 新增声纹识别与视觉理解能力 互动宠物"芙崽"实现嘈杂环境语音响应及拟人化反馈[7] - 阿里云发布云端AI Agents平台无影AgentBay 支持多系统无缝切换 三行代码接入 同时展示从芯片到平台的全栈能力[8] 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 国产GPU厂商集中展示芯片架构与智算方案 竞争焦点从单卡性能转向全链路效率与成本优化[9][14] - 华为昇腾AI云服务采用CloudMatrix 384超节点 整合384颗NPU与192颗CPU 算力达300 PFlops 突破跨机通信瓶颈[9][11] - 沐曦科技发布曦云C600 GPU 支持多精度混合算力 内置安全模块瞄准金融政务场景[11] - 摩尔线程推出全功能GPU产品线 覆盖云端训练卡MTT S4000(48GB显存/768GB/s带宽) 云渲染卡及消费级显卡[12] - 燧原科技展示燧原S60推理卡商业化应用 覆盖聊天机器人 广告投放等场景 并公布多地智算中心部署案例[14] 具身智能突破 - 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交互能力显著提升 从基础行走扩展到复杂任务执行与情绪表达[3][15][21] - 千寻智能人形机器人Moz1搭载Spirit v1 VLA模型 完成太空步 S型压弯等高难度动作 并演示饮料递送 衣物折叠等泛化任务[15] - 傅利叶智能交互陪伴机器人GR-3结合康养场景 提供导诊 认知康复等多维服务 外骨骼设备实现远程康复协同[16]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N实现双足与轮式模式切换 在开幕式中完成灯光表演[18] - 优艾智合工业模型MAIC实现多机器人协同调度 完成搬运 拣选等流水线作业[18]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29关节/35公斤)展示格斗动作及击倒快速起身 工业四足机器人B2负重120公斤 消费级Go2售价低于1万元[18][20]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在电力巡检场景实现1000小时无故障运行 支持自主充电及AR手势操控[20] 自动驾驶商业化推进 - Robotaxi开展城市道路体验活动 覆盖浦东30公里路网 延伸至机场与迪士尼区间 实现L4级跨区域接驳[22][24] - 小马智行Robotaxi覆盖北上广深 集成大模型优化乘客交互 支持语音添加临时需求如顺路购咖啡[24] - 斑马智行基于高通8295平台推出端侧智能座舱 支持离线90%功能闭环 并根据驾驶员情绪推荐内容[24] - 蘑菇车联推出城市级交通模型MogoMind 聚合多源数据实现智能调度与拥堵预测[25] - 上海发布自动驾驶行动方案 目标2027年L4载客600万人次 载货80万TEU 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27]
声网母公司2025年Q1财报:总营收同比增长12.1%,连续两个季度GAAP盈利
IPO早知道· 2025-05-28 01:5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3327万美元,同比增长12.1%,增速较上一季度的3.6%显著提升 [2] - 连续两个季度实现GAAP盈利,第一季度净利润41万美元,利润额稳步增长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储备达3.88亿美元,为高潜力领域布局提供支持 [2] 对话式AI战略布局 - 3月发布对话式AI引擎产品,开发者兴趣强烈,应用场景覆盖AI陪伴玩具、口语陪练、智能助手等 [2] - 预计对话式AI技术将渗透更多场景,推动长期收入增长 [3] - 对话式AI引擎支持全球主流大模型厂商,开发门槛低,仅需2行代码、15分钟即可完成升级 [6] - 定价策略优惠,成本为0.098元/分钟 [6] 技术优势与产品创新 - 语音对话延迟中位数低至650ms,智能打断响应时间340ms,模拟真人对话节奏 [8] - "选择性注意力锁定"功能可屏蔽95%环境噪声,80%丢包率下仍能稳定对话 [9] - 对话式AI开发套件基于博通集成AI芯片BK7258,实现端侧音频处理与超低延时响应 [9] - 硬件设计图与软件开发工具箱全面开源,1小时跑通Demo,1天完成产品原型 [11] 应用场景与客户案例 - 活跃客户数量达1994个,同比增长5.2% [4] - 教育领域:精灵学伴、豆神AI教师实现低延时自然对话,提升学习体验 [15] - 智能硬件领域:珞博Robopoet、集贤科技AI玩具、LOOKTECH AI助手等优化交互实时性 [17] - 跨语言场景:莲偶「会译蛋」支持多语言同声传译,毫秒级响应 [17]
声网母公司2024Q4及全年财报:实现季度GAAP盈利,发布对话式AI引擎
IPO早知道· 2025-02-25 02:39
财务表现 - 2024年Q4总营收3445万美元,同比增长3.6%(不含已终止的低毛利业务)[4] - 2025年Q1收入指引3100-3300万美元,同比增速4.4-11.1%,较2024年Q4增速加快[4] - 2024年Q4 GAAP净利润16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4] - 实现GAAP盈利难度高于Non-GAAP,彰显公司内生增长动力与运营根基[7] 对话式AI引擎产品 - 发布对话式AI引擎Beta版,支持开发者15分钟部署基于大模型的AI Agent[5] - 产品优势:自然流畅对话体验(智能停顿/打断处理)、先进语音处理(注意力锁定/降噪)、超低延迟(650ms响应)[10] - 技术指标:屏蔽95%背景噪声,误打断率较ChatGPT降低50%[12] - 全模型适配能力,支持30000+终端机型,80%丢包下仍可稳定交流[12] 客户与市场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活跃客户1979个,同比增长8%[5] - 全球注册应用数超93.1万,同比增长25%[5] - 对话式AI应用场景:智能助手/虚拟陪伴/口语陪练/智能客服/智能硬件[14] 行业合作与落地 - 与博通集成合作推出AIDK解决方案,在CES 2025展示智能眼镜/陪伴机器人等原型机[16] - AI x IoT解决方案已实现在低功耗芯片上接入大模型,保证低延时互动[16] 战略方向 - 生成式AI被视为未来增长核心驱动力,将加速行业渗透[8] - 2025年聚焦运营效率提升与可持续盈利增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