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娃哈哈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跟娃哈哈“分家”?宗馥莉“娃小宗”开大
36氪· 2025-09-16 09:18
01,"娃小宗"落子无悔? 宗馥莉是知名二代中少见的集魄力和主见于一身的女性,比如她在父亲宗庆后还在世时就敢大刀阔斧为娃哈哈破沉疴顽疾,不过,人都没有三头 六臂,当意外空降的"弟弟妹妹"来争遗产时,宗馥莉还是应得有稍显吃力。 此前,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在高人指点下,先是在中国香港通过"资产保全"将18亿美元保住,而后通过杭州中院提交 亲子关系鉴定申请,通过这种关门配钥匙的战术,追讨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 也因为这连番的讼累,一度影响了宗馥莉的"大计",由是,该下的棋也被迫延到了近期: 近日,据蓝鲸新闻等多家媒体从多个独立信源获取到的消息,宗馥莉实控的"宗胜系"企业将于2026年新的销售季度起,正式更换使用全新品牌"娃 小宗",报道一出炉,引多方关注。 从该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通知》中,可以清晰看到这样的描述: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 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据观察者网等媒体的报道,目前娃哈哈的市场经理已经收到这份工作通知,部分经销商表示"通知已经收到了,到时候执行情况不好说",而截至 本文发稿,娃哈哈方 ...
宗馥莉冒险扶正“娃小宗”
北京商报· 2025-09-15 16:14
品牌变更决策 - 宏胜饮料集团旗下7家公司联合通知决定从2026销售年度起弃用"娃哈哈"品牌并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1][3] - 更换品牌主因是"娃哈哈"商标使用合规性问题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公司经营暴露在法律风险下且现行股权架构下商标使用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3] - "娃小宗"商标由宏胜饮料集团申请注册 其服务范围覆盖茶饮料 矿泉水 果汁等现有品类及啤酒等新品类[4] 股权结构与治理问题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复杂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 宗馥莉持股29.4% 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宗馥莉不具备绝对话语权[6] - 股东博弈体现在经营管理层面 宗馥莉去年7月曾因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合理性提出质疑而请辞[6] - 商标转让存在不确定性 娃哈哈集团2月声明称387件商标正申请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但5月表示转让登记备案过程具有不确定性[7] 法律风险与授权问题 - 宏胜饮料集团作为宗馥莉实际控制的体外代工体系 与娃哈哈集团无股权关联但生产经营深度绑定 全国拥有19个生产基地和48家子公司[8] - 宏胜饮料集团仅作为"娃哈哈"商标被授权使用方 其私下授权今麦郎代加工的行为涉嫌商标侵权[8][9] - 法律意见指出商标使用许可需商标注册人签订书面协议 被许可人不得自行转授权 宏胜行为违反《商标法》第43条和第57条[9]
娃哈哈大股东,不忍了
商业洞察· 2025-07-24 09:27
娃哈哈股权与治理结构演变 - 娃哈哈集团46%股份为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旗下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有,属于国有资产[7] - 宗庆后时代形成"强人主导+国资托底"模式,国资长期不参与经营仅作为财务投资者[8] - 2024年宗庆后去世后,继承人宗馥莉与"影子夫人"子女的遗产争夺导致股权结构动荡[34] 国资态度转变关键事件 - 2024年7月网传宗馥莉辞职信引发舆论风波,国资首次打破沉默回应"正在核实"[10][11] - 2025年2月娃哈哈集团公告将387件商标转让至宗馥莉控股公司,5月谈判升级为46%股权转让计划[12][13] - 2024年7月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成立专班介入遗产纠纷,标志国资从旁观者转为直接干预方[3][5] 娃哈哈经营与财务矛盾 - 2024年公司销售额预估达700亿元,同比增加200亿元[17] - 国资参股的娃哈哈集团2022年净利润仅1871万元,而宗家控制的体外公司净利润达47.67亿元,相差254倍[19][20] - 2008-2022年间管理层通过"资金往来"形式分红,国有股东未获应得年分红约2亿元[22] 治理危机影响 - 家族纠纷导致电商平台日销量从1-1.2万件腰斩至5000-7500件,关联直播数从317场锐减至91场[25] - 宗馥莉推动"宏胜系"整合,关停18家工厂引发代工门事件,加剧经营波动[35] - 员工持股会部分成员组建维权委员会,要求推翻2018年干股回购协议[33] 国资潜在行动方向 - 专班可能推动股权重组,通过回收员工持股会5%股份实现国资绝对控股[35] - 重点观察专班是否公开表态、介入股权协调及推动治理结构重塑[37] - 核心矛盾在于体外公司规模远超主体公司,需解决利益分配与控制权错配问题[20][35]
娃哈哈回应宗馥莉被起诉
新华网财经· 2025-07-15 06:01
遗产纠纷事件 -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因遗产纠纷被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涉及冻结香港汇丰银行账户内约18亿美元资产及追索21亿美元信托权益(约150亿元人民币)[1][2] - 原告方声称宗庆后生前承诺设立信托基金,三人各要求获得7亿美元权益,并指控汇丰账户已有110万美元被转出[4] - 宗馥莉代理律师质疑证据效力,娃哈哈声明称纠纷为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运营无关[1][4] 公司运营调整 - 2024年初以来娃哈哈关停18家分厂,其中5家分厂的股东中包含原告宗继昌和宗婕莉[5][6] - 关停工厂涉及深圳、大理、重庆等地,公司解释为优化产销布局结构,部分工厂已进入清算流程[6] - 宗继昌和宗婕莉在2022年12月进入娃哈哈体系,担任多家关联公司董事职务[6][7] 管理层变动与业绩 - 宗馥莉于2024年8月正式接任娃哈哈集团法人代表,持有29.4%股份并出任董事长及总经理[10] - 接班后曾因股东质疑管理能力短暂辞任副董事长,后复职[10] - 2024年公司业绩预估达70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200亿元,2025年销售目标设定显著增幅[11] 舆论与争议 - 宗馥莉接班后公司陷入工厂停工、薪资骤降等舆论风波,包括员工质疑股权回购计划损害利益[9][10] - 公司否认维权委员会诉讼等传言,澄清职工持股会运作正常[10] - 商标转让和陕西乳品车间停产事件引发社会关注[10]
娃哈哈回应宗馥莉被诉:“家事与公司业务无关”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6:02
宗馥莉遗产纠纷 - 宗馥莉因资产纠纷在香港被起诉,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要求冻结香港汇丰银行账户内约18亿美元资产,并追索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约150亿元人民币)[1][2] - 原告方声称宗庆后曾指示下属通过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汇丰账户2024年初余额约18亿美元(约合129.5亿元人民币),截至去年5月已有110万美元被转出该账户[2] - 宗馥莉代理律师质疑证据效力,称未获知宗庆后相关指示[3] 娃哈哈工厂调整 - 今年以来娃哈哈已关停18家分厂的生产线,其中约有5家分厂股东中有原告身影[3] - 关停企业包括深圳娃哈哈荣泰实业、大理娃哈哈饮料、重庆娃哈哈广盛饮料等11家公司[3] - 公司回应称关停是为优化产销布局结构,这些工厂已按相关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4年8月31日,娃哈哈集团的法人代表正式从宗庆后变更为宗馥莉,宗馥莉全面接手宗庆后所持娃哈哈集团29.4%的股份[7] - 宗馥莉接班不到半年曾因被股东质疑管理能力发公开信辞去副董事长职务,后经协商复职[6] - 宗继昌和宗婕莉2022年12月已进入娃哈哈体系,担任多家关联公司董事职务[3][4] 公司经营状况 - 娃哈哈2024年业绩规模预估回到700亿区间,较上一年大增约200亿元[7] - 宗馥莉为娃哈哈设定了2025年销售目标,预计将超过100亿元,相较于2024年有显著增幅[7] - 公司卷入维权事件,部分员工质疑2018年启动的股权回购计划损害员工利益,但公司否认出现诉讼[7] 品牌与舆论 - 娃哈哈对"娃哈哈"系列商标进行转让引起多方质疑,公司随后给出长文回应[7] - 公司屡次陷入多地工厂停工、薪资骤降、架空国资等舆论漩涡[5] - 陕西公司乳品车间突然停产事件引发社会关注[7]
能者上位VS家族传承,中企接班同城不同路
36氪· 2025-07-07 06:59
阿里巴巴权力交接 - 39岁的蒋凡首次进入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员会,成为电商事业群CEO [1] - 阿里巴巴在接班人选择上采取开放态度,遵循能者上位原则 [2] - 公司从马云到张勇再到蔡崇信、吴泳铭搭档,形成清晰的权力交接路径 [2] 娃哈哈股权结构 - 娃哈哈集团第一大股东为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 [20] - 宗馥莉作为第二大股东持有29.4%股权,对应品牌价值896.09亿中的百亿级权益 [21][22] - 公司股权结构为国资46%、宗家29.4%、工会联合委员会第三 [20] 娃哈哈发展历史 - 1987年宗庆后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起家,初始资金14万元或20万元国有资产 [10] - 1999年改制后形成混合所有制,国有股占51%,经营者和职工购买49% [20] - 改制后国有股东长期放弃分红权益,2008-2022年累计应得分红达数十亿元 [25][26] 娃哈哈经营争议 - 管理层成立200多家体外公司,其中100多家与国资无关联 [27] - 2022年"娃哈哈系"总资产370.47亿,营收512.02亿,净利润47.67亿 [27] - 387件"娃哈哈"商标曾试图转移至宗馥莉控股公司被制止 [28] 企业接班模式对比 - 国企采取能者上位机制,民企分为公众型(战中选将)和家族型(二代接班) [30][31][32] - 宁波民营企业未来5年80%面临交接班,95%选择代际传承 [32] - 欧洲家族企业第三代接班时80%任命非家族成员担任CEO [32] 宗馥莉接班风波 - 2023年7月曾因股东质疑管理合理性提出辞职,5天后恢复职务 [35][37] - 改革措施包括高管换血、员工合同改签至宏胜饮料集团 [39][40] - 宗庆后去世后超过15家"娃哈哈系"企业停工停产 [41] 历史案例对比 - 褚时健曾带领玉溪卷烟厂成为云南利税大户,1994年获改革风云人物称号 [15] - 红塔集团现为100%国资控股,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5] - 褚橙作为纯民营企业在褚时健去世后由其子顺利接班 [44]
四问娃哈哈:谁是宗馥莉的敌人和朋友?
观察者网· 2025-06-30 13:09
公司权力交接 - 宗馥莉正式接任娃哈哈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 完成权力交接 [1] - 部分工厂员工面临岗位强行分流 乳品产线自春节以来持续停工 [1] - 公司自2024年2月宗庆后去世后经历经营变动、二代接班等系列风波 [1] 管理层风格差异 - 宗馥莉与宗庆后在性格、管理方式和员工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 公司面临消费市场变化和掌门人更替的双重挑战 进入剧烈"阵痛"期 [1] - 宗馥莉改革措施引发内部不适应 包括停工停产和经销商会议门槛设置 [16][23] 股权结构与历史遗留问题 - 公司股权结构复杂:杭州上城文旅持股46% 宗馥莉持股29.4% 基层工会持股24.6% [4] - 公司存在"国企"与"民企"性质争议 源于上世纪80年代"红帽子"历史 [5][6] - 1999年企业改制仅转让5%股权给职工持股会 形成当前股权架构 [7] 商标转让争议 - 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至宗馥莉控制的食品公司 引发国资流失质疑 [11] - 商标权属存在历史纠纷 2007年仲裁判定商标归集团所有 与当前声明存在矛盾 [12] - 国资股东未公开阻止转让 称将"依法依规推动问题解决" [14] 生产经营变动 - 全国18个产线停工停产 涉及11家企业多数与宗馥莉及杜建英存在股权关联 [16][17] - 停工产线员工收入锐减至正常三分之一 约1500名工人受影响 [19] - 部分工厂省内年销售额达1亿多元 停工原因被归咎于"股东争议" [16] 企业文化变革 - 宗庆后时代"家文化"特征明显 包括高福利和联销体体系 [20] - 宗馥莉主张现代化企业制度 认为"家文化"导致品牌老化和管理低效 [21] - 2024年公司营收重回700亿 但增长动力来源存在争议 [22][25] 市场战略调整 - 宗馥莉推动跨界联名、二次元营销等年轻化举措 [25] - 经销商会议设置千万级销售额门槛 显示渠道策略变化 [23] - 产品代加工现象增多 与自有产线停工形成对比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