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羁绊系列手办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25H1财报点评:多元化IP矩阵表现亮眼,海外市场高增势能延续
新浪财经· 2025-09-01 15: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3] -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3] - 调整后归母净利率33.9%,同比提升11.6个百分点 [3] IP生态与产品表现 - 上半年围绕10个核心IP推出近20款毛绒玩具,包括LABUBU-前方高能、SKULLPANDA-光织园等系列 [3] - 共有13个艺术家IP收入超过1亿元,其中THE MONSTERS实现营收48.1亿元,MOLLY达13.6亿元,SKULLPANDA为12.2亿元,CRYBABY为12.2亿元,DIMOO为11.1亿元 [3] - 授权IP销售额达15.2亿元,同比增长119%,春节期间联名哪吒推出的天生羁绊系列手办广受好评 [3] 区域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营收55.9亿元,同比增长439.6%,收入占比提升至40.3% [4] - 美洲市场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主要受益于电商渠道增长1977.4%和零售网点从10家扩张至41家 [4] - 亚太市场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8%,零售店数量从39家增加至69家 [4] - 欧洲及其他市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门店数量达18家 [4] - 中国市场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线下渠道增长117%,线上渠道增长212% [4] 产能与运营能力 - 毛绒玩具月产能达3000万只,为去年同期十倍以上,目前仍处于"追产能阶段" [4] - 公司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优化生产效率,逐步打开产能瓶颈 [4]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已推出乐园、珠宝、快闪等多元业态,IP衍生空间广阔 [5] - 下半年计划推出迷你版LABUBU,有望成为新爆品 [5] - 获得大部分授权IP的全球授权,加速海外本土化运营能力建设 [3]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11.33亿元、156.09亿元、197.37亿元(原预测93.79亿元、129.41亿元、158.62亿元) [5]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148.5% [6]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6倍、25倍、20倍 [5]
泡泡玛特(09992):2025年半年报点评:多元化IP矩阵表现亮眼,海外市场高增势能延续
华创证券· 2025-08-29 11:43
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评级,目标价381.56港元,当前价324.40港元 [1][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调整后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均超业绩预告 [1] - 多元化IP矩阵表现亮眼,头部IP辐射效应显著,海外市场高速增长 [1][7] - 产能瓶颈逐步打开,新材料、新工艺优化生产效率,支撑长期增长动能 [7] - 基于业绩表现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1.33/156.09/197.37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归母净利率33.9%,同比提升11.6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23.99亿元(同比+148.5%),归母净利润111.33亿元(同比+256.2%) [3] - 毛利率从2024年66.8%提升至2025年预测值71.2%,净利率从24.0%提升至34.4% [8] - 每股盈利从2024年2.33元升至2025年预测值8.29元 [3] IP生态与业务亮点 - 围绕10个核心IP推出近20款毛绒玩具,包括LABUBU-前方高能、SKULLPANDA-光织园等热门系列 [7] - 13个艺术家IP收入过亿,其中THE MONSTERS营收48.1亿元,MOLLY营收13.6亿元,SKULLPANDA营收12.2亿元 [7] - 授权IP销售额15.2亿元,同比增长119%,联名哪吒的天生羁绊系列手办广受好评 [7] - 已推出乐园、珠宝、快闪等多元业态,IP衍生空间广阔 [7] 区域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55.9亿元,同比+439.6%,占比提升至40.3% [7] - 美洲市场收入22.6亿元(同比+1142%),受益电商渠道增长1977.4%及零售网点从10家扩至41家 [7] - 亚太市场收入28.5亿元(同比+258%),零售店从39家增至69家 [7] - 欧洲及其他市场收入4.8亿元(同比+729%),门店18家 [7] - 中国市场收入82.8亿元(同比+135%),线下/线上渠道分别增长117%和212% [7] 产能与效率提升 - 毛绒玩具月产能达3000万只,为去年同期十倍以上,但仍处于"追产能阶段" [7] - 新材料、新工艺、新制造逐步投入,有望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 [7] 估值与预测 - 当前市盈率35.7倍(2025年预测),预计2026年降至25.4倍,2027年降至20.1倍 [3] - 目标价基于2025年42倍PE,较当前股价有17.6%上行空间 [3][7] - 总市值4356.51亿港元,每股净资产10.56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