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

搜索文档
高铁电气: 高铁电气:关于“2025 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1: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长超过200%,主要因供货项目规模增加、收益良好及降本增效措施 [3] - 公司接触网系统产品收入占比超60%,但毛利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正通过高导电率材料替代、智能化施工装备提升附加值 [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中标价格承压,公司通过产品差异化、服务增值构建竞争力,暂无并购计划 [4][5] - 公司市值约30亿,与行业龙头地位不匹配,未来将通过提升经营质效、调研新兴产业加强市值管理 [6][7] 财务表现 - 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超200%,因项目规模扩大及降本增效 [3] - 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较年初下降14.8%,通过诉讼等手段加速清收 [7]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3.39个百分点至45.95%,有息负债率保持低位 [8] - 2024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例达14%,主要来自技术创新补贴与税收优惠 [13] 产品与技术 - 接触网系统产品收入占比超60%,正研发智能在线监测装置、长效防腐技术等提升附加值 [2] - 针对重载铁路已有成套接触网产品,应用于大秦铁路等货运线路 [2] - 通过轻量化设计、长寿命技术、能效优化降低客户运维成本,但未建立LCC评估体系 [3] - 研发智能巡检机器人、供电系统托管运维等技术应对竞争对手智能化产品 [11] 市场与客户 - 核心客户(国铁集团、中国中铁)收入占比超75%,正拓展地方城轨、市域铁路及海外市场降低集中度 [11] - 2024年参加柏林轨道交通展提升品牌影响力,暂无虚拟展会计划 [5] - 海外市场拓展包括雅万高铁、哥伦比亚、墨西哥等项目 [11] 运营与供应链 - 2024年存货周转率同比下降12%,因中标项目备货增加,计划优化供应商管理 [9] - 通过多元化供应商策略、安全库存保障供应链安全,未与物流企业签长期协议 [15] - 2024年员工总数同比下降18%,技术人员占比提升1.85个百分点,计划引入高端人才 [16]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环保投入同比增长25%,实施废水零排放、光伏发电等清洁生产技术 [12] - 新光伏厂房年节约电费约300万元 [14] 行业趋势 - 高铁接触网产品使用寿命缩短至7年,早期高铁进入大修期利好公司市场稳定性 [12] -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公司与高校合作研发智能供电系统、接触网健康监测技术 [14]
高铁电气: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持续督导年度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3-25 12:06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与高铁电气签订持续督导协议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1] - 通过日常沟通 定期回访 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了解公司经营情况[1] - 督导公司及其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部门规章和交易所规则 切实履行各项承诺[2] - 督促公司依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2] - 对公司内控制度的设计 实施和有效性进行核查 确认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2] - 督促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2] - 对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前审阅 对存在问题的文件督促更正或补充 必要时向交易所报告[2] - 2024年度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3] - 2024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 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信息不符的情况[3] - 2024年度公司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3] 重大风险事项 - 面临产品研发与技术更新风险 行业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向简约化 轻量化 环保型 智能化方向发展 若新品不能满足技术变化需求 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4] - 客户集中度较高且关联交易占比较高 受产业投资主体特点影响 主要客户为各铁路局 铁路公司 铁路施工相关总包单位及城市轨道交通公司 隶属于中国中铁内的客户收入占比大[5] - 面临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性变动风险 建设受国家宏观政策 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及投资规划影响大 经济下行或政策调整时期 建设项目可能被延迟或削减[5] - 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采购价格大幅波动 影响成本控制[6]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 周转率较低 若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导致客户资金紧张 可能出现重大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情况[6] - 存货余额较大及存在减值风险 由于发货到验收间隔时间较长 导致发出商品账面价值较大[6] - 面临毛利率降低风险 2024年轨道交通供电设备毛利率12.15% 轨外产品毛利率-14.2%[6] - 存在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行业发展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依赖性较强 受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影响大[7]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008亿元 较2023年1.203亿元下降16.20%[8]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2.52万元 较2023年4596.77万元下降13.14%[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461亿元 较2023年末16.118亿元增长2.13%[9] - 2024年末总资产30.754亿元 较2023年末32.159亿元下降4.37%[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199元 较2023年0.1465元下降18.16%[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7% 较2023年3.45%减少0.68个百分点[9]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17% 较2023年4.96%增加0.21个百分点[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 主要因公司进一步加强清理应收账款力度 经营性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9] 核心竞争力 - 公司秉承"技术创新 持续迭代 逐步突破"管理理念 采用自主研发为主 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10] - 作为行业龙头 通过技术创新 质量升级 社会责任履行 持续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和行业引领力[10] - 产品质量口碑过硬 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 质量检测等各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10] - 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队伍[10] - 2024年度核心竞争力在技术 研发 品牌及人才等方面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11] 研发支出与进展 - 2024年度研发投入5213.60万元 占营业收入5.17%[11] - 2024年申请专利85件 其中发明专利57件 申请软件著作权1件 授权专利60件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件[11] - 截至2024年底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316件 其中发明专利69件(含PCT3件) 软件著作权8件[11] - 公司持续推进相关研发工作 完善研发资源配置 加快重大 重点研发项目实施进度[12]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756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432亿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096亿元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2.484亿元(含现金管理收益和利息收入)[13] - 2024年度募集资金专户利息收入274.67万元 现金管理收益152.01万元 已使用金额1.3666亿元[13]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 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13] 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控股股东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6.25%[14] - 公司于2024年4月27日完成董事会 监事会换届工作 阙明 于迎丰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贺毅 刘海涛 杨均宽不再担任公司监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