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足机器人D1
icon
搜索文档
坦白现金流状况、押注平台生态,智元机器人“亮剑”
第一财经· 2025-08-22 12:09
公司财务状况与融资能力 - 现金流可支撑至少三年运营 即使无任何业务收入 [1] - 未来三年将投入数十亿元孵化超过50个早期项目 [1] - 公司处于想融资即可融资状态 预计年底完成C轮融资 希望引入国际产业方投资 [15] - 投资方包括红杉 高瓴 蓝驰 京东等明星机构 [15] 产品线与商业化布局 - 产品线分为全尺寸远征系列 半尺寸灵犀系列和轮式作业精灵系列 三条产品线平行发展 [6] - 主力产品远征A2青春版定价16.8万元 需支付1万元定金 [5] - 展示场景涵盖讲解接待 文娱商演 数采训练 物流分拣 教育科研 安防巡检 商用清洁七大领域 [6] - 今年预计出货量数千台 明年计划达到数万台 [12] 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 - 发布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和二次开发平台灵创平台 后者beta版将于10月上线 [10] - 开发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Envisioner 以视频生成为核心 区别于主流VLA模型 [11] - 技术路径采用VLA架构与世界模型并行发展 未来可能实现融合 [11] 生态合作与供应链建设 - 首届生态大会吸引近2000名合作伙伴报名 因场地限制优先选择签单合作伙伴 [1] - 与德马科技合作物流分拨场景 获得中国移动7800万元人形机器人代工项目 [15][12] - 聚焦传感器 计算单元 关节执行机构 电池等关键供应链环节 扶持供应商定制化研发 [15] - 通过普智机器人完成首批产品交付 承担量化外壳设计生产与装配工作 [15] 行业应用与市场反馈 - 租赁市场对全尺寸机器人需求旺盛 有租赁商表示半年内可回本 [5] - 工业场景通用性存在边界 需在有限范围内实现通用性而非无边界通用 [12] - 物流行业期望人形机器人处理复杂自主决策 替代重复性强且异常频发工序 [12]
智元机器人在上海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计划三年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3:27
公司战略定位 - 核心战略是以通用量产人形机器人为牵引目标 打造强智能易协作的软硬件全栈平台 梯次推进工业商业和家居商用场景落地 最终构建通用智能机器平台应用生态 [2] - 生态共建列为核心战略之一 通过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汇聚全球创新力量 [5] - 推行被集成战略 凭借平台技术整合行业头部伙伴垂直能力 打造行业具身智能体覆盖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八个场景 [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发布新品灵犀X2-W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 具备全向移动底盘高自由度双臂仿生手腕紧凑收纳占地不到0.5㎡双电系统切换灵巧三指手触觉反馈全向感知系统充沛算力边缘计算单元低成本等特性 [3] - 产品线涵盖远征A2灵犀X2精灵G10 OmniHand灵巧手四足机器人D1绝尘C5等六大产品线 全系产品已于8月18日上线电商平台正式开售 [3] - 目标三年内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能力 构建开放可进化自生长通用机器人生态系统 [3] 商业化规划 - 预计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迎来商用发展拐点 成为继手机汽车之后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2] - 预计今年出货量几千台 明年达数万台 未来几年内达到每年数十万台规模 [4] - 构建分层分销体系 通过明确责权利关系设立激励机制降低合作门槛 [7] 资本运作与融资 - 预计年底完成C轮融资 希望引入国际产业方支持国际化 [2] - 已投资15个早期项目 其中70%参与孵化 30%投资在种子轮和天使轮 [8] - 与高瓴联合成立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创业基金 规模数亿元 年内筹建更大规模CVC [8] - 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出资设立约8家合资公司 投资6家具身智能产业链公司 [8] 合作伙伴生态 - 与富临精工德马科技软通动力宁波华翔蓝思科技等十多家A股上市公司保持密切合作 [6] - 提供标准化硬件低门槛低代码AI基座 合作伙伴用行业数据训练模型通过工具链快速部署 [6] - 发布2025版伙伴政策 构建多层次伙伴体系 优势资源向优质伙伴倾斜 [6] 产业孵化计划 - 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旨在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8] - 提供技术支持融资赋能场景开放创业孵化等权益 首期创业营已于2025年8月21日全球招募 [8]
A股涨停潮,两大消息来袭
证券时报· 2025-08-18 08:24
机器人产业链市场表现 - 机器人概念股全线爆发 40多只相关个股涨停或涨超10% Wind机器人指数和通达信"机器人概念"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1][2] - 祥明智能涨幅20.01%至40.24元 强瑞技术涨幅20.00%至89.29元 中科海讯涨幅19.99%至54.56元 [3] - 卓兆点胶涨17.36%至43.80元 唯力密封涨17.30%至45.37元 德邦科技涨16.78%至57.28元 [3] 产品商业化进展 - 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正式开售 涵盖远征A2/灵犀X2/精灵G1/OmniHand灵巧手/四足机器人D1/绝尘C5六大产品线 [1][4] - 人形机器人远征A2青春版售价16.8万元 精灵G1售价45万元 灵犀X2青春版售价9.8万元 [5] - 四足机器人D1 Pro售价1.3万元 D1 Edu售价3.6万元 OmniHand灵动款售价9800元 [5] 技术突破与行业活动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置26个赛项 16个国家280支队伍参与487场比拼 [5] - 宇树机器人在1500米赛跑中跑进7分钟 天工Ultra机器人采用全自主导航技术无需人工干预 [8][9] - 运动会证明人形机器人在系统稳定性/关节性能/控制算法等方面较上半年明显提升 [1][8] 机构观点与产业趋势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量预计达200万台 产业进入从0到1突破阶段 [9] - 轻量化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趋势 建议关注新型减速器/轻量化/新型电机等方向 [8][9] - 泛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物流分拣场景率先应用 海外市场因人工成本高将成为落地首选 [10]
A股,涨停潮!刚刚,两大消息来袭!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8:05
机器人产业链市场表现 - 机器人概念股全线爆发 40多只相关个股涨停或涨超10% 包括祥明智能(20.01%) 强瑞技术(20.00%) 中科海讯(19.99%)等[1][2] - Wind机器人指数和通达信机器人概念指数均创历史新高[1] - 自6月下旬以来机器人概念股持续上涨 8月18日再度掀起涨停潮[2] 产品商业化进展 - 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正式开售 涵盖远征A2 灵犀X2 精灵G1等六大产品线[1][4] - 人形机器人远征A2青春版售价16.8万元 精灵G1售价45万元 灵犀X2青春版售价9.8万元[5] - 四足机器人D1 Pro售价1.3万元 OmniHand灵巧手售价区间9800元至1.48万元[5] - 此次上线标志智元机器人全面进入商业化阶段[1] 技术能力展示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置跑步 跳跃 抓取等26个赛项 完成487场比拼[5] - 1500米比赛冠军成绩6分34秒40 速度超过普通人 部分机器人能完成后空翻[8] - 天工Ultra机器人采用全自主导航技术 是全场唯一无人工干预完成比赛的机型[8] - 物料整理项目要求机器人将27枚末端直径8毫米的细长物料准确插入孔洞[8] 行业发展趋势 - 券商认为人形机器人在系统稳定性 关节性能 控制算法等方面较上半年明显提升[1][8] - 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9] - 轻量化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趋势 助力续航 性能 安全等多方面优化提升[9] - 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分拣场景预计下半年从demo转向客户试用 明年可能爆发式增长[10] 企业动态与机构观点 - 宇树机器人 天工Ultra机器人 松延动力小顽童机器人在运动会表现亮眼[1][8] - 海外特斯拉Optimus仍是产业风向标 重点关注新型减速器 轻量化 新型电机等方向[8] - 国内政策与资本共振推动产业链发展 建议关注龙头国产机器人企业相关产业链[8] - AI技术在端侧落地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 AI PC AI手机实现较高商业价值[9]
A股,涨停潮!刚刚,两大消息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8-18 08:05
机器人概念股市场表现 - 8月18日A股机器人产业链全线爆发,40多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Wind机器人指数和通达信"机器人概念"指数创历史新高 [1] - 祥明智能、强瑞技术、中科海讯等个股20cm涨停,科森科技、凯中精密、领益智造等40余只个股涨幅超10% [3] - 部分个股涨幅数据:祥明智能(+20.01%至40.24元)、强瑞技术(+20.00%至89.29元)、中科海讯(+19.99%至54.56元)、卓兆点胶(+17.36%至43.80元) [4][5] 行业动态与产品商业化 - 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8月18日开售,覆盖远征A2(16.8万元)、灵犀X2青春版(9.8万元)、精灵G1(45万元)等六大产品线,标志商业化阶段启动 [1][5]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7日闭幕,设置26个赛项,吸引16国280支队伍参赛,宇树机器人、天工Ultra机器人等表现突出 [1][6] - 运动会显示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能力显著提升,如1500米赛跑冠军成绩6分34秒40,部分机器人可完成后空翻 [9] 技术进展与产业趋势 - 天工Ultra机器人实现全自主导航比赛,无需人工干预,体现"大脑"技术进步;物料整理赛项展示8毫米细长物料的精准抓取能力 [9] - 券商指出人形机器人在系统稳定性、关节性能、算法等方面较上半年明显进步,轻量化、新型减速器、电机成硬件创新方向 [9] - 行业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达200万台,物流分拣场景或率先落地,海外市场因人工成本高或优先爆发 [10][11] 机构观点与投资方向 - 长江证券推荐关注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变化,国泰海通证券建议跟踪宇树机器人产业链标的 [9][10] - 中航证券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太平洋证券强调轻量化是未来趋势,湘财证券认为AI端侧落地将推动商业闭环 [10] - 中信建投预计泛人形机器人物流场景2024年进入客户试用阶段,2025年或迎爆发增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