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技术

搜索文档
【华创医药】凯莱英(002821.SZ)深度研究报告:小分子技术筑基,新兴业务渐入收获期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9-16 07:42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自1998年创立以来依托连续性反应和生物酶催化等核心技术构建小分子CDMO壁垒并逐步将服务能力延伸至化学大分子、制剂、临床研究服务、生物药大分子、技术输出及合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 [3] - 公司小分子CDMO业务和新兴业务具备充足的成长动力和广阔成长空间双轮驱动下有望成为技术领先型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企业 [3] 小分子CDMO业务 - 小分子CDMO业务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根基和当前最大的业务组成部分凭借连续性反应技术与生物酶催化为代表的领先技术已形成成本和效率的综合竞争优势 [3] - 公司有望在中长周期下获取高附加值订单实现稳健增长并通过英国Sandwich Site的海外整合经验持续扩大海外产能以提升在跨国药企中的全球管线渗透率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拓展了化学大分子CDMO、制剂CDMO、生物大分子CDMO、临床CRO、技术输出和合成生物技术等新兴业务板块基于多年成熟的研发生产能力及质量控制运营管理体系 [3] - 化学大分子CDMO领域凭借技术优势、前瞻产能布局及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在全球产能供不应求状态下有望抢占领先身位保证快速增长 [5] - 制剂CDMO业务以小分子制剂为基本盘寡核苷酸类和多肽类项目成为重要驱动力2025年预充针、卡氏瓶和β内酰胺固体制剂车间等新产能投产后有望再上台阶 [5] - 生物大分子CDMO基于一体化服务体系优势以偶联药物为核心有望实现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5] - 临床CRO业务经过十余年积淀可提供从CMC、药效药代药理毒理至临床前IND注册申报的一体化服务随着创新药投融资回暖及中后期项目承接能力成熟有望恢复稳健增长 [5] - 技术输出业务下游领域快速扩展合成生物学高举高打 [5]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9亿元、0.83亿元、1.41亿元同比增长186%、111%、69%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3.24元、3.89元、4.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倍、30倍、25倍 [4]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6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格136.15元 [4]
第四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在光明科学城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05:44
赛事期间还举办了"合成生物与可持续发展"圆桌讨论、大设施体验学习班、"造物与未来"青年自由辩论 会、创意拍照打卡等丰富的配套活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王睦广 本届赛事设置七大赛道,围绕全民健康、产业升级、绿色低碳等提供创新方案,鼓励从基础研究到应用 转化全链条布局,强调原创性与可实施性,借助自动化实验平台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创新 和生物制造产业升级。值得一提的是,赛事首次设立观摩团,邀请广东、江西、河南等地近200名高中 生和老师现场观摩,播撒创新种子。 活动现场举行了华熙生物与深圳理工大学的合成生物学奖学金签约仪式,该奖学金将用于激励优秀学 生,鼓励创新创业。同时,合成生物科学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同步揭牌。 近日,第四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在光明科学城举行。赛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深圳理工大学、中 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国家生物制造产 业创新中心联合承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本届赛事吸引了海内外265支高校队伍、近1900名青年英才同台竞技。据悉,自2022年创办以来,该赛 事的参赛队伍数量持续上升,影响力持续提升,现已 ...
央企加快向“新”发力,努力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第一财经· 2025-07-28 05:46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国资委将探索出资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有效方式,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支持中央企业增强"创新韧性" [1] - 国资委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引导央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1] -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强调坚持战略导向、长期主义,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关系,聚焦主责主业拓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1]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发展 - 国资委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要求央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从"汗水型增长"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1] - 多家央企将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作为重点任务,明确具体工作安排 [1] - 央企高质量发展面临外部挑战,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阵地 [2] 央企在细分领域的创新实践 - 招商局集团、国药集团围绕生物制造、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探索研发培育、产业并购、专业运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 - 国资委支持央企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3] - 国资委强调坚持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并购并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领新赛道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4] 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投资与布局 - 2023年央企完成战新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6] - 2024年一季度央企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7] - 国资基金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国投系基金战新投资占比均超70% [7] 央企具体部署与案例 - 国机集团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推动数智化转型 [6] - 中国华能优化战略布局,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 [6] - 中国石油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布局未来产业 [6] - 国投集团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以基金投资加快产业培育 [7] 未来投资方向与建议 - 央企未来投资将集中在工业母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8] - 需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分散重复投资,加强产业链核心环节布局,严控断链风险 [8]
寻找自然资源可持续的答案,新京报小记者们走进合成生物科学馆
新京报· 2025-07-11 17:26
合成生物技术发展现状 - 生物技术已发展到第三代合成生物技术阶段,通过设计改造微生物定向发酵实现"细胞工厂"生产[3] - 当前技术路径需以玉米、小麦等高产农作物作为发酵原料,经过基因改造、中试验证和生产发酵三阶段[4] - 华熙生物已建立完整的合成生物技术展示体系,包括科学馆和"细胞工厂"模型等实体展示[3][4] 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前景 - 未来技术突破方向包括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所需物质[4] - 可替代传统生产方式获取燕窝酸、红景天苷等稀缺物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4] - 潜在应用包括食品改良(如草莓味香蕉)和濒危物种复活(如猛犸象)等领域[5][7] 合成生物技术商业化进展 - 华熙生物研发团队已具备基因编辑和细胞改造的技术能力[4] - 公司当前研发重点聚焦于可实现商业化的产品方向[9] - 通过科普活动培育潜在人才,推动行业长期发展[9] 合成生物技术行业意义 - 该技术可解决资源短缺(石油依存度73%)、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1][3] - 代表生物科技从自然发酵(第一代)到定向发酵(第二代)再到合成生物(第三代)的演进[3] - 行业处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过渡阶段,部分应用已具备商业化条件[4][7]
杭州为合成生物技术“找市场”
杭州日报· 2025-07-01 03:03
行业动态 - 杭州举办AI+合成生物产业链创新融合对接会 主题为"智链共生 合成未来" 吸引生物医药 食品饮料 保健品等领域100多家企业参与 [1] - 恩和生物 衍进生物 华大基因 浙大国际科创中心等企业和平台进行路演 展示AI+合成生物领域最新成果和应用案例 [1] - 合成生物技术在医药 农业 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能解决传统食品制造业面临的成本高 效率低 污染大等问题 [1] - AI技术显著提升合成生物研发效率 使生物设计从"反复试错"转变为"精准预测" 推动基因设计和路径优化等环节 [1] 技术应用 - 合成生物通过"细胞工厂"定向合成技术 可生产天然色素 功能性多肽 保鲜剂等原料 在保鲜 防腐与营养功能原料方面具有优势 [1] - AI与合成生物技术融合 有望为食品 保健品等传统产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 - 技术端与应用端存在信息壁垒 酶工程 合成菌种等先进技术难以对接实际场景需求 [2] 产业发展 - 杭州将合成生物列为重点发展的"五大风口潜力赛道"之一 是生物医药领域增长迅猛的新赛道 [2] - 杭州已出台专项政策 三年行动计划 组建产业联盟 设立专项基金 推动创新资源聚集和产业生态优化 [2] - 目前杭州已聚集172家相关企业 形成从菌种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产业产值约200亿元 [2] - 对接会旨在打通"技术供给-场景需求"双向通道 推动合成生物在食品 保健品 化妆品等领域落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