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大展

搜索文档
多地探秘“博物馆奇妙夜”,暑期文博旅游成“遛娃刚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2:51
夜游博物馆新趋势 - 多地博物馆开展夜游活动 包括河南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 成都自然博物馆等 夜游成为文化消费新趋势[2] - 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 XR和3D投影等技术创造穿越感 例如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XR沉浸展和西安博物院长安夜3D投影[3][4] - 夜游经济热度显著提升 美团7月数据显示夜游搜索量月环比增长100% 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暴涨200%[3] 文博旅游消费群体 - 亲子家庭成为核心推手 美团数据显示含非遗体验亲子游产品销售额同比增55% 北京前门非遗扇子DIY和西安长安夜项目热度激增[6] - 年轻群体占比提升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00后大学生占博物馆客群20.6% 且持续上涨 年轻人将文博馆作为社交地标[6] - 跨省追展现象突出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超7成观众专程跨省来沪 累计接待277.7966万人次创全球收费特展纪录[7] 文博经济带动效应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实现逾7.6亿元展览总收入 文创收入超4.4亿元 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350亿元[1][8] - 地方文博场馆客流激增 扬州重点文博场馆7-8月累计接待181万人次 八怪纪念馆游客量同比飙涨403%[7] - 周边消费显著提升 上海博物馆周边商圈民宿携程入住率超90% 周边餐厅营业额持续上涨[8] 暑期文博热具体案例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创全球纪录 全网曝光量逾300亿次 展览最后一周开启7×24小时不闭馆模式[1] - 西安博物院夜间加票3000张 七日内全部约满 长安夜项目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4] - 成都自然博物馆夜宿活动每期30组名额上线即抢空 贵阳贵州省博物馆暑期接待超70万人次[7]
多地探秘“博物馆奇妙夜”,暑期文博旅游成“遛娃刚需”丨夏游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0:18
核心观点 - 博物馆夜游活动成为文化消费新趋势 通过科技赋能和互动体验吸引大量游客 显著提升参观人数和收入 并带动周边综合消费增长 [1][2][3][4][5] - 亲子家庭和年轻群体成为文博旅游核心客群 推动跨省追展和文博经济发展 相关产品销售额和场馆访问量大幅增长 [6][7][8] 行业表现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累计接待277.7966万人次 实现逾7.6亿元展览总收入 创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特展参观人数和总营收世界纪录 [1] - 美团7月数据显示"夜游"相关搜索量月环比增长100% "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暴涨200% 广州 上海 杭州 南京成为最热门夜游城市 [3] - 携程数据显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三星堆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稳居暑期热门博物馆TOP10 [6] - 扬州重点文博场馆7-8月累计接待181万人次 扬州八怪纪念馆游客量同比飙涨403% [7] - 贵州省博物馆暑期接待超70万人次 蜀锦织绣博物馆7月1日至8月11日访客量达8.2万人次 较去年增长近2倍 [7] 消费趋势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过350亿元 周边商圈民宿入住率超90% 文创收入超4.4亿元 [1][8] - 美团含非遗体验的亲子游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5% 北京前门大街非遗扇子DIY和西安"长安夜"3D投影项目热度激增 [6] - 成都自然博物馆"恐龙博士深夜密令"夜宿活动每期30组名额上线即售罄 [7] 技术创新 - 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XR沉浸展"采用XR技术让观众化身文物修复实习生 穿梭于唐代洛阳城 [3] - 西安博物院使用3D投影技术将城墙转化为动态画卷 展示玄奘西行故事 开展以来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 [4] - 抖音平台"洪崖洞夜景"播放量突破50亿次 年轻人夜游vlog中"沉浸式"和"穿越感"成为高频词 [3] 客群特征 - 马蜂窝数据显示造访博物馆客群中00后大学生占比达20.6%且持续上涨 [6]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超7成观众专程跨省观展 [7] - 小红书"遛娃好去处"话题超50亿浏览量 亲子家庭将博物馆作为替代主题乐园的新选择 [6]
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进入倒计时 夜场活动拓展新玩法 “博物馆奇遇夜”沉浸式体验
解放日报· 2025-08-10 01:37
活动形式创新 - 上海博物馆联合小红书举办沉浸式夜场活动"博物馆奇遇夜" 包含角色扮演 打卡任务 古埃及妆容体验及盖章互动等环节 [1] - 活动设置"六神试炼"任务 涵盖智慧答题 动手拼图 沙画象形文字等与古埃及文明展览高度契合的内容 [1] - 参与者需领取"尼罗河通行证"完成打卡任务获取盖章 活动形式借鉴漫展模式吸引年轻群体 [1] 用户参与效果 - 观众反馈活动与展览内容紧密联动 如阿努比斯答题环节需观展后才能作答 荷鲁斯挑战拼图图案及托特挑战象形文字均源自展览实物 [2] - 参与者计划通过小红书平台发布活动体验 带话题"日落后出发 博物馆奇遇夜"可获限量纪念品 [2] 展览运营策略 - 古埃及文明大展进入倒计时仍保持高人气 上海博物馆采取连续开放168小时及举办嘉年华活动等措施满足观展需求 [2] - 活动持续至8月17日24时 并与8月11日 8月17日两场嘉年华活动形成联动效应 [2]
“夜经济”点亮“夜上海” 文化消费绽放市场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6-07 07:12
夜经济发展现状 - 上海夜间文化消费场景丰富 包括剧场演出 书店夜读 体育场馆演唱会等多种形式 形成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夜经济模式 [3][5][7] - 亚洲大厦"星空间"剧场2025年1-5月演出超1868场 吸引观众14 07万人次 90分钟时长的剧目设计契合年轻上班族作息 [5] - 上海博物馆 徐家汇书院等文化场所延长开放至21点或24小时 其中埃及特展更推出"7×24小时不闭馆"特别活动 [5][7] 文化消费带动效应 - 剧场及书店夜间活动显著拉动周边消费 消费者形成"晚餐+逛街+观剧/夜读"的连贯消费链条 [7] - 2024年上海体育场举办32场演艺活动 接待110万人次 创造9亿元票房 2025年周慧敏演唱会联动商场促销带动周末销售额同比增26% [7] - 演唱会经济串联文商旅场景 形成"赛娱经济"辐射效应 外地游客占比提升 产生住宿 餐饮等衍生消费 [7][8] 政策支持与消费需求 - 2025年国务院及上海市政府相继出台政策 明确培育夜间文旅经济 开发"谷子经济"等新消费产品 [8] - 现代消费者对夜间多元文化娱乐需求旺盛 尤其年轻群体倾向选择体验式 社交化的夜间休闲活动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