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

搜索文档
应对气象干旱 国产三发“双尾蝎A”专用机型首批交付
新华社· 2025-05-19 12:00
新华社成都5月19日电(记者谢佼)5月18日,人工影响天气专用型"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在四川自贡完 成首次批量交付。国产大型三发固定翼无人机专用机型的成批入列,将为我国人工降雨领域增添新的有 力工具。 在人工增雨作业中,作业飞机需较长时间停留在降雨云层内,择机播撒催化剂以促成降雨。但这一过程 充满挑战,高空结冰、雷暴天气、湍流气团,以及平流雾导致的能见度骤降等复杂危险状况频发,对飞 行员的专业技术、心理素质、应急决策与操作能力都形成巨大考验。 5月18日,人工影响天气专用型"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在飞行中。新华社记者 谢佼 摄 静态展示中的"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新华社记者 谢佼 摄 为破解这些难题,我国大型工业无人机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此次交付的"双尾蝎A"人工影响天气专 用机型亮点突出,配置了三台发动机、三台发电机,最大起飞重量达3.6吨,最大航程达8000公里,最 大航时达40小时。该机型一次最大可挂载含碘化银焰条24根、焰弹200发等催化作业设备,还配备多种 机载探测设备以及高性能防除冰系统等,具备"全天候""中高空""长航时""模块化"等特点,可根据不同 作业需求灵活调整配置,快速响应任务。 该机型 ...
中信海直(000099):2025年一季报点评:最佳一季度业绩表现,与中信金租、峰飞航空展开eVTOL领域合作
华创证券· 2025-05-02 13: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信海直2025年一季度业绩为历史当季最高,仅次于24Q4单季度,且利润率有所提升,在通航领域实践创新,eVTOL领域合作深化,持续看好其在低空经济浪潮下的三重受益逻辑,基于原油价格下行小幅调整盈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1.63亿、23.78亿、26.34亿、29.23亿,同比增速分别为9.8%、9.9%、10.8%、1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亿、3.60亿、4.00亿、4.36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6.8%、18.7%、11.1%、9.0%;每股盈利分别为0.39元、0.46元、0.52元、0.56元;市盈率分别为57倍、48倍、43倍、39倍;市净率分别为3.2倍、3.1倍、2.9倍、2.8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77577.01万股,已上市流通股77577.01万股,总市值172.14亿元,流通市值172.14亿元,资产负债率22.85%,每股净资产6.98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33.10/14.11元 [3] 市场表现对比图 - 展示了2024 - 05 - 06至2025 - 04 - 30中信海直与沪深300近12个月的市场表现对比 [4][5] 相关研究报告 - 2025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8.37%,归母净利0.91亿元,同比增长9.2%,扣非净利0.91亿,同比增长9.6%;25Q1毛利率21.85%,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率为18.4% [6] - 子公司海直通航接收人影专用型“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是低空经济领域重要实践创新 [6] - 中信海直、中信金租与峰飞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信金租有100架大型eVTOL航空器意向采购订单,三方合作有可商业化落地场景 [6] - 公司2024年报展望未来,要打造全球领先的低空经济龙头企业,拓展新场景、新业态,贯彻中信集团实业“星链”工程 [6] - 持续看好公司在低空经济浪潮下开拓C端消费市场、参与新型低空运营网络标准建设、集团赋能与产业链延伸的三重受益逻辑 [6] - 基于2025年原油价格下行,小幅调整25 - 26年盈利预测至3.6亿、4.0亿,维持2027年4.4亿预测,对应EPS分别为0.46、0.52、0.56元,对应PE分别为48、43、39倍,强调“推荐”评级 [6] 中信海直分季度拆分 - 展示了2024Q1 - 2025Q1各季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及同比变化情况 [7] 华创交运|低空60产业链维度建议关注可比公司估值 - 列出了通航 + eVTOL、主机厂、无人机等多个环节相关公司的24年涨跌幅、25年涨跌幅、市值、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 [8]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预测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和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信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