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

搜索文档
从水治理到水经济:广州水投深化国企改革打造绿色转型示范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26
(原标题:从水治理到水经济:广州水投深化国企改革打造绿色转型示范样本) 南方财经记者吴蕴 广州报道 广州水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锚定"双碳"目标及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要求,落实广州市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部 署,围绕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将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作为改革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机制优化、场景拓展、产业协同"四轮驱动,构 建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节水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跃升,实现"节水技术实 践"到"节水产业生态构建"的升级,树立丰水地区节水产业示范标杆,激活城市水经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水投样板。 生产工艺革新。集团以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变革,突破排泥水处理技术瓶颈,中心城区8间水厂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创造性开展了"基于工艺创 新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并成功应用于花都水厂。 中水回用打造"第二水源"生态链。2024年集团再生水回用率42%,远超国家"2025年再生水回用率30%"目标,再生水不仅用于河涌生态补水,还用 于市政环卫、绿化灌溉、道路清洗、商业洗车用途,更成为工业"第二水源",从化环保能源公司利用明珠 ...
银川废水“再就业”,解城市缺水之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1:36
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 银川市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二分之一 通过再生水利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2] - 再生水利用率达58%以上 年河湖生态补水量7000万立方米 形成多领域多元化利用格局[2] - 两座再生水处理厂2024年7月投入使用 日处理尾水5万立方米 年提供生态补水2600万立方米[2] 市场化交易机制创新 - 全国首例河湖生态再生水置换用水权交易落地银川 交易价格0.728元/立方米 总成交额109.2万元[3] - 三家新材料企业购得50万立方米黄河水指标 实现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的科学流转[3] - 累计完成100笔用水权交易 交易水量6.95亿立方米 成交金额7.14亿元 居宁夏首位[3] 经济与产业协同效应 - 再生水置换黄河水用于工业生产 年产生45亿元增加值 实现水资源从单向消耗向循环增值转变[2][3] - 再生水管网拓展至315公里 覆盖5座污水处理厂 服务河湖补水/园林绿化/工业生产/道路浇洒等多领域[2] - 交易平台涵盖中国水权交易所和银川市"六权"交易平台 形成市场化改革与生态治理双轮驱动[3]
滨州市全省首创水网统一调度机制,水网格局实现“三级互联”
齐鲁晚报网· 2025-09-16 07:32
水务工程建设进展 - 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4.93亿元 87项水务工程完成投资58.6亿元 占年度投资计划76.9% [1] - 德惠新河综合治理 海河流域治理等8项防洪排涝工程已完成主体 2座水库 6处灌区 4项水系连通工程加快实施 [1] - 新建 清淤 改造雨污管网233公里 整治混错接点位328个 新建改造7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 全市58个建制镇全部配套污水处理设施 [3] 水网体系优化与数字化 - 无棣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积极推进 形成市 县 乡三级水网互联互通 "一轴三纵 湖库棋布 两域八横 河海连通"水网格局 [1] - 数字孪生漳卫新河 小开河-韩墩-簸箕李国家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初见成效 全省首个建立水网统一调度机制地市 [1] - 主城区14处积水点全部完成治理 清淤新立河 秦台河16.5公里 打通潮河-徒骇河4个连接段 排涝能力提升1倍 [3] 水资源配置与节水利用 - 争取新增2.78亿方引黄计划 争取水量全省第1 制定"错峰引水+区域轮灌"措施 春灌期间引水调水井然有序 [2] - 强化非常规水配置1.1亿方 下达非常规水计划184个 利用非常规水6600万方 同比增长10% [3] - 推进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建设 5座再生水厂 4个海水淡化项目加快实施 争创省级初始水权有偿获得改革试点 [3]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 104个小区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已开工 其中41个小区已完工 改造小区管网50公里 市政管网11公里 [2] - 滨州市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 加压设施专业化运维等3条经验入选住建部可复制政策清单 [2] - 黄河以北五个县区农村供水全部实现公司直管到户 打通农村供水服务"最后一米" [2] 防汛应急管理 - 修编市级防汛应急预案 建立市级领导包保河道制度 建成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平台 落实各级责任人633人 [4] - 开展防汛综合演练13次 排查整改风险隐患918处 组织会商研判14次 发布预警和启动应急响应5次 [4] - 成功应对10轮降雨过程 下达调度指令11次 河道清障令6次 [4]
宁夏银川:废水“再就业” 解城市缺水之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3:06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 银川市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3] - 再生水具备一水多用 重复利用特性 能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 - 城市再生水管网已拓展至315公里 每年实现河湖生态补水7000万立方米 再生水利用率高达58%以上[3] 再生水工程基础设施 - 5座污水处理厂具备再生水输送能力 形成再生水多领域 多功能 多途径的多元化利用格局[3] - 两处再生水工程于2024年7月初投入使用 每天近5万立方米尾水回补江河 每年可提供2600万立方米生态补水[3] - 再生水成为典农河下游段第二水源 置换等量黄河水用于工业生产 每年可产生45亿元增加值[3] 水权交易机制创新 - 全国首例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置换用水权交易在银川落槌 3家企业以0.728元/立方米价格购得置换黄河水指标50万立方米[4] - 总成交额109.2万元 打通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科学流转通道 实现水资源从单向消耗向循环增值转变[4] - 累计完成用水权交易100笔 交易水量达6.95亿立方米 成交金额突破7.14亿元 位居宁夏首位[4]
创业环保: 创业环保2025年半年报全文
证券之星· 2025-08-22 11:10
行业政策环境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美丽城市目标,推动水务环保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催生城市更新相关环保基础设施业务机会 [3]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设定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目标,明确排污口监测、工业园区污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60%以上)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领域增量市场 [4] - 《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推动碳排放权、用水权及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促进专业减排运营服务发展 [5] - 《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金融及税收政策支持热泵推广应用,利好公司水源地源污水源热泵业务 [5] 公司业务结构 - 基础业务包括市政污水处理(规模527.01万立方米/日)、供水(31.5万立方米/日)及再生水(48万立方米/日),占总收入及利润主要部分,分布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 [6] - 战略新业务包括新能源供冷供热(服务面积696万平方米)、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8MWp)、储能(5.5MWh)、危废处置(年产能18.13万吨)及污泥处置(规模3010吨/日),形成与基础业务的互补结构 [6][7][8] - 业务模式以BOT、TOT、PPP及委托运营为主,再生水业务通过销售及接驳工程获收 [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1.78亿元,同比下滑1.81%,主要因天津四厂来水量减少影响污水处理收入 [12] - 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12.09%,扣非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3.8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8亿元,同比增长17.96%,因经营性回款增加 [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64亿元,同比扩大58.11%,因支付项目建设及资产收购款增加 [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0%,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 [2] 运营与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约2000万元,启动1项市级课题,编制13项规范标准,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及3项绿色低碳案例 [8] - 构建一体化大运营管控体系,上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推进应收账款与减值压降 [9] - 完成数字化转型一期建设,实现全面预算、资金计划等业务线上化,启动以"大运营"为目标的二期建设 [9] 资产与投资动态 - 总资产254.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净资产98.70亿元,增长2.08% [2] - 对宝应仙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出资1120万元(总投资8000万元) [14] - 终止山东郯城综合材料生态处置中心项目,签署土地收回协议 [14] - 支付剩余款项4718.26万元完成津南污泥处理厂资产收购 [20] 融资与治理 - 成功发行5亿元绿色中期票据,银行可用授信余额超40亿元 [9]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付兴海当选董事,潘光文离任;张健代行总经理职责,周敬东离任 [17] - 连续第二十年获"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 [11]
乌海市再生水利用率超90%
内蒙古日报· 2025-08-15 03:06
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 - 乌海市再生水利用率超90% [1] - 构建"三区一园多点"覆盖全市的再生水利用布局 [1] - 将再生水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并明确年度最低利用目标 [1] 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 - 探索再生水、矿井水、苦咸水、微咸水、雨洪水多水源统一配置与联合调度 [1] - 累计配置再生水工业企业49家 [1] - 取水许可批复再生水水量2622万立方米 [1] 工业用水解决方案 - 再生水有效缓解工业企业用水问题 [1] - 再生水作为管理指标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1] - 通过多水协同实现科学管理 [1]
节水控水要下“细功夫”
经济日报· 2025-07-30 22:23
水利建设投资与项目进展 - 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329亿元 实施各类水利项目34400个 新开工水利项目18800个 水利建设吸纳就业1422万人 [1] 水资源管理策略转变 -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理念深化 推动水资源利用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转变 [1] - 通过用水总量和效率管理使水资源成为可衡量资产和可交易商品 运用市场化手段向高效益领域流转 [1]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水安全保障 [2] 农业节水技术成效 - 宁夏吴忠市推广滴灌带高效节水技术 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2020年0573提升至2024年0602 [2] -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00多万亩 直接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 [2] 社会参与节水行动 - 通过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等措施 再生水已应用于道路清扫 城市绿化和生态补水等领域 [3] - 公众通过拧紧水龙头 一水多用和使用再生水等行为参与节水控水 [3]
推进废污水“再生” 为城市“解渴”
郑州日报· 2025-07-25 00:47
再生水利用规划 - 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中心城区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工作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3年内通过四大重点任务、13项具体措施构建多元协同的再生水利用体系 [1] - 2025年目标: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日,输配管网430公里,智能取水栓56座,利用率55%以上 [1] - 2026年目标:输配管网492公里,智能取水栓184座,利用率60%以上 [1] - 2027年目标:输配管网529公里,智能取水栓205座,利用率62%以上,启动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立法 [1] 重点工程部署 - 2025年完成郑州市污水专项规划编制和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二期调水工程 [2] - 2026年启动主城区再生水利用提标改造一期和马头岗污水处理厂绿色低碳原位扩容项目 [2] - 2027年启动郑州高新科学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新建再生水微管网37公里 [2] - 2027年底完成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综合智慧能源利用工程通水调试 [2] 应用领域拓展 - 再生水将逐步替代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城市杂用水中的自来水和地下水 [3] - 2025年底工业企业冷却用水等再生水使用比例不低于15% [3] - 城市集中供热换热站管网补水再生水使用比例不低于30% [3] - 数据中心设备冷却水等非生活用水再生水使用比例不低于30% [3] 产业政策支持 - 研究出台郑州市再生水开发利用"1+N"保障政策 [3] - 建立使用者付费的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实行优质优价协商定价 [3] - 建立再生水水量水质监督检查制度,检查结果与服务费用挂钩 [3]
全地下设计!京郊最大再生水厂后年投入使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0 06:48
项目概况 - 亦庄新城台湖再生水厂位于凉水河北与南六环、京津城际形成的三角地内,预计2027年完工并投入使用 [2] - 该项目为全地下再生水厂,建成后将成为亦庄乃至京郊最大的再生水厂,覆盖经开区凉水河以北区域及南侧物流基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服务小米、京东方等高新科技企业 [2] - 当前项目处于土建施工阶段,地面已开挖大土坑,需向下挖掘10几米深,总土方量达200万立方米 [2] 施工进展与挑战 - 项目占地20万平方米,采用箱体结构,施工需克服南六环、京津城际架桥限高及滨河路运输限制等难题 [2] - 施工现场采用疏水管排出地下水,渣土运输车频繁作业 [2] 处理能力与环保标准 - 投产后日污水处理能力达35万立方米,占北京经开区总处理能力的80%,后期将提升至50万立方米/日 [2] - 项目将接管周边十余个临时污水处理厂站的任务,出水稳定性高,30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将回流凉水河 [2] - 采用自有除臭技术,将臭气浓度从600OU(北京现行标准)进一步降低,确保地面无臭味 [4] 社会效益 - 项目将优化水资源利用,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改善区域水环境、水安全及水生态 [4] - 为经开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4]
从“污水”到“清流” 包钢集团打造钢铁行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新标杆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07:27
水资源在钢铁行业的重要性 - 水是钢铁生产的血脉,关乎设备冷却、工艺清洗、职工生活和生产保障 [1] - 工业废水治理和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命题 [1] 包钢集团的废水处理创新 - 包钢集团探索工业废水"零排放"路径,将废水转化为"第二水源" [3] - 采用深度处理回用+蒸发结晶分盐工艺,每小时处理350立方米污水 [3] - 95%废水转化为优质再生水,每年减少黄河新水消耗近300万吨 [5] - 剩余5%高浓度浓盐水通过蒸发结晶分盐技术转化为高纯度氯化钠和硫酸钠 [5] 包钢集团的治水成效 - 外排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限值要求 [5] - 采用化学加药混凝沉淀法除氟,氟化物浓度低于1.5mg/L,年减排量达112吨 [5] - 投资近百亿元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治水工程,实现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循环"转变 [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包钢集团的实践为钢铁行业树立了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标杆 [3] - 水资源循环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7] - 未来将继续深化节水减排技术,推动钢铁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