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机器人

搜索文档
海康威视:预期公司下半年收入保持同比增长,最看好创新业务
巨潮资讯· 2025-09-19 02:28
业绩展望 - 预期下半年收入保持同比增长 全年净利率提升 各季度业绩同比增速逐季上行 [2] - 经营费用全年大致持平 通过毛利率提升和费用控制实现净利率改善 [2] 创新业务 - 创新业务上半年营收增长13.92% 为整体发展注入新动力 [2] - 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微影已形成规模 在各自行业举足轻重 [2] - 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市场占位良好 三个规模较小业务具竞争力 [2] - 新能源汽车/3C制造/锂电池行业需求具延续性 机器人及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利润增速靠前 [2] 海康机器人 - 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线均为国内领先玩家 [2] - 新发布关节机器人补足机械臂空缺 实现手眼脚全面协同能力 [2] - 提供硬件+场景算法+开放平台软件 为工业物流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 国际业务 - 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9% [3] - 下半年因关税调整及地缘政治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3] SMBG业务 - 经过调整后毛利率和应收账款等经营指标将明显改善 [3] PBG业务 - 下半年收入可能持平或略有负增长 但细分行业呈现分化 [4] - 高速/交警/民航/自然资源/智慧城市/司法子板块上半年增速较快 [4] - 政府投入减弱对传统安防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4] EBG业务 - 下半年收入可能持平或略有负增长 细分行业表现分化 [4] - 智慧商贸/电力/电子电器/3C行业需求稳健 资本开支积极 [4] - 教育教学行业受新生儿数量下降影响 石化能源行业因价格下跌面临投资压力 [4]
海康威视:机器视觉包括2D标准产品线、智能产品线和3D产品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8:38
公司机器人业务结构 - 海康机器人业务包含机器视觉 移动机器人和关节机器人三大板块 [2] - 机器视觉产品线涵盖2D标准产品 智能产品和3D产品 [2] - 移动机器人产品包括潜伏系列 叉取系列 移重载系列 复合系列 料箱系列及配套组件 [2] - 关节机器人已推出多款六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产品 [2]
巨能股份(87147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8 10:5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线上会议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7日15:00 - 16:00,地点为线上调研 [3] - 参会单位众多,包括开源证券、中泰证券等多家证券、基金、资管公司及投资管理公司 [3][4]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李志博、总工程师宋明安、董事会秘书麻辉 [3] 营收占比情况 - 2024年公司汽车行业营收占比接近80%,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收入占比约23% [4] 成本占比情况 - 关节机器人主要依赖外采,在公司项目收入中占比约15%;桁架机器人为自主研发制造 [5] 研发重点方向 - 柔性化:顺应非汽车行业需求,2023 - 2024年加大柔性化技术投入,推动自动生产线升级 [6] - 智能化:以工业软件为核心,2023年在西安设立全资软件子公司,专注智能工厂管控软件研发 [6] - 大型/重型化:响应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趋势和重型零件制造自动化需求,布局2吨至10吨规格重型自动化产品研发 [6][7] 软件竞争与规划 - 软件是公司核心竞争方向之一,未来将持续加大软件研发投入 [8] 柔性制造领域情况 - 柔性产线需求增长源于新能源汽车和非汽车行业领域两大场景 [9] - 技术路线是通过软件算法与模块化硬件设计,实现多品种产品兼容与高效切换 [9] - 价值体现为融合大批量生产效率与柔性生产灵活性,帮助客户应对产品迭代需求,避免产线重复投资 [9]
器械前沿科学沙龙会议——人机共生时代已来
2025-05-19 15: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 - **公司**:天智航、建佳、微创、美敦力、史赛克、心脉、泌尿等 [17][18][2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现状** -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竞争激烈,参与品牌近 20 个,但装机量有限,市场渗透率极低,远低于腔镜机器人 [1][2] - 脊柱机器人年装机量约 30 台,关节机器人十几台,创伤机器人仅一两台 [1][2] - 2019 年国内关节手术量约 110 万台,加上其他类型手术总量至少 300 万台,而国内主要厂商累计使用机器人手术仅几千台,国外渗透率在 10% - 20%左右 [15] 2. **采购决策** - 采购决策流程复杂,耗时约两年,涉及设备立项、预算申报和招标挂网等环节,终端价格在几百万元区间,需走设备销售流程 [1][3][4] - 预算可能来自院内、财政或专项资金 [3] 3. **患者与医院情况** - 患者对骨科机器人持积极态度,但行业收费体系不成熟,脊柱手术部分地区有收费标准,关节和创伤手术缺失,导致医院使用面临经济压力,影响市场渗透率 [1][5][6][7] - 骨科机器人手术费用高于传统手术,自付金额差异大,江浙一带医院收费约 3.5 万元,其他地区 2 万元至几千元不等,价格是影响渗透率的重要因素,部分地区政府出台指导性文件限制收费增长 [1][8][9] 4. **价格情况** - 脊柱机器人终端价格约 1100 万元,关节机器人全套约 1200 万元,两模块约 700 - 800 万元,创伤机器人常与其他设备打包出售,进货渠道价格通常为终端价的五折左右,价格在过去几年有明显下降趋势 [1][10][11][12] - 行业竞争加剧使头部公司产品价格被迫降低 [13][14] 5. **商业化速度** - 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速度不如腔镜机器人,核心原因是适应症范围窄,且缺乏政策支持 [15] 6. **商业模式** - 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模式可通过耗材驱动收入增长,目前设备销售占主要营收,耗材收入少,未来随着行业发展和收费体系完善,耗材收入预计会增加并可能超越设备销售收入 [3][16] 7. **技术水平** - 国内脊柱机器人技术与美敦力等国际头部企业相比,在术前计划、手术导航和大数据规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3][17] - 关节机器人领域,国内品牌在骨科植入物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与国际品牌差距小于脊柱机器人领域 [3][18] 8. **出海销售** - 建佳、天智航和微创等国产企业在关节领域有优势,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良好表现 [19] - 微创出海销售表现优异,原因是集团化运作,有全球布局和多条产品线,海外有现成销售渠道,且海外骨科器械可收费 [20][21] - 国内许多企业如天志行、建佳、合华和广化等都在积极出海销售并获取相关注册证 [22] 9. **企业类型优劣** - 做耗材起家的公司有行业经验、人脉资源和临床口熟悉度等优势,但缺乏设备销售能力,领导层可能不重视机器人业务,产品缺乏技术深度 [23][24] 10. **技术迭代** - 脊柱机器人技术成熟,未来改进集中在操作流程和软件平顺度等细小方面 [25] - 关节手术机器人未来应向软组织处理靠拢,未来两到五年内可能有突破性迭代发展 [25][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病人与医生信息不对等,病人对骨科机器人的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生认可度,大型三甲医院将其作为宣传重点,进行引导性教育和宣传工作 [6] - 医院采购设备时通常要求厂家赠送耗材,各地市尚未建立收费编码体系,导致前期耗材收费作用有限,跟台服务收费仅在少数地方零星发生,总体金额不大 [16] - 现有的骨科机器人精度包括国产品牌都可达到 0.1 毫米,已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26]
海康威视2024年营收达924.96亿元,场景数字化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巨潮资讯· 2025-04-19 03:5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度业绩有增有减,创新业务发展良好占比提升,2025年Q1业绩呈增长态势,同时有股份增持和回购计划 [1][2][3] 2024年度业绩情况 - 营业总收入924.96亿元,同比增长3.53%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77亿元,同比下降15.1%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15亿元,同比下降13.5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2.64亿元,同比下降20.20% [1] - 基本每股收益1.297元/股,同比下降14.67% [1] - 稀释每股收益1.297元/股,同比下降14.67%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34%,同比下降4.30% [1] - 总资产1320.16亿元,同比下降4.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06.69亿元,同比增长5.65% [1] 创新业务情况 - 2024年创新业务总收入224.84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24.31% [2] - 海康机器人成国内行业龙头,完成机器人“手、眼、脚”协同战略布局 [2] - 萤石网络成为具备完整垂直一体化服务能力的AIoT企业 [2] - 海康微影成为国内热成像领域领军企业 [2] - 其他创新业务处于高速发展期,竞争力持续提升 [2] 2025年Q1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185.32亿元,同比增长4.01% [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上升6.41% [3][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26亿元,同比上升9.44% [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7亿元,同比增长56.19% [5] - 基本每股收益0.221元,同比增长6.76% [5] - 稀释每股收益0.221元,同比增长6.76% [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1%,同比增长0.04% [5] 其他情况 - 控股股东中电海康集团及一致行动人电科投资计划增持公司股份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4050.42万股,占总股本0.4387%,成交总金额12.35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