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兆瓦级超充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最大充电功率兆瓦级,深圳首个重卡兆瓦超充示范站在福田启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07:12
自深圳启动"超充之城"建设以来,福田区始终走在全市前列。据悉,今年6月份,6辆崭新的新能源重卡 在香港招商局物流中心鸣笛启程,这是香港第一批注册上牌的新能源重卡,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批投 入跨境运输应用的新能源重卡。福田作为深港合作的核心区之一,此次打造的全市首个重卡兆瓦超充示 范站,不仅实现技术先行示范,还是建设深港跨境低碳物流的重要实践。 相较以往重卡充电动辄一两个小时,现在只需要短短十五分钟,就能补能80%,续航增加300公里以 上,让重卡司机也体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据介绍,该超充示范站还采用了全封闭液冷循环技术,充电枪头温度始终控制在60°C以内,散热效率 比传统风冷高300%,安静又安全。除了为新能源重卡量身打造的兆瓦级超充设备,这座超充站还配备 了2台600千瓦快充桩、4台双枪250千瓦的快充枪,新能源小车车主也能享受到便捷的充电服务。 南都讯 记者王睦广 9月17日,深圳福田中宝物流园重卡兆瓦超充示范站启用。据悉,作为全市首个重卡 兆瓦超充示范站,这个超充示范站搭载了华为数字能源最新的兆瓦级超充技术,最大充电功率高达1.44 兆瓦(1440千瓦)。 ...
3000马力靠铁锂电池撑,仰望U9刷新全球电动车极速
高工锂电· 2025-08-27 10:47
技术突破与性能表现 - 比亚迪仰望U9纯电超跑以472.41km/h极速打破全球电动车纪录,超越此前Aspark Owl SP600的438.73km/h [3] - 搭载全球首个量产全域1200V超高压平台,四电机独立驱动,单电机峰值功率555kW,整车综合功率2220kW(约3018匹马力)[3] - 实测证明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2220kW高功率放电(约30C),填补行业高性能案例空白 [8]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应用 - 仰望U9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支撑3000匹马力输出,突破三元锂高端市场传统绑定 [4][5] - 比亚迪兆瓦级超充技术基于1000V高压平台与1000A电流,实现第二代刀片电池峰值10C快充 [8] - 高压平台、低内阻电芯、大截面导流及热管理技术共同支持磷酸铁锂高功率充放电性能 [9] 高端市场渗透与行业影响 - 磷酸铁锂通过"800V+铁锂"组合向高性能高端市场渗透,案例包括仰望U7、腾势D9 DM-i、极氪001高配版及理想i6系列 [10][11] - 合资品牌如奔驰GLC插混版针对30万级市场首次尝试磷酸铁锂电池 [12][1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23.1GWh,同比增长71%,份额占比77.4%(上升12.5个百分点)[14] - 技术迭代推动磷酸铁锂持续影响高端市场格局,三元电池在中高端领域份额压力增大 [15]
华为、比亚迪为何力推“兆瓦级”充电?
高工锂电· 2025-04-01 10:49
兆瓦级超充技术发展现状 - 国内电动汽车补能技术正从5-6C超快充向兆瓦级(1-1.5兆瓦)更高功率演进,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已发布相关解决方案 [1] - 兆瓦级充电依赖高电压与大电流协同突破,是涵盖车辆高压平台、电池及充电桩的系统性工程,华为与比亚迪技术路径差异显著:华为方案最大功率1.5兆瓦(2400A电流),比亚迪方案基于1000V/1000A实现1兆瓦(峰值1.3兆瓦) [2][4] - 充电倍率分野明显:华为当前体系约4C,比亚迪依托第二代刀片电池实现峰值10C(5分钟补能400公里续航)、平均6C [4] 应用场景与市场策略差异 - 比亚迪优先布局高端乘用车,计划建设4000座"兆瓦闪充站"(首批500座4月初启用),构建品牌专属补能网络 [5] - 华为聚焦商用车领域,联合开发超20款支持4C超充的重卡车型,优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部署大功率充电设施 [6][8] - 极氪科技计划Q2发布1.2兆瓦液冷充电桩,宁德时代"快卜"推出1兆瓦系统但未明确场景 [6] 商用车电动化需求驱动 - 中国燃油重卡保有量不足900万辆,但碳排放占交通领域近一半,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接近20%,中长途运输(500-1000公里需1300度电)是下一阶段攻坚重点 [8][9] - 华为测算兆瓦级超充站五年TCO为450万元,低于快充站(650万元)和换电站,土地占用成本优势更显著 [11] - 商用车补能模式选择核心在于经济性:换电模式受制于初始投资与电池标准统一,超充可能加速电池老化但网络建设成本更低 [11] 技术竞争与长期趋势 - 行业竞争本质是核心资产差异:换电模式以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为核心,兆瓦级超充以充电站网络为核心 [11] - 长期看两种模式将汇聚于车网互动(V2G/B2G),兆瓦级充电系统通过双向充电桩实现,换电站通过集中电池组与电网交互 [12] - 商业化面临技术成熟度、标准统一、电网兼容性等挑战,未来几年是观察市场格局演变的关键期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