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债混合类产品

搜索文档
资管年会共议大资管再造竞争力:应对市场新变化 实现能力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8-28 07:20
核心观点 - 资管行业面临市场波动加大但结构性机会显现 需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和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应对变化 [1] - 理财公司需进行市场化机制转变 搭建多元资产获取和组合能力 并将买方思维嵌入产品营销服务各环节 [3] - 资管机构再造竞争力重点在于提高投研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3] - 需对市场发展未雨绸缪 从产品体系重塑 核心投研能力培育和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三方面加快转型 [3] - 理财行业需持续打通资本市场堵点 提升多策略多资产投研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3] 市场变化与机构实践 - 资管行业市场环境与格局经历深刻调整 各机构积极求变涌现新创新探索 [4] - 资产管理基础性市场发生很大变化 传统资产荒延续但权益市场向好发展 [4] - 居民财富再配置加速 存款从表内溢出 理财产品客需不断增加 行业享受制度红利 [4] - 过去一年是理财行业大年 农银理财主要做三方面工作 把握市场确定性机会 把握行业趋势苦修内功 保持逆向思维布局 [4] -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新机遇 资本市场在经济基本面回暖及产业趋势支撑下展现积极向好走势 [4]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基金行业发展有更明确方向 [4] 资产配置与产品策略 - 组合管理很重要 固收+产品以债券打底加股票增厚收益 需输出主动可控波动和收益 [5][6] - 多数银行理财客户希望波动较低收益适度结果交付 部分客户逐渐接受波动略高收益较好产品 [6] - 受益股市行情向好 固收增强型产品业绩改善 产品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 成为行业新增长点和投资者财富新发力点 [6] - 中银理财资产配置发生明显变化 权益占比稳步提升 将固收+产品和偏债混合类产品作为战略性发展重点 [6] - 对理财公司而言股债两大核心资产至关重要 债市要充分拥抱波动 股市要摒弃熊市思维 核心是将市场机会转化为客户产品收益 [6] - 未来债市可能长期维持震荡格局 对股票寄予更高期望 资本市场可给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 [6] 行业格局与竞争策略 - 理财行业是新旧交融行业 未来格局变化取决于三大因素 建立真正独立市场化机制 多元资产获取和组合能力 客户服务能力构建 [7] - 传统低风险低波动理财产品仍是市场偏好投资对象 应充分尊重并尽可能满足 但需未雨绸缪加快转型 [7] - 理财公司可定位成固收产品主要供给者 含权产品重要供给者 [8] - 固收产品作为第一增长曲线载体 含权产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载体 有序推进建设有利于银行理财可持续发展 [8] - 外部代销版图扩大对渠道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需从产品销售导向转为投资者需求导向 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 [8] - 需反内卷 通过行业协会或自律组织建立统一规则 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8] - 理财公司要实现差异化竞争 不要在低波固收等狭小赛道做同质化竞争 [8] - 围绕理财行业生态 要从客户渠道理财公司市场等多层面强调产品+服务能力导向 做好资产配置到财富管理综合性金融服务 [8] 长期资金入市与经济展望 - 权益市场在政策引导下展现新发展态势 长期资金入市作为核心政策导向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与运行逻辑 [9] - 未来将继续顺应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从养老支持含权产品等方向加大理财业务布局力度 [9] - 大力发展养老产品 持续引导理财资金入市坚持布局含权产品 [9] - 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将重塑市场生态 与资本市场系统性改革形成共振 [9] -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核心力量 入市步伐显著加快 [9] - 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导向如有效落实 将引导更多养老保险等稳健型资金进入市场 优化投资者结构 促进优质资产价值重估与合理定价 为资本市场注入持久稳定发展动力 [9] - 长期资金作为高效逆周期稳定器 有效降低市场波动率提振投资者信心 [9] - 国家队投资范围从沪深300ETF中证500ETF等扩展至科创50创业板指ETF等标的 覆盖范围逐渐多元化 显著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半导体AI算力等战略新兴产业 有效改善市场生态结构减少投机交易 [9] - 长期资金入市仍面临多重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应抓紧深化落实政策引导市场走向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轨道 [10] -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5.4% 二季度经济顶压前行实现5.2%增长 上半年GDP累计同比增长5.3%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10] - 中央财政安排3000亿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规模较去年翻倍 以旧换新未来方向将决定投资逻辑和方向 [10] - 一线城市房地产表现相对稳定 需关注中央因城施策下各城市政策对人口流向产业及投资的作用 [10] - 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环境下展现较强韧性 上半年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增速高于全年目标水平 显示强大内生动力 [11] - 消费对增长贡献率超过五成 内需支撑作用明显 经济基本面稳固全年增速将维持在5%目标区间 [11] - 后续驱动经济发展力量和亮点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扩大内需 上半年内需对GDP贡献率66.8%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 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8%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机会 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增长动力加速推进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11]
中银理财副总裁蒋海军:投研和服务为资管机构破局“双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6:33
行业趋势与增长点 - 固收增强型产品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 成为理财行业新的增长点[1][3] - 受益于股市行情向好 固收增强型产品业绩得到改善并实现收益增强[3] - 理财公司大力提升多资产多策略配置能力 含权益产品明显发展[4] 资产配置策略 - 债市可能长期维持震荡格局 对股票市场寄予更高期望[3] - 中银理财资产配置发生明显变化 权益占比稳步提升[3] - 重点发展固收+产品及偏债混合类产品 作为战略性发展重点[3] - 推动理财产品从债券投资为主向多资产配置发展 改善对债券投资回报的依赖[4] 投研能力建设 - 资管机构再造竞争力重点在于提高投研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1] - 形成研究-决策-投资-后评价的投研一体化全链条管理体系[3] - 持续提升多资产多策略配置能力 深化细化各类资产投资研究[3][4] 产品布局方向 - 从养老支持和含权产品方向加大理财业务布局力度[4] - 大力发展养老金融产品 为不同投资者提供合适策略组合[4] - 持续引导理财资金入市 坚持布局含权产品并研究战略新兴行业[4] 客户服务与渠道管理 - 渠道数量增长和产品种类丰富对理财公司渠道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5] - 需要从产品销售导向转为投资者需求导向[5] - 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 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5]
重磅会议,信号巨大!低利率时代,如何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2:38
会议概况 - 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浦东举行 主题为"破局与重构——大资管再造竞争力" 设置1场主论坛及2场平行主题论坛 吸引近千名资管行业精英参会 [1]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胡智勇指出 资管行业需打破旧有路径依赖 以底层逻辑重塑核心竞争力 回归"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回报"的本质 [3] 宏观经济与政策建议 - 刘世锦建议将提升消费占GDP比重作为"硬任务" 重点推动三大结构性改革:解决新市民刚性住房需求 深化养老保险体系改革 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5] - 李扬提出应对低利率需推动银行转型与资本市场发展 银行转型四大方向包括发展金融服务、资产管理、资产交易及综合化经营 [7] 资管机构竞争力再造 - 主论坛圆桌讨论强调投研能力与客户服务是核心竞争力 上半年行业重点发展"固收+"、偏债混合类产品 布局含权及多资产多策略产品 [9] - 发布两份重磅报告《2025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和《互联网财富管理托管业务发展白皮书》 浦银理财推出"日鑫悦益"2.0产品体系 [9] 资产配置策略 - 分论坛讨论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半年配置方向及美元理财与黄金投资趋势 涉及资金再平衡、短期产品匹配长期策略等议题 [11] - ETF因流动性佳、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多资产多策略重要工具 鹏华基金指出ETF正成为资产配置"新基础设施" 持有人结构多元化助力市场生态 [13][14] 行业趋势与创新 - 被动投资分论坛指出低利率环境下多资产多策略成重要应对手段 中国经济韧性及行业创新为资管行业带来新机遇 [13] - 浦银安盛、鹏华基金等机构代表参与讨论 强调ETF市场加速发展态势 [13][14]
重磅会议,信号巨大!低利率时代,如何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2:31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资管行业面临"破局与重构"的时代命题 需打破路径依赖并重塑核心竞争力 强调回归"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回报"的初心 同时构建开放生态和系统思维[1] - 应对低利率挑战需推动银行转型(发展金融服务/资产管理/资产交易/综合化经营)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双管齐下[7] - 多资产多策略成为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核心策略 ETF因流动性佳/成本低等优势成为重要配置工具[15] 宏观经济与政策建议 - 建议将提升消费占GDP比重作为稳增长"硬任务" 重点推动三大结构性改革: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深化养老保险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4] 产品创新与市场动态 - 资管机构上半年重点发展"固收+"和偏债混合类产品 加强含权产品/多资产策略布局 强调投研能力与客户服务能力建设[9] - ETF市场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持有人结构多元化推动生态健康发展 被视作资产配置"新基础设施"[14] - 浦银理财发布"日鑫悦益"2.0产品体系及科技金融五力模型主题产品[9] 专题论坛讨论焦点 - 主论坛圆桌讨论聚焦"资管机构竞争力再造" 提出"产品+服务"综合金融服务模式[9] - 分论坛探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半年配置策略/美元理财与黄金趋势 涉及资金再平衡等关键议题[11] - 被动投资分论坛指出低利率与全球经济多变带来挑战 但行业创新持续涌现[14]
低利率时代再造资管机构竞争力:2025资管年会“破局与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1:52
行业趋势与主题 - 2025资产管理年会主题为"破局与重构——大资管再造竞争力",围绕大类资产多元配置、被动投资大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1] - 资管行业需打破旧有路径依赖,以底层逻辑重塑核心竞争力,回归"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回报"的本质 [3] - 全球大类资产呈现"避险资产占优、风险资产分化"格局,客户需求转向全天候解决方案、绝对收益+回撤控制、全球多市场多策略 [11] 宏观经济与政策建议 - 建议用抓投资的政策力度推动消费,重点提升消费占GDP比重至合理水平 [5] - 推动三大结构性改革:解决新市民刚性住房需求、深化农民养老保险体系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5] - 促消费需提高居民收入,建议从财产性收入和收入再分配机制入手 [7] 资管机构竞争力再造 - 应对低利率挑战需推动银行转型(发展金融服务、资产管理、资产交易、综合化经营)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7] - 资管机构上半年重点发展"固收+"、偏债混合类产品,布局含权及多资产多策略产品 [9] - 竞争力再造核心在于提升投研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提供"产品+服务"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9] 资产配置策略 - 分论坛讨论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半年配置方向、美元理财与黄金投资趋势,涉及资金再平衡和短期产品匹配长期策略等议题 [12] - ETF因流动性佳、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多资产多策略重要工具,持有人结构多元化助力市场生态发展 [14][15] - 低利率环境下多资产多策略成为破局"收益走低与投资者高期望"矛盾的关键,ETF加速发展 [15] 行业创新与成果 - 发布《2025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互联网财富管理托管业务发展白皮书》两份重磅报告 [9] - 浦银理财推出"日鑫悦益"2.0产品体系暨科技金融五力模型主题产品 [9] - 中国经济韧性及行业创新为资管行业带来新机遇,ETF成为资产配置"新基础设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