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报告

搜索文档
以信筑城 以诚兴城——包头市政务改革绘就便民利企新图景
内蒙古日报· 2025-09-18 01:19
9月17日,包头市政务服务大厅里,李女士正在办理动物诊所开业手续。她原以为要辗转多个窗 口、准备厚厚一沓材料,却意外地在"一件事"专窗前收获了惊喜——只需填写一张综合申请表,精简了 25%的材料,压缩了80%的办理时限。窗口工作人员微笑着告知:"您的信用评级良好,可以享受绿色 通道。" 包头市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创新的深层价值正在显现。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完成首轮信用分级,37家代 理机构被贴上信用标签;食品销售领域风险分级管理覆盖全市17452户经营单位,就连集贸市场的秤杆 都链接到诚信计量系统。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信用监管网络,正在构建"守信降频次、失信严惩戒"的 差异化监管新格局。 更值得深思的是,包头探索的本质是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通过建立跨部门信用数据池,打破 40个领域的信息壁垒,政府正在从传统的"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 务"。这种转变释放出双重红利:一方面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据测算,信用应用改革每年可为市场主体节约大量占用成本和资金,同时使监管精准度明显提高。 这场变革的社会效应正在持续扩散。当消费者凭借"四色标签"做出购买选择 ...
福建“金服云”平台破解融资难题
经济日报· 2025-07-24 22:07
平台概况与定位 - 福建金服云征信公司成立于2022年,是福建金投全资子公司,运营省级金融基础设施[1] - 平台定位包括:一站式省级惠企政策申享平台、福建省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和地方征信平台[1] -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86家,上线产品1217项,注册用户超173万[1][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放 - 实现贴息资金"免申即享",累计投放38亿元政策贴息资金,惠及6.8万家企业[1] - 推出8期"纾困贷"、3期"提质贷"、2期"专精特新贷"和2期"民营提质贷"等政策性贷款产品[1] - 2025年6月上线一站式省级惠企政策申享平台,年内拟上线10余项省级政策[1] 服务模式创新 - 从单一融资服务扩展至"四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建立企业"一企一档"画像[2] - 智能匹配系统根据企业需求与信用状况精准推荐产品,如泉州市昶鸿化工获得300万元"民营提质贷",利率2.6%[2] - 设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区",信用贷款占比超20%,拓展首贷户7万户,提供无还本续贷850亿元[3] 数据能力与产品 - 整合760万户企业超亿条信用信息,覆盖福建省内银行金融机构[2][3] - 推出20款征信产品及服务,包括"闽速云贷""林易贷"等联合建模产品[3] - 采用"数据不出域"技术,实现线上进件、智能风控审批,提升金融机构效率[3] 企业案例 - 泉州市万家宝儿童用品通过平台获得935万元"专精特新贷",缓解周转压力并扩大研发投入[4] -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通过平台实现政策"数据代跑腿",简化纸质材料报送流程[3] 金融机构反馈 - 晋江农商银行评价平台操作简便,实时调用涉企数据辅助信贷决策,提升审批效率[5] - 平台被金融机构视为信贷决策重要参考工具,具备数据接口直连能力[3][5]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推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5]
发挥好“经济身份证”作用
经济日报· 2025-04-12 03:0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 - 上海推动信用监管制度创新 天津提出跨区域"信用代证"互认 湖南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各地陆续发布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1] - 我国建成全球数据规模领先 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征信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用报告成为全面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经济身份证" [1] 信用体系应用场景 - 良好信用记录帮助消费者获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 信用良好用户可获得更方便的退换货等服务 部分就业岗位将个人信用状况作为录用参考 [1] 当前面临挑战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覆盖面不全 区域发展不平衡 信用修复机制有待完善 数据孤岛等问题 信用数据安全保护和信用主体合法权益保障亟待解决 [1] 未来工作方向 - 以中办 国办《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为指引 各地谋划推进各行业各领域信用建设 加快构建覆盖各类主体 制度规则统一 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 [2] - 坚持政府引导 做好"十五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 加速信用立法进程 [2] - 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 发挥其在提振内需 改善预期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2] - 坚持信用奖惩合理合法 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 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持续推动信用实践创新 [2] 实施要求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复杂系统工程 需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创造性 形成强大合力 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实际抓好《意见》贯彻落实 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 久久为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