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保险

搜索文档
头部险企深度“渗透”低空经济
北京商报· 2025-09-13 16:06
公司业务数据 - 平安产险累计承保超15万架无人机 [1][2] - 提供风险保障超过900亿元 [1][2] - 为无人机及航空器赔付金额超11.7亿元 [1][2] - 公司联合中再产险建立低空经济新兴风险研究院 [2] - 发布《低空经济新兴风险治理与保险创新白皮书》作为阶段性成果 [2]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经济被列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行业呈现物流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场景快速落地 [2] - 民航局预测2035年产业规模达3.5万亿元 [4] - 保险需求将呈现全链条、高适配、强专业特征 [3] - 风险保障需覆盖制造、飞行、基础设施及数据安全等新型领域 [3] 风险特征与挑战 - 低空经济存在"三高一新"特点:环境复杂度高、飞行频率密度高、空域与生活场景重合度高、航空器新 [3] - 安全问题较传统航空更难以预测和管控 [3] - 需建立针对性安全防护与风险预防体系 [3] 保险行业应对策略 - 需实现从通用化到场景化的产品创新 [4] - 需构建高效全流程线上化服务体系 [4] - 需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及行业协会的生态合作 [5] - 需提供风险减量管理服务和专业理赔支持 [5] - 需从风险预防、管控到事后保障形成闭环服务 [2]
2025服贸会|头部险企承保15万架无人机背后:保险深度“渗透”低空经济
北京商报· 2025-09-13 03:52
公司业务进展 - 平安产险累计承保超15万架无人机 提供风险保障超900亿元 赔付金额达11.7亿元[1][3][5] - 公司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链全场景布局 开发专属保险产品 推进风险减量工作 形成风险预防管控到事后保障闭环[5] - 联合中再产险建立低空经济新兴风险研究院 发布《低空经济新兴风险治理与保险创新白皮书》作为阶段性成果[5] 行业风险特征 - 低空经济呈现"三高一新"特点:飞行环境复杂度高 飞行频率密度高 空域与生活场景重合度高 航空器新 导致风险难以预测管控[6] - 保险需求呈现全链条 高适配 强专业特征 覆盖飞行活动 制造 基础设施及数据安全 通导监系统故障等新型风险领域[6] - 法律责任风险复杂 现行法律缺乏针对侵权责任 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的专属条例[9] 市场前景与建议 - 民航局预测2035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3.5万亿元 保险需求将渗透至每个细分场景[8] - 保险业需创新产品供给 实现从通用化到场景化转变 提供差异化精准保障[8] - 需构建高效便捷的全流程线上化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8] - 建议建立新兴业态侵权责任认定机制 加强隐私及敏感信息保护力度[9]
截至6月末,深圳辖内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25 09:21
科技保险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辖内科技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8.8亿元 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 [1] - 辖内保险机构已备案399款科技保险产品 2025年以来新增备案科技保险产品86款 [2] - 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清单汇集81款特色保险产品 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清单包含103项产品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知识产权保险、低空经济保险、机器人保险等创新产品 市级统筹与各区特色政策结合的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初步成型 [2] - 指导行业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深圳地区)示范性条款》 报备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2] - 落地全国首单政府投保的低空经济领域三者责任保险 制订全国首个无人机保险服务标准 [2] 跨境保险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备案跨境医疗险产品8款 为大湾区居民提供风险保障超30.2亿元 [2] - 深入实施跨境车险"三地保单、一地购买" 优化跨境车险承保理赔服务 [2] - 持续升级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推进"等效先认"在深落地 [2]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 - 优化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机制 联合印发深圳市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和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两张清单" [1] - 推动成立国内首个海外知识产权联共体 破解海外知识产权保险"不敢保"难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