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

搜索文档
熊友军:具身天工从能跑到好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对机器人产业推动很大
新京报· 2025-08-17 11:07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决赛中摘金,并在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2金6银2铜的成绩 [2] - 具身天工Ultra是三项田径赛中唯一全自主导航完赛的机器人,依靠视觉感知、运动规划和智能决策能力实现全程自主奔跑 [4][5] - 公司发布具身世界模型体系、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跨本体VLA模型XR-1等创新技术,大幅优化机器人"大脑" [4] - 机器人速度提升的关键卡点在于关节可靠性、稳定性和发热控制,步频增加会导致关节电流和功率翻倍 [6] 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发展重心从"最能跑"转向"最好用",从考验下肢能力的跑步转向需要眼、脑、手协同的实际作业 [2][5] - 机器人优先落地"3D"场景(危险、肮脏、枯燥的重复工作),中国制造业体量大,即使20%场景需要机器人也足够多 [10] - 工厂场景对机器人技术要求高,需要操作能力、移动能力、物理世界理解和复杂任务规划执行能力 [9][10] - 步态是重要研究方向,商用或家居环境需要优美步态,未来将对步态做更好训练和升级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本体和"小脑"(运动控制)领域具备强竞争力,与全球最先进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 [12] - 在"大脑"(具身智能大模型)方面,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差距不大 [12] - 北京人形作为国家级创新中心,聚焦技术探索与开源开放,提供通用机器人平台和具身智能平台 [11] 体育赛事意义 - 体育赛事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交流与展示平台,促进大众科普和产业宣传 [7] - 赛事推动企业展示产品、对接资源,寻找客户和投资者,对产业有重要推动作用 [7] - 通过赛事可以看到同行和整个产业都在快速进步,是重要的技术交流机会 [4]
1500余件展品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
人民日报· 2025-08-11 07:1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1500余件展品,100余款新品首发首秀,涵盖大载重工业机器人、仿生蜜蜂等尖端成果[1]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可调度多台机器人协同完成电力检修、分拣等任务[1] - 宇树科技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采用动态平衡算法,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具备快速起身能力[2] - 因时科技推出高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傲意科技智能仿生手实现27种手势1秒响应[3] - 优必选Walker S2人形机器人搭载深度思考大模型,支持3分钟自主换电,实现全天候工作[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6%,服务机器人增长25.5%[4][5]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0.2万套[5] -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3,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长近40%,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第一[6] -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84.7%出货量份额[10] 产业链与生态 - 北京经开区集聚300余家机器人企业,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5] - 松延动力上半年获超2000台商业化订单,增设北京生产基地应对需求增长[4] - 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目标助力100个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覆盖百万终端场景[8] - 北京亦庄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开放近千个真实场景数据采集点位,建设PB级数据池[11]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三[10] - 优必选计划2024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实现分拣协同作业[7] - 云迹科技UP机器人在酒店场景实现送餐、清洁、巡逻多角色切换[7] - 北京亦庄今明两年将释放近50亿元机器人需求,包括超千台人形机器人,覆盖医疗、电力等9大领域[12] 技术创新 - 2024年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突破大模型、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2] - 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显著提升,国产产品实现连续后空翻、格斗等高难度动作[3] -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10]
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8-10 22:2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可调度机器人协同完成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等4个多场景任务[2] - 宇树科技升级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采用动态平衡算法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可完成侧踢、勾拳等高难度动作[3][4] - 因时科技推出高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傲意科技智能仿生手实现27种手势1秒响应[5] - 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核心零部件已形成自有产品谱系[4][5] 产业发展与市场表现 - 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35.6%,连续12年全球销量第一[6] - 松延动力获超2000台商业化订单,增设北京生产基地应对需求[6] -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3,上半年营收增长近40%,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首位[7] - 2024年中国厂商占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84.7%[11]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机器人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三[11] - 优必选Walker S1机器人实现分拣协同作业,计划年内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9] - 云迹科技UP机器人实现酒店送餐、清洁、巡逻多角色切换[9] - 京东启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目标推动100个品牌销售额破10亿元[10]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北京经开区集聚300余家机器人企业,形成完整具身智能产业链[7] - 北京亦庄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开放近千个真实场景数据采集点位,首批20个实训场本月开放[12][13] - 北京亦庄将释放近50亿元机器人应用需求,含超千台人形机器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