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轶2.0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运”在人机,“动”在产业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场内外的创新身影
科技日报· 2025-08-18 01:19
赛事规模与行业意义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16个国家280支队伍参与26个赛项共487场角逐 [1] - 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和竞技场 体现产业实际应用潜力 [1] - 赛事成为技术验证场和优品展销会 推动技术向市场转化 [5] 技术路线与核心能力 - 自主导航能力成为关键差异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机器人通过全自主导航实现成绩反超(实际时长乘系数0.8) [2] - 运动控制技术突破显著 松延动力机器人实现市场唯一的前空翻与后空翻复合动作 [3] - 足球赛事体现综合技术挑战 需自主完成运动控制、视觉感知、定位导航及多机协作 [3] 企业商业化进展 - 优理奇公司旺达系列机器人已实现商业化 银牌得主旺达2.0电商平台在售 金牌得主旺达3.0处于场景测试阶段 [4] - 松延动力明确竞技能力与商业交付关联 下半年重点推进机器人生产和交付 [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轶2.0包揽物料整理项目冠亚军 验证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应用潜力 [5] 市场前景与产业价值 - 酒店服务领域存在百亿级市场空间 家庭服务场景可能拓展至万亿级规模 [4] - 赛事作为产业加速器 倒逼企业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并推动消费领域延伸 [4] - 技术挑战赛本身构成应用场景 足球机器人解决方案可迁移至真实应用环境 [3]
“运”在人机,“动”在产业
科技日报· 2025-08-18 01:18
赛事规模与行业意义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吸引16个国家280支队伍参与 涵盖26个赛项和487场角逐 [1] - 赛事标志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和竞技场 体现产业在新场景中的适应力和发展潜力 [1] - 运动会兼具技术验证和产业加速器功能 推动技术突破并向消费领域延伸 [4] 技术路线与核心能力 - 自主导航能力成为技术分水岭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机器人"通过全自主识别赛道获得成绩优势(实际时长乘0.8系数) [2] - 运动控制技术实现突破 松延动力机器人成为市场唯一能同时完成前空翻和后空翻动作的产品 [3] - 足球赛事体现综合技术挑战 要求自主程序完成运动控制、视觉感知、定位导航及多机协作 [3] - 上层操作能力构成竞争优势 优理奇旺达系列机器人擅长复杂泛化任务如酒店清洁 [3] 商业化进展与市场空间 - 松延动力将赛事能力直接应用于商业交付 下半年重点推进机器人生产和交付 [4] - 优理奇旺达2.0机器人已实现电商平台销售 旺达3.0处于真实场景测试阶段 [4] - 酒店服务领域存在百亿级市场空间 家庭服务场景可能拓展至万亿级规模 [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轶2.0机器人验证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潜力 [5] 产业生态发展 - 赛事推动技术向市场转化 形成从实验室到工厂服务场景的完整路径 [5] - 机器人技术挑战赛本身成为应用场景 足球解决方案可迁移至真实应用 [3] - 激光雷达与环视摄像头组合方案支撑全自主导航技术突破 [2]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现场观察:以赛事推动技术提升 以竞技加速产业进程
中国证券报· 2025-08-17 23:51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4日至17日举办 全球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参与三大类主体赛事(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 [1] - 赛事涵盖26个赛项、487场对决 参赛方包括宇树科技、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进化、松延动力等头部企业及高校 [1] 运动性能突破 - 宇树G1人形机器人以33.71秒获100米障碍赛金牌 该机器人身高1.3米、体重35千克 [2] - 宇树H1在1500米和400米比赛中速度达3.8米/秒和4.5米/秒 较2024年4月半程马拉松时显著提升 极限速度可达5米/秒 [2] - 星动纪元星动L7以0.95米成绩获原地跳高冠军 其搭载55个自研准直驱关节模组 具备高扭矩输出与动态控制能力 [2] 商业化应用进展 - 松延动力"小顽童"机器人以41.60分获自由体操冠军 其空翻动作体现运动控制能力 公司2024年上半年获超2000台订单 聚焦科研教育、文旅导览场景 [3]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轶2.0包揽工厂物料整理冠亚军 可自主将27枚直径8毫米细长物料插入孔洞 精度匹配工业节拍要求 [4] - 银河通用Galbot以336分获医疗药品分拣冠军 能全自主识别处方文字并抓取药品 目前已有数十台机器人在零售店和前置仓24小时运营 [5] 产业协同与市场前景 - 赛事形成"以赛促研"模式:高校聚焦前沿探索 消费级厂商降本普及 头部企业主导创新突破 [6] - 竞技赛考验运动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 表演赛侧重协同控制 场景赛聚焦精细作业能力 [6] -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近380亿元 销量达27.12万台 [6] - 加速进化2024年6月主办机器人足球联赛获全网近3亿流量 已吸引赞助商参与 [7] - 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电机、摄像头、决策芯片技术为人形机器人奠定硬件基础 [7]
以赛事推动技术提升 以竞技加速产业进程
中国证券报· 2025-08-17 20:07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全球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三大类26个赛项487场对决 [1] - 参赛方包括宇树科技、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进化等头部企业及高校,展现硬件算法进步与商业化前景 [1][2] - 运动会成为技术测试场与标准制定地,推动"本体+大脑"综合能力提升 [2][3] 技术突破 - 宇树H1人形机器人速度达4.5米/秒,较半程马拉松时期显著提升,极限速度可达5米/秒 [2] - 星动L7双足机器人以0.95米成绩获跳高冠军,搭载55个自研关节模组实现高扭矩输出与动态控制 [2] - 松延动力"小顽童"机器人以41.6分获自由体操冠军,空翻动作展现运动控制能力 [3] - 天轶2.0机器人完成直径8毫米细长物料精准插装,速度匹配工业节拍要求 [3][4] 商业化进展 - 松延动力上半年获超2000台订单,切入科研教育、文旅导览场景 [3] - 银河通用机器人已在北京零售店部署几十台,24小时独立运营前置仓 [4] - 赛事形成"以赛促研"模式,美团投资的星海图提供赛事级基础设施支持 [5] - 企业通过赛事收集数据完善大模型,实现算法与硬件协同迭代 [4][5] 市场前景 - 高工机器人预测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80亿元,销量27.12万台 [6] - 加速进化机器人足球联赛吸引3亿流量,赛事商业价值显现 [6] - 电动汽车产业链技术积累为人形机器人奠定生态基础 [7] - 行业预计人形机器人将如智能手机般普及,解锁生活应用场景 [5][7]
熊友军:具身天工从能跑到好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对机器人产业推动很大
新京报· 2025-08-17 11:07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决赛中摘金,并在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2金6银2铜的成绩 [2] - 具身天工Ultra是三项田径赛中唯一全自主导航完赛的机器人,依靠视觉感知、运动规划和智能决策能力实现全程自主奔跑 [4][5] - 公司发布具身世界模型体系、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跨本体VLA模型XR-1等创新技术,大幅优化机器人"大脑" [4] - 机器人速度提升的关键卡点在于关节可靠性、稳定性和发热控制,步频增加会导致关节电流和功率翻倍 [6] 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发展重心从"最能跑"转向"最好用",从考验下肢能力的跑步转向需要眼、脑、手协同的实际作业 [2][5] - 机器人优先落地"3D"场景(危险、肮脏、枯燥的重复工作),中国制造业体量大,即使20%场景需要机器人也足够多 [10] - 工厂场景对机器人技术要求高,需要操作能力、移动能力、物理世界理解和复杂任务规划执行能力 [9][10] - 步态是重要研究方向,商用或家居环境需要优美步态,未来将对步态做更好训练和升级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本体和"小脑"(运动控制)领域具备强竞争力,与全球最先进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线 [12] - 在"大脑"(具身智能大模型)方面,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差距不大 [12] - 北京人形作为国家级创新中心,聚焦技术探索与开源开放,提供通用机器人平台和具身智能平台 [11] 体育赛事意义 - 体育赛事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交流与展示平台,促进大众科普和产业宣传 [7] - 赛事推动企业展示产品、对接资源,寻找客户和投资者,对产业有重要推动作用 [7] - 通过赛事可以看到同行和整个产业都在快速进步,是重要的技术交流机会 [4]
机器人“奥运会”:人机共融启示未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7 06:42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 来自16个国家的500多台机器人参赛 涵盖26个赛项538个比赛项目 [1][21] - 运动会展示人机共融的未来趋势 包括跑步 足球 自由搏击 群体舞蹈及工业应用等多样化场景 [1][11][17][21][23][25] - 参赛规模创纪录 16个国家280支队伍同场竞技 是产业链 应用场景与城市智慧的全球展示 [21] 机器人技术突破 - 宇树科技H1机器人以6分34秒获1500米冠军 平均速度达3.8米/秒 极限速度可达5米/秒 [5]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机器人实现全自主导航 采用类似自动驾驶的车道线保持技术 [7] - 清华大学火神队展示多机协同算法 在5V5全自主足球赛中检验平衡性 通信协作和稳定性 [11] - 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获3V3足球冠军 AI算法实现自主控制 对步态 传感灵敏度和决策能力要求更高 [13] 行业应用进展 - 北自科技轮式双臂机器人完成药品分拣任务 已与上药集团签约进行医药分拣厂试验 [17]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轶2.0机器人实现精细物料整理 末端抓取精度达8毫米 [19]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支持多种运动过程 足球赛成为人形机器人的练兵场 推动实际应用发展 [15] 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超160家 真机数据超600万 行业融资总额超240亿 [25] - 行业焦点从娱乐展示转向实用化操作 预计5年内有望进入家庭场景 [25] - 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人形机器人作为典型形态加速进化 [25] 技术发展趋势 - 松延动力机器人3个月实现软硬件显著改进 1500米采用3.5米/秒策略提升稳定性 [9] - 跨本体端到端模型实现7种机器人本体通用 预计明年底可在工业场景稳定作业 [19] - 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通过比赛推动技术进步 吸引资本和人才投入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