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算力芯片

搜索文档
从智谱华章到清微智能:清华“双子星”的高阶国产替代之路
环球网资讯· 2025-06-04 08:10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全球AI产业在2025年因DeepSeek的出现而加速发展 算力和大模型被视为产业核心底座[1] - AI算力和大模型领域出现"百模大战"和"千芯大战" 同质化竞争使新兴产业成为红海[1] - 国务院在2017年将可重构类脑计算芯片列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重点突破方向[2] - 202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需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 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5] - 摩尔定律逐步逼近物理极限 算力需求对芯片底层提出严峻挑战 可重构芯片价值进一步凸显[7] 公司技术与产品 - 清微智能是国内AI领域唯一采用新一代可重构芯片架构实现高阶国产替代的企业[3] - 可重构芯片具有高能效比 高扩展性和高度灵活性 可纳秒级快速调整电路结构和功能适应不同计算需求[2] - 公司2019年完成全球第一颗可重构商用芯片的大规模量产 2024年发布采用可重构3.0架构的云端大算力芯片[4] - 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2000万颗 算力卡订单累计近2万张 新一代服务器训练性能可与国外行业标杆产品并肩[6] - 公司拥有近200项相关专利 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唯一新型架构算力芯片企业[4][6] 公司发展与商业化 - 清微智能2018年成立 核心团队源自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可重构计算实验室[3][4] - 清华可重构计算实验室近20年潜心钻研 申请三百余项专利和论文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专利金奖[4] - 公司半年时间在国内多个省份落地千卡智算中心 商业化成功使其能持续押注尖端研发[1][6] - 同属清华系的智谱华章2025年4月启动上市 估值超200亿 成为国内最高估值创业大模型公司[1][4]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高阶国产替代被视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2] - 可重构芯片技术有望帮助中国芯片技术摆脱跟随模仿实现跨越[2] - 公司通过原创架构有效规避技术依赖风险 在AI算力国产化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的2025年开辟新征途[6] - 可重构芯片成为国家算力主权博弈中的关键筹码 可能开启中国AI芯片的黄金时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