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良贷款
icon
搜索文档
3.4万亿不良贷款待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手段详解
数说者· 2025-09-16 23:5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趋势 - 2024年末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50%,2025年6月末为1.49%,较2020年9月的1.96%大幅下降[2] - 自2020年9月末以来不良贷款率基本处于持续下降过程,资产质量整体稳定良好[2] 不良贷款余额变化 - 尽管不良率下降,但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大,不良贷款余额持续攀升[3] - 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达3.28万亿元,2025年6月末达3.43万亿元,较2014年末的0.84万亿元显著增长[3] 不良贷款处置规模与方式 - 随着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处置规模越来越大[5] - 招商银行2024年处置不良贷款629.02亿元,其中常规核销304.01亿元(占比48%),不良资产证券化225.69亿元,清收75.99亿元,其他方式23.33亿元[6] - 主要处置手段包括核销、清收、以物抵债、转让、重组等[6] 不良贷款核销机制 - 核销是指金融企业将呆账冲销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或直接调整损益的账务处理方式,将不良贷款从资产负债表内转移至表外[9][11] - 核销可降低不良贷款率,减少贷款损失准备,但不影响当期利润,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处置方式[12] 不良贷款清收分类 - 清收分为表内清收(未核销贷款)和表外清收(已核销贷款)[13] - 催收方式包括自主催收、委外催收、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和诉讼催收[13] 以物抵债的特点与风险 - 以物抵债是以非现金财产抵偿欠款,可阶段性降低不良贷款,但后续存在处置风险(如资产贬值、保管成本)[14] - 财政部规定抵债资产原则上不能对外出租[14] 不良贷款转让机制 - 转让是指银行将不良贷款以折扣价卖给专业处置机构,购买方后续收回款项全部归己[16] - 与委外清收不同,转让是彻底出售而非委托代理关系[16] 重组与证券化的特点 - 重组是通过合同变更(如延长期限、调整利率)缓解借款人暂时性困难,但短期内对控制不良帮助有限[18] - 不良贷款证券化本质是融资手段,但并非优选处置方式[20]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022》发布——不良贷款处置紧迫性加强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趋势 - 2022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计小幅上升 50.23%受访银行从业人员持此观点[1] - 不良资产风险尚未完全暴露 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可控但需持续关注[1] - 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或上升 民营房企受冲击较大但个别大型房企风险基本可控[1] 中小银行风险状况 - 城商行与农商行不良率显著高于行业 2021年三季度末分别为1.82%和3.59% 远超商业银行整体1.75%水平[1] - 上市城商行需稳妥推进不良处置 需汲取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高风险案例教训[2] - 规范公司治理是中长期化解风险关键 被视为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2]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 不良资产转让成为主流选择 45.58%受访者认为这是最主要处置方式[2] - 其他处置方式占比分别为坏账核销26.05%、清收和债务重组12.56%、债转股3.26%[2] - 转让方式可快速降低不良率但需牺牲回收率 创新方式如资产证券化作用日益凸显[2]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挑战 - 转股定价难成为核心障碍 信息不透明导致企业与金融机构价值判断存在分歧[3] - 不良贷款定价遭遇较大折扣 挫伤商业银行参与积极性[3] - 需建立合理定价机制 完善法治化债转股运作框架[3] 机构角色与市场格局 - 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是处置主力 商业银行更青睐此类买方[2] - 地方AMC和互联网平台扮演补充角色 跨周期逆向调节功能需强化[2] - 疫情多点散发加剧风险暴露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坚守风险防火墙定位[2]
大众汽车金融关于2024年河北安宜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270户不良贷款转让项目转让公告分行1234笔不良贷款转让,未偿本息总额7909.4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03
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基本信息 - 交易基准日为2024年5月31日 未偿本金总额76,932,993.83元 未偿利息总额2,161,612.48元 未偿本息总额79,094,606.31元[1][2] - 涉及资产1234笔 借款人270户 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812天 借款人平均未偿本息余额292,942.99元[1][2] - 五级分类全部为损失类 共计1234笔 且全部为已核销状态[1][2] 担保与诉讼情况 - 担保方式为抵押969笔 保证加抵押265笔[2] - 诉讼状态为终结本次执行669笔 未诉讼381笔 已判决未执行142笔 执行中41笔 其他1笔[2][3] 资产处置安排 - 计划于2025年8月8日10:00进行竞价 起始价格为278.50万元 加价幅度为5.00万元[3] - 转让方为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 资产涉及河北安宜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270户借款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