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未来学院

搜索文档
AI进化论丨风语筑:用AI加持让创意落地,“玩”转新型文化空间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0:39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科技+文化+商业"模式打造新型文化空间 以上海奉贤区三体科幻馆为标杆项目 实现社交热度与商业潜力双提升 [1][3] - 行业需从被动展陈转向主动体验型文化消费 通过沉浸式技术、游戏化设计和情绪价值挖掘重塑文旅体验模式 [2][4][5] - 公司积极拥抱AI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 推动人形机器人、AI眼镜在文旅场景落地 强化技术转译与场景应用能力 [6][7] 业务模式创新 - 构建"文化+科技+商业"三位一体新型文化空间 在有限空间内打造沉浸式主动参与体验 激发观众基于兴趣和情绪价值的消费行为 [2][3][5] - 运营三体IP项目时采用精准化分析设计 平衡专业性与大众化需求 通过高仿真场景模拟、体感互动、AR/XR/AIGC技术实现多维感官调动 [4] - 参考游戏激励逻辑设计通关测试 使观众以学员身份潜移默化接受知识 项目开馆后社交媒体口碑爆棚并频繁出圈 [4] 技术应用部署 - 数字展示中心集成虚拟现实、数字沙盘、5D影院、超长高清无缝触摸屏等领先技术 多角度体现技术革新应用能力 [6] - VR项目《梦回圆明园》采用虚拟引擎与LBSS大空间追踪系统 1:1毫米级精准还原圆明园鼎盛时期场景 实现半小时移步换景体验 [6] - 计划融合AI大模型提升智能导游交互能力 从单向陈述升级为个性化互动游览体验 [6] 战略合作布局 - 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 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AI眼镜在文旅场景落地应用 重塑"人—机—空间"交互关系 [7] - 与人形机器人公司松延动力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数字场景深度融合 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7] 行业转型机遇 - 国内大部分科技馆/文化馆需用新技术新理念重构 通过最新科技手段赋予地方文化新生命力 同时实现运营与商业化闭环 [1][5] - 情绪消费和体验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 文旅行业需向科技赋能的体验剧场方向转型 增强文化空间生命力 [5]
风语筑:用AI加持让创意落地“玩”转新型文化空间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20:1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科技+文化+商业"三位一体模式打造新型文化空间 以《三体》IP项目为标杆 运用AI、AR、XR、AIGC等数字技术实现沉浸式体验 推动行业从被动展陈向主动体验转型 [1][2][3] 业务转型战略 - 从传统建筑规划及设计展陈转向体验型新型文化空间打造 通过保持创新活力寻找转型增长点 [2] - 采用游戏化激励逻辑设计通关测试 使观众在参与过程中自然接受知识 [3] - 为每个城市打造专属新型文化空间 用科技手段激活当地文化并实现运营商业化闭环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运用体感互动、数据可视化、AR、XR、AIGC等先进技术 构建集视听说触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环境 [3] - 数字展示中心集成虚拟现实、数字沙盘、5D影院、超长高清无缝触摸屏等领先展陈技术 [4] - 《梦回圆明园》VR项目通过虚拟引擎与LBSS系统实现1:1毫米级场景还原 [4] - 计划融入AI大模型提升智能导游交互能力 实现个性化游览体验 [5] 新兴技术布局 - 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 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AI眼镜在文旅场景落地应用 [5] - 与松延动力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数字场景深度融合 [5] - 探索重塑"人—机—空间"交互关系 为文旅及数字展示领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5] 项目运营成果 - 《三体·未来学院》项目通过精准化设计平衡专业性与大众化需求 开馆后社交媒体口碑爆棚 [3] - 在水一方科幻馆成为社交媒体热门打卡点 焕发新活力与商业潜力 [1] - 全国大部分科技馆及文化馆具备用新技术重做的潜在市场空间 [1][4]
在水一方科幻馆正式启幕 打造多位一体的大国科幻娱乐空间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项目概况 - 风语筑运营的"在水一方科幻馆"于6月27日揭幕 其核心项目"三体·未来学院"于7月5日正式开放 融合《三体》IP与元宇宙技术 体现公司"科技+文化+商业"战略及EPCO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1] - 场馆位于奉贤上海之鱼 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 靠近地铁5号线金海湖站 [3] - 馆内设6大科幻主题空间及30余个沉浸展项 采用体感互动/AR/XR/AIGC等技术 结合水滴剧场等高科技设施构建沉浸式宇宙体验环境 [3][9][13] 战略合作 - 与三体宇宙(《三体》IP全球独家版权方)合作打造主题娱乐体验空间 [3] - 签约四类合作伙伴:奉贤博物馆等本地文旅机构 上海科学艺术学会等科幻生态组织 同济大学等高校 以及蘑欢云南铜锅米线等商业品牌 [11] - 通过无人机表演(500架无人机由千机科技支持)及光影秀强化科技视听体验 [18][13] 产业定位 - 项目被定位为长三角文旅新质生产力注入者 通过"科技体验+文旅产业+主题零售"商业集群模式 推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 [1][9] - 奉贤区政府将其视为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载体 目标形成内容带动场景消费 促进产业集聚的价值闭环 [9] - 项目承担科普教育使命 打造"科幻+科普"沉浸式课堂 并计划以IP国际化路径输出中国科幻范式 [7]
风语筑李晖: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
上海证券报· 2025-07-06 18:01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建筑模型业务转型为新文旅领域,以"科技+文化+商业"为核心战略,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6][7] - 提出"好玩"哲学作为产品逻辑和公司文化,强调通过趣味性活动激发创意和员工活力[2][8] - 核心竞争力在于"转译能力"——将前沿科技转化为文化体验场景,如VR项目《梦回圆明园》[7] 重点项目布局 - 与三体宇宙合作打造"三体·未来学院"科幻娱乐空间,运用体感互动、AR/XR、AIGC等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3][4] - 场馆包含水滴剧场等创新设计,通过科幻光影秀和NPC演绎重构《三体》经典场景[3][4] - 目标打造综合一体化的新文旅目的地和上海科幻科教新高地,包含商业群落和社区广场[4] 技术研发方向 - 研发人员占比超60%,覆盖CG特效、AIGC、空间计算等领域[7] - 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聚焦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在文旅场景的应用[8] - 与松延机器人合作开发新文旅场景机器人解决方案,探索机器人替代NPC的可能性[8] 商业模式创新 - 通过潮玩周边和IP衍生品实现新文旅项目变现[8] - 强调"体验经济"趋势,认为展示与体验存在本质区别(被动观看vs主动参与)[7] - 采用"错位竞争"策略避免同质化,保持22年持续创新能力[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