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梨花颂》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5 04:52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9月24日电 (记者殷淼)当地时间9月23日,由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联 合主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斯德哥尔摩中国 文化中心主任李蕊、副主任戴卫虹,中国驻瑞典使馆、瑞典文化界人士、旅瑞侨胞及当地观众等近百人出席开幕 式。 在开幕式系列活动"中国故事"戏曲讲座中,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副教授李艳艳以《探寻京剧之美》为题,结 合讲解与示范生动阐释京剧的行当功法及表演特色,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体验,反响热烈。 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副教授李艳艳做示范讲解。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右二)等与观众互动。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中国戏曲文化周"是中瑞建交以来首次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交流项目。本次活动将以京剧经典剧目 展演、戏曲电影展映、戏曲舞美展览为主体,结合戏曲艺术讲座及工作坊等多元形式,立体展现中国戏曲的多彩 魅力。 尹晓东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他指出,中 瑞两国虽远隔重洋,但对真善美的追求一致,希望通过此次文化周系列活动,让瑞典观众深入了解 ...
共话文脉传承 共促文化交流
人民日报· 2025-09-18 06:58
文化传承与创新 - 京剧表演艺术家胡文阁强调以传承京剧艺术为使命 使国粹持续焕发时代光彩[1] - 摩梭传统服饰非遗传承人喇建莉指出服饰不仅是布料更是历史记录 需守护服饰文化让传统在当代焕发生命力[2] -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 保护传承是守正而转化发展是创新[2] 全球文化对话与合作 -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吉狄马加等专家围绕"文化间对话与全球合作新路径"展开专题讨论[1] - 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强调文明对话是彼此倾听与共创共赢 非单向输出[3] - 埃及外籍专家刘正曦认为各国文化相互碰撞能彰显独特魅力[2] 民族文化全球表达 - 山水盛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帅元等嘉宾探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球表达"[1] -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蔡浙飞分享"青春越剧"演绎及"戏曲进街区"实践[3] - 凉山州转山转海节被纳入地方法定节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巴莫曲布嫫阐释其当代价值[3] 文化资源转化利用 - 《中华诗典》总主编刘占锋认为文化资源经转化利用将在公众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3] -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号召将文化共生理念转化为现实行动 照亮人类文明未来[3] - 国家版本馆纪委书记安乐分享守护中华文脉及建设文化传世工程的故事[2]
“青韵华章·时代交响”大连市青少年经典声乐作品交响音乐会圆满落幕
新华网· 2025-08-12 02:17
活动概况 - 大连市青少年经典声乐作品交响音乐会以"铭记历史·奋进复兴"为主题 由大连大学主办 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 大连大学交响乐团及青少年声乐歌者联合演出[1] - 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 上半场聚焦《红梅赞》《绣红旗》等红色经典歌剧曲目 下半场涵盖国家安全主题原创曲目《长治久安》及传统文化题材《越人歌》《梨花颂》等多样化表演[3] - 演出在原创歌曲《因为爱》中达到高潮 终场全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现场气氛达到顶点[5] 艺术表现与教育成果 - 青少年演员通过《星星岛》《童话在草原》等原创作品展现艺术创造力 同时精准把握古诗词戏曲及东北民歌等传统艺术形式[3] - 演出采用"以大带小 相互影响"的思政一体化教育模式 实现专业技巧与艺术追求 政治理想的有机结合[7] - 观众评价显示青少年演员具备与专业管弦乐团合作的水准 体现艺术教育回归的成效[5] 组织与指导架构 - 音乐会由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 大连市教育局 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 共青团大连市委员会 大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指导[9] - 艺术总监由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许梅华教授担任 指挥家杜明执棒演出[1][7]
《诗韵中华》音乐会在港上演
新华社· 2025-08-02 16:15
文化活动 - 《诗韵中华》音乐会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作为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系列活动之一 [1] - 音乐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协办 [1] - 香港粤剧名伶罗家英担任导赏人,串联古今诗情 [1] 演出内容 - 音乐会开场由寰宇交响乐团、香港歌剧院合唱团、香港理工大学合唱团等联手演出《黄河大合唱》 [1] - 现场既有20世纪经典乐章,也有香港本地作曲家受古典诗词启发创作的当代作品 [1] - 麦家乐编曲、取材自白居易名篇的《长恨歌》选曲等作品演出 [1] 表演艺术家 -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邓宛霞演唱《梨花颂》 [1] - 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演绎《七律·长征》 [1] - 钢琴家郑慧以钢琴独奏呈现古曲新编《春江花月夜》 [1] 活动规模 - 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于6月至9月举行,将举办超过280场表演艺术节目及系列延伸活动 [1] - 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化,提升香港市民的国民身份认同及文化自信 [1] - 活动同时吸引并汇聚内地和世界顶尖的艺人和艺团来港交流 [1]
辽宁戏曲选新苗拆门槛、敞大门、广撒帖——让“素人”盛放成朵朵“小梅花”
辽宁日报· 2025-04-30 01:42
活动概况 - 第29届辽宁戏曲小梅花荟萃展演以"童心传薪火 梅香满辽沈"为主题 由辽宁省文联 阜新市委宣传部 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 [2] - 活动首次采用省市联办模式 将举办地设在阜新煤矿工人文化宫 打破以往仅在省城举办的惯例 [2] - 共征集117个参赛作品 较上届翻倍 涵盖京剧 评剧 昆曲 黄梅戏等多个剧种 选手年龄跨度6-16岁 [3][5] 赛制创新 - 首次全面开放个人报名通道 47个自荐作品中14位业余组选手获"小梅花"称号 打破传统组织推荐机制 [2][3] - 采用"现场评审+展演"双轨制 国家级戏曲名家组成评审团进行两轮遴选 实现边比赛边点评 [2] - 设置室外广场与室内场景化舞台结合的展演形式 增强观众互动体验感 [2] 名家互动 - 评审团包括冯玉萍 马佳等梅花奖得主及"中国青年第一武生"郝士超等顶尖艺术家 [4] - 12岁选手张祖瑞表演《林冲夜奔》后获郝士超亲自指导 形成"大梅花带小梅花"的传承场景 [5] - 77岁评剧表演艺术家宫静携7岁学生同台演出《穆桂英挂帅》 展现跨代际艺术传承 [6] 艺术创新 - 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专业组表演戏曲联唱《梅花朵朵戏韵扬》 融合现代编曲与传统唱腔 [6] - 总导演邵迎华强调推动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融合 通过全民参与模式打破圈层壁垒 [6] - 铁岭圣慧少儿京剧班15名学员展示腿功 毯子功 成为现场反响最热烈的素人团体 [5] 社会影响 - 梅花奖得主马佳评价活动"平台很高" 建议增加举办频次以扩大覆盖面 [7] - 76岁京剧教师姚庭儒通过朋友圈获知赛事 带领学生首次参赛即引发关注 [5] - 活动通过微信群等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报名信息 触达沈阳等地戏曲爱好者群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