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回响》

搜索文档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近两年超3000部低质短剧遭拦截或下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3:00
红果短剧近两年下架超3000部低质作品,将推第四次内容升级。 红果短剧精品短剧负责人魏钦涛指出,精品微短剧生态已初步形成,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今年以来,《家里家外》《一品布 衣》《弄潮》《山河回响》等多部优质爆款作品涌现,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收益双赢。 对于微短剧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因素,魏钦涛归纳为三点。首先是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国家广电总局及各地方相关部门通 过扶持政策、专项资金、培训活动、设立奖项等全方位推动行业精品化;其次是创作生态转变,越来越多创作团队、厂牌注重 品质,影视机构与创作者入局注入专业能力和优质IP,行业融合推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第三是用户结构变化,微短剧成为国民 级视听产品后,用户消费需求从快节奏转向多层次、多元化,平台也纷纷投入资金、流量与运营资源助力品质升级。 为扶持精品微短剧创作,红果短剧于去年底启动"果燃计划",截至目前已投资超80部精品短剧,30多部已播出,加上成片引入 累计播出超100部。魏钦涛表示,"果燃计划"将持续升级,成片引入不再提供保底资金,鼓励作品直面市场竞争,同时在投资扶 持方面加大力度、提供更多资源。 乐力认为,从早期粗放发展到全行业践行精品化,短剧内容迭代升级是必 ...
规范化与精品化并重 微短剧暑期热度攀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15:55
行业热度与内容创新 - 暑期微短剧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一批精品微短剧集中上线 涵盖重大革命历史、反诈普法、轻喜剧和非遗等多元题材 [1] - 具体案例包括《山河回响》(《亮剑》原班人马)、《云端捕手》(反诈普法)、《成何体统》(轻喜)和《墨韵新生》(非遗故事) 其中《成何体统》《墨韵新生》开播后已带动观剧热潮 [1] - 行业创作从"强冲突、快反转"的爽感叙事转向"情感共鸣"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表达 呈现精品化发展态势 [1] 政策监管与规范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7月11日和7月21日连续发布管理提示 7月11日强调坚决杜绝极端"反智""雷人""离谱"的人设和剧情 7月21日针对抗战题材提出娱乐化、虚无化历史的创作绝不被允许 [3] - 自去年10月以来广电总局已发布约7份管理提示 对题材(如中老年、霸总)、技术(AI应用)和类型(抗战剧)进行精准治理 并通过分类审核、黑名单制度清除违规内容 [3] - 政策管理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 通过鼓励精品、开辟绿色通道扶持优质项目、推出"微短剧+文旅/普法"等创作计划为行业创新指明方向 同时遏制"劣币驱逐良币"规范市场秩序 [3] 创作方向与题材拓展 - 广电总局部署六大创作计划 包括"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跟着微短剧学经典""微短剧里看品牌"和"微短剧里看非遗" 为内容生产提供清晰价值坐标 [6] - 市场主体积极响应政策导向 推出创新题材作品如科幻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聚焦月球基建工程 获中国国家航天局支持 入围2025年央视网"中国正能量短剧"共创计划)和非遗题材《墨韵新生》(聚焦古画修复 改编自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师小说) [5][6] - 互联网平台片单显示题材多元化覆盖 红果短剧"果燃计划"推出21部精品短剧 涵盖科幻、反诈、非遗及抗战主题 爱奇艺暑期片单包括轻喜剧《成何体统》、演员王丽坤首部微短剧《若熙传》和港风作品《天若有情》 [7] 平台角色与生态建设 - 互联网平台加大对微短剧的投入与资源倾斜 将影响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促进行业繁荣发展 [8] - 平台通过专题分类、开辟特色剧场、推出假期档片单等方式精准把握内容消费场景 帮助用户从海量市场中高效获取内容 有效拓展用户市场 [8] - 平台可深度参与定制化内容创作(如文旅、非遗、普法、品牌推广题材) 将流量优势、用户洞察与社会价值结合 构建差异化内容生态并摆脱对单一娱乐题材的依赖 [9] - 平台需加强算法管理和场景化消费运营 通过有效分类和主题推荐让存量内容产生增量价值 并强化内容与消费场景的契合度(如春节推亲情社交内容、寒暑假推青春题材) [10]
微短剧暑期档热度攀升 行业在规范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经济网· 2025-07-21 07:01
政策监管 - 国家广电总局构建"分类分层、备案编号、违规整治、AI治理"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上线即可追溯" [2] - 专项治理行动已排查清理违规AI生成内容超3000部 [2] - 2024年行业违规举报量较2022年下降78% [2] 市场规模 - 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3.68亿元增长至2024年504亿元,三年实现百倍增长 [3] - 2025年暑期档平均播放时长同比增加4.2分钟,"倍速观看"比例下降15% [4] 内容转型 - 从依赖"高反转"流量模式转向现实题材挖掘,如《家里家外》播放量破8亿次,《祈安澜》相关话题登热搜12次 [3] - 红果短剧"果燃计划"储备21部精品,涵盖非遗传承、改革开放等题材 [3] 暑期档表现 - 《山河回响》反诈剧台词成"反诈金句",被用作社区普法教材 [4] - 《云端捕手》AI伦理题材7天播放量破5亿 [4] - 《成何体统》古装轻喜剧相关短视频剪辑在抖音播放量超20亿次 [4] 社会价值 - 2025年上半年创造64.7万个就业岗位,涵盖专业与灵活就业 [5] - "微短剧+文旅"模式带动取景地古镇游客量增长30% [6] - "微短剧+普法"使北京朝阳区租房纠纷投诉量下降22% [6]
经典IP短剧化:先爆改,再爆卖?
36氪· 2025-07-10 09:26
短剧行业发展趋势 - 短剧从不受待见发展为内容消费新赛道,凭借对内容流量的重新分配迎来新发展阶段 [1] - 经典IP改编短剧现象折射行业新一轮变革,观众对经典IP短剧化呈现期待与抗拒的复杂情绪 [1] - 微短剧市场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预估达504.4亿元,有望首次超越电影市场 [24] - 2024年6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52.4%,半年增长率高达14.8% [22][24] 经典IP短剧化案例 - 《亮剑》原班人马拍摄短剧《山河回响》未播先火,抖音相关话题吸引827.8万人围观 [5] - 《山河回响》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剧情设定类似《黑洞频率》《信号》,但与原IP无直接关联 [6][10] - 《庆余年》短剧《庆余年之帝王业》上线72小时播放量破6000万,总播放量超8300万 [16] - 《隐秘的角落》短剧《朝阳初升》讲述主角成年后故事,经典IP短剧化多为衍生创作而非翻拍 [12][14] 平台战略布局 - 芒果TV联合风芒传媒计划三年完成三部琼瑶IP短剧改编,《还珠格格》短剧已备案 [25] - 爱奇艺发布百部港片微剧计划,涵盖《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等经典电影IP [25] - 红果短剧推出"果燃计划",通过最高200万资金扶持和分账模式吸引精品内容 [27] IP短剧化创作特点 - 短剧改编多采用"旧瓶装新酒"模式,基于原生故事背景进行衍生创作而非直接翻拍 [9][14] - 演员阵容复用可制造话题热度,如《庆余年之帝王业》主演曾饰演原剧人气配角 [16] - 短剧填补原作未详尽描绘的部分,为原作党"填坑"并融入经典梗增强观众粘性 [14] 行业驱动因素 - 短剧播出渠道灵活(APP/社交媒体),观众宽容度高,为网文IP快速影视化创造条件 [20] - 视频平台入局推动行业精品化,政策引导促进行业从"高流量"向"高质量"转型 [22][28] - 经典IP改编降低宣发成本,社媒营销自带流量基础,成为行业新趋势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