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Ⅲ型瓶
icon
搜索文档
解题氢能商业化,还需下一个五年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1:52
行业现状与目标 - 截至2024年末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为28247辆 2025年前5个月累计产量951辆 销量1122辆 距离2025年5万辆目标仍有显著差距 [2] - 氢能产业正处于转折点与阵痛期 2015-2025年车用燃料动力系统作为先导带动发展的阶段接近尾声 [1] 商业模式探索 - 重卡在物流领域应用具备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势 结合高速费用减免和路权支持 可实现商业闭环 [3] - 针对中小化工企业提供副产氢提纯 加氢站解决方案及氢燃料电池车辆替换 投资回报周期可缩短至3-4年 [4] - 建议聚焦河南 河北等资源丰富且运力需求旺盛区域 构建区域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 [4] - 需在干线物流和工业园区等场景优先实现商业闭环 全面探索可行商业模式 [5] 技术进展与成本控制 -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从示范初期每千瓦7000-8000元降至3000元以内 电堆功率密度从3千瓦/升提升至6-8千瓦/升 [7] - 部分企业宣称补贴后系统成本可达每千瓦1000余元 [8] - 车辆维护频次较数年前下降70% 无故障间隔时间提升至千小时级别 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8] 储氢技术发展 - IV型瓶国标发布推动行业标准化 加速材料商 设备商和车企协同研发 [9] - III型瓶适用于500公里内中轻卡及固定线路车型 IV型瓶因轻量化和高储氢密度更适合乘用车及高续航重卡 [10] 长期发展预期 - 氢能产业爆发时间点可能从原预期的2028年延后 [3] - 2023-2030年氢能制储运加供应链建设将反向带动多领域应用 [1] - 需通过技术突围和规模扩大降低使用成本 推动研发投入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 [10]
日本东丽、中复神鹰,与澳盛科技交流合作
DT新材料· 2025-06-01 16:17
作为全球首个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 中复神鹰青海西宁 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自投产以来,已累计供应近5万吨高性能 碳纤维,产品远销多个国家。 除了中复神鹰,5月27日, 日本东丽 东京总部碳纤维事业部柴田部门长也到访澳盛科技。未来, 双方有望在碳纤维原材料供应、新产品联合研发、 市场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碳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 澳盛科技 一直致力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创新,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是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和制造业 单项冠军,拥有碳纤维年消耗量超万吨的产能规模。 此外,澳盛科技还在 江苏澳盛复材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从事碳纤缠绕金属内衬复合材料高压储氢容器(简称"Ⅲ型瓶")的生产和制造,计划年产能 达到10万只/年,目标推动大型重卡、物流车等低成本、清洁运输的发展。 说明 : 本文 部分素材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 们:dtmaterial (微信) 15355132586 MPOSITE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