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dia & Entertainment
icon
搜索文档
Wall Street Rallies Midday as Fed Rate Cut Expectations Fuel Broad Market Gains
Stock Market News· 2025-09-15 16:07
U.S. equities are showing strong upward momentum in midday trading on Monday, September 15, 2025, as investors eagerly anticipate a widely expected interest rate cut from the Federal Reserve later this week. The positive sentiment is driving major indexes higher, with the S&P 500 (SPX) eyeing a new all-time high, building on last week's record-breaking rally.As of midday, the S&P 500 (SPX) has climbed 0.4%, positioning it to surpass its recent peak set last week. The Nasdaq Composite (IXIC), heavily weighte ...
中国股票策略 -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回顾-MSCI 中国符合预期,A 股走弱-China Equity Strategy-2Q25 Earnings Review – MSCI China in Line, A-Shares Soften
2025-09-11 12:11
**行业与公司** 纪要涉及MSCI中国指数及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的成分股公司 覆盖通信服务、金融、医疗保健、科技、材料、房地产、能源等11个主要行业[1][5][25] **核心业绩表现** * MSCI中国指数连续第三个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按公司数量计算的意外率为-2.7% 按市值加权意外率为+2.7% 与一季度(-3.8%和+3.1%)趋势相似[2][26] * A股业绩按公司数量计算不及预期(-13.8%)但按市值加权计算符合预期(+0.2%)较一季度(-4.8%和+3.3%)有所软化[3][59] * 两地市场收入均按公司数量计算不及预期(MSCI中国为-12.5% A股为-21.1%)但按市值加权计算符合预期(分别为+0.1%和-2.3%)主要因成本控制和自救策略改善利润端表现[4][45][81] **行业分化与驱动因素** * **通信服务与金融**:两地市场均表现稳健 MSCI中国中通信服务按公司数量计算超预期比例达29.4% 金融板块达41.0% 主要贡献者包括芒果超媒、拼多多(Temu盈利改善)、中国银行(手续费收入增长)等[5][26][28] * **医疗保健与材料**:业绩上调且回报强劲 MSCI中国医疗保健板块按市值加权意外率达24.7% 材料板块获向上修正 两地市场医药生物和材料行业涨幅均超20%[5][6][15] * **半导体**:尽管盈利预期下调(MSCI中国半导体加权意外率为-8.9%)但股价涨幅超20% 显示市场情绪与基本面背离[6][16][36] * **房地产与公用事业**:A股房地产按两项指标均不及预期(公司数量-66.7% 加权-42.5%)公用事业同样双指标miss(-40.0%和-7.0%)主要因万科销售萎缩、华能电力等拖累[61][62][64] **市场表现与预期修正** * MSCI中国和A股在岸指数自6月底至9月9日分别上涨13%和15% 医药生物、材料、半导体涨幅均超20%[6][15][18] * 盈利预期上调显著的行业包括保险、多元化金融、科技、A股汽车及离岸消费品零售(线上药房)[6][18] **其他关键细节** * 数据覆盖范围:MSCI中国指数96%市值及74%成分股已披露业绩 A股在岸指数74%市值及57%成分股已披露[2][25][58] * 能源及工业板块受陕西煤业、中远海运(贸易摩擦)等拖累 按公司数量计算不及预期但加权符合[27][28] * 消费板块分化:白酒(洋河股份产品结构降级)及汽车(比亚迪因经销商返利及成本增加拖累)表现疲软[28][64] **风险提示** 报告末尾包含合规声明 提及美国行政命令14032可能限制涉及某些实体的交易 投资者需自行确保合规[139][140]
K Wave Media Accelerates Growth with First Acquisition Post-Listing, a Visual Effects and AI-powered Advertising Company, Adds World-Class Tech Companies as New Clients
Globenewswire· 2025-09-02 11:25
交易概览 - K Wave Media宣布收购Rabbit Walk 55%股权 交易对价包括价值65亿美元韩元(约合650万美元)的普通股[1][8] - 若Rabbit Walk在2025或2026年实现超过12亿美元韩元(约80万美元)营业利润 将额外发行价值65亿美元韩元(约650万美元)股权[8] - 此次收购是K Wave Media自2025年纳斯达克上市以来的首次并购行动[1] 财务影响 - 目标公司2024年收入达1070万美元 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2%[2] - 目标公司2020-2024年期间EBIT利润率维持在12-19%[2] - 收购预计使K Wave Media未来12个月收入增长25-30% 公司2024年收入为5800万美元[1][2] 战略价值 - 获得视觉特效(VFX)、AI驱动广告和3D内容制作能力 客户包括三星、LG、TCL和海信等全球品牌[1][2] - 目标公司拥有与三星电子14年长期合作关系 累计完成超过1400个商业广告和品牌影片项目[2][4] - 强化虚拟制作和生成式AI技术应用 推动Web3内容领域布局和IP权利代币化平台建设[5] 公司背景 - K Wave Media为纳斯达克上市企业 兼具媒体娱乐业务与比特币国库资产管理双重属性[1][6] - Rabbit Walk成立于2010年 总部位于韩国江南区 专注于高分辨率CGI和品牌叙事内容制作[4][7] - 目标公司在高端演示内容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曾为三星ViewFinity S9显示器提供制作服务[4]
全球股票持仓_基金买入半导体股
2025-08-31 16:21
这份文档是美银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于2025年8月25日发布的《全球股票持仓定位(Global Positioning in Stocks)》报告,由量化策略团队撰写。报告基于对全球5,629只管理着33万亿美元资产的长线基金(Long-only Funds)的持仓分析,提供了详细的资金流向、持仓偏好和投资策略回测。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报告分析覆盖全球主要地区:美国、欧洲、日本、亚太(除日本)及新兴市场[1][18][47] * 涵盖多个全球行业板块,包括半导体、工业、医疗保健、金融、科技硬件、软件等[1][102][143] * 提及的具体公司包括但不限于:英伟达(NVIDIA)、苹果(Apple)、台积电(TSMC)、梅塔(Meta)、博通(Broadcom)、网飞(Netflix)、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富国银行(Wells Fargo)、美团(Meituan)、LVMH、必和必拓(BHP)等[2][78][79][80][81][8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资金流向(Equity Flow) * **上月(2025年7月)资金流向**:全球长线基金净买入全球半导体板块272亿美元,主要受人工智能长期主题的情绪反弹推动[1] 同时,基金净卖出工业板块423亿美元和医疗保健板块271亿美元[1] 按地区看,基金净买入亚太(除日本)地区210亿美元,但净卖出美国565亿美元[1][84] * **年初至今(YTD)资金流向**:基金在欧洲和亚太(除日本)有最大净流入,分别为333亿美元和315亿美元,而在美国有最大净流出,达1368亿美元[86] * **过去12个月资金流向**:基金在亚太(除日本)和新兴市场有最大净流入,分别为1457亿美元和1205亿美元,而在美国有净流出652亿美元[89][90][92] * **个股资金流向(上月)**:在美国,基金最大净买入为英伟达(+169亿美元),最大净卖出为苹果(-112亿美元)[2][125] 在新兴市场,最大净买入为台积电(+59亿美元),最大净卖出为MercadoLibre(-14亿美元)[2] 主动持仓 vs 基准(Active Exposure vs Benchmark) * **地区持仓偏好**:基金相对于其基准,超配最严重的是欧洲(+2.28%),低配最严重的是美国(-5.59%)[132][157] * **行业持仓偏好**:基金相对于其基准,超配最严重的是工业(+1.00%)和媒体与娱乐(+0.74%),低配最严重的是科技硬件(-1.71%)和软件(-1.21%)[143][157] * **个股持仓偏好**:主动型长线基金超配最严重的是Enterprise Products和台积电,低配最严重的是苹果和英伟达[161][163] 四大选股屏(Four Stock Screens) * 该分析结合了**基金持有率(Fund Ownership)**、**主动风险暴露(Active Exposure)** 和**三重动量(Triple Momentum,综合了盈利、价格和新闻动量)** 来识别四类股票[32][33][37] * **拥挤正面(Crowded Positives)**:高持有率 + 超配 + 正面三重动量 此类股票(如Meta、博通、网飞)自2015年1月以来的回测表现跑赢全球综合基准4.4%[37][73][75] * **拥挤负面(Crowded Negatives)**:高持有率 + 低配 + 负面三重动量 此类股票包括美团、LVMH、Pilbara Minerals[37][81] * **低配正面(Under-owned Positives)**:低持有率 + 超配 + 正面三重动量 此类为逆向机会,包括Rolls-Royce、皇家加勒比等[37][80] * **低配负面(Under-owned Negatives)**:低持有率 + 低配 + 负面三重动量 此类股票包括必和必拓、Targa Resources、洛克希德马丁[37][82] 其他重要内容 * **方法论**:分析涵盖了5,629只长线基金(其中4,235只为主动基金,管理15.9万亿美元;1,394只为被动基金,管理17.1万亿美元),使用超过912个独特的基准[18][47] 数据截至2025年7月31日[17] * **数据来源**:包括MSCI、FTSE、FactSet、Bloomberg、13F文件、基准指数、各国交易所等[6][53] * **局限性**:分析基于基金披露的持仓,数据通常有2-3个月的滞后性;资金流计算基于VWAP,可能与实际交易价格有差异;未包含所有投资者类型(如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管理规模小于5亿美元的基金等)[70][71][72] * **免责声明**:报告中筛选的股票并非投资推荐,回测表现不代表未来实际结果,投资者应基于自身情况做出决策[12][13][68][69]
亚洲新兴市场人工智能布局 - 采用领导者逐渐涌现,但定价能力至关重要- AsiaEM AI Mapping - Adoption Leaders Emerging, but Pricing Power Crucial
2025-08-28 02:1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亚太及新兴市场的人工智能领域 涵盖半导体 基础设施 软件服务以及各行业的AI应用企业[1] * 公司涉及摩根士丹利更新的20家亚太新兴市场AI应用领军企业 包括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 小米集团 美团 拼多多 快手等中国企业 以及MercadoLibre Recruit Holdings等国际公司[4][6][32] --- 核心观点与论据 * **AI应用范围持续扩大** 亚太及新兴市场公司中被识别为AI应用者的比例从30%增至34% 赋能者或赋能应用者比例从11%升至18% 具有中等或以上AI重要性的公司比例从24%升至31%[2][59] * **市场领导力转向AI应用者** 历史计算周期显示 初期由半导体硬件公司领涨 随后基础设施玩家因产能瓶颈而表现突出 最终软件服务层在最后阶段表现出色并创造最多长期价值 当前AI时代正重现这一模式 领导力开始从半导体和“为AI供电”的基础设施赋能者向AI应用者轮动[3][11] * **定价权至关重要** 预计AI应用者将继续跑赢传统同行 但需识别具有强大定价权的公司 这些公司能通过保留效率提升份额 通过高级服务模式和潜在的代理能力实现货币化 高定价权的应用者表现显著优于定价权中性和低定价权的应用者[4][19][29] * **更新AI应用领军企业名单** 基于最新的全球AI调查并与分析师团队合作 将名单收窄至20只最具备货币化潜力的股票 新名单自2025年3月推出以来价格回报率为15.9% 略高于MSCI AC亚太指数的15.1% 模拟回测显示这些公司从2024年4月起才开始显著跑赢指数[30][32][34][37] --- 其他重要内容 * **估值与盈利** 更新后的AI应用领军企业名单交易于3.8倍12个月前瞻市销率和27.9倍12个月前瞻市盈率 当前市盈率较今年早前32倍的峰值有所下降 相对MSCI AC亚太指数存在75%的溢价 但此溢价可由其卓越的盈利能力解释 其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较基准高出53% 且拥有更高的每股收益增长预期[38] * **区域与行业分布** 中国拥有最多的领军企业(10家) 其次为日本(3家) 新加坡(2家) 以及澳大利亚 阿根廷 印度 韩国和南非各1家 行业分布最多的是媒体与娱乐业以及非必需消费品分销与零售业[32] * **性能表现分析** 自2023年以来 赋能者应用者和纯赋能者类别显著跑赢其他类别 应用者表现居中 而“野牌”和“受保护”玩家表现落后 在应用者中 被分析师认定为具有高定价权的公司表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18][22][24] * **半导体估值风险** 亚太半导体与设备公司的市销率仍高于长期历史水平 并且与后续两年总回报率存在明显的反向估值关系 预计半导体硬件仍存在下行风险[17][19] --- 关键数据与百分比变化 * AI应用者占比:30% → 34% (+4pp)[2][59] * 赋能者/赋能应用者占比:11% → 18% (+7pp)[2][59] * 中等或以上AI重要性公司占比:24% → 31% (+7pp)[2][59] * 初始AI应用领军企业名单价格回报率:15.9% (同期MSCI AC亚太指数为15.1%)[30] * 更新后名单年内至今价格回报率:44% (同期MSCI AC亚太指数为18%)[37] * 更新后名单过去12个月价格回报率:68% (同期MSCI AC亚太指数为15%)[37] * 名单12个月前瞻市盈率:27.9倍 (较MSCI AC亚太指数溢价75%)[38] * 名单市净率中位数:较基准高53%[38]
美国每周要点: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均应对贝塔和阿尔法逆风-US Weekly Kickstart_ Hedge funds and mutual funds both navigating beta and alpha headwinds
2025-08-24 14:47
行业与公司 * 报告主要涉及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行业 分析覆盖了981家对冲基金和549只大盘主动型共同基金 合计管理约8万亿美元的股票资产[3][4] * 报告由高盛(Goldman Sachs & Co LLC)的研究团队撰写 涵盖美国股市及多个行业板块[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基金业绩表现**:年初至今(YTD)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均录得8%的回报 39%的大盘共同基金跑赢其基准 高于37%的长期平均水平 其中49%的大盘价值型基金跑赢基准 而大盘成长型基金仅有35%跑赢[3][5][7] * **风险偏好与杠杆**:自4月市场低谷以来 基金已重新承担风险 共同基金现金配置降至近历史低点(占总资产的1.4%) 对冲基金净杠杆率接近其5年平均值 但总杠杆率相对于历史水平仍处于高位(位于近5年的90百分位)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中位空头兴趣也处于高位(占流通股的2.3% 位于96百分位)[11][13][14][16] * **行业配置共识**:医疗保健和工业是两类基金最超配的板块 而信息技术则是最大低配板块 例外在于共同基金低配非必需消费品 而对冲基金低配金融板块 两类基金均大幅低配TMT板块[17][18] * **对“美股七巨头”的分歧**:共同基金将其低配幅度从一季度的723个基点扩大至819个基点 并削减了每一只巨头的持仓 而对冲基金则逆转了多年趋势 整体增加了对该板块的敞口 其多头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从一季度的11.8%升至12.8% 但在个股层面存在分化 对冲基金净削减了META和GOOGL的仓位 但增加了对NVDA、AMZN和AAPL的持仓 TSLA自2022年以来首次进入高盛对冲基金重要持仓名单(GSTHHVIP)[3][22] * **共享热门股表现**:本季度有七只“共享热门股”(APP, CRH, MA, SCHW, SPOT, V, VRT) 它们年初至今回报率达20% 显著跑赢标普500指数的9% 自2013年以来 共享热门股每月跑赢标普500的命中率为61% 年均回报16%(标准差22%) 其估值中位数为未来十二个月市盈率29倍 高于标普500中位数股票的19倍[3][22][23][26] 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广度与集中度**:标普500市场广度指标显示市场集中度较高 前10大成分股占指数总市值的39%和总收益的30%[47][49][50] * **高盛市场预测**:高盛对标普5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为6900点 隐含8%的上涨空间 对2025年和2026年的每股收益(EPS)预测分别为262美元和280美元 对应年增长率为7%[28][29][30] * **经济与利率展望**:高盛经济学团队预测美国实际GDP增长在2025年和2026年均为1.7% 市场定价预计到2026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为3.1% 而高盛预测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4.3%[41][42][44] * **板块表现与估值**:年初至今 通信服务(+15%)、信息技术(+13%)和工业(+15%)板块领涨 从估值看 信息技术(29倍)、非必需消费品(28倍)和工业(24倍)的远期市盈率高于标普500整体水平(22倍)[79][81][82]
美国股票策略:宏观与微观的交汇-US Equity Strategy_ Where Macro Meets Micro
2025-08-18 02:5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美国股市策略(S&P 500及行业集群分析)[4][6][12] - **核心公司/集群**: - **Mag 7(科技巨头)**:贡献S&P 500年内回报的12%(其他493家公司贡献8.2%)[13][16] - **行业集群**:Growth(增长型,YTD回报+12.4%)、Cyclicals(周期性,+7.7%)、Defensives(防御型,+1.4%)[21][2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2025年市场展望** - **基准情景(Base Case)**: - S&P 500目标价:2025年底6,600点(2026年中6,900点),EPS预期上调至$272(原$261)[4] - 假设AI相关机会支撑估值,其他493家公司盈利触底回升[10] - **乐观情景(Bull Case)**: - 目标价7,200点,EPS $316,需科技/AI持续驱动及宏观政策利好[10][7] - **悲观情景(Bear Case)**: - 目标价5,600点,EPS $282,反映关税政策恶化及轻度衰退风险[10][7] **2. 行业配置建议** - **超配(Overweight)**:公用事业、信息技术、通信服务、金融[11] - **低配(Underweight)**:非必需消费品、工业、必需消费品、材料[11] **3. 估值与盈利动态** - **估值水平**: - Mag 7远期P/E 30.7倍(历史20年均值21.6倍),其他493公司P/E 19.5倍[25][26] - Growth集群P/E 32.5倍(30年均值25.7倍),Cyclicals/Defensives估值低于历史分位数[23] - **盈利增长**: - Mag 7未来两年EPS CAGR 16.8%(高于S&P 500的12.4%)[28] - 2025年EPS增长贡献最大行业:信息技术(4.2%)、通信服务(2.0%)、医疗保健(1.5%)[56] **4.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 - **情绪指标**:Levkovich指数显示市场处于“ euphoria”(历史预示未来回报可能为负)[67] - **资金流**:2024年股票基金净流入,但近期趋势分化[70] **5. 宏观与政策影响** - **Citi经济预测**: - 2025年GDP增长1.6%,2026年1.9%;失业率2025Q4升至4.8%[108] - 预计2025年9月降息25bps,2026年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3.25%[109] - **通胀与消费**:核心PCE通胀2025年预期2.9%,家庭债务中70%为低利率抵押贷款[88][111] --- **其他重要但易忽略的内容** 1. **回购与资本开支**: - S&P 500年化回购规模约$950亿(同比+14%),科技/金融行业主导[73][74] - 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增长19%,科技/AI相关支出占主导[78][79] 2. **劳动力与生产率**: - 大公司员工数持平,但人均销售额同比+5.2%,科技行业生产率提升显著[82][84] 3. **消费者分化**: - 高收入家庭(前20%)贡献52%税前收入,低收入家庭消费信贷占收入81%[94][93] 4. **行业集群演变**: - Growth集群盈利权重从1990年代的12%升至当前的39%,降低指数周期性[103][105] --- **数据引用** - S&P 500目标价:6,600(Base)、7,200(Bull)、5,600(Bear)[4][7] - Mag 7 YTD回报:+12% vs. 其他493公司+8%[16] - Growth集群P/E分位数:82%(30年历史)[23] - 2025年EPS增长预期:信息技术+18.3%,能源-11.9%[40][56] (注:所有引用标注[序号]对应原文段落编号)
NTES(NTE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14 12:00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39亿美元,同比增长9.4%[42] - 2025年第二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收入为12亿美元,同比增加27.3%[42] - 2025年第二季度每ADS稀释净收入为1.87美元,同比增加28.2%[42]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64.7%[42]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利润为12.65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32.5%[42]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的净收入为32.8亿美元,占总净收入的83.9%[42] - 2025年第二季度Youdao的净收入为1.98亿美元,同比增长7.2%[42] - 2025年第二季度NetEase Cloud Music的净收入为2.75亿美元,同比下降3.5%[42] - 2025年第二季度创新业务及其他的净收入为2.37亿美元,同比下降17.8%[4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现金为198亿美元[9]
Cineverse Technology Group Appoints Accomplished Industry Executive Michele Edelman EVP, Technology & General Manager, Matchpoint™
Prnewswire· 2025-08-11 13:00
核心人事任命 - Cineverse任命Michele Edelman为技术执行副总裁兼Matchpoint总经理 直接向首席产品官Tony Huidor汇报[1] - 该任命自2025年8月11日起立即生效[1] 高管背景与成就 - Michele Edelman在加入前已以顾问身份推动Matchpoint多项新客户启动并提升服务识别度[3] - 拥有20年华纳兄弟工作经验 曾任全球营销、编程与收购副总裁以及家庭娱乐部门直接面向消费者营销副总裁[6] - 曾担任Premiere Digital增长主管和Vubiquity营销与内容策略执行副总裁[6] - 获得包括流媒体媒体Top 40、家庭娱乐女性奖、娱乐行业神奇女侠奖等多项行业荣誉[7] 技术产品与业务进展 - Matchpoint是获奖媒体供应链平台 通过自动化工作流程显著降低成本并消除人为错误[8] - cineSearch for Business是AI驱动内容搜索发现平台 已开放给OEM和流媒体平台商业授权[5] - cineCore数据集包含超过200万部作品 含AI生成的影视元数据 可授权第三方提升搜索能力[5] - Cineverse技术团队在印度开发流媒体内容管理与分发技术 并整合最新AI应用[9][10] - 公司拥有C360程序化受众网络和广告技术平台 支持品牌定向触达特定粉丝群体[10] 公司业务规模 - 公司分发超过71,000部优质电影、系列剧和播客[11] - 拥有多个流媒体粉丝频道、顶级播客网络及恐怖内容平台Bloody Disgusting等资产[11]
中国股票策略 -中国香港主动型纯多头基金经理的持仓情况-China Equity Strategy-Positions of Active Long-only Managers in ChinaHK
2025-08-06 03:3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香港股票市场 - 公司:涉及多家中国及香港上市公司,包括腾讯(700-HK)、阿里巴巴(9988-HK)、美团(3690-HK)、小米(1810-HK)、网易(9999-HK)、药明康德(2359-HK)、恒瑞医药(1276-HK)等[1][10][42][43]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资金流动** - **外资流入**:7月中国股票外资净流入27亿美元,其中被动基金流入39亿美元,主动基金流出12亿美元[1][10] - **南下资金**:7月南下资金净流入172亿美元,年初至今累计流入1100亿美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1030亿美元)[1][10][21] - **国内被动基金**:7月中国A股被动基金流出60亿美元(6月流出30亿美元)[10][33] **2 基金持仓变化** - **全球/AxJ基金**:小幅削减对中国股票的减持幅度(减持比例分别减少1.4和0.3个百分点)[10] - **新兴市场基金**:增加对中国股票的减持幅度(减持比例增加3.2个百分点)[10] - **行业配置**: - **增持**:媒体娱乐(+1.3%)、制药(+0.8%)、保险(+0.5%)[44] - **减持**:消费服务(-1.0%)、消费耐用品(-0.7%)、科技硬件(-0.3%)[44] - **个股操作**: - **增持**:腾讯、网易、恒瑞医药、药明康德[10][42] - **减持**:美团、小米[10][42] **3 北向资金替代指标** - 北向资金数据自2024年8月19日起停止披露,外资被动基金流入CSI 300指数可作为替代指标[12][30] **4 空头头寸** - 7月空头头寸主要增加在消费必需品、金融和通信服务板块[11][50] --- 其他重要内容 **1 数据覆盖与方法论** - 研究覆盖全球、亚洲(除日本)和新兴市场基金,总AUM达9790亿美元(全球基金)、4560亿美元(AxJ基金)、760亿美元(EM基金)[6][52][53] - 基金持仓分析基于MorningStar和FactSet数据,排除ESG基金、收益型基金和系统性基金[7] **2 风险提示** - 摩根士丹利可能与被研究公司存在利益冲突(如投行业务关系)[8][61] - 研究评级(如Overweight/Underweight)为相对行业表现的预期,非买卖建议[63][69] **3 区域资金动态** - **美国被动基金**:7月加速流入中国股票,欧洲被动基金保持稳定[10] - **外资累计流入**:年初至今被动基金累计流入110亿美元(2024年全年70亿美元),主动基金累计流出110亿美元(2024年流出240亿美元)[10] **4 图表关键数据** - 全球基金对中国股票的主动权重为-1.04%,AxJ基金为-1.67%,EM基金为0.01%[6] - 消费 discretionary零售板块减持幅度最大(-3.0%),银行板块减持4.7%[44] --- 以上内容均引用自摩根士丹利2025年8月5日电话会议纪要,数据截至2025年7月31日[1][6][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