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ardware Equipment
icon
搜索文档
924新政这一年(市场篇):赚钱效应激活 这一年A股究竟有何不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3:16
2024年9月24日,是一个载入A股史册的日子,一年时间将近,给A股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天,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旨在通过"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激活资本市场。 变化一:指数"牛熊换挡",成长赛道领涨全局 政策发布后,A股应声大涨,上证指数单日飙升4.15%,创业板指更是暴涨5.54%。随后几个交易日,市场情绪持续高涨,上证指数接连突破3000点、3300点 大关,甚至在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出现开盘即涨超10%的罕见场面。 从一年周期来看,A股主要指数已实现从"下跌阴霾"到"全面飘红"的根本性转变。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924新政实施前一年,A股核心指数普遍承压,国外投资者甚至以ABC(Anything But China)定义中国股市。而新政实施后的一年间,各 指数迎来爆发式增长:创业板50以116.14%的涨幅领跑,科创50紧随其后,涨幅达111.91%,创业板指涨幅也突破100%,达101.96%。即便是此前表现相对稳 健的大盘价值指数,也实现了17.19%的正增长,市场赚钱效应全面激活。 从市值维度看,中小盘成长股成为本轮行情的"绝对主角"。小盘成长指数在 ...
924新政这一年:赚钱效应激活,这一年A股究竟有何不同
凤凰网· 2025-09-22 12:08
政策影响与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24日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金融政策组合拳,推动A股市场迎来转折点,政策发布后上证指数单日飙升4.15%,创业板指暴涨5.54% [1] - A股市场总市值于2025年8月18日历史性突破100万亿元,年化波动率降至15.9%,较"十三五"期间下降2.8个百分点,市场稳定性显著增强 [2] - 政策实施一年间创业板50指数涨幅达116.14%,科创50指数涨幅111.91%,创业板指涨幅101.96%,小盘成长指数涨幅70.86% [3] 交易量与市场活跃度 - 政策后一年A股累计成交额405.63万亿元,较此前188.47万亿元增长115.22%,平均单日成交额1.68万亿元,增幅113.44% [4][5] - 单日成交额最大值达3.47万亿元,增幅155.75%,平均单日市值换手率从2.36%提升至4.11%,增幅74.15% [4][5] - 累计成交量31.71万亿股,增长83.02%,平均单日成交量1310.44亿股,增幅81.51% [5] 投资者参与度 - 政策后一年A股新开户3057.33万户,较此前1662.85万户增长83.86%,其中个人投资者新开户3047.98万户 [6][7] - 2024年10月单月新开户684.68万户,创近五年新高,2025年多个月份新开户数量均超260万户 [7][9] - 融资余额达23857.6亿元,日均融资余额从14893.39亿元增至18644.80亿元,增幅25.19%,融资余额最大值增长49.29%至23885.22亿元 [10] 资金流向与配置 - 南向资金2025年累计净买入1109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483.49亿港元增长148%,累计净买入总额达47976.84亿港元 [11][12] - 南向资金期间合计买卖总额26.76万亿港元,增长244.41%,日均买卖总额1134.01亿港元,增幅237.11% [12] - 陆股通成交总额49.29万亿元,较此前27.06万亿元增长82.13%,日均成交额2097.35亿元,增幅79.03% [15] 外资与机构投资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股规模从2024年8月24771.58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707.13亿元,增长23.96% [16] - 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21838亿元增至28730.92亿元,增长31.56%,占比提升1.26个百分点至8.81% [18][20] - 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1506亿元增至1955.02亿元,增长29.82%,占比提升1.28个百分点至8.33% [18] 基金行业发展 - 全市场基金总数达13240只,较去年增长8.79%,基金资产净值34.74万亿元,增长10.43% [21] - 政策后一年新发股票型基金787只,发行份额4600亿份,较此前436只和1429亿份分别增长79.91%和221.89% [21] - 平均发行份额从38.65亿份增至78.30亿份,增幅102.61%,2024年10月单月发行份额860.72亿份创近三年新高 [21][24] 企业表现与行业趋势 - 工业富联流通市值增长9408.97亿元,涨幅260.21%,宁德时代市值增长7949.43亿元,涨幅101.40% [25][27] - 寒武纪-U涨幅534.61%,海光信息涨幅212.86%,胜宏科技涨幅1076.53%,半导体、硬件设备行业表现突出 [25][27] - 传统行业龙头贵州茅台涨幅20.50%,工商银行涨幅31.16%,中国平安涨幅30.69% [26][27] 上市公司资金运用 - 上市公司银行理财认购金额从1073.89亿元增至1094.60亿元,证券公司理财认购金额从692.91亿元增至756.75亿元 [28][29] - 基金专户认购金额从24.39亿元增至39.67亿元,增幅62.65%,75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闲置资金参与证券投资 [28][29]
业绩增速高企,估值优势显著:把握港股通恒生科技投资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8-27 18:39
港股市场与内地经济关联性 - 内地企业在港交所总市值占比75% 主导港股市场表现 [1] - 港股市场受内地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波动直接影响 [1] - 内地经济数据强劲或政策利好时港股表现活跃 反之则承压 [1] 稳增长政策支持力度 - 财政政策作为稳定增长和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 [3] - 财政赤字规模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额度可进一步扩张 [3] - 通过补贴 减税降费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刺激居民消费 [3] AI产业发展前景 - 中国AI产业规模预计2029年突破1万亿元 年化增长率32.1% [8] - AI相关股票总市值占恒生综合指数30%以上 [8] - 港股AI标的覆盖基础层 技术层到应用层的全产业链 [8] 港股企业盈利能力 - 2024年全部港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1% 显著优于A股的-2.5% [13]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 [13] - 平台经济监管环境转向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13] 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特征 - 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73.24% 集中度高弹性强 [17] - 成分股包含腾讯控股(权重9.69%) 阿里巴巴-W(权重8.55%)等科技龙头 [17] - 指数涵盖芯片 计算机等AI硬件 覆盖完整AI产业链 [15] 科技企业业务布局 - 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实现AI全产业链布局 涉及云计算和大模型 [17] - 中芯国际(权重10.59%)和舜宇光学科技为AI提供基础设施 [17] - 小米集团作为端侧AI先驱者 在应用落地领域积累深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