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搜索文档
528家科创板公司IPO募资逾8200亿元 “长三角力量”撑起“半壁江山”
证券日报· 2025-09-01 02:33
科创板市场概况 - 截至5月末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28家 累计IPO募资8223.62亿元 平均单家募资15.58亿元 [1] - 上市公司集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截至5月底已有51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 其中18家已实现盈利并"摘U" [4] 区域分布特征 -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合计25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占比达47.73% [2] - 江苏省以102家位列全国首位 上海82家 广东81家 北京71家 浙江46家 [2] - 首批25家上市企业中12家来自长三角 占比48% 与当前区域分布比例基本一致 [2] 长三角地区优势分析 - 区域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与创新创业基地 吸引大量科技型企业入驻 [3] - 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丰富人才资源 南京苏州等城市近年保持人口净流入 [2][3] - 政府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产业政策 [2] - 金融资源丰富 配套大型金融机构和投资基金提供充足融资支持 [3] 第五套上市标准应用 - 51家未盈利企业中有16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数量占比最高 [4] - 该标准不设财务指标要求 主要针对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的医药行业企业 [4][5] - 采用该标准上市企业基本均属医疗行业 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5] - 国家政策层面支持医疗创新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融资 [5]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7-01 22:23
市场板块篇 - 2025年上半年科创50指数上涨1.46%,涨幅位于各板块50指数第二位,领先创业板50、深证50和上证50指数 [2]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总市值为7.62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0.27万亿元,增幅3.72%,高于深证主板市值增长 [4]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总成交额累计达12.57万亿元,单只个股平均成交额213.85亿元,低于同期沪深主板和创业板 [7][8]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为2.67%,较上证主板高但低于深证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 [9]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市净率为4.06倍,高于创业板和沪深主板 [12]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融资余额达1571.49亿元,较年初增长118.48亿元 [14] - 2025年上半年末科创板融券余额为5.56亿元,较年初增长0.96亿元 [16] 市场个股篇 - 中芯国际市值超过4000亿元,海光信息、寒武纪-U、百济神州-U等7家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元 [18] - 三生国健以153.60%的涨幅位居首位,益方生物-U、航天南湖、有方科技等14家涨幅超过100% [19] - 中芯国际融资余额达71.98亿元位居首位,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微公司等16家公司融资余额超过10亿元 [22] - 中芯国际融券余额以1970.38万元居首,海光信息、寒武纪-U、芯原股份等6家融券卖出超过1000万元 [25] 发行与融资篇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4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各1家) [29]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7家公司有6家以标准一上市(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不低于0.5亿元或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市值不低于10亿元) [31]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发行的公司来自北京、江苏各2家,湖北、浙江和广东各有1家 [34]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IPO合计融资79.01亿,同比增长29.33%,其中3家融资超过10亿元,3家融资在5~10亿元之间,1家融资在5亿元以内 [37] - 屹唐股份以IPO融资24.97亿元居首,影石创新、兴福电子融资均超10亿元 [41]
10家未盈利企业IPO排队中,后续走向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5-27 14:15
未盈利科技企业IPO现状 - 目前有10家未盈利科技企业在排队IPO,其中9家申报科创板,1家申请北交所 [1][3] - 10家企业中1家处于提交注册阶段(必贝特),4家中止审查,5家已问询/已回复 [3] - 6家企业排队时间超过2年,必贝特已排队近三年且提交注册近两年无进展 [1][3] 企业融资及财务数据 - 必贝特拟融资20.05亿元,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8亿元 [3][4] - 恒润达生拟融资25.39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84亿元 [4] - 昂瑞微为2024年首家获受理未盈利企业,拟募资20.67亿元 [5] 行业分布 - 10家企业中7家来自生物产业(6家生物医药,1家生物医学工程) [2][5] - 其他企业分布:1家高端装备制造(节卡股份),1家新材料(西安奕材),1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昂瑞微) [5] 上市标准适用情况 - 5家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必贝特、恒润达生、思哲睿、禾元生物、北芯生命) [6][7]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医药企业需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7] - 自2023年6月智翔金泰上市后,尚无其他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7] 政策与审核动态 - 监管表态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 [3][7] - 受理范围可能集中在关键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企业 [7]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对其他行业"业务/产品需经国家批准"的界定尚不明确 [8]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4-01 22:37
市场板块篇 - 2025年一季度科创50指数上涨3.42%,涨幅居各板块50指数第二位,领先创业板50、深证50和上证50指数 [2]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总市值为7.34万亿元,环比增加0.61万亿元,增幅9.14%,高于创业板和沪深主板市值增长 [4]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总成交额累计达7.14万亿元,单只个股平均成交额121.78亿元,低于同期沪深主板和创业板单只个股平均成交,因交易门槛限制成交额偏低 [7]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为2.95%,较上证主板同期日均换手率高,但低于深证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 [9]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市盈率为160.99倍,高于创业板、北交所和沪深主板 [11]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市净率为3.97倍,高于创业板和沪深主板 [13]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融资余额达1607.56亿元,较年初增长154.54亿元 [16] - 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板融券余额为5.59亿元,较年初增长0.99亿元,资金融券卖出基本清盘,存量规模小 [18] 市场个股篇 - 2025年一季度末,中芯国际市值超过4000亿元领先,海光信息等7家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元 [20] - 2025年一季度末,中芯国际融资余额达80.15亿元位居首位,寒武纪 - U等15家公司融资余额均超过10亿元 [24] 发行情况篇 - 2025年一季度末共有586家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一季度共成功发行4只个股,与2024年一季度持平,较去年四季度环比下降33.3% [28]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发行的公司主要分布在2个Wind科创主题行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2家领先,其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1家 [30]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发行的4家公司均以标准一上市 [32]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发行的公司来自北京、湖北、浙江和江苏,各有1家 [33] -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公司IPO合计融资29.64亿,同比下降27.23%,1家IPO融资超过10亿元,2家融资在5 - 10亿元之间,1家融资在5亿元以内 [35] - 2025年一季度兴福电子以IPO融资11.68亿元居首,海博思创等公司融资分别为8.61亿元、5.69亿元和3.66亿元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