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葡萄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甜蜜产业带来幸福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9-11 01:23
9月的新疆吐鲁番依然炎热,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热烈的气候催熟了香甜的葡萄,甜蜜的产业带来 了幸福的生活。 9月10日下午,吾买尔·热西提结束阿克苏的直播工作,马不停蹄回到吐鲁番。在位于吐鲁番市高昌 区葡萄沟街道的"吾买尔大叔的家",不少人正等着这位56岁的网红大叔。 吾买尔大叔是土生土长的葡萄沟人,祖祖辈辈种葡萄,晒葡萄,摆摊赶集卖葡萄。在他年轻的时 候,看天吃饭的生活也就勉强维持温饱。 转机发生在2021年,他的儿子欧佰返乡创业,尝试利用电商平台销售新疆特产。在儿子的鼓励下, 吾买尔大叔开始拍摄自己在葡萄园干活、在家里烤馕、逛牛羊市场的视频,真实的场景、真诚的语言一 下就获得了大量粉丝。 "现在我的粉丝超过300万了。之前在火焰山脚下的一场直播,有200多万人观看,卖出了近3万单葡 萄和哈密瓜。"吾买尔大叔边说边咧嘴,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牙。 如今,葡萄沟只有葡萄香甜依旧。传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葡萄沟像吾买尔大 叔一样,成了"网红"。走进葡萄沟青蛙巷特色民俗街巷,到处都是葡萄架,四处飘着葡萄香,各类非遗 集市、民俗表演、精品民宿等业态令人流连忘返。葡萄沟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塔依尔·托乎 ...
甜蜜产业带来幸福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9-10 22:21
9月的新疆吐鲁番依然炎热,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热烈的气候催熟了香甜的葡萄,甜蜜的产业带来了幸 福的生活。 9月10日下午,吾买尔·热西提结束阿克苏的直播工作,马不停蹄回到吐鲁番。在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葡 萄沟街道的"吾买尔大叔的家",不少人正等着这位56岁的网红大叔。 吾买尔大叔是土生土长的葡萄沟人,祖祖辈辈种葡萄,晒葡萄,摆摊赶集卖葡萄。在他年轻的时候,看 天吃饭的生活也就勉强维持温饱。 刚进村口,圆脸姑娘努尔依曼·拜克热就热情地招呼着游客参观自家的老房子,品尝各式各样的葡萄 干。"这是蓝宝石,这是黑美人,那边的是绿香妃……"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结婚后就开始在老房子里卖葡萄干,生意很不错。尤其是这两年,旅游火起来 了,家里的葡萄不愁卖。"努尔依曼·拜克热说。 "手指长的蓝宝石葡萄一斤能卖到15元,这两年很受欢迎。"维吾尔族姑娘古丽孜把·艾孜买提告诉记 者,今年她家收获了12吨葡萄,除销售完的鲜果以外,其他都已挂在了晾房里。一个多月后,又可以销 售葡萄干了。 葡萄、葡萄干、葡萄酒……古丽孜把·艾孜买提所在的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做足了葡萄 产业的文章。 跟着一辆大型物流运输车,记者走进位于村南的吐鲁番 ...
乌海:葡萄产业链“枝繁叶茂”结硕果
内蒙古日报· 2025-07-21 02:32
葡萄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 乌海市首条NFC果蔬汁生产线投产,实现葡萄从破碎到灌装全流程无菌生产,年产可达5000吨,预计产值1亿元以上 [1] - 企业已推出葡萄、苹果、梨、黄柿子共4款纯天然果蔬饮品,最大程度保留原有风味和营养 [1] - 葡萄产业形成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 [1] 葡萄酒庄旅游经济 - 吉奥尼酒庄建成1000亩葡萄示范园,年产优质酒庄酒300吨,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2] - 乌海市建成4个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其中阳光田宇国际酒庄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 [3] - 全市葡萄主题农业休闲观光园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形成"以旅带农、以农促旅"模式 [3] 葡萄产业规模与技术标准 - 2024年乌海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86万亩,产量0.76万吨,葡萄酒年加工能力1.43万吨 [3] - 全市拥有4家全产业链葡萄酒企业,生产近20种类型、200多款成品酒 [3] - 制定20余项地方标准和10余项企业标准,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9个 [3] 品牌价值与行业荣誉 - "乌海葡萄"品牌价值达29.32亿元,同比上升62.62%,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4] - 乌海葡萄酒在国际国内大赛累计获奖200余项,其中金奖52个 [3] - 乌海与法国波尔多同处北纬39度黄金种植带,独特地理条件造就葡萄优质品质 [2]
山东巨野:小小葡萄串起超亿元“甜蜜链”
中国经济网· 2025-06-24 08:10
产业发展规模 - 山东菏泽市巨野县独山镇孙解庄村葡萄产业年产值超亿元,惠及数千农户[1] - 孙解庄村已发展成为拥有60余座标准化大棚、200余亩种植面积的产业基地[1] - 规模化种植藤稔葡萄亩产约4000斤,亩均利润达2万余元[1] - 葡萄产业直接带动200余人就业,年产值突破500万元[1] 产业链延伸 - 万丰镇益之源基地将葡萄种植在总长近万米的生产路棚架上,约300亩酿酒葡萄种植区[2] - 450吨优质酿酒葡萄可转化为24万瓶葡萄酒,年产值高达500万元以上[2] - 所产干红葡萄酒荣获2022葡萄酒(中国)大奖赛银奖[2] - 基地日常用工超150人,吸引周边7个村、1000余名种植户参与[2] 三产融合发展 - 孙解庄村依托毗邻国家4A级金山景区优势,持续举办"葡香解庄采摘节"[2] - 将万亩葡萄园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和特色农家宴[2] - 葡萄亩效益提升至2万~3万元,实现卖葡萄、卖风景、卖体验的复合型经营[2] 产业规划与创新 - 巨野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分阶段推进早、中、晚熟葡萄品种协同种植[3] - 鼓励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葡萄产地初加工[3] -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3] - 创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双向赋能[3]
山东龙口:葡萄特色产业带活村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 冶基村通过"六融"工作法打造区域发展综合体,构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机制,带动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万元 [1] - 整合分散土地300余亩建设葡萄智慧产业园,党员骨干结对帮扶15户种植困难户,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覆盖率100% [2] - 与烟台张裕集团签订定向收购协议,打通"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并联合18个村建设鲜食葡萄产业示范园,年存储量1500吨,保底收益80万元,投资年回报率7% [2] 科技驱动农业升级 - 引进中化MAP技术服务项目,提供测土配肥、品种筛选等全产业链服务,推广"良种+良法"解决方案 [3] - 部署"5G+智慧农业"系统,实时采集12项环境数据,每亩节省人工成本200元 [3] - 开发葡萄溯源小程序提升溢价率,通过电商直播实现线上销售额150万元,带动20余名农户加入直播助农 [3] 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 打造"农业+文旅+研学"业态,建成胶东首个葡萄主题科普馆,年接待研学团队50批次,开发10类亲子项目 [4] - 改造10处闲置农房为"葡香民宿",旅游旺季日均接待游客200人次,带动户均年增收2.5万元 [4] - 研发葡萄籽油、面膜等12类深加工产品,通过"合作社+微工坊"模式吸纳30名留守妇女,人均月增收1800元 [4] 利益分配与土地经营创新 - 实施"二次分红"模式,农户按种植收益10%分红,去年累计分红超40万元,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困难户发展庭院经济 [5] - 采用"村党委+合作社+农户"土地托管模式,整合1000余亩土地,村民收入翻番,集体经济显著增长 [6] - 联合5个村成立葡萄产业联盟,统一技术标准共享销售渠道,带动联盟村年均增收8万元以上 [6]
葡萄产业富农家
经济日报· 2025-05-11 22:19
葡萄种植产业升级 - 新城西门村2700亩耕地中1900余亩种植葡萄,为主要经济作物 [1] - 传统品种"无核白"最低价仅2元/公斤,2020年引进"蓝宝石"新品种售价达25元/公斤 [1] - 目前全村360亩完成品种改良,新增波尔特、深红无籽、黑美人等品种,鲜食葡萄最高售价达35元/公斤 [1]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 2018年引进葡萄干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8000吨干鲜果,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大型商超 [1] - 加工企业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70万元,解决80余名村民就业 [1] - 2023年落地电商企业通过直播销售当地特色干鲜果,葡萄干成为最畅销产品之一 [2] 文旅融合发展 - 打造葡萄文化主题巷道,发展家庭小客栈50余家 [2] - 2024年吸引游客12.5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 [2] - 形成"坎儿井文旅综合体"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