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调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分羹”人形机器人资本盛宴,张道才家族坐收“渔利”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18 12:08
股价表现 - 9月18日A股盘中涨停至46.09元/股创历史新高 收涨8.71%报45.55元/股 市值达1917亿元 [1][2] - 港股同日盘中涨超13% 收涨4.87%报40.92港元/股 市值1722亿港元 [1][2] - 8月以来A股累计涨幅72.21% 2025年内累计涨幅95.83% 港股自6月23日上市以来涨81.62% [2][13] 股价驱动因素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被马斯克称为占未来长期价值80% 并制定10年交付100万台目标 [1][3] - 马斯克以近10亿美元增持257万股特斯拉股票 董事会提出价值约1万亿美元股权激励方案 [3] - 宇树科技开源机器人模型架构助推板块热度 公司作为特斯拉一级供应商受益 [3] 业务布局 - 2023年与绿的谐波成立合资公司研发谐波减速器 [4] - 2024年1月投资不低于50亿元建设机器人执行器及域控制器研发生产基地 其中38亿元用于机器人项目 [4] - 制冷业务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3.89亿元占比63.88% [9] 财务与运营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2.63亿元同比增长18.91%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39.31% [12]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从2017年10.34亿元增至2023年99.1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58.74亿元占比36.12% [9] - 国外销售收入从2016年38.32亿元增至2024年125.01亿元 2025年上半年72.11亿元占比44.34% [12] 资本运作 - 6月23日港股上市发行价22.53港元募资93.36亿港元 公开发售获超747倍认购 [13] - 引入18家基石投资者包括Schroders、GIC、景林资产等 [13] - 838只基金持有4.6亿股流通股 持股市值达121.55亿元 [5] 公司发展历程 - 1967年创始于农机修配厂 1987年与上海交大合作打破国外电磁阀技术垄断 [7][8] - 2005年深交所上市 2017年收购三花汽零切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 [8] - 实控人张道才家族2024年胡润财富榜以205亿元位列234位 [13] 管理架构 - 创始人张道才之子张亚波2012年任董事长兼CEO 2014年接任集团CEO [10][11] - 张亚波1997年从上海三花总经理助理起步 2007年任集团董事局副主席 [10][11]
半年报看板 | 机器人板块午后异动拉升 龙头企业中报给出乐观指引
新华财经· 2025-09-02 14:2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9月2日集体回调 沪指收盘跌0.45% 两市成交额维持在2.87万亿元以上[1] - 机器人板块午后异动拉升 拓普集团 浙江荣泰 秦川机床 龙溪股份等多只个股快速封涨停 上纬新材一度实现20%涨停板[1] - 机器人板块总市值排名靠前企业包括汇川技术 三花智控 拓普集团 总市值均超过千亿元 拓普集团午后涨停 三花智控一度涨超6% 汇川技术从下跌逾3%反弹并一度翻红[1] 行业格局 - 汇川技术为国内老牌工业自动化领域龙头企业 机器人产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 去年起正式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1] - 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分别为空调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领域龙头企业 近年来均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1] - 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均为特斯拉核心供应商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侧重点有所不同[1] 三花智控业务进展 - 上半年实现营收163亿元 同比增长18.91% 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增长39.31%[2] - 依靠电机制造专业知识 规模化和成本控制等优势切入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制造领域[2] - 成立专门机器人事业部 积极配合客户产品研发 试制 迭代并最终实现量产落地 机器人项目整体推进非常顺利[2] 三花智控业绩展望 - 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望给业绩带来巨大弹性 海外巨头第三代产品定型在即 方案设计更适合大批量产[2] - 5年内有望实现100万台目标 主供地位明确 按100万台出货测算 执行器总成5万元 净利率10% 份额70% 可贡献35亿元利润[2] 拓普集团业务进展 - 上半年实现营收129亿元 同比增长5.83% 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下降11.08%[3] - 机器人执行器业务具备多项核心优势 竞争力较强 为获得较大市场份额提供保障[3] - 从直线执行器开始合作 基于IBS研发经验积累 迅速获得客户好评后启动旋转执行器研发 并开始研发灵巧手电机等产品 已多次向客户送样 项目进展迅速[3] 拓普集团产能布局 - 积极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 传感器 足部减震器 电子柔性皮肤等 形成机器人业务平台化产品布局[3] - 机器人电驱系统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2条电驱系统生产线于2024年1月正式投产 年产能30万套电驱执行器[3] - 新增产能启动规划设计 已启动电驱执行器第二工厂建设 机器人电驱执行器项目按需迭代升级 开始批量供货[3]
理财资金“南下”掘金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9:3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低利率环境导致各类资产打理难度上升 理财需求日益多元化[1] - 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推动资金大迁徙 数字化浪潮成为行业新推动力[1] - 财富管理与资管行业面临激烈同业竞争 需寻找破局前行之路[1] 理财资金参与港股IPO现状 - 两家大行理财公司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港股IPO 分享资本市场红利[2] - 中邮理财和工银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 分别获配2000万美元基石投资份额 该股上市后股价较发行价累计上涨超30%[2][4] - 中邮理财此前参与美的集团港股IPO认购2850万美元 今年5月参与宁德时代港股IPO[4] - 工银理财参与IFBH港股IPO 获配400万美元"基石+锚定"投资份额[4] 港股基石投资机制特点 - 基石投资者为知名机构 能为企业上市提供信用背书并增强市场信心[5] - 引入基石投资者的企业往往获得较高IPO认购倍数 发行进程更顺利[5] - IFBH港股IPO公开发售获2682倍认购 引入11家基石投资者包括瑞银资管和红杉中国[6] 理财资金南下港股动因 - 政策允许保险资管和银行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及定增[7] - 低利率环境下需寻求收益突破 港股汇聚超60%中国新经济龙头企业[7] - 上半年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均达20% 港股成为全球表现领先市场之一[7] - 理财公司具备中长期资金特性 适合在市场低位介入优质IPO标的实现资本增值[7] - 中邮理财超150笔权益投资中 港股基石项目贡献可观阿尔法收益[7] 投资领域与策略 - 理财公司港股IPO投资聚焦新能源 科技 新消费领域[6] - 工银理财计划挖掘国潮品牌 健康养老 智能设备等新消费领域优质港股IPO项目[6] - 理财公司采用"固收+港股IPO"策略组合 未见纯权益产品[9] 行业面临的挑战 - 港股IPO项目资产份额较少 竞争激烈 目前成功案例多为国有大行理财公司[3][8] - 需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从行业前景 企业竞争力 估值水平等多维度甄选项目[8] - 理财公司在跨境资产定价和国际市场规则理解方面经验相对不足[8] - 需平衡港股市场高波动性与理财资金稳健导向的特性[9] - 需加强投研能力建设 提升跨境投研团队配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