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运输

搜索文档
西藏冈仁波齐山脚下牦牛队 引农牧民走上“致富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2:19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岗莎村牧民自发组织的牦牛驮运队,为需要驮运的香客、信徒、旅游者专门驮运各 类行李物品,有时身体不方便的客人也租用搭乘驮畜,骑在牦牛背上缓缓转山。 如今,岗莎村牦牛运输服务中心已由当初的88户发展成为拥有牦牛1295头,马匹850匹,参与户数达375 户1295人。岗莎村下设7个集体经济体,依托冈仁波齐景区,已带动1300名农牧民就业,成为了阿里地 区的"集体经济第一村"。(记者 贡确 制作 侯诗蕊) [ 责编:杨煜 ] 9月24日,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镇的岗莎村,坐落在冈仁波齐脚下、玛旁雍措湖畔。凭 借特殊地理位置,村集体成立牦牛运输队,村民们从逐草而居到以旅游业为生,走上了"致富之路"。 ...
“三峡门户”湖北宜昌旅游市场“热”力十足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0:48
旅游市场热度 - 湖北宜昌市三峡游客中心近期游人如织,大批游客每天登上游轮开启峡江之旅 [1] - 宜昌拥有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等世界级旅游资源,72家A级景区串联长江文明与巴楚文化,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 [3] - "两坝一峡"和"长江夜游"游轮产品体系成为热门项目,暑期出现"一票难求"现象,社交媒体有博主建议"先抢船票,再买机票" [3] 交通与景区数据 - 2023年1月至7月,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25921艘次,同比增长6.85%,通过旅客逾95万人次,同比增长9.46% [3] - 8月10日葛洲坝三号船闸通过客船23艘次,旅客14145人次,刷新今年以来日客流量最高纪录 [3] - 三峡大瀑布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同比增长21%,三峡奇潭、南津关大峡谷日均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均超30% [5] 区域旅游经济 - 2023年7月,宜昌市夷陵区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3亿元 [5] - G348三峡公路改扩建后成为热门旅游线路,带动周边乡镇民宿和农家乐发展 [5] - 秭归、夷陵、长阳、五峰等地民宿持续爆满,百里荒景区周末房源需提前10天至14天预定 [5] 活动与客流增长 - 8月宜昌市举办刀郎演唱会、十五运会羽毛球资格赛,通过"旅游+音乐""旅游+体育"联动激活全域旅游 [7] - 8月上旬,屈原故里景区游客增长超20%,三峡大瀑布游客增长近15%,柴埠溪大峡谷游客增长40%以上,九畹溪漂流暑期游客同比增长约50% [7] 旅游管理措施 - 旅游管理部门通过线上预约、分时段入园分散客流,增设售票窗口和智能检票设备提高通行效率 [7] - 严查随意涨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问题,维护旅游市场环境 [7]
阿尔山号旅游列车开通
人民日报· 2025-08-10 21:55
旅游列车合作项目 - 内蒙古兴安盟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与沈阳铁道文旅集团联合开通阿尔山号旅游列车 [1] - 列车编组5辆,包含民俗体验、草原风情体验等特色车厢 [1] - 打造集旅游、演艺、研学、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移动空间 [1] 旅游产品创新 - 阿尔山号旅游列车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1] - 通过特色车厢设计提供沉浸式民俗和草原风情体验 [1]
外国游客爱上坐着火车游中国!特色专列解锁深度漫游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36
跨境铁路旅游热度 - 跨境铁路带动中国内陆省份如四川、贵州成为外国游客热门目的地,特色旅游专列提供深度漫游新方式 [1] - 四川安靖站是全国首个旅游列车专属基地车站,其新疆旅游专列10月车票已售罄,入境游客占比超70% [3] 旅游专列服务与体验 - 旅游专列提供单人和家庭客房,配备餐厅、厨房、娱乐区等多功能车厢,融入熊猫、竹编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5] - 外国游客反馈列车舒适度高,食物美味,16天行程覆盖新疆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等热门景点 [7] 高铁旅游线路发展 - 川青铁路高铁旅游列车将成都至九寨沟行程从8小时压缩至3小时,吸引大量外国游客 [9] - 外国游客评价九寨沟为"大自然最纯净的环境之一",日均游客接待量达41000人次,外宾最高达5000-6000人次/天 [11][12][14]
银发旅游列车年内增开10趟新线,增设医疗设施 “快旅慢游”焕新银发客出行体验感
四川日报· 2025-08-01 02:52
旅游列车发展规划 - 熊猫旅游列车计划到2027年开行不少于200列 [1][2] - 安逸号熊猫专列拟在2024年内增开10趟新线路包括成都至额济纳旗 成都至粤港澳大湾区及川渝贵环线 [2] - 重点围绕成渝高铁 西成高铁 成贵高铁 成昆复线 川青铁路开发快旅慢游产品体系 [2] 线路及文化特色 - 结合省内五大经济区季节 地域 文化差异打造特色主题旅游线路 [2] - 设置巴蜀文化车厢 支持地方表演团队上车提供川剧变脸等非遗展示展演 [3] - 常态化开行主要景区与列车站点的公共交通 [2] 商品及服务创新 - 鼓励老字号产品 非遗创意产品 川酒 川茶 川药 川丝绸等川字号特色产品上列车 [3] - 探索在列车上开展商品离境退税业务 [3] - 建立特色产品直供渠道 支持线上预约线下配送服务 [3] 适老服务升级 - 2024年四川开行旅游列车310列发送旅客17.7万人次 其中60岁及以上银发游客占比76.5% [5] - 按照品质型 舒适型 普惠型3个梯级创建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 [5] - 提供符合老年人饮食特点和健康需求的特色餐食 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和急救药品 [5] 运营优化措施 - 增设娱乐车厢和医疗设施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 [5] - 合理安排列车运行时间 适当增加停靠休整频率减少行程紧迫感 [5] - 景区提供智能导览设备 便携翻译终端 绿色通道和专业接待服务 [5]
四川:计划到2027年开行不少于200列“熊猫旅游列车”
新华财经· 2025-07-31 15:20
旅游列车品牌打造 - 四川将统一打造"锦绣山河"和"熊猫"旅游列车品牌 计划到2027年开行不少于200列"熊猫旅游列车" [1] - 按照"品质 舒适 普惠"分层定位 适配不同银发群体消费需求 [1] - 健全"铁路局集团+投资主体+运营主体"合作投资运营模式 支持多元资本参与投资改造 [1] 供给扩容措施 - 拓展开行线路网络加密班次 增加银发旅游列车开行频次 密度和覆盖范围 [1] - 深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支持地方政府 国企 民企等参与 [1] 适老化改造 - 优化车厢功能布局 增加适老化设施 [1] - 推动景区景点适老化改造 结合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 [1] - 提供专享优化交通换乘服务 与地方公共交通单位合作 [1] 多元服务赋能 - 支持特色美食 老字号产品 非遗技艺 地方表演团队等上列车 [2] - 建设医疗康养服务专区 探索随车配备卫生健康服务团队 [2] - 诊疗费用可医保异地结算 [2] 政策支持 - 争取将改造项目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 [2] - 在消费新场景 列车运行 信贷保险等方面享受奖补或政策支持 [2]
四川:到2027年力争“熊猫旅游列车”累计开行数量不少于200列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0:53
行业发展规划 - 四川省印发《做优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方案》 旨在将银发旅游列车打造成四川旅游消费的靓丽名片 [1] - 方案提出到2027年力争"熊猫旅游列车"累计开行数量不少于200列 游客数量不少于6万人次 [1] - 目标为开行数量和旅客运输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1] 政策执行进展 -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于7月31日举行"支持做优银发旅游列车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由相关负责人对方案进行解读 [1]
特色旅游专列开行 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央视网· 2025-07-25 02:12
铁路客运数据 - 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 [1] 特色旅游专列运营 - 京津冀观光旅游列车单程票价约300元,受到家庭旅客青睐 [1] - 7月安排12趟秦皇岛往返班次,8月实现每日开行 [13] - 平均上座率超过80% [13] 列车设施与服务创新 - 观光车厢配备超大车窗和车顶玻璃侧窗,LED巨幕实时播放车顶视角画面 [7] - 提供按摩椅、单人座和多人座,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9] - 增设防滑地垫、扶手、老花镜等适老化设施 [9] - 内饰融合古画、景泰蓝珐琅等非遗工艺元素 [11] 车厢文化活动 - 轮番开展民乐、相声、京剧、魔术、皮影戏等表演 [13] - 提供车窗玻璃作画等互动体验项目 [13]
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投运 从交通工具到“移动观景客厅”(记录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7-13 22:01
列车运营概况 - 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星光·燕赵号"于7月9日8时35分从北京站发车至河北承德,标志着正式投入运营 [1] - 列车采取班列式开行方式,7月9-10日运行北京—承德方向,7月12日起改为北京—秦皇岛方向,后续将根据需求扩展至京津冀其他优质旅游区域 [1] 列车功能设计 - 全列7节编组包含4节观光车厢、1节主题餐车、1节全景观光车厢和1节多功能娱乐车厢,总载客量208人 [1] - 创新采用超大观景窗设计,侧顶天窗与顶部LED天幕无缝衔接,打造"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体验 [1] - 观光车厢设有车厢卡座和对窗座椅区,形成集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移动文化空间 [1] 票价与服务 - 单程票原价375元,当前执行七五折优惠价281元,含单程票及一顿正餐 [1] - 乘客可通过12306手机App"门票·旅游"专区购票,上车后可付费解锁全景观光车厢和多功能娱乐车厢服务 [1] 适老化与特色服务 - 针对银发客群优化座椅和便器尺寸布局,增设扶手、防滑地垫、急救用具、紧急呼叫按钮及轮椅渡板 [2] - 提供"燕赵佳膳"特色餐饮及皮影、糖画等非遗手工体验,组织民乐、相声、京剧、魔术等巡演活动 [2] 旅游产品组合 - 推出北戴河山海长城康养2日游产品,串联天下第一关、老龙头等景区,配套酒店住宿和温泉体验 [2] - 支持选配互动研学、温泉疗养、家庭亲子、摄影风采等定制化地接旅游服务 [2] 项目参与方 - 由河北省发改委、国铁北京局、中国旅游集团投资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打造 [2]
铁轨上的“老友记”
齐鲁晚报· 2025-05-01 21:22
银发旅游专列特色 - 山东2025年计划开行40列以上银发旅游专列,首趟齐鲁之星"游学养"银发专列Y482/3次载400余名老年旅客开启10天川渝文化之旅 [2][3] - 首创"火车上的老年大学"模式,整合山东省老年大学等资源,通过"学中游、游中养、养中乐"方式提供研学康养服务 [3] - 专列设置棋牌大赛、手工制作、老歌放声唱等活动,并开设《用好AI旅游》《如何拍好旅途风景照》等课程 [4][5] - 采用"车随人走,昼游夜行"模式,每日仅安排1-2个景点并预留充足休息时间,随队医生全程跟团 [7][8] 适老化服务创新 - 每个铺位配备SOS一键呼叫按钮,可直联领队和随队医生,医生定期巡诊提供健康管理 [8] - 领队提前沟通旅客健康状况并建立档案,曾通过协调将药品精准寄送至下一站宾馆解决老人需求 [7] - 行程设计注重代际互动,工作人员与老年旅客形成"忘年交",返程后仍保持联系 [8] 市场运营数据 - 国铁济南局2024年发送26趟旅游列车搭载1.6万人,2025年计划增至40趟预计突破2万人次 [9] - 2024年全国铁路旅游列车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达80% [11] - 专列线路覆盖新疆、西藏、东三省等地区,5-9月每月计划发车3-4趟 [9][10] 消费带动效应 - 老年旅客在10天行程中人均消费达9000元,主要购买沿线特产如牦牛肉、中药材等 [10] - 专列整合沿线"吃住行游购娱"资源,商务部认可其"小切口、大效应"的促消费作用 [11] - 带动区域餐饮住宿、农产品、文旅IP消费,形成"交通+旅游+消费"融合业态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