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旅慢游

搜索文档
银发旅游列车年内增开10趟新线,增设医疗设施 “快旅慢游”焕新银发客出行体验感
四川日报· 2025-08-01 02:52
旅游列车发展规划 - 熊猫旅游列车计划到2027年开行不少于200列 [1][2] - 安逸号熊猫专列拟在2024年内增开10趟新线路包括成都至额济纳旗 成都至粤港澳大湾区及川渝贵环线 [2] - 重点围绕成渝高铁 西成高铁 成贵高铁 成昆复线 川青铁路开发快旅慢游产品体系 [2] 线路及文化特色 - 结合省内五大经济区季节 地域 文化差异打造特色主题旅游线路 [2] - 设置巴蜀文化车厢 支持地方表演团队上车提供川剧变脸等非遗展示展演 [3] - 常态化开行主要景区与列车站点的公共交通 [2] 商品及服务创新 - 鼓励老字号产品 非遗创意产品 川酒 川茶 川药 川丝绸等川字号特色产品上列车 [3] - 探索在列车上开展商品离境退税业务 [3] - 建立特色产品直供渠道 支持线上预约线下配送服务 [3] 适老服务升级 - 2024年四川开行旅游列车310列发送旅客17.7万人次 其中60岁及以上银发游客占比76.5% [5] - 按照品质型 舒适型 普惠型3个梯级创建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 [5] - 提供符合老年人饮食特点和健康需求的特色餐食 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和急救药品 [5] 运营优化措施 - 增设娱乐车厢和医疗设施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 [5] - 合理安排列车运行时间 适当增加停靠休整频率减少行程紧迫感 [5] - 景区提供智能导览设备 便携翻译终端 绿色通道和专业接待服务 [5]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满月 日均到发旅客逾4.3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17:19
高铁运营情况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满月,日均到发旅客超4.3万人次 [1] - 该段高铁贯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终结渝东南不通高铁的历史 [1] 交通效率提升 - 黔江区与重庆中心城区的列车旅行最快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1] - 形成"1小时到重庆、3个多小时到成都、3个多小时到长沙"的高效交通圈 [1] 旅游经济带动 - 沿线推出"高铁+文旅"举措,如南川旅客凭高铁票可享金佛山、神龙峡景区免门票 [1] - 武隆区推出155元人民币高铁Pass卡,涵盖仙女山、龙水峡地缝等景区,并对中高考毕业生及网红博主免票 [1] - 高铁效应持续释放,渝东南"快旅慢游"新格局加速形成 [1] 运营保障措施 - 铁路部门实施"一日一图"、加开列车等措施,精准匹配旅客需求 [2] - 与地方交通部门联动,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 [2]
“快旅慢游”成为长白山文旅新风尚
新华网· 2025-06-22 04:51
长白山文旅业态发展 - 长白山天池首次观测到"文武双全"的开冰现象,即冰层先自然消融后受风力影响快速破碎,形成独特自然景观吸引游客 [1] - 山脚下二道白河镇打造恩都里休闲度假商旅社区,包含文创店、艺术展馆、铁艺展览馆及20%吉林省首店餐饮品牌,形成多元文旅场景 [3] - 云顶市集作为2023年开业的全季节市集,已运营至第五季,汇集60余家美食与文创摊位,并融入非遗技艺展示和现场演出,成为热门打卡地 [4][6] 交通与客流提升 - 沈白高铁将于2023年秋季开通,北京至长白山通行时间缩短至4小时,显著提升"快旅慢游"可行性 [3] - 暑期重启免费巡游巴士服务,连接集散中心、雪绒花、云顶市集及恩都里等核心景点,优化游客动线 [6] 人才与创新驱动 - 外地创业者如贵州许露受长白山雪景与市集氛围吸引,选择就地创业,反映区域文旅吸引力增强 [6] - 文创设计融入学生作品(明信片、木雕等)及铁艺创新,通过研学体验推动传统工艺年轻化转型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