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

搜索文档
多省S基金抢滩,超百亿资金涌入,却卡在“估值七稿”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12:12
政策推动与地方布局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月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支持S基金发展并优化转让流程和定价机制[2] - 浙江在政策发布后10天内出台实施方案推进份额转让试点 福建、河南、江西等多地同步展开布局[2][9] - 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 政策组合拳持续加码[6][12] 地方基金设立动态 - 浙江战兴产业接力基金完成备案 目标规模50亿元 采用省地联动模式汇聚三级国资[1][12] - 福建设立50亿元科创接力S基金 要求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超90% 河南创新引入险资完成首支S基金设立[2][12] - 江西润信赣投接力基金成为中部首只省级S基金 从筹备到备案仅用不到半年时间[10] - 各地已新设或筹备省级S基金超10只 总规模预计超过300亿元[12] 区域市场竞争与基础设施 - 区域性股权市场成为份额转让试点资格争夺核心载体 上海股交中心一年促成认股权融资8617万元[3][13][24] - 各地考察团频繁赴北京、上海、安徽等先行地区学习 但核心定价机制和国资转让规则难以获取[8][16] - 深圳、江苏同日出台支持政策 将S基金发展列为重点任务[11] 定价机制困境 - 国有基金份额转让存在定价难题 估值方法争议可能导致交易搁置数月 如某芯片公司估值差价达30%[17][18] - 缺乏全国统一估值标准 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细则存在差异 跨区域交易需重新评估[21][23] - 国资卖方普遍不敢折价转让 某基金份额市场公允估值约为原价七折但坚持原价导致交易失败[18][19] 市场发展与人才挑战 - 2022年政府资金作为买方交易金额从23.52亿元激增至529.60亿元 占比提升至51.86%[17] - S基金专业人才缺口严重 全国真正懂S基金交易者可能不足百人 尽调环节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26] - 地方开始探索区域性解决方案 上海股交中心利用企业税收、专利等数据提升估值透明度[27] 创新模式探索 - 河南开创保险+产业双轮驱动模式 引入中原农险、瑞众人寿等保险机构资金[2] - 南京设立首支社会化运行S基金龙川建邺S基金规模10亿元 探索纯国资基金可行性[25] - GP主导S交易被视为破局方法 因GP更熟悉资产且适合作为定价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