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理

搜索文档
胡思健获批担任京东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浪财经· 2025-09-19 12:18
9月19日,北京金融监管局网站发布批复,核准胡思健京东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公司 应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有关监管规定,自本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2个月内对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 员作出任命决定,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任命的,其任职资格自动失效。 ...
华康保险代理再收罚单:欺骗投保人被罚款1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2 06:52
9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发布的处罚信息显示,因欺骗投保人,华康保险代理有限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12万元;孙逸飞(原华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多元事业部副总经理)被警告, 并处罚款4万元。 7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的处罚信息显示,因在电话销售保险过程中存在夸大 保险责任,将合同期满返还保费误导为缴费期满返还保费,隐瞒与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华康保险代理 有限公司被罚款9万元,相关责任人刘耀聪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华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为6666.67万元,业务范围包括:在全 国区域内(港、澳、台除外)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损失勘查和理 赔;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深圳新华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华康保险代理第一大股东,持 股78.37%。 来源:读创财经 | 序 | 当事人 | 行政处罚 | 主要违法违规 | 行政处 | 作出决 | | --- | --- | --- | --- | --- | --- | | 를 | 名称 | 决定书文 号 | 行为 | 罚内容 | 定机关 | | | 华康保 | 陕 ...
欺骗投保人,华康保险代理合计被罚16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9-11 14:0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9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陕西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华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康保险代理")因欺骗投保 人,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12万元。原华康保险代理多元事业部副总经理孙逸飞被警告,并处罚款4万元。 | 序 | 当事人 | 行政处罚 決定书文 | ■ 要违法违规 | 行政处 | | | --- | --- | --- | --- | --- | --- | | 를 | 名称 | | 行为 | 河内容 | | | | | 를 | | | | | 1 | 华康保 险代理 有限公 | 陕金罚决 字 (2025) | 欺骗投保人 | 责 令 改 正, 处 罚 | 并 款 | | | 口 | 74号 | | 12 | 方 | | | | | | 兀。 | | | 2 | 孙逸飞 (原生 康保险 代理有 限公司 | 陕金罚决 字 (2025) | 欺骗投保人 | 警 告 | 리 | | | | | | 并处 | | | | | | | 款 4 | 月 | | | 多元事 | | | | | | | 亦剝剧 | 74号 | | 兀。 | | | | 总经理 | | | | | | ...
深圳金融监管局开出多张罚单 涉及这些违规行为
中证网· 2025-09-11 11:21
例如,违规转让信贷资产方面,当事人为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及相关责任人,被作出对机构罚款35万 元、对黄亮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决定。 业务数据不真实方面,大家人寿深圳分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被罚。处罚决定为:对 机构罚款40万元,对耿东君给予警告并处罚款7万元,对郑岚给予警告并处罚款7万元。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张韵)深圳金融监管局官网近日披露行政处罚信息,涵盖多家金融机构,涉及 违规转让信贷资产、业务数据不真实、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等行为。据统计,截至9月11日,今年以 来,深圳金融监管局共发布15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其中,业务数据不真实这一违规行为频现。 多家机构被处以罚款 根据深圳金融监管局9月8日发布的《深圳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此番公示的违规行为共涉 及三个类别。 业务数据不真实频发 整体看,深圳金融监管局今年以来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中,涵盖的违规行为类型较为多元化。 从行政处罚决定内容来看,涵盖警告、罚款、禁止从业等,当事人既有机构也有相关个人。多家机构被 罚款金额超过百万元,部分个人被终身禁止从事相关行业工作。 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方面,当事人为天合代理南山分公司及相关责任 ...
众淼控股(01471)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2506.3万元 同比增加16.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1:33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1.14亿元 同比增长28.4% [1] - 股东应占利润2506.3万元 同比增长16.1% [1] - 每股收益0.18元 [1] 业务运营 - 总保费从6.66亿元增至9.36亿元 同比增长40.5% [1] - 保险代理佣金收入从8220万元增至1.09亿元 同比增长32.8% [1] - 业务增长由科技能力驱动 依托多元保险场景及产品实现 [1]
众淼控股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2506.3万元 同比增加16.1%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30
财务表现 - 收入1.14亿元 同比增长28.4%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506.3万元 同比增长16.1% [1] - 每股收益0.18元 [1] 业务运营 - 科技能力驱动多元保险场景及产品发展 [1] - 保险代理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1] - 总保费由6.66亿元上升至9.36亿元 增幅40.5% [1] - 保险代理佣金收入由8220万元增长至1.09亿元 增幅32.8% [1]
1.65亿,北京这家超级隐形冠军被卖:搞AI+财务
36氪· 2025-08-25 23:34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众淼控股拟以1.65亿元现金收购科创融鑫科技55%股权 对应估值约3亿元 [1] - 科创融鑫科技为财务资产数字化服务提供商 主要客户为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 [2] - 收购方众淼控股为保险代理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7年成立并收购海尔保险代理 [2] 收购战略价值 - 丰富众淼控股业务产品线 从保险代理扩展至银行现金资产数字化服务 [4] - 加速保险代理服务数字化升级 可应用科创融鑫技术优化保险理赔等流程 [5][6]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科创融鑫科技2024年全年收入1.27亿元 同比下降13.91% [7] - 净利润3076.17万元 按估值计算PE倍数约为10倍 [7] 行业技术趋势 - AI在财会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5年调研显示69.03%从业者认为可大量使用AI技术 较2024年64.73%提升4.3个百分点 [8] - 大语言模型具备财务数据分析优势 芝加哥大学研究显示GPT-4在财务报表分析方面超越人类分析师 [9][10] 细分市场机会 - 中小金融机构因资金技术限制数字化转型缓慢 形成增量市场机会 [11]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金融机构授信审批(江苏银行智能文档助手提升效率42% 年节省1.5万工时)[13]、不良资产管理(恒生电子AMCS系统提升决策效率)[14]、国资管理(虹小智模型提升清查效率超10倍)[15]、智能财税服务(畅捷通易报税将10人工作量缩减至1人)[16]
机场保险推销:无牌机构布连环局
北京商报· 2025-08-21 16:18
销售模式与操作流程 - 工作人员以检查机票绑定不合理收费为切入点 利用消费者对平台乱收费的敏感心理制造焦虑 再以协助处理姿态建立信任 [3][9] - 通过"退旧换新"话术将三张每张48元的退票保障服务替换为每人40元的意外险 并声称退还差价 实际为变相推销航空意外险 [3][4] - 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拍照 快速完成保险购买操作 并通过收款二维码收取120元保费 全程未提供完整保险条款讲解 [4][7] 资质与合规性问题 - 江西联合在线科技在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无保险中介资质记录 且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其今年4月后已移除"保险代理"经营范围 [5] - 保费支付至科技公司账户而非保险公司账户 销售过程未出示执业证件 未提供客户告知书和风险提示 仅告知通过企业微信联系 [4][7] - 机场承认推销保险人员属外包公司 但否认会主动宣称帮助退订服务 并称代理公司需具备销售资格 [5] 行业现象与利益结构 - 航空意外险成本仅数元 代理商佣金率可达80%甚至更高 机场通过场地垄断收取高额租金 部分机场存在参股保险代理或经纪公司情况 [12]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机场推销保险""强制购买保险"等相关投诉内容达上千条 反映该现象普遍性 [11] - 销售人员穿着类似机场制服 利用场景权威性和信息不对称 将保险包装成问题解决方案而非商品 [9][12] 法律与监管风险 - 无资质销售行为涉嫌非法经营 可能导致保单因投保人没有利益而无效 且保险公司需承担连带责任并可能受监管处罚 [6] - 机场将场地出租给无资质机构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可能受行政处罚 且默许外包人员穿类似制服存在管理失责问题 [6][12] - 合规销售要求明确表明身份 评估客户真实需求 详细解释产品责任范围及免责条款 并提供保险公司支付渠道 [13]
游客被机场“好心人”套路:无牌机构设下保险推销连环局
北京商报· 2025-08-21 07:47
文章核心观点 - 机场存在保险销售违规行为 江西联合在线科技涉嫌无资质销售保险并收取保费 销售过程存在误导和欺骗性质 [1][3][5] 机场保险销售操作模式 - 工作人员身着制服冒充机场员工 以检查机票绑定不合理收费为由获取乘客信任 [1][2] - 以"退旧买新"话术诱导乘客将48元退票保障服务更换为40元意外险 并声称退还差价 [2] - 要求乘客提供身份证拍照 快速完成保险购买操作 并通过二维码收取120元保费 [2] - 整个销售过程未出示执业证件 未解释保险条款 仅告知后续通过企业微信联系 [6] 涉事公司资质问题 - 江西联合在线科技作为投保人和收款方 未在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查询到保险中介资质记录 [4][5]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 该公司2024年4月后已移除"保险代理"经营范围 [5] - 机场确认该公司为外包保险销售公司 但否认主动协助旅客退订服务 [4] 违规销售行为分析 - 利用乘客对平台乱收费的敏感心理制造焦虑 以"协助处理"姿态建立信任 [7] - 通过身穿类似机场制服制造场景权威性 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销售 [7][10] - 销售过程未出具《客户告知书》 未披露代理机构名称和营业场所 [6][7] - 保费支付至科技公司账户而非保险公司账户 违反合规销售要求 [6][11] 行业潜在问题 - 航空意外险成本仅数元 代理商佣金率可达80%以上 利益驱动明显 [11] - 机场通过场地垄断收取高额租金 部分机场存在参股保险代理公司的情况 [11]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机场推销保险"相关投诉内容达上千条 [10] - 保险公司委托无资质机构销售需承担连带责任 可能受到监管处罚 [5][12] 合规销售要求 - 保险销售机构应有独立营业柜台和标识 明确告知消费者自身身份 [11] - 需向消费者提供完整保险条款并解释责任免除等关键信息 [11][12] - 保费应支付至保险公司账户 禁止向代理机构个人支付 [6][11] - 机场应设统一保险柜台并公示资质 审慎选择外包机构 [12]
游客被机场“好心人”套路:无牌机构设下保险推销连环局
北京商报· 2025-08-21 04:28
核心事件概述 - 消费者在贵州兴义万峰林机场被身着制服人员以"检查捆绑收费"为由诱导购买航空意外险 支付120元保费后保单显示投保人为江西联合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而非消费者本人 保费直接进入该公司账户 [1][2][3] 销售操作手法 - 工作人员以"协助退订48元/张的退票保障服务"为切入点 制造消费者对平台乱收费的焦虑 随后提出可替换为40元/人的意外险并退还差价 [2] - 操作过程中要求消费者提供随行人员身份证件并快速完成拍照和支付流程 未出示执业证件或解释保险条款 [2][11] - 通过穿着类似机场制服、佩戴工牌的方式建立信任 利用登机前的时间压力阻断消费者理性思考 [12][14] 企业资质与合规性 - 江西联合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在2025年变更后移除了"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专属保险代理业务"条款 当前经营范围无保险代理相关资质 [8] - 机场方面确认该公司为外包保险推销机构 但否认以官方名义提供退订服务 [5] - 法律人士指出无资质销售保险涉嫌非法经营 若未取得兼业代理资质则保单可能因投保人缺乏保险利益而无效 [8][9] 行业运作模式 - 航空意外险成本仅数元 代理商佣金率可达80%以上 机场通过场地租赁获取高额租金 部分机场存在参股保险代理公司的情形 [15]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机场强制购买保险""投诉机场推销保险"等相关内容累计上千条 反映该现象普遍存在 [14] - 合规销售需明确标识独立柜台、出示执业证件、提供保险公司官方支付渠道 并向消费者完整解释保险条款及免责内容 [11][15] 潜在影响与责任 - 保险公司委托无资质机构销售需承担连带责任并可能面临监管处罚 机场默许外包人员穿戴类似制服存在管理失责 [9][15] - 销售过程未提供《客户告知书》及理赔渠道说明 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未来保险合同纠纷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