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装备

搜索文档
光启技术20250508
2025-05-08 15: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空航天装备、超材料 - **公司**:光启技术、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顺德光启尖端装备有限公司、株洲广企长丰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广企长丰汽车有限公司、乐山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及其盟友先进战机领域现状 - 美国及其盟友拥有 9000 架飞机,现役 5645 架,新定购 3391 架,新定购主要为 F - 35 战斗机,总价值约 5.5 万亿元人民币[2][6] - 美国三大主机厂 2024 年收入突破 1 万亿人民币,但产能不足,积压订单达 3.3 万亿元人民币[2][6] 中国航空航天装备行业进展 - 出口型歼 - 10CE 飞机在巴基斯坦击落 6 架印度战机,展示中国航空航天装备实力[4] - 中国自 1983 年自主研制战斗机,近年取得歼 - 20 首飞、运 - 20 投入使用、歼 - 35A 亮相珠海航展等突破[4] 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发展趋势 - 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是大国竞争战略高地,代表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产业能力[7] - 未来十年,中国将在新能源汽车、国产集成电路和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新支柱产业[2][7] 中美核心技术企业竞争 - 中国相关企业将与美国雷神技术、洛克希德马丁等前五名企业展开竞争,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8] 光启技术在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中的角色 - 光启技术专注高集成度功能结构,占比从 0%提升至 23.58%,通过超材料技术解决复杂需求,实现综合智能结构[2][9] 超材料发展 - 超材料概念由苏联科学家提出,1999 年有实质性进展,2003 年首次制造出光学反物质[10] - 超材料是材料领域的基因编辑技术,可改写基本物理定律,适合制造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中国已量产到第四代,美国量产到第三代[2][11][12] 光启技术经营业绩 - 2018 - 2024 年收入增长 11 倍,复合增长率 50.4%;2024 年收入 15.52 亿,同比增长 21.69%;扣非净利润从 2018 年 4600 万增长至 2024 年 6.43 亿,复合增长率 55.4%[3][13]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 3.72 亿,同比增长 15.96%;归母净利润 1.51 亿,同比增长 10%;现金回款 4.89 亿,同比增加;经营性现金流 3.26 亿,同比增长 597%[5][14][15] 光启技术合同与研发 - 与用户签订研制、生产批量化和维保运营三类合同,为装备定制技术方案,提供系统级产品[5][14] - 过去几年完成关键研发节点 21000 多个,编写设计文档 41000 份,共计 7.74 亿字;2024 年研制收入 2.82 亿,同比增长 911%[14] 超材料产业链 - 产业链构建复杂,涉及多领域,包括上游设计和原材料、中游零部件生产、下游产成品和技术服务[17] - 以深圳为总部,一总部五基地八大专业公司及 1919 家上下游供应商协同构建全国性平台,为航空航天装备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5][26] 各子公司情况 - 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终端产品设计,2024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小巨人,获多项荣誉,有 490 项专利和 4 项国家标准[18] - 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超材料研究及测试服务,获 CNAS 认证,2024 年成深圳百强技术服务企业第 61 位,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 82.04%,有 100 项专利和 3 项国家标准[20] - 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从事原材料研发生产,是河南新型研发机构,获省部级科技成果登记 35 项,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 44.13%[21] - 顺德光启尖端装备有限公司从事关键部件制造和第四代超材料开发,自 2021 年投产,三年复合增长率 115.14%,有 126 项专利和 3 项国家标准[22] - 株洲广企长丰汽车有限公司从事关键部件材料开发,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产,有 12 项专利[23] - 天津广企长丰汽车有限公司从事关键部件及工装制造和检测技术开发,2025 年承担生产任务并实现 906 基地投产,有 14 项专利[24] - 乐山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无人机总装试飞,打造低空无人机产业集群,是乐山市重点项目和产业链下游核心企业[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国超材料大会 2025 年 5 月 16 日在深圳召开,吸引几千名学者参与,线上超 10 万名,将推动超材料领域发展与研究交流[16] - 80 亿资金转化为多项成果,建立覆盖各类新一代航空装备的基础[28] - 2024 年麒麟优基地二期 10 月底投产,贡献将在 2025 年 5 月后体现,今年有新基地投产补充产能[29]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约 41.1 亿,占总金额 60%左右,各项目有不同建设进度[30] - 公司应收账款账龄配比中一年期占 78%,一到两年期占 17%,均在正常信用账期内,2025 年一季度销售回款现金流达 4.89 亿元,公司正经历账期考验[31] - 超材料产业链涉足多领域,目前主要赛道是新一代航空链装备,公司与多企业合作,推进多个项目,核心任务是突破产能制约[32][33]
光启技术产能释放周期开启 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超597%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02:09
文章核心观点 光启技术2025年一季度业绩双增且创历史新高,凭借超材料技术优势从单一供应商转变为核心系统集成商,加速产能扩张战略,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上升15.96%;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上升10.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25亿元,同比增长597.24% [1] - 延续2024年报营收与利润双增态势,2025年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继续双增并创历史新高,连续六年实现一季度业绩双增长 [1] 公司技术优势 - 航空航天装备技术迭代升级,传统技术体系出现瓶颈,光启技术凭借超材料特性为新一代航空航天装备核心产品提供解决方案 [1] - 历经十余年发展,公司从单一超材料专业供应商转变为核心系统集成商,将多领域功能融合在超材料复杂结构件中,成为支撑新一代装备平台多功能一体化的关键力量 [1] 公司产能扩张 - 面对未来批产订单释放,公司加速产能扩张战略,新增株洲905基地、天津906基地及乐山106基地,形成五大基地全国性超材料产业布局,构建全产业链平台 [2] - 今年相关产业基地相继建成投产,超材料产品交付效率将提升,产能瓶颈有望缓解,为未来2至3年业绩增长构筑基础 [2]
超卓航科:2024年报净利润0.13亿 同比增长137.14%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4:0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39元提升至2024年的0.15元,同比增长138.46%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14.16元下降至13.66元,同比减少3.53%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1.71元下降至1.51元,同比减少11.7% [1] - 营业收入从2.7亿元增长至4.04亿元,同比增长49.63% [1] - 净利润从-0.35亿元扭亏为盈至0.13亿元,同比增长137.14%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74%提升至1.05%,同比增长138.32%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849.8万股,占流通股41.95%,较上期减少161.33万股 [1] - 航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567.42万股,占比12.87%,持股数量不变 [2] - 夏盛鹏增持11.05万股至282.56万股,占比6.41% [2] -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减持73万股至240.48万股,占比5.45% [2] - 洪伯彦增持12.35万股至137.17万股,占比3.11% [2] - 华安安康灵活配置混合A减持24.67万股至94.75万股,占比2.15% [2] - 吴伟和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新进前十大股东,分别持有63.96万股和60.32万股 [2] - 珠海观睿私募基金和潘曦明退出前十大股东,原分别持有130.72万股和73.12万股 [2] 分红方案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4元(含税) [3]
立航科技:2025一季报净利润-0.05亿 同比增长5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1:50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较2024年同期的-0.13元改善46.15% [1] - 每股净资产为9.18元,同比下降10.79%,较2023年同期11.09元持续下滑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大幅下降52.09%至1.03元,显示公司留存收益显著减少 [1] - 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66.67%至0.44亿元,但净利润仍亏损0.05亿元,同比减亏50% [1] - 净资产收益率为-0.68%,较上年同期的-1.26%有所改善,但仍为负值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达70.49%,较上期增加5159.06万股 [2] - 刘随阳新进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935.52万股,占比63.68% [3] - 高盛国际、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资机构新进入前十大股东 [3] - 尹华平、高盛公司等6名股东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3] 分红政策 - 公司本报告期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立航科技:2024年报净利润-0.94亿 同比下降38.24%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1:3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4年为-1.22元,较2023年的-0.89元下降37.08%,2022年为0.48元 [1] - 每股净资产2024年为9.25元,较2023年的10.42元下降11.23%,2022年为11.16元 [1] - 每股公积金2024年为6.79元,较2023年的6.88元微降1.31%,2022年为6.84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024年为1.09元,较2023年的2.28元大幅下降52.19%,2022年为3.29元 [1] - 营业收入2024年为2.9亿元,较2023年的2.35亿元增长23.4%,2022年为3.7亿元 [1] - 净利润2024年为-0.94亿元,较2023年的-0.68亿元下降38.24%,2022年为0.35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为-12.31%,较2023年的-8.15%下降51.04%,2022年为4.49%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304.8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1.59%,较上期减少56.87万股 [2] - 万琳君持有108.52万股(占总股本4.13%)保持不变 [3] - 王东明持有78.96万股(占总股本3.00%)保持不变 [3] - 尹华平持有29.07万股(占总股本1.11%)增持0.82万股 [3] - 高盛公司持有19.70万股(占总股本0.75%)增持5.56万股 [3] - 杨再元、张龙义、白天民、王新娟为新进股东,分别持有15.47万股、15.00万股、10.10万股、9.46万股 [3] - BARCLAYS BANK PLC持有9.28万股(占总股本0.35%)减持1.26万股 [3] - 翟长林持有9.27万股(占总股本0.35%)减持27.99万股 [3] - MORGAN STANLEY、王鑫、中信证券、黄荣新退出前十大股东,原分别持有29.82万股、26.47万股、17.10万股、10.64万股 [3]
航天彩虹(002389) -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2-27 12:15
募集资金情况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42,240,259股,发行价21.56元/股,募资总额910,699,997.40元,净额903,292,223.59元[1] - 募集资金拟投6个项目,投资总额109,839.00万元,拟用募资91,070.00万元,扣除费用后拟投入90,329.22万元[3] - 截至2025年2月27日,以委托贷款方式累计投入项目46,930.00万元[3] - 截至2025年2月27日,专用账户余额16,996.55万元,未使用余额19,996.55万元[3] 现金管理情况 - 公司拟用最高不超1.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可滚动使用,期限12个月[8][21] - 授权董事长或其授权人员行使投资决策权并签署文件,财务部门组织实施[11] - 公司将在定期报告和专项报告中披露现金管理及损益情况[12] 过往理财收益 - 截至2025年2月27日前十二个月,多笔招行理财产品有不同到期收益及预期年化收益率[19][20] 各方意见 - 董事会同意使用最高不超1.9亿元闲置募资现金管理[21] - 监事会认为可提高资金效率,同意最高1.9亿元额度12个月内滚动使用[22]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符合规定,无异议[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