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行车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5月中国自行车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415万辆和2.25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8-01 03:11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自行车出口数量为415万辆,同比增长5.6%,出口金额为2.25亿 美元,同比增长1.8%。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
大行科工分红6000万 没钱扩产能缴社保?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23:15
今年1月,大行科工首度向港交所递表时,其"大手笔"的分红就曾引发外界关注。不过,此次大行科工 递交的招股书中显示,今年4月,大行科工再度大手笔分红,报告期内已累计达6000万元,其中大部分 流向公司创始人、实控人、持股近90%的控股股东韩德玮。而与此同时,除自有工厂产能始终无法得到 补充外,大行科工还自曝从2022年至今欠缴员工社保660万元。 就上述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近日多次联系大行科工相关负责人并发送采访函,但截至目前未收到回 复。 业绩数据"突飞猛进" 六成产能靠代工"顽疾"仍在 时隔约半年,大行科工再度向IPO发起冲刺。 近日,港股IPO板块披露了大行科工最新提交的招股书。这已是这家折叠自行车"龙头"年内第二次递 表。根据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的大行科工上市备案通知书,大行科工拟发行不超过910万股境外普通 股。 根据招股书,其旗下的主要产品为折叠自行车。业绩方面,大行科工2022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个月 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和1.85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3143.4万元、3485万元、 5229.9万元和2152.8万元。 由此计算,大行科工近年来业绩增长可谓 ...
大行科工港股IPO:生产严重依赖代工质量问题频发 83岁高龄实控人把持九成股权 递表期间突击清仓式分红
新浪证券· 2025-07-30 09:10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行科工")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通知显示,大行科工拟发行不超 过910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联交所")上市。7月22日,大行科工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据招股书披露,大行科工拟将募集资金用于:(1)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2)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3)加强研发能力;(4)营 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近年来,大行科工业绩亮眼,营收、净利润逐年快速增长。然而,大行科工的业务模式却暗藏隐忧。一方面,大行科工销售高度依赖第三方经销商,造成存 货积压,占总资产的四成以上,减值风险较严峻。另一方面,大行科工仅有一家工厂,且常年超负荷运转,自行车主要靠外包生产,质量问题频发。 此外,现年83岁高龄的创始人韩德玮控制大行科工九成股权,并担任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监督及管理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经营方针及日常营 运。这种"一言堂"架构,引发市场对大行科工治理水平的质疑。大行科工于今年1月首次递交招股书,3个月后即突击清仓式分红20 ...
折叠车龙头再冲IPO,83岁老翁带大行科工年入4.5亿,产品依赖代工
36氪· 2025-07-29 23:52
公司概况 - 大行科工是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第二大企业,按2024年零售额计市场份额达2.9%,仅次于英国BROMPTON品牌(6.2%)[1][7][9] - 按2024年零售量计,公司以22.64万辆销量占据全球6.2%市场份额,中国内地市场销量21.31万辆,市占率26.3%均排名第一[6] - 公司产品平均零售价为3000元/辆,显著低于BROMPTON的1.8万元/辆,形成差异化竞争[7][9]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韩德玮为83岁美籍华裔物理博士,曾任职NASA和休斯飞机公司从事激光研究,1982年转型创立大行品牌[2][3][4] - 创业初期募集200万美元资金,投资者包括卡朋特兄妹乐队和台湾宏基公司[3] - 被誉为"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2001年将业务拓展至中国大陆市场[4][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从2.54亿元增长至4.51亿元,CAGR达33.2%;净利润从3143万元增至5229万元[12] - 毛利率从2022年30.7%提升至2024年33%,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12][14][18] - 2022-2025年累计分红6150万元,创始人韩德玮获得约5446万元[10] 产品结构 - 产品分为高端(>5000元)、中端(2500-5000元)和大众市场(<2500元)三类[13] - 中端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50.6%提升至2024年69.5%,成为主力产品线[14]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从2022年901万元增至2024年1755万元[12][13] 销售渠道 - 依赖经销商渠道,2024年贡献68.2%收入但毛利率仅27.4%,低于线上直销47.7%的毛利率[15][16][18] - 线上直销占比快速提升,从2022年5.6%增至2024年22.2%,主要通过京东、天猫及抖音平台销售[19]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22.1%下滑至2025年5.6%,呈现收缩态势[16][19] 生产与供应链 - 代工比例从2022年29.5%升至2025年前4个月65.5%,外包生产成本占比达47.1%[21][22] - 惠州工厂产能利用率超100%,计划IPO募资扩建20万辆产能生产线[23] - 库存从2022年5774万元增至2025年5月1.5亿元,增速(95.7%)超过收入增速(77.6%)[24][26] 公司治理 - 管理层平均年龄超61岁,创始人持股88.56%,存在老龄化风险[10] - 报告期内累计欠缴员工社保660万元,与分红行为形成反差[10] - 质量管控团队仅18人,需管理5家代工厂,未来可能面临挑战[23]
83岁老汉卖自行车,要IPO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0:43
公司概况 - 深圳市大行科工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主板上市,或将成为"中国折叠自行车第一股"[3] - 公司由83岁高龄的韩德玮博士创立,从香港一间小屋起步,历经四十年发展成为行业龙头[5][6] - 公司以36.5%的市占率稳居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榜首[8][27]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拥有70多款车型,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全覆盖[17] - 产品包括14寸迷你折叠车、可变形儿童车、24寸电助力车等,自研折叠电池包续航达50公里[18] - 研发中心每年推出12款新品,其中6款成为爆款[19] - 拥有"一秒折叠"专利技术,将折叠时间从30秒压缩至1秒,并持续优化至0.9秒[15][21] 市场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2.5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5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33.1%[23]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8%,净利润同比暴涨69.3%[8][24] - 线上直销收入三年(2021-2023)复合增长率达166.1%,2025年前四个月线上渠道贡献38%营收[8][20][30] - 2024年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规模达82亿元,公司贡献了相当部分份额[29] 商业模式 - 采用"技术下沉"策略,将高端技术标配到1500元左右的亲民款[29] - 线上布局分为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三大渠道,差异化运营[20] - 生产端采用模块化生产单元,热销款补货周期从45天缩短至18天[21] - 自产核心部件使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8%[29] 发展战略 - 计划募资约15亿港元,主要用于电动化转型(6亿)、海外建厂(4亿)、数字化升级(5亿)[30] - 电动化目标为两年内将电动产品营收占比从8%提升至30%[30] - 计划在越南、印度建厂降低对广东工厂的依赖[30] - 与顺丰、京东物流合作开发商用折叠车,布局B端市场[25] 行业竞争 - 高端市场被英国品牌Brompton占据,低端市场被电商白牌产品冲击[29] - 2024年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整体增速28%,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8%[29] - 电动化赛道竞争激烈,传统品牌与小米生态链企业均在布局[31] - 国际品牌开始下沉,Brompton推出2999元入门款[31]
久祺股份(300994) - 300994久祺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8
2025-07-28 08:56
市场需求与竞争 - E - BIKE因环保特性成欧洲受欢迎的绿色交通工具,2022年起海外受高库存影响销售增速放缓,近年需求恢复,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良好 [1] - 公司E - BIKE产品设计丰富、款式多,通过加大自研设计、聚焦智能化、开发智能控制系统、与高校合作巩固竞争力 [1] 客户结构与拓展 - 公司主要销售地区为欧美,客户结构以非一线品牌为主,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类型多样,集中度低且分布分散 [2] - 公司通过参与展会、优化跨境电商平台、丰富渠道、探索直播电商和社交媒体营销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 [2] 产品定位与产能 - 南美洲地区销售产品偏中端,面向当地一、二线自主品牌及渠道商、进口商等客户 [2] - 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正常,天津金玖项目已完工投产,自产比例和产品品质将提升 [2] 自主品牌业务 - 跨境电商自主品牌业务以童车为主,其次是成人车,童车核心品牌在亚马逊销量靠前,业务以美国市场为主,正开拓新市场 [2] 采购模式与市场 - 自行车业务传统以线下经销为主,电商发展使年轻人倾向线上购物,但线上转化率低,跨境电商成长空间大 [3] 目标市场 - 公司E - BIKE及高端产品主要面向欧洲市场 [4] 研发团队 - 公司研发人员约百余人,按不同方向分多个团队,涵盖多学科专业人才,针对不同产品线设专门研发小组 [4]
大行科工再递表港股:分红6000万,没钱扩产能和缴社保?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06:04
IPO进展 - 大行科工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发行不超过910万股境外普通股 [2] - 公司首次递表时间为2025年1月 此次为二次冲刺 [4][1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 2025年前4个月达1.85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143.4万元、3485万元、5229.9万元和2152.8万元 [4]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均超50% [5] - 2024年在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按零售量计占26.3% 按零售额计占36.5% [5] 产能与供应链 - 惠州工厂产能利用率2025年前4个月达114.1% [6][7] - OEM代工比例从2022年29.5%升至2025年前4个月65.5% [8] - 外包生产成本占比从2022年20.2%升至2025年前4个月47.1% [8] - 向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2年32.7%升至2025年前4个月52.1% [8] - 计划通过上市融资升级惠州工厂 并在天津等地投资新生产设施 [9] 公司治理 - 创始人韩德玮直接持股88.56% 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90.16%股份 [13] - 报告期内三次分红累计超6000万元 大部分流向控股股东 [11][13] - 2022-2025年4月累计欠缴员工社保640万元 [4][14]
马云带火的“自行车爱马仕”,二手炒到15万
创业邦· 2025-07-26 09:23
马云骑行事件带动BROMPTON品牌热度 - 马云夜骑BROMPTON折叠自行车引发社交平台热议,其骑行设备为"C Line流光紫清漆"款,淘宝旗舰店售价1.85万元[4][6] - 视频发布后24小时内,淘宝旗舰店咨询量达40-50人,较平日显著增加,该款产品自2025年春季上架后累计销量超80件[7] - BROMPTON被称为自行车界"爱马仕",限量款在二手市场溢价近十倍,最高达15万元[8][9] BROMPTON品牌发展现状 - 英国手工折叠自行车品牌,创立50年总产量仅超100万辆,80%产品出口,中国为主要出口市场之一[10][12] - 2020-2023财年全球营收从6000万英镑(5.7亿元)增至1.31亿英镑(12.61亿元),中国区2023年供给配额2.8万台占全球1/3,较2018年800台增长35倍[14][15] - 中国市场消费者年龄28-40岁,较欧美市场更年轻,已开设19家直营店和超50个经销点,2024年新增10家专卖店[15] 高端自行车市场变化趋势 - 2025年初骑行热退潮,高端品牌普遍降价,崔克部分车型降价50%,迪卡侬某款公路车降价7000元[18] - 国产品牌崛起:喜德盛京东销量领先,骓特/佳沃增长显著,抖音销量前三折叠车价格均在400元左右[19][21] - BROMPTON 2024财年全球销售额下降5.3%至1.226亿英镑(11.74亿元),利润从1070万英镑(1.03亿元)暴跌至4602英镑(4.43万元),跌幅超99%[23]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行业高估需求导致库存过剩,管理层预计2025年将持续动荡[24] - BROMPTON正通过亚洲新建供应链、推出电动自行车等新产品应对风险[24] - 折叠自行车市场性价比消费趋势明显,国产老品牌因价格优势和售后网络更受通勤用户青睐[20][21]
83岁!“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要继续闯关!
国际金融报· 2025-07-26 07:38
公司概况 - 大行科工由韩德玮于1982年在美国加州创立,后迁至深圳并在惠州建立生产工厂,主要从事折叠自行车及相关配饰的开发、设计、制造和营销,年产能达9万辆[3] - 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IPO前韩德玮持股88.56%,合计控制90.16%股权,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累计派发股息约6150万元[4]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折叠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截至2025年4月30日提供超过70款车型[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量计,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达26.3%,按零售额计市场份额为36.5%,处于领先地位[5] - 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高度集中,五大公司占据60.4%市场份额,全球市场五大公司占据19.4%份额[5] - 主要竞争对手为两家上海企业,推测为上海凤凰及中路股份[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143.4万元、3485万元、5229.9万元,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1.85亿元、净利润2152.8万元均超去年同期[6] - 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1410万元增至2024年1亿元,增长609%,复合年增长率166.6%[7] - 自行车平均售价1943元,2024年高端产品平均售价3900元,中端2100多元,大众市场1200多元[8] 销售与产品策略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与38家经销商合作,覆盖680个零售点[6] - 2024年销量22.95万辆,同比增长46.27%,中端价位产品销量14.42万辆,接近大众市场价位产品7.51万辆的两倍[8] - 产品定位分高端(≥5000元)、中端(2500-5000元)和大众市场(<2500元)三个层次,2023年起中端产品成为销量主力[8] 创始人背景 - 韩德玮被誉为"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1941年出生于广东韶关,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参与早期战术激光研发[3] - 上世纪70年代利用业余时间开发折叠自行车,历时七年成功制造第一辆现代折叠自行车[3] - 现年83岁仍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总体战略规划及日常营运[4]
83岁!“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要继续闯关!
IPO日报· 2025-07-25 12:57
公司上市进程 - 大行科工于7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 此前公司于1月20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后过期,此次是二次递表 [1] - 公司此前披露或在2024年登陆北交所 [1] 公司创始人及历史 - 公司由"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韩德玮于1982年在美国加州创立 [3] - 韩德玮1941年出生于广东韶关,9岁移居香港,后移民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3] - 上世纪70年代,韩德玮意识到绿色出行将成为未来趋势,经过七年努力成功制造出第一辆现代折叠自行车 [4] - 韩德玮现年83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 [4] 股权结构及分红 - 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IPO前韩德玮持股88.56%,共控制90.16%股权 [4] - 自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公司累计派发股息约6150万元 [4] 市场地位及竞争格局 - 按2024年零售量计,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达26.3% [5] - 按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为36.5%,处于领先地位 [5]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竞争激烈,五大公司占据19.4%的市场份额 [5] - 中国内地市场高度集中,五大公司占据60.4%的市场份额 [5] 产品及销售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折叠自行车及相关配饰的开发、设计、制造和营销,年产能达到9万辆 [3] - 公司提供超过70款自行车车型,包括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 [5] - 2022-2024年自行车销量分别为14.90万辆、15.69万辆和22.95万辆,2024年同比增长46.27% [6] - 2025年1-4月公司自行车平均售价1943元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和4.51亿元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约为3143.4万元、3485万元和5229.9万元 [6]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1.85亿元,净利润2152.8万元,均已超过去年同期 [6] - 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的1410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1亿元,增长高达609% [6] 产品定位及价格策略 - 公司将折叠自行车分为高端(≥5000元)、中端(2500-5000元)和大众市场(<2500元)三个层次 [7] - 2024年销量中端价位产品14.42万辆,大众市场价位产品7.51万辆 [7] - 2024年高端价位产品平均售价3900元左右,中端价位2100多元,大众市场1200多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