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口运输
icon
搜索文档
济青都市圈联动发展,重点突破哪里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23:50
核心观点 - 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需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围绕产业联动、科技协作、公共服务共享、对外开放合作、体制机制等领域重点突破,构建多层次网络化互联互动、竞合共赢的发展格局 [1] 交通基础设施 - 济青中线全线贯通,济青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 [2] - 需推动胶东机场、济南机场协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快轨道上都市圈建设,提升高速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能力 [8] 产业共建 - 济钢集团产业转移和转型发展是两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典型案例 [2] - 济青枣潍工业母机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带动数字经济崛起 [2] - 需联合梳理产业图谱,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产业等领域加强跨区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8] 科创资源共享 - 济青就A类人才互认达成初步意向,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构建覆盖济青烟三地的海洋大数据处理平台 [2] - 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加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7] 对外开放合作 - 济青联动打通"内陆—沿海"双向开放通道,合力建设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 [2] - 需深化青岛港与济南内陆港便捷联运,提升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能级 [9] 经济数据 - 2024年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常住人口分别为1828万人、1568万人,GDP之和分别达到2.0万亿元、2.1万亿元 [3] - 2018-2024年两大都市圈GDP占全省比重由38.8%提升至42.1%,常住人口占比由32.0%提升至33.7% [3] 核心城市竞争力 - 2024年济青两市GDP和常住人口之和分别为3.0万亿元、1996万人,占全省比重为30.7%、19.8%,低于广州、深圳对广东省的贡献 [4] - 2024年济南、青岛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926.1亿元、709.6亿元,仅为西安的20.6%、15.8% [4] 产业链协作 - 济南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群,青岛拥有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但产业链横向合作和纵向延伸有待加强 [5] - 需加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协同创新,联动打造应用场景 [7] 体制机制 - 行政壁垒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需在省级、市级、部门层级建立三级联动嵌套机制 [6][9] - 需探索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避免利益分配不均 [6]
中国宏观周报(2025年7月第4周)-20250728
平安证券· 2025-07-28 04:09
工业 - 钢铁建材产量和表观需求环比分别提升0.6%、2.7%,板材产量和表观需求季节性调整[3][5] - 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高于去年同期,库容比上周环比提升1.4%[9] - 浮法玻璃开工率本周环比调整,库存本周环比回落[11] - 石油沥青开工率本周环比调整,山东地炼开工率本周环比提升1.8%[13] - 纺织聚酯、聚酯织造业开工率季节性调整,汽车轮胎半钢胎和全钢胎开工率略有调整[15][17] 地产 - 本周30大中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8.5%,增速较上周提升18.8个百分点[1] - 截至7月14日,近四周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环比 -0.45%[1][22] 内需 - 7月1 - 2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1%,乘联会推算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7.6%[1] - 截至7月11日,近四周主要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2.6%,较上周提升2.3个百分点[1] - 本周日均电影票房收入14065万元,环比增长39.0%,北京投入1000万元电影惠民补贴[1] 外需 - 截至7月20日,近四周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7.5%、4.3%[1][32] - 7月前20个工作日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1%,增速较6月略回落0.2个百分点[1] -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 -3.2%,宁波、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继续调整[1]
中国经济半年报|流动中国彰显经济发展活力——透视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运行数据
新华社· 2025-07-26 09:09
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表现 - 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经济数据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体现"稳"的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吻合 [1][5] - 运输生产主要指标保持平稳增长,营业性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增速均在4%左右 [5] - 港口货物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加快 [5] 航空运输 - 上半年民航全行业客运量为3.7亿人次,同比增长6% [1] - 国际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28.5%,实现快速增长 [1] - 首都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达3417万人次,同比增长4.5% [1] 铁路运输 - 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同比增长7.5% [2] - 5月1日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2] 港口运输 - 上半年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9亿吨,同比增长4% [3] - 集装箱吞吐量1.7亿标箱,同比增长6.9% [3] - 宁波舟山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1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8% [3] -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9%,增速快于内贸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其中公路完成投资11291亿元 [4] - 乌玛高速公路惠农至石嘴山段建成通车,全长57公里,概算投资56亿元 [4] - 新高速公路打通蒙宁省际瓶颈路段,形成贯穿宁夏、连通蒙甘的双通道 [4]
恒生指数早盘跌1.11% CRO板块延续强势
智通财经· 2025-07-25 04: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 11%至25383点 下跌28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 69% 早盘成交额达1510亿港元 [1] 医疗器械行业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明确反内卷 机构看好行业拐点机会 爱康医疗上涨7 93% 威高股份上涨4 37% [1] - 永胜医疗盈喜后涨幅超27% 销售订单增加带动收入上升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加超50% [2] - 归创通桥上涨2 6%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长66 9% 公司积极拥抱集采并布局海外市场 [6] CRO及创新药行业 - CRO概念股延续涨势 创新药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康龙化成上涨8 4% 昭衍新药上涨5 7% 药明生物上涨4 5% [2] 消费品行业 - 农夫山泉上涨3 56% 创三年半新高 机构预计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高于市场预期 [3] 物流及港口行业 - 中远海运港口上涨超4% 中远海运集团拟加入收购长和港口资产 [5] 锂矿行业 - 锂矿供给端扰动消息频出 天齐锂业上涨3 6% [7] 免税行业 - 中国中免回落逾6% 海南免税细则待公布 机构称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两面性 [7] 科技行业 - 千循科技再跌超3% 较前高回撤23% 余伟文近期提及避免稳定币过度炒作 [8] 包装印刷行业 - 吉宏股份上涨16% 两大主要业务表现亮眼 预计上半年纯利增长最多65% [4]
A股,突发!重大反转,刚刚彻底沸腾!
券商中国· 2025-07-24 03:30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及市场反应 - 海南自贸港概念股集体涨停潮 包括中国中免A股涨停/H股涨16%、海航控股、海南机场、海德股份等10余只个股封板 板块单日涨幅超9% [1][4] - 市场波动源于资金博弈 昨日发布会后部分资金利好兑现导致板块调整 今日超预期反转显示政策想象力超越短期套现压力 [1][4] - 封关核心时间节点为2025年12月18日 将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特殊监管制度 覆盖全岛范围 [4] 封关政策四大升级方向 - 货物"零关税"税目比例从21%提升至74% 加工增值超30%产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5][8] - 贸易管理放宽 对全国现有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开放性安排 [6] - 通行便利化 新增10个"二线口岸"并优化放行流程 [6] - 监管模式高效化 对"零关税"货物实施低干预精准监管 [7] 封关后政策三大结构性变化 - "零关税"商品税目从1900个扩至6600个 覆盖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74% [8] - 享惠主体从注册企业扩大至全岛企事业单位 允许商品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 [9] - 取消企业自用限制 加工制成品可免补税流动 强化产业集群效应 [9] 行业受益逻辑 - 旅游产业链成为长期赢家 景区、酒店、旅游零售、出行服务商直接受益 [2][11] - 离岛免税运营商保持竞争优势 封关带来人流增长与政策红利叠加 [11][12] - 旅行社受益于国际游客增长 跨境游服务需求提升 [12] - 免税零售商虽面临"零关税"竞争 但政策与需求双驱动下仍具差异化优势 [12] 市场影响维度 - 与雅江水电站等事件形成共振 强化市场多头信心 [12] - 资金从其他热点板块(如中国电建)切换至海南概念 [1] - 经济企稳预期增强背景下 海南政策成为重要催化因素 [12]
美财团退让、央企将入场,港口交易倒计时5天,李嘉诚全身而退?
搜狐财经· 2025-07-22 06:20
港口交易动态 - 贝莱德邀请中远集团合作收购李嘉诚旗下43个港口资产 交易价值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1][3] - 交易谈判最后期限为7月27日 可能成为李嘉诚退出交易的唯一机会[1] - 交易完成后长和集团将获得190亿美元现金 相当于公告前公司市值[8] 港口资产战略价值 - 标的资产包含巴拿马运河 连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1920个港口[3] - 巴拿马运河每年承载全球约6%海运贸易 中国21%航运依赖此航线[3] - 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 甚至可能动用军事手段[3] 交易潜在影响 - 若贝莱德单独接盘可能巩固美国全球航运主导地位 对中国航运实施加征通行费 货物装卸设限等措施[3] - 中远集团作为100%央企 决策将服务于国家战略而非单纯经济利益[10] - 交易博弈天平倾向中远 贝莱德最多只能获得一半话语权[10] 李氏商业布局 - 长江和记实业控制香港港口 电力 零售 电信等民生命脉[5] - 近年布局大健康领域 和黄医药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达111%[5] - 通过屈臣氏1.5万家门店推广干细胞相关口服产品 中信证券预估相关市场达270亿元[5] 技术发展背景 - 中国干细胞研究获美FDA成分认证 诺奖得主杰弗理・霍尔加入研发[6] - 相关产品通过京东 天猫国际进入内地市场 触达数百万消费者[6] - 产品满足精力提升 睡眠改善 气色改善等需求[6] 家族业务动态 - 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未获续任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8] - 李泽楷进军大陆保险市场计划因港口事件暂停[8] - 李嘉诚公开表示"我是纯粹商人"回应舆论批评[3]
港股港口运输股午后拉升,中远海控(01919.HK)涨超4%,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涨超3%,太平洋航运(02343.HK)、中国外运(00598.HK) 跟涨。
快讯· 2025-07-22 05:06
港股港口运输股表现 - 中远海控(01919 HK)午后涨幅超过4% [1] - 东方海外国际(00316 HK)涨幅超过3% [1] - 太平洋航运(02343 HK)和中国外运(00598 HK)跟随上涨 [1]
企业创新升级背后的“产融方程式”
金融时报· 2025-07-21 02:29
青岛制造业标杆企业创新实践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桥吊自动对位、箱区智能调度等技术实现装卸量屡破世界纪录,形成完全自主可控的"中国方案"[1] - 海信家电通过顶级体育赛事营销展现中国品牌升级,海信集团以芯片研发、显示技术为核心推出RGB-Mini LED等全球首发技术[1][5] - 海尔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零售量第一,构建智慧住居、大健康、数字经济三大生态体系,实现从产品到场景的生态转型[1][3] 企业创新路径与成果 - 青岛港2013年突破国外技术垄断,自主攻克数百项技术难题建设自动化码头,十年间从荒滩发展为国际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2] - 海尔提出"产品被场景替代、行业被生态覆盖"理念,通过三大生态赛道打破行业边界实现动态进化[3] - 青岛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9年第80位跃升至2024年第20位,成为国内进步最快的科技集群城市[2] 产融协同模式创新 - 山东港口财务公司2014年发放首笔20亿元自动化码头建设贷款,较其他机构提前1个月完成授信[6] - 海尔财务公司通过对接产业系统数据接口,为中小微经销商提供全线上化秒批信用贷款,拉动集团销售[8] - 海信财务公司推行"金融合伙人"模式两年,整合外汇、信贷等部门形成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9] 全球化布局与金融支持 - 青岛企业从传统家电出口转向智能穿戴、海洋装备等高端制造,通过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等平台拓展全球市场[12] - 山东港口财务公司半年内协助集团建成香港境外财资中心,海尔财务公司为欧洲市场落地4亿欧元授信应对汇率风险[12][13] - 财务公司通过司库体系建设实现跨境结算、多币种融资等全球资金管理,支撑企业海外并购与项目建设[13]
之江向海
经济日报· 2025-07-20 22:17
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历程 - 1979年宁波港对外开放标志浙江外向型经济起步,2004年一般贸易出口居全国首位,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全国第四,2023年外贸出口全国第二,2024年进出口规模突破5万亿元,出口增速东部沿海第一,2024年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突破2万亿元 [1] - 2002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0.8亿美元(仅为广东27%、江苏30%),2005年香港机场管理局19.9亿元入股杭州萧山机场35%股权,两年后该机场成为内地第8个年旅客量超千万人次机场 [3] - 2023年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突破10万家,占全国民营出口企业20%,2024年民营经济总量6.1万亿元 [8][35] 产业升级与全球化布局 - 杰克控股通过收购德国奔马、拓卡及意大利迈卡、威比玛,2024年销售额60亿元,工业缝纫机销量全球第一,产品覆盖170国,全球每3件服装有1件由其设备缝制 [4] - 中国巨石2008年80万吨玻纤产能全球第一,通过埃及建厂规避欧盟反倾销,连续17年全球市占率第一,2024年展出氢能储罐新品减重70% [6][26] - 华友钴业2006年刚果(金)建铜钴冶炼厂,收购当地矿山2.64亿元,锂电正极材料产量与钴新材料市占率全球第一,年销售额超600亿元 [7] 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 四兄绳业67年专注绳缆,2018年打破欧美垄断交付亚洲首根深海聚酯系泊缆(直径160mm/长1800米),应用于"深海一号"平台(破断拉力2300吨) [9][10] - 双环传动精密齿轮精度达头发丝三十分之一,45年专注齿轮制造,2024年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33家(133家主导产品全球市占第一) [10] - 达柏林阀门攻克500℃高温退火工艺,获100多项专利,产品出口108国,2024年一季度浙江自主品牌出口1528.1亿元(占全省出口15.7%) [11][12] 物流与贸易通道建设 - 宁波舟山港2009年货物吞吐量5.77亿吨全球第一,2024年吞吐量13.8亿吨(16年蝉联第一),集装箱3930万标箱(全球第三) [14][15] - "义新欧"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3万列(发货111万标箱),辐射50国160城,货品从小商品扩展至新能源汽车等10万种 [16] - 义乌国际商贸城7.5万商铺上云,512万注册采购商,跨境电商占经营主体30%,全球数贸中心2024年10月投用 [17][18] 制度创新与人才战略 - 浙江自贸试验区形成698项制度创新(全国首创217项),"舟山价格"实现人民币计价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 [20][23] - 前置仓模式节约物流周转2-3周,大麦屿港进境蟹类直抵缩短48小时运输,采购成本降15% [23][24] - 全省人才总量超1500万,杭州连续5年人才净流入率超1.2%,年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超35万人 [29] 民营经济与企业家精神 - 万向集团1984年成为首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鲁冠球手绘200份图纸开拓国际市场 [37] - 义乌商户从1993年成交额45.15亿元发展到2024年出口5889.6亿元,布局28国60个品牌出海项目 [38] - "新四千"精神推动数字化升级,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40%,台州机电企业带动300家中小企业组团出海 [38][39]
受天气影响 海口三港或在7月20日前后停运
快讯· 2025-07-18 01:06
交通运输行业 -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发布出行提示,海口新海港、秀英港和铁路南港可能在7月20日前后停运 [1] - 海口三港加强与交通、气象等部门联动,密切关注天气 [1] - 7月17日上午海口新海港通行秩序正常,运力充足 [1] - 具体停运时间将依据最新气象情况确定 [1] - 过海司机和旅客需合理安排行程,提前购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