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

搜索文档
商务部: 有信心有底气继续推动外贸稳量提质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20:1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累计进出口增长3.5% 实现量质齐升态势 [1] - 国际经贸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全球经贸发展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1] 政策支撑因素 - 多轮稳外贸政策持续强化 聚焦培育新动能及稳订单就业 [1] - 前7个月中信保短期险承保57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4.7% [1] - 进出口银行新投放外贸领域贷款超7000亿元人民币 [1] 市场多元化进展 - 前7个月对新兴及其他市场进出口增长5% [1] - 新兴市场占比达65.5%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1] 出口结构优化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占比6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 -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高增速 包括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船舶 [2] - 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达65.4万家 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 [2] 全球贸易环境 - 关税壁垒显著增加全球贸易成本 影响产供链效率与稳定性 [2] - 全球贸易仍面临下行风险 将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
商务部:外贸“向上”“向新”势头更加巩固
证券日报· 2025-08-21 16:26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中国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累计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实现3.5%增长 [1] 政策支持因素 - 多轮稳外贸政策围绕培育新动能和稳订单就业等方面强化保障 [2] - 前7个月中信保公司短期险承保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2] - 进出口银行新投放外贸领域贷款超7000亿元人民币 [2] 市场多元化发展 - 前7个月对新兴及其他市场进出口增长5% 占比65.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2]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4% 对非洲进出口增长17.2%均明显高于整体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 占比提升至51.7% [2] 出口结构优化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占比6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3] - 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和船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 [3]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5.4万家 其中近九成为民营企业 [3]
商务部:外贸前7个月增长3.5% 向上向新量质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5:56
外贸整体表现 - 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累计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 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1] 政策支持措施 - 多轮稳外贸政策围绕培育新动能 加强公共服务 帮助企业稳订单和就业 [3] - 金融监管总局提供精准服务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提高承保能力并提供优惠费率 [4] - 前7个月中信保短期险承保57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4.7% [4] - 进出口银行新投放外贸领域贷款超7000亿元人民币 [4] 市场结构优化 - 对新兴及其他市场进出口增长5% 占比65.5%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4]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4% 对非洲进出口增长17.2% 均高于整体增速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 占比提升至51.7% [4] 产品结构升级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占比60% 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5] - 智能家居 电动汽车 工业机器人 船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 [5]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5.4万家 其中近9成为民营企业 [5]
前7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5:30
农村电商发展 - 商务部举办"电商赋能链动乡村"2025年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 集中发布农村电商"领跑县"、县域电商直播中心及数字流通龙头企业典型案例 [1] - 2025年1-7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4%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 [2] - 2025年1-7月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 农村商品服务供给持续丰富 [2] - 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建设改造县级物流中心1285个、乡镇快递物流站点1457个 全国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95% [2] - 累计举办14期全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大讲堂 提供近30万人次电商公益培训 [3] - 截至7月底全国农村网商数超1950万家 同比增长6.4% [3] 外贸表现与政策 - 2025年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4] - 前7个月中信保短期险承保57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4.7% 进出口银行新投放外贸领域贷款超7000亿元人民币 [4] - 对新兴及其他市场进出口增长5% 占比65.5% 其中对东盟增长9.4% 对非洲增长17.2% [4]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 占比提升至51.7% [4] - 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占比60% 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船舶等高附加值产品保持高出口增速 [5] - 前7个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5.4万家 其中近90%为民营企业 [5]
商务部:外贸前7个月增长3.5%,向上向新量质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2:33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外贸仍保持高增速。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向上 向好势头,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在8月21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经贸发展面临 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累计进出口增速逐月回 升,前7个月实现3.5%的增长,量质提升十分不易。 何咏前总结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支撑因素: 一是政策有力。去年四季度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多轮稳 外贸政策,围绕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强公共服务,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就业等方面持续强化政策保 障。各部门各地方深度联动,全力落实,推动外贸企业应享尽享。 2025年2月,《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布,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 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四方面提出20项具体任务。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表示,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一企一策"提供 精准服务。将加力稳定出口,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 ...
我国外贸保持高增速的原因有哪些?全年预期如何?商务部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08:48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累计进出口增长3.5% 呈现稳中有进和量质齐升态势 [1] - 国际经贸发展面临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在复杂背景下实现增长十分不易 [1] 政策支持因素 - 多轮稳外贸政策围绕培育新动能、加强公共服务和稳订单就业等方面强化保障 [1]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险承保金额达57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4.7% [1] - 中国进出口银行新投放外贸领域贷款超7000亿元人民币 [1] 市场多元化合作 - 对新兴及其他市场进出口增长5% 占比65.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1]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4% 对非洲进出口增长17.2% 均明显高于整体增速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 占比提升至51.7% [1] 外贸新动能释放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占比6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 - 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和船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 [2]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5.4万家 其中近90%为民营企业 [2] 全球经贸环境 - 全球经贸发展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关税壁垒显著增加全球贸易成本 [2] - 全球产供链效率与稳定性受严重影响 全球贸易仍面临下行风险 [2]
【西安】出台一揽子稳外贸举措
陕西日报· 2025-08-21 00:18
记者8月15日获悉:1—7月,西安市进出口总值2721.7亿元,同比增长14.4%,拉动全省外贸增长 13.2个百分点,外贸整体规模加速扩大。 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西安市将继续围绕今年出台的促进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广泛开展宣传 解读,加快惠及企业,推动外贸稳定发展。 "我们将充分发挥驻外商务代表处作用,在沟通洽谈、参会参展、贸易预警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 支持服务;会同海关、税务、金融等部门,提升外贸业务关键环节服务效能,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有力 支撑。"李群刚说。(记者:陈志涛) 着力培优外贸经营主体。目前,西安市梳理了200余家外贸潜力企业清单,并将组织市、区两级商 务部门问需问计,"一企一策"支持更多企业拓展外贸业务、扩大外贸规模,进一步推动全市产贸融合发 展。 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西安市将持续打造"长安万里行"活动品牌,着力拓展欧盟、东盟、中亚、 非洲、拉美等市场,助力更多"西安优品"销往海外;充分用好广交会、进博会等重点外向型展会平台, 助力企业更好融入国际供应链。 为推动下半年外贸稳进提质,西安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李群刚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锚定年 度目标、聚焦关键环节,重点从4个方面发力,促 ...
城市24小时 | 克服“先天不足” 湖南的“外援”到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6:10
“宁电入湘”工程投产与湖南能源格局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全面投产,输电距离1616公里,途经六省市 [1] - 工程配套电源装机容量176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伏9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创同类工程新高 [1] - 工程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360亿至400亿千瓦时,可替代湖南标准煤约60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年 [1][2] 湖南电力供需结构 - 2024年湖南全社会用电量2374亿千瓦时(同比+4.3%),人均用电3628度,用电总量居全国第18位 [2] - 2024年湖南外购电量53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22.7%,“宁电入湘”投产后外来电占比将接近30% [2] - 湖南能源对外依存度预测达74.6%(2025年),需再建3-4条外电入湘通道使外电占比提升至40%以上 [2]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2024年营收超9000亿元,预计2025年成为第十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已形成4K/8K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5][6] - 重庆目标2027年科技贷款余额达1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7] - 深圳前7个月进出口总额2.58万亿元(同比持平),一般贸易占比54.9%,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七成 [11][12] 政策与市场规范 - 东莞修订人才入户政策,放开学历类及技能获奖类人才入户年龄限制,新政策2025年9月实施 [8] - 西安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活动,多地严禁强制司机接单 [9] 消费与产业新趋势 - 周末短途户外成城市主流生活方式,北京上海相关笔记曝光量分别达18.96亿次和14.88亿次(同比+72%和+108%) [10] - 西藏、云南、新疆为自然探索热门地,湖北、河北因技能培训受关注,城市周边创新玩法涌现 [10]
城市24小时 | 克服“先天不足”,湖南的“外援”到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5:59
“宁电入湘”工程投产与湖南能源结构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全面投产,输电距离1616公里,途经六省市 [1] - 配套电源装机容量176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伏9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创同类工程新高 [1] - 工程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360亿至400亿千瓦时,占湖南最高负荷近10% [2] - 每年可替代湖南标准煤约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相当于10亿棵树年吸收量 [1] - 湖南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2374亿千瓦时(同比增4.3%),人均用电3628度,外购电量539亿千瓦时占22.7% [2] - 工程投产后湖南外来电占比将接近30%,但能源对外依存度仍达74.6%,需再建3-4条外电通道使外电占比超40% [2] 区域能源战略与政策动态 - 湖南代表团2023年及2025年全国两会均提交能源建设建议,要求加大“宁电入湘”“疆电入湘”支持力度 [1][3] - 建议将“疆电入湘”纳入国家“十五五”电力规划,并推进遵义—吉安天然气管道怀化—衡阳段建设 [3][4] 地方产业发展与政策目标 - 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2024年营收超9000亿元,2025年有望成为第十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6] - 重庆计划2027年科技贷款余额达1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7] - 东莞修订人才入户政策,放开学历及技能类人才年龄限制,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入户渠道 [8] 消费趋势与户外经济 - 小红书报告显示“周末短途户外”成城市主流生活方式,北京上海笔记曝光量分别达18.96亿次和14.88亿次 [11] - 北京户外内容搜索量同比增72%,上海发布量同比增108%,西藏云南新疆为自然探索热门目的地 [11] 外贸与产业运行数据 - 深圳前7个月进出口总额2.58万亿元(同比持平),结束连续6个月负增长 [12] - 出口1.56万亿元(降5.4%),进口1.02万亿元(增9.4%),一般贸易占比54.9% [12]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9万家(同比增2300家),民营企业进出口1.8万亿元占近七成 [12] 行业监管动态 - 西安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及特惠单,严禁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 [9] - 广东清远、河南开封、江西鹰潭等多地已要求平台禁止强制司机接“一口价”订单 [9]
7月经济指标短期波动 结构性工具或挑大梁 | 宏观月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5:01
核心观点 - 7月中国经济数据呈现结构性分化 出口表现强劲但内需偏弱 金融数据显示政府债券支撑社融而信贷需求不足 居民风险偏好上升推动存款向股市转移 宏观政策将保持定力并侧重结构性工具 [2][3][4][5][6][8][9] 社融与信贷 -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893亿元 其中政府债券融资新增1.24万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成为主要支撑 但社融口径贷款同比减少4263亿元 [3] - 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反映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回落 主因房地产深度调整及新能源/光伏/钢铁等行业"反内卷"减产 [3] - M2-M1剪刀差收窄:M2增速8.8% M1同比回升至5.6% 因居民风险偏好上升将储蓄转为证券存款 且企业结汇资金回流 [4] 出口表现 - 7月货物出口23077亿元 同比增长8.0% 1-7月累计出口153048亿元(增长7.3%) 主因企业提前"抢出口"应对美国关税不确定性 [5] - 外部风险仍存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导致外部需求不确定性高企 [5] 消费与投资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 同比增长3.7%(连续两月下降) 但结构性亮点突出:金银珠宝类前七月累计增11% 家用电器类累计增30.4% [6] - 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增加及股市盈利效应或支撑三四季度消费 尤其"金九银十"旅游旺季将至 [6] - 1-7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6.2%(较前值回落1.3个百分点) 7月当月同比-0.3% 有色/化学/医药/电子设备等行业投资回落显著 [7] - 房地产投资前七月同比下降12% 调整持续 [7] 政策导向 - 货币政策强调"防范资金空转" 侧重结构性工具如再贷款/再贴现 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外贸等领域 [8][9] - 财政政策推进贷款贴息及国债补充资本金等措施 "投资于人"理念逐步落实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