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

搜索文档
嘉和美康股价下跌4.76% 股东拟减持3%股份
金融界· 2025-07-30 18:25
股价表现 - 7月30日股价收报35.24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76元 跌幅4.76% [1] - 当日开盘价36.00元 最高价36.58元 最低价34.80元 [1] - 成交量52810手 成交金额达1.88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47.66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55% [2] 股东变动 - 股东国寿成达计划在2025年8月20日至11月19日期间减持不超过412.76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 公司业务 - 公司属于医疗服务板块 专注于医疗信息化领域 [1] - 主要业务包括医疗信息系统研发、销售和技术服务 [1] - 产品涵盖电子病历、医院信息平台、医疗大数据分析等多个方向 [1]
嘉和美康第2大股东拟再减持不超3% 年内已套现1.0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03:04
股东减持计划 - 国寿成达计划于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11月19日期间减持嘉和美康股份不超过4,127,566股(占总股本3%)[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不超过1,375,855股)和大宗交易(不超过2,751,711股)[1] -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1] 股东持股现状 - 国寿成达当前持有12,684,503股(占公司股份总数9.22%)[1] - 所持股份为IPO前取得且已于2022年12月14日起上市流通[1] - 该股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且无一致行动人[1] 历史减持情况 - 国寿成达已于2025年5月26日至7月15日完成减持4,127,566股(占总股本3%)[2] - 减持价格区间为23.05元/股至30.25元/股[2] - 减持总金额达105,435,770.02元[2] IPO及募资状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39.50元/股[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2.40亿元 超原计划4.90亿元[2] - 原计划募资7.50亿元用于电子病历研发及数据中心升级等项目[2] 发行费用构成 - 首次公开发行费用总额1.21亿元[3]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获保荐及承销费用9782.30万元[3]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较发行价39.50元/股下跌)[2]
国新健康(000503)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48.4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5: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10.85元 单日上涨0.09% 换手率1.4% [1] - 成交量13.67万手 成交金额1.4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48.48万元 占成交额11.18%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773.66万元(5.25%) 大单净流出874.82万元(5.94%) [1] - 中单净流出597.09万元(4.05%) 小单净流入1051.40万元(7.1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046.77万元 同比增长5.33% [1] - 归属净利润4557.65万元 同比减少12.86% [1] - 扣非净利润4556.85万元 同比减少12.45% [1] - 流动比率3.016 速动比率3.013 资产负债率31.75%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87年 总部位于青岛市 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 [1] - 注册资本98417.6136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98131.2532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袁洪泉 [1] - 对外投资4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22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54条 行政许可8个 [2]
恒瑞医药A、H股价同步暴涨!创新药ETF(515120)涨超2%,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冲击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7-28 06:15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总潜在金额125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涉及1款临床阶段呼吸系统创新药及11个非临床阶段候选项目 [1] - 受合作消息刺激,恒瑞医药A股涨停创4年新高,H股涨超16%创上市新高 [1] - 创新药ETF(515120)涨超2%创近两年新高,前一交易日净流入超5000万元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涨近1%,成交额突破50亿元居医药类ETF第一,近1周日均成交85亿元,规模达145.17亿元 [1] - 医疗ETF龙头(560260)成份股昭衍新药、九洲药业领涨,医药卫生ETF(159938)涨近2%且年初至今份额持续增长 [1] 机构观点 - 海通国际持续看好创新药及产业链,包括价值重估的Pharma、管线兑现的Biopharma/Biotech、景气修复的CXO及制药上游、政策利好的高值耗材 [2] - 信达证券认为低估值资产或迎估值提升,AI医疗主题机会受世界AI大会催化,中长期创新仍是主线,下半年关注医疗设备招采复苏及CXO需求恢复 [2] 相关ETF产品 - 创新药ETF(515120)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A股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企业 [3]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支持T+0交易提升流动性 [3] - 医疗ETF龙头(560260)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聚焦医疗服务、器械、信息化等领域龙头 [3] - 医药卫生ETF(159938)跟踪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覆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 [3]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新质生产力后备军筛选系列二十三,关注彩客科技、美康股份等
开源证券· 2025-07-27 11:45
报告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7月22日北交所189家公司获受理后备军储备丰富 覆盖多元细分领域 本期聚焦12家创新层公司 分析其业务、财务等情况并关注募投项目[1][10] 后备军新质生产力储备情况 整体储备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22日北交所189家公司获受理 覆盖高端装备制造、TMT等多元细分领域 569家披露意向 其中527家辅导中 27家已辅导验收[10] 已过会等企业情况 - 受理公司中已过会、提交注册等企业共16家 2024年营收均值7.88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值8125.50万元 涵盖消费电子、电磁线等业务[10][11] 待上会企业情况 - 待上会企业共153家 TMT行业28家 2024年营收均值8.06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值10927.39万元 高端设备行业54家占比最高 2024年营收均值8.30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值9579.24万元 还包括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消费等行业[13] 中止状态企业情况 - 受理公司中中止状态20家 2024年营收均值7.11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值9194.52万元 涉及智能控制器、VCM功能薄膜等业务[26][27] 新受理公司情况 - 2025年5月以来北交所新受理107家公司 2024年营收均值7.42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值9645.65万元[33] 聚焦12家北交所后备军优选企业情况 整体情况 - 12家创新层公司2024年营收均值5.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值7205.33万元 彩客科技等7家公司利润体量较大、科技属性强[2][30] 彩客科技 - 精细化工专精特新“小巨人” 产品包括DMSS等 下游为大中型企业 2024年营收4.54亿元 归母净利润11564.46万元 拥有多项专利 市场竞争力强 募投项目包括产能扩建等[39][44][48] 美康股份 - 医药知识库建设领军企业 为客户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化产品 2024年营收2.45亿元 归母净利润9109.35万元 拥有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 客户覆盖广 募投项目预计收益良好[51][57][64] 艾克姆 - 预分散橡胶助剂“小巨人” 产品体系完善 应用广泛 2024年营收5.16亿元 归母净利润8421.87万元 是多项示范企业 市场地位显著 募投项目经济效益好[66][72][78] 富印新材 - 精密功能材料“小巨人” 主营产品应用广泛 2024年营收7.24亿元 归母净利润8182.63万元 是国家级企业 国内电子级胶粘剂国产产品发展空间大 募投项目效益良好[80][84][86] 天健新材 - 高性能改性塑料领先企业 产品应用于多领域 2024年营收1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6352万元 子公司优势突出 是改性PC行业领先企业 募投项目拟投入资金拓展业务[92][96][100] 钜芯科技 - 半导体功率器件“小巨人” 产品以光伏组件保护功率器件为主 2024年营收5.64亿元 归母净利润5453.29万元 拥有多项专利 符合光伏组件性能要求 募投项目将新增产能[103][109][112] 提牛科技 - 聚焦半导体清洗设备和中央供液系统 产品覆盖多尺寸晶圆清洗 2024年营收1.48亿元 归母净利润4908.49万元 设备技术领先 客户为行业头部企业 募投项目用于基地和中心建设[114][120][125] 赞同科技 - 银行IT解决方案提供商 提供信息化服务 2024年营收10.71亿元 归母净利润7342.53万元 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市场排名靠前 银行业IT投入增长 募投项目包括系统建设等[129][135][139] 龙辰科技 - 薄膜电容器用BOPP基膜龙头 产品应用领域广 2024年营收6.04亿元 归母净利润6930.86万元 是国家级企业 产能占有率高 下游电容器市场规模增长 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142][147][153] 华大海天 - 水性功能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 主营产品包括数码纸基新材料等 2024年营收5.37亿元 归母净利润6346.68万元 拥有多项专利 行业规模增长 市场地位突出 募投项目包括纸项目等[155][161][167] 创达新材 - 电子封装材料领先企业 主营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 2024年营收4.19亿元 归母净利润6122万元 是高新技术企业 客户涵盖多行业 募投项目拟投入资金建设生产线等[170][177][180] 世纪数码 - 数码喷印技术单项冠军 聚焦数码喷印设备及耗材 2024年营收5.69亿元 归母净利润5729.66万元 拥有多项专利 市场占有率高 全球纺织数码印花市场增长 募投项目预计收益良好[184][189][190]
医疗ETF(159828)涨超1.6%,政策预期改善提振创新药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3:07
政策影响分析 - 国家医保局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 有效化解市场对创新药纳入集采的担忧 为创新药产业注入稳定政策预期 [1] - 政策明确性提升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 推动产业从"政策扰动期"迈向"规则明确期" [1]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与集采政策协同 缩短创新药商业化周期 加速市场渗透 [1] 行业趋势 - 医疗器械行业进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期 替代与技术出海成为核心趋势 [1] - 高端医疗器械监管升级 政策驱动创新转化与产业突围 [1] 投资工具 - 医疗ETF(159828)跟踪中证医疗指数(399989) 覆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领域上市公司 [1] - 中证医疗指数反映中国医疗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侧重医疗主题行业配置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A(012634)和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C(012635) [1]
医疗ETF(159828)涨超2.0%,政策明朗化助力创新药产业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7-23 02:55
医疗ETF表现 - 医疗ETF(159828)涨幅超过2.0% [1] 政策影响 - 国家医保局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为创新药产业注入稳定政策预期 [1] - 政策明朗化消除了市场对创新药纳入集采的担忧 [1] - 政策护航下创新药研发回报更具可预测性,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该领域 [1]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与集采政策协同,使创新药商业化路径更加通畅 [1] 行业转型 - 政策推动产业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1] - 医疗器械行业进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期 [1] - 国产替代与技术出海成为医疗器械行业核心趋势 [1] 研发与商业化 - 政策使企业能更精准制定研发计划,加大核心治疗领域投入 [1] - 缩短了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周期,加速市场渗透和销售增长 [1] - 政策利好将助力国内创新药企业在肿瘤、自身免疫等疾病领域加速推进研发项目 [1] 指数与产品 - 医疗ETF(159828)跟踪中证医疗指数(399989) [1] - 中证医疗指数选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医疗信息化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A(012634)和C(012635) [1]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筑底、驭势而上、主题轮动-20250722
浙商证券· 2025-07-22 05:31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报汇总大制造中观策略组内部每周重要深度报告、重要点评报告与边际变化观点,给出团队核心标的和核心组合,展示上周板块跟踪指数表现、公司深度报告、行业观点、各行业及大制造内部涨跌幅情况等内容 [1] 团队核心标的及核心组合 - 团队核心标的包括华大九天、上海沿浦、浙江荣泰等 [1] - 核心组合有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山推股份等 [1] 上周板块跟踪指数表现 - 截至2025/07/18,上周表现最好的五大板块跟踪指数为通信(申万)(+8%)、医药生物(申万)(+4%)、汽车(申万)(+3%)、机械设备(申万)(+3%)、国防军工(申万)(+2%) [2] - 截至2025/07/18,上周大制造板块跟踪指数中表现最好的三大指数为长江锂电设备指数(+5%)、汽车零部件(申万)(+4%)、汽车(申万)(+3%) [2] 上周公司深度报告 旭光电子 - 国产真空器件领军者,可控核聚变、电子材料打开增长空间,行业评级看好(维持) [2] - 可控核聚变布局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2024 - 2027E营收CAGR约35%,兆瓦级电子管是ICRH核心器件,公司是国内兆瓦级电子管头部供应商,还可应用于广播电视和光刻机等领域 [4] - 电力设备业务深耕真空灭弧室领域,2024 - 2027E营收CAGR约10%,全球真空灭弧室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29.3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37.8亿美元,CAGR约5%;国内需求量从2023年的超500万只预计增长至2028年的760万只,CAGR约9%,国内产业集中度较高、CR2约60%,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54%,2022 - 2024年CAGR达12% [4][5] - 军工业务布局“弹、机、舰”领域,受益于国防开支预算持续提升,精密结构件24年营收占军工业务营收58%,嵌入式计算机系统24年占42%,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23%,2022 - 2024年CAGR达22% [5] - 电子材料业务是国内氮化铝材料领军者,受益于国产替代,公司具有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德山化工占全球氮化铝市场75%份额,该业务2024年占营收5%,2022 - 2024年CAGR达86% [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9.5、23.9和30.3亿元,2024 - 2027年CAGR为24%;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2.1和2.7亿元,2024 - 2027年CAGR为39%,对应PE为73X、58X、44X(截至2025年7月14日) [5] 麦迪科技 - 国内医疗信息化龙头,携手优必选/华为共拓康养机器人百亿赛道 [5] - 核心逻辑为光伏剥离迎盈利拐点、智慧医疗新品放量、布局康养机器人 [5] - 公司是急危重症场景医疗信息化龙头,医信板块毛利率远高于同业,测算24年末公司医信产品覆盖约60%三甲医院(最新约65%),医信板块毛利率超70%,较同业高10pct以上 [5] - 光伏板块出表,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扭亏并创历史新高 [5] - 医疗信息化产业升级,预计国内医疗软件行业24 - 29年CAGR为11.5%,“全链路数据互联 + AI大模型”推动医信产业升级,公司已有卡位,如与华为联合发布全场景智能化生命通道信息平台、联合华为开发急危重症大模型一体机、完成AED急救无人机首飞 [5] - 协同华为、优必选等头部厂商,共谋康养机器人百亿市场落地,已开启康养机器人百人试用计划,行业受政策加码、老年人护理需求增长驱动,中期有百亿级市场,公司有数据采集、医院/养老机构渠道入口优势 [5] - 预计25 - 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2、0.83、1.24亿元,同比扭亏、+34.7%、+47.9%,PE倍数分别为83、62、42倍(数据截至2025年7月18日),公司估值水平低于同业总体均值,看好公司发展 [5] 上周行业观点 - 机械行业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工程机械内外双驱 [3] - 国防行业军贸引领战略重估,中东等地区订单值得期待 [3] 上周重点公司点评 中际联合 - 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 - 114% [6] - 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国内风电高景气 + 海外及多领域拓展打开成长空间,国内风电市场需求向上,产品单机价值量提升,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带来增量业绩空间,产品向多领域拓展,新兴领域推出多款新品,物料输送机、爬塔机有望成为拳头产品 [6]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5.0、6.2、7.4亿,同比增长60%、23%、20%,CAGR = 21%,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对应PE为13、11、9倍 [6] 中船防务 - 中报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 - 268% [6] -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周期景气上行,多船型下单需求上行,船厂盈利能力改善,新增订单增速或将放缓,但船价有望持续上行,集团船舶总装资产整合有序推进,竞争格局改善,效率提升可期 [6]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9.0、16.6、27.0亿元,同比增长139%、84%、63%,2025年7月14日收盘价对应PE为44、24、15X,PB为2.1、1.9、1.7X [6] 金沃股份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上半年预计实现营收6.1 - 6.2亿元,同比增长7% - 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25 - 0.29亿元,同比增长90% - 121%,业绩中枢为0.27亿元,同比增长106% [6] - 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聚焦升级产能、完善国际化布局等事宜,2025年4月18日发布预案,限售期6个月,募集资金拟投入轴承套圈智能智造生产基地改扩建、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锻件产能提升等项目 [8] - 公司为技术领先、研发配套能力强劲的轴套龙头,丝杠、绝缘轴套等有望构建新增长极,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在即,丝杠业务有望放量,绝缘轴套应用前景广阔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为13、17、21亿元,同比增长16%、25%、27%;归母净利润为0.60、0.86、1.27亿元,同比增长131%、42%、48%,24 - 27年复合增速为69%,对应PE为125、88、59倍(截止2025年7月16日) [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华大九天、上海沿浦、浙江荣泰等多家公司的市值、24EPS、25EPS(E)、26EPS(E)、24PE、25PE、26PE、ROE(2024)等盈利预测数据 [11]
申万宏源研究晨会报告-202507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7 00:49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504点,1日跌0.03%,5日涨3.4%,1月涨0.31%;深证综指收盘2121点,1日涨0.1%,5日涨5.36%,1月涨0.92% [1] - 风格指数方面,大盘指数昨日跌0.25%,1个月涨3.42%,6个月涨5.57%;中盘指数昨日跌0.35%,1个月涨4.47%,6个月涨5.16%;小盘指数昨日涨0.36%,1个月涨4.81%,6个月涨11.05% [1] - 行业涨幅方面,动物保健Ⅱ昨日涨4.78%,1个月涨6.41%,6个月涨35.35%涨幅居前;行业跌幅方面,元件Ⅱ昨日跌2.79%,1个月跌21.23%,6个月跌32.1%跌幅居前 [1] AI医药行业 - 核心观点:AI医疗进入多模态融合和实用化新阶段,临床辅诊与药物研发引领商业化,健康管理潜力待释放,海外巨头加快布局,国内DeepSeek推动渗透 [11] - 应用场景改变:任务端从单点问题解决到微调适配多任务;数据端大量非结构数据、多模态数据可整合利用;交互端通过自然语言对话式降低医疗人员学习成本 [11] - 第三方厂商作用:通用模型幻觉率较高,第三方厂商通过RAG、CoT等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幻觉 [11] - 应用分化:AI辅诊系统在三级医院部署率达89%,AI药物研发大幅缩短周期50%+,AI健康管理仍处早期 [11] - 产业和投资格局:25年微软、OpenAI等加码医疗AI布局,中国市场以DeepSeek等为代表的开源技术正推动院端部署 [11] - 重点标的:AI辅助诊断相关标的有Tempus AI、嘉和美康等;互联网医疗相关标的有Doximity、Hims&Hers Health等;AI制药+AI4S相关标的有Recursion、晶泰控股 [2][11] 林清轩公司 - 核心观点:林清轩是天然植物护肤领军者,盈利能力突出,行业趋势向好 [11] - 发展历程:历经2003 - 2015年初创期、2016 - 2019年开拓期、2020年至今成熟期 [11] - 盈利能力:2022 - 2024年营收从6.91亿元增至12.1亿元,复合增速32.7%;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87亿元,2024年同比增速120% [11] - 行业趋势:2019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从3329亿元增至4619亿元,面部精华油市场增速迅猛 [11][12] - 产品矩阵:以山茶花精华油为核心,拓展至188个SKU,2024年精华油收入占比37% [14] - 供应链优势:与超2万亩山茶花种植基地签订独家供应协议,上海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4000万件 [14] - 渠道网络:构建OMO全渠道体系,2024年线下500余家门店贡献40.9%营收,线上渠道增速81.1%,收入占比达59.1% [14] 电力行业 - 核心观点:甘肃出台首个省级容量电价机制,利好煤电盈利稳定性提升和新能源消纳率提升 [14][16] - 事件:7月14日,甘肃省发布《通知》,明确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 [16] - 煤电影响:容量电费占比提升可增强煤电机组长周期盈利稳定性,有望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 [16] - 储能影响:给予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电费,收益保障性提升,利好全国范围内存量储能提高收益稳定性 [16] - 能源结构:火电加速转型出让发电空间给新能源,我国电力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16] - 投资建议:绿电关注新天绿色能源、福能股份等;火电推荐华电国际、建投能源等 [19] 若羽臣公司 - 核心观点:自有品牌强势驱动,期待新品牌继续放量 [17] - 业绩情况:25H1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6300万元 - 7800万元,同增61.81% - 100.33% [19] - 增长引擎:自有品牌绽家香氛洗衣液持续放量,保健品赛道推进产品创新;品牌管理业务健康增长,精细化运营见成效 [19] - 新品牌:推出保健品新品牌VitaOcean,已在抖音旗舰店上架VitaOcean红宝石油 [19] - 盈利预测:上调25 - 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3 /2.8亿元 [19] 361度公司 - 核心观点:2025年二季度运营数据亮眼,品牌升级持续推进,有望持续获得快于行业的增长 [22] - 运营数据:二季度成人装、童装线下流水均约增10%,电商平台流水增长约20% [22] - 库存情况:二季度末全渠道库销比保持在4.5 - 5倍,折扣率相对稳定 [20] - 超品店:目前共有49家,全年维持80 - 100家的开店规划,预计整体盈利能力高于普通门店 [22] - 产品创新:跑步、篮球、羽毛球、童装等领域均有热门爆款产品推出 [22] - 品牌建设:7月17日全球品牌代言人尼古拉·约基奇将开启“中国行”,有望提升品牌热度 [22] - 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净利润为13.0/14.5/15.8亿元,对应PE为7/7/6倍 [22] 李宁公司 - 核心观点:2025年二季度运营数据表现符合预期,短期零售环境承压,奥运等营销有望提升品牌势能 [22] - 运营数据:二季度全渠道流水低单位数增长,线下渠道低单位数下降,电商流水同比中单位数增长 [22] - 库存情况:二季度末库销比约为4个月左右,折扣率有压力 [22] - 品类表现:跑步与健身品类高单位数增长,篮球产品二季度流水跌幅超20% [22] - 店铺调整:截止二季度末,李宁销售点较上年末净减少18家,李宁Young销售点较上年末净减少33家 [23] - 营销活动:篮球代言人杨翰森入选NBA,公司成为2025 - 2028年中国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 [23] - 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26.4/27.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4/13倍 [23]
嘉讯科技HIS系统-智慧医院与智慧医疗两者之间的关系
搜狐财经· 2025-07-08 06:05
智慧医疗概述 - 智慧医疗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融合5G、云计算、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本质是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的理念 [3] - 医疗信息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20世纪80-90年代以财务和物资管理系统为主的1.0阶段 2)21世纪初以HIS系统、电子病历为主的2.0阶段 3)2010年后移动互联网推动的APP挂号等3.0阶段 4)当前5G和AI技术驱动的智慧医疗4.0阶段 [3][5] 智慧医院与智慧医疗关系 - 智慧医院是智慧医疗的重要载体,通过AI、云计算等技术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1] - 智慧医疗涵盖范围大于智慧医院,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及家庭、社区等多场景,而智慧医院聚焦诊疗场景(狭义智慧医疗) [7] - 卫健委定义的智慧医院三大工作范围包含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管理的"智慧管理" [7][9] 行业发展驱动力 - 政策端:"新基建"战略与"大健康"战略双重推动,为行业创造重大发展机遇 [9] - 技术端:新冠疫情期间IT与通信技术加速医疗场景数字化,5G医疗应用场景大量涌现 [5] - 需求端:提升医疗效率(降低医务人员负荷)、优化患者体验(便捷安全服务)、控制社会医疗成本等多重目标驱动 [10][11] 行业现状与前景 - 当前仍处起步阶段,需政策、机制、技术协同突破 [13] - 未来技术应用方向包括:基因检测预警健康风险、医疗大数据辅助诊断、纳米机器人无创手术、AI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