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cks

搜索文档
Utz Brands(UTZ)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01 11:22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有机净销售额增长2.9%,以品牌咸味零食增长4.9%为主导[15] - 第一季度调整后的EBITDA为43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7] - 第一季度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16美元,同比增长14%[17] - 第一季度总有机净销售额为3.5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42亿美元增长3%[17] - 第一季度调整后的净收入为2230万美元,同比增长7.2%[8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3.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83] - 调整后的毛利率为38.2%,较上年同期提高100个基点[83] - 2025年第一季度的调整后EBITDA为4510万美元,同比增长3.9%[81] - 2025年第一季度的EBITDA为348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6020万美元下降42.2%[129] 用户数据 - 第一季度品牌咸味零食的净销售额增长4.9%,主要由Boulder Canyon®推动[22] - 第一季度品牌咸味零食占总净销售额的87%[21] - 第一季度品牌咸味零食的净价格下降3.4%,主要由于促销活动和赠品包的影响[22] - 扩展地理区域的零售量同比增长8.9%[42] - 通过赠品包计划,第一季度的销量和价值均有所提升,提供20%更多的产品量[3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2026年将实现超过1.5亿美元的生产力节省,比最初投资者日目标高出1500万美元[104] - 预计2025财年有机净销售增长为低个位数,调整后EBITDA增长为6%至10%[113] - 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增长10%至15%,主要受运营收益增长和利息支出降低的推动[113] - 预计到2025年底净杠杆比率将接近3倍,提前一年达到最初投资者日目标[120] -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在9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主要用于增加制造网络能力和加速生产力节省[11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70万美元,毛债务为8.636亿美元,净债务为8.009亿美元,净杠杆比率为4.0倍[10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现金用于运营为2020万美元,资本支出为3880万美元,分红和分配支付为890万美元[107] - 2025年净利息支出约为4300万美元,长期债务的加权平均利率约为5%[113] - 2025年第一季度的总净债务为8009万美元,净杠杆比率为4.0倍[134] 其他信息 - 调整后的销售、分销和行政费用同比增长4.7%[80] - 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购、剥离和投资相关费用为74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840万美元下降[132] - 2025年第一季度的股权激励计划费用为35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90万美元有所减少[129] - 2025年第一季度的云计算摊销相关费用为22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0万美元显著增加[130]
泰国小学生迷上河南辣条,中国零食卷去东南亚
36氪· 2025-04-30 02:40
行业趋势 - 东南亚零食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1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60% [3] - 泰国零食市场2023年价值为30.4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16% [10] - 马来西亚零食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17.1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2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9% [10] 公司动态 - 旺旺2023财年海外业务增幅达双位数,米果大类收入59.77亿元,海外市场占比约20% [1] - 洽洽泰国子公司2023年贡献4亿元收入,净利润近9000万元 [2] - 盼盼食品2023年对印尼出口额达1.03亿元 [2] - 甘源食品预计2024年上半年越南市场贡献1-2亿元收入 [2] - 卫龙2023年海外收入9762.3万元,同比增长49.11% [12] - 良品铺子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7.7%,达5.16亿元 [12] 市场策略 - 中国零食品牌出海东南亚主要选择两条路线:成熟市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新兴市场(越南、印尼) [11] - 品牌选择"剑走偏锋"的中国特色品类,如卫龙的辣条、盐津铺子的魔芋和鹌鹑蛋 [11] - 洽洽通过普及"嗑瓜子文化"打入东南亚市场,在包装上展示嗑瓜子方法 [11] 渠道布局 - 泰国现代零售渠道中便利店占48%份额,7-Eleven门店超15000家,占70%市场份额 [16] - 印尼主流零售商Indomaret门店达21801家,占现代渠道近40%份额 [16] - 元气森林在马来西亚通过Berjaya Group覆盖2400家7-Eleven等渠道 [18] - 洽洽和卫龙在泰国共用经销商Wellspire,覆盖泰国主要连锁店品牌 [22] 本地化措施 - 徐福记推出榴莲味软糖,盼盼推出"印尼鲜虾肉片",洽洽研制椰子味瓜子 [27] - 盐津铺子已在柬埔寨、泰国、越南建设7家海外鲜果加工厂 [28] - 旺旺、洽洽等已在东南亚建厂,甘源食品在越南设立海外仓 [29] 合规挑战 - 泰国和印尼2024年暂停辣条流通,因怀疑与食物中毒有关 [24][25] - 印尼要求零食防腐剂含量低于0.1%,实施清真产品强制性认证 [27] - 新加坡要求含高糖分饮料标注Nutri-Grade标签 [27]
5元一包,年净赚1.5亿,安徽又一零食大王冲刺IPO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8 00:31
核心观点 - 溜溜梅作为中国梅产品行业第一品牌,市场份额达7%,正冲击港股IPO [4][6] - 公司通过"梅+"战略拓展产品线,从单一青梅零食向多元化发展,梅冻成为第二大增长曲线 [12][15][23] - 休闲零食行业竞争加剧,垂直品类面临全品类巨头的挤压,溜溜梅需突破品类天花板 [8][28][33] 公司概况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净利润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 [6] - 2024年三大核心品类收入占比:梅干零食60.3%、西梅产品13.8%、梅冻25.4% [15] - 2024年毛利率36%,其中梅冻毛利率达47.8%,显著高于其他品类 [16] 产品战略 - 梅干零食采取"经典+特色+定制"策略,为山姆定制"皇梅"登上新品热度榜第一 [16] - 西梅产品连续四年行业第一,2024年收入2.24亿元 [15][16] - 梅冻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0亿元、3.11亿元、4.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3.5% [23]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果冻行业规模31亿元,挤压果冻细分市场达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3.8% [18] - 果冻行业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4.9%,远高于休闲食品行业整体4.8%的增速 [18][19] - 青梅果类零食2024年市场规模仅91亿元,属于细分中的细分市场 [7][32] 营销策略 - 2013年以千万元签约杨幂代言,"没事儿就吃溜溜梅"成为国民级广告语 [11][12] - 梅冻瞄准18-35岁女性,通过肖战直播创下15分钟销售额1000万元的记录 [26] - 近年签约肖战、时代少年团等顶流明星,强化年轻化形象 [26][34] 竞争环境 - 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全品类巨头通过降价挤压垂直品牌生存空间 [33] - 原料成本波动大,青梅受气候影响,西梅依赖进口面临关税和物流挑战 [32] - 果脯零食准入门槛低,需持续创新维持差异化优势 [32][33] 未来规划 - IPO募资用于扩大产能(梅干零食、梅冻及配料)、品牌建设、渠道拓展和国际市场 [34] - 通过子品牌"皇梅"探索高端化,梅冻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 [12][26] - 借鉴卫龙从辣条转向魔芋的成功案例,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1][34]
甘源食品一季度业绩变脸 大量增加的销售费用能否换回增长?
新浪证券· 2025-04-23 04:02
文章核心观点 - 甘源食品2025年一季度业绩“变脸”,营收和净利润双降,股价受影响,业绩下滑与高基数、业务调整、成本费用增加等有关,新渠道增长能否延续及海外市场开拓效果决定公司未来增长潜力 [1][2][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减少13.99%;实现归母净利润5275.79万元,同比减少42.21% [1] - 前两年公司一季度销售净利率在15%左右,今年降至10.47%,扣非净利率降至9.09% [4] - 2024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但应收账款大幅增长259%至1.04亿元,2025年一季度仍达8066.69万元 [4] 业绩下滑原因 营收下滑 - 为确保电商业 务持续健康发展,一季度春节期间大幅收缩低价礼盒直播业务 [3] - 传统商超业务规模同比下降,传统商超景气度未恢复,仍面临压力 [3][6] - 春节时间性差异影响,2024年春节较2025年晚13天,导致2024年同期营收基数较大 [3] 净利润下滑 - 一季度棕榈油等主要原料采购成本增幅较大,毛利整体降低1.08% [3] - 费用率大幅提升,一季度销售费用率提升4.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提升1.56个百分点 [3] 新渠道情况 - 2022年公司进入零食量贩渠道,后进入山姆等高端会员店渠道,新渠道扩张带动增长 [5] - 公司与“零食很忙”等零食量贩系统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合作产品多样 [5] - 新渠道(尤其是零食量贩门店)扩张和SKU增长是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 [6] - 2024年综合果仁及豆果收入增速为39.8%,其他系列为21.17%,远高于传统老三样 [6] - 一季度量贩/会员商超月销同比增长20%/16%,但新渠道增长未能完全抵消传统渠道下滑 [6] 行业情况 - 2023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1247亿元,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但行业门槛低,竞争异常激烈 [7] - 2023年以来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宣布降价,追求性价比,休闲零食企业还需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7] 未来增长关注点 - 量贩渠道、会员商超、海外市场能否持续快速增长,决定公司能否重回增长 [2] - 公司2025年将加快产品出海步伐,开拓以东南亚为主的海外市场,效果有待观察 [4] - 公司能否成功实现渠道改革、出海市场和新品能否实现预期增长,决定其增长潜力 [7]
十年前明星资方招股前夕清仓,赴港上市的溜溜梅长期价值如何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00:56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由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联席保荐 标志着公司继2019年A股上市折戟后再次冲击资本市场[1] - 公司2024年营收突破16亿元达16.16亿元 净利润达1.48亿元 但面临过度依赖单一品类 食安与环保问题频发 高额营销等挑战[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 分别为11.74亿元 13.22亿元和16.16亿元[2] - 同期毛利分别为4.53亿元 5.30亿元和5.8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 0.99亿元和1.48亿元[2] - 核心产品毛利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梅干零食类毛利率从2022年39.6%下降至2024年32.1% 西梅产品类毛利率从2022年36.7%下降至2024年32.4%[2] - 原材料成本占总营收比例2024年升至47.7% 价格波动威胁利润稳定性[3] 产品结构 - 梅干零食贡献超六成营收 2024年收入达9.74亿元占总收入60.3%[2][3] - 梅冻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2024年收入为4.10亿元占总收入25.4%[3][4] - 西梅产品2024年收入为2.24亿元占总收入13.8%[3][4] - 产品结构仍以梅类为主导 梅类产品贡献绝大部分收入[4] 营销与研发投入 - 销售费用三年累计9.02亿元远超同期净利润 2024年营销开支3.1亿元[5] - 2024年研发投入仅1890万元同比骤降44%[5]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367.7万元 3361.2万元及1894.8万元[6] - 同期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2.83亿元 3.09亿元及3.1亿元[6] - 销售及经销开支主要包括雇员薪酬开支 营销开支 广告开支及运输开支[6][7] 市场地位与竞争环境 - 公司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以45.7%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梅类零食市场份额达7%连续四年位居行业榜首[10] - 行业面临良品铺子 三只松鼠 来伊份等综合零食巨头竞争 电商及量贩零食渠道大打价格战[11] 资本运作 - 公司完成A轮到D轮四轮融资 2015年7月获得北京红杉约1.35亿元A轮融资[10] - 招股前夕北京红杉清仓退出 2024年6月公司以减资方式回购其全部股份 2025年1月完成减资登记[10] 运营风险 - 公司多次因环保违规被罚 子公司诏安溜溜2016-2018年因污水排放等问题累计罚款超67万元[8] - 黑猫平台累计400余条投诉涉及产品发霉 异物等问题 2021年某批次产品霉菌超标被通报[8]
对话溜溜梅CBO梅惠祥:一颗青梅如何“改命”?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1 00:05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达1.16万亿,但竞争格局分散且同质化严重,行业面临健康化转型、渠道重构和消费场景迁移等挑战 [3][6] - 果脯蜜饯子类别受健康消费趋势冲击,需向低糖低盐、纯净配料方向转型 [6] 溜溜梅的核心战略与差异化 - 以青梅为核心锚点深耕垂类,成为梅类零食第一品牌,并通过「梅冻」等创新产品拓展市场 [6][10] - 梅冻定位"天然果冻",原料采用40%以上鲜果原浆,0防腐剂,工艺上使用无菌锁鲜技术,包装设计创新(10mm撕口)提升安全性 [8] - 避开传统果冻红海竞争,瞄准18-35岁女性群体,开发功能性产品(如电解质冰沙梅冻、乳酸菌梅冻)拓展运动补水、肠道健康等场景 [12][16] 产品线布局与创新 - 四大产品线:传统梅子蜜饯、梅冻、西梅类、软糖类(打梅打),定位清晰 [18] - 传统蜜饯通过地域限定口味(如上海黄桃QQ梅、贵州酸辣糟糟梅)强化"万物皆可青梅"概念 [19][21] - 梅冻采用季节性推新策略(如樱花草莓梅冻、电解质冰沙梅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14][21] - 西梅类聚焦营养价值,品牌化运营「西梅纤生」,推出高纤维产品 [23] 渠道与营销策略 - 分三步走:线上测品→高势能线下渠道(盒马、山姆)验证→全面放开经销 [25][27] - 梅冻主攻高端渠道(盒马、便利店),避开低价竞争;传统蜜饯侧重商超,西梅类侧重电商和定制渠道 [13][27] - 广告预算分阶段:冷启动期靠社交媒体种草(如小红书),成长期用大众媒体(户外广告),成熟期投超级流量入口(综艺) [29] - 品牌年轻化选择时代少年团代言,瞄准Z世代培养长期用户资产 [31][32] 技术与供应链优势 - 引进日本ORIHIRO生产线,采用正压过滤无菌锁鲜技术实现高果浆含量(20%-40%)及9个月保质期 [9] - 电解质冰沙梅冻创新常温运输+冷冻食用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并扩大销售场景 [16]
劲仔食品海外业务今年有望带来惊喜
长沙晚报· 2025-04-15 13:22
公司战略与产品聚焦 - 公司将持续聚焦休闲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健康品类,深耕劲仔深海鳀鱼、七个博士鹌鹑蛋和周鲜鲜平江酱干等优势产品 [1] - 公司依托博士后创新创业基地、博士创新站、湖南省健康休闲食品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打造健康零食科研高地,围绕"三0""三减""富营养素"等健康研发方向 [2] - 2024年推出多款行业首创新品,如富含DHA充氮锁鲜的劲仔深海鳀鱼、无抗生素可生食的七个博士溏心鹌鹑蛋、益生菌点浆0防腐剂的周鲜鲜平江酱干 [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24.12亿元,同比增长16.79% [2]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39.01% [2] - 扣非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9.91% [2] - 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达7662.28万元,创季度历史新高 [2] - 休闲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蔬菜制品(魔芋)分别完成销售收入15.33亿元、5.09亿元、2.47亿元、0.7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76%、12.67%、13.89%、9.58% [2] 市场拓展与渠道 - 公司与盒马等高端会员店深化合作,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3] - 海外市场业务占比较小,但已在包括东南亚、日韩及欧美等地3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3] - 2024年海外市场增速预计将大大超过国内市场 [3] 股东回报与分红 - 2024年度分红金额高达1.7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61% [3] - 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已累计分红超5.9亿元,是IPO募集资金1.6亿元的三倍多 [3] - 未来三年将以高质量增长、高比例分红持续回报投资者 [3] - 2024年首次推出年中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3元 [3]
Reese's Brand Did It Again - Meet Your New Favorite Snack, Reese's Filled Pretzels
Prnewswire· 2025-04-09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 好时公司旗下的里斯推出新品里斯夹心椒盐脆饼,该产品将里斯标志性花生酱内馅与椒盐脆饼结合,平衡了咸甜口味,有三种规格在全美发售 [1][2] 新品介绍 - 里斯夹心椒盐脆饼将里斯内馅置于椒盐脆饼中,以浓稠花生酱内馅带来标志性口味,平衡了咸甜口感 [1] - 产品有5盎司袋装、9盎司袋装和18盎司罐装三种规格,分别适用于外出零食、个人休闲和分享场景 [2][6] 公司发言 - 好时公司咸味零食总监娜塔莉·佩雷拉表示,该新品能满足粉丝对里斯花生酱口味的需求,是一款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 [2] 公司概况 - 好时公司是行业领先的零食公司,全球超2万名员工,产品销往约70个国家,年营收超112亿美元 [4] - 公司旗下品牌包括好时、里斯、奇巧、欢乐牧场等巧克力糖果品牌,以及SkinnyPop和Dot's Homestyle Pretzels等咸味零食品牌 [4] 公司社会责任 - 好时公司1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负责任运营,支持员工和社区,创始人1909年创办米尔顿·好时学校,公司专注于通过教育帮助儿童取得成功 [5] 信息获取渠道 - 可关注@Reeses社交媒体账号获取品牌和零食最新消息 [2] - 可通过官网www.thehersheycompany.com了解公司更多信息 [5] - 可通过Twitter、LinkedIn、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关注好时公司 [6]
The Hershey Company Announces Intent to Acquire LesserEvil
Prnewswire· 2025-04-03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 好时公司宣布收购LesserEvil,以进一步拓展零食业务组合,交易有待监管批准,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1][3] 收购情况 - 好时公司与LesserEvil达成最终协议,收购其有机美味零食业务 [1] - 交易有待监管批准,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3] 收购意义 - 投资LesserEvil可带来多品类、更健康的零食平台,拓展产品类别和形式,触达新消费者 [2] - LesserEvil能补充好时公司的糖果和咸味零食品牌,带来额外制造能力和产能 [2] 双方表态 - 好时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收购可实现品类领先增长和提升品类洞察 [2] - LesserEvil首席执行官称加入好时是品牌和团队的绝佳机会 [3] 好时公司概况 - 好时公司是行业领先的零食公司,全球超2万名员工,产品销往约70个国家,年营收超112亿美元 [6] - 公司拥有巧克力、糖果和咸味零食等知名品牌 [6] - 好时公司1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负责任运营,支持员工和社区,创始人创办了米尔顿·好时学校 [7]
3 Top Dividend Stocks I Can't Wait to Buy in April to Boost My Passive Income
The Motley Fool· 2025-03-30 07:33
My top financial goal is to eventually generate enough passive income to cover my basic living expenses. I march toward that objective each month by investing more money into income-generating investments, like dividend-paying stocks. I focus on buying stocks that pay high-yielding dividends that steadily increase. Vici Properties (VICI 0.34%), PepsiCo (PEP -0.26%), and Genuine Parts (GPC -1.72%) all fit those criteria. That's why I can't wait to buy more shares of each one this April to boost my passive 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