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

搜索文档
凯立新材(688269):催化剂销量高速增长 25Q1收入创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5-07 02:33
催化剂销量与收入表现 - 2024年催化剂整体销量597吨,同比+60.21%,其中医药领域销量同比+71.79%,化工新材料领域销量同比+173.82%,基础化工领域销量同比+47.28% [2] - 2024年销量增长源于客户深耕(新增8家知名企业合作)及新产品投放(医药、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环保领域),但原材料钯金属均价同比-24.79%至260.49元/千克,拖累销售均价同比-44.58%至2384.43元/千克,全年收入同比-5.53% [2] - 2025Q1催化剂销量同比+188.87%,医药和基础化工领域分别同比+174.88%、+285.6%,驱动单季收入同比+105.25%,创历史新高 [2] 原材料价格与经营环境 - 2025年钯金属价格预计在800-120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汽车行业需求下降是主因 [3] - 贵金属催化剂销售模式(成本加成)占2024年收入结构的76.7%,贵金属材料成本占比超95%,钯价稳定将减少对利润的负面效应,催化剂量增的弹性更易体现 [3] 新产品与订单储备 - 2024年末合同负债0.35亿元,同比增加0.27亿元,反映款到发货模式业务量增长及在手订单高增,为2025年业绩提供保障 [4] - HNBR(氢化丁腈橡胶)产业化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采用低成本催化加氢技术及自研催化剂,可提升生产效率和性价比,瞄准每年10万吨进口替代市场(高端HNBR价格已涨至30-35万元/吨) [4] - 催化剂占HNBR成本的85%,公司作为国内贵金属催化剂龙头,技术自研能力有望推动高端HNBR国产替代 [4] 未来业绩驱动因素 - 2025年盈利弹性主要来自催化剂量增、合同负债释放及HNBR新品放量 [4][3]
2025年A股IPO市场4月报:首发估值创新低,询价热度年内新高-202505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13:11
发行融资 - 25年4月A股发行新股7只,环比减半,募资65亿元,环比降18.4%,沪深创业板、主板各发3只,北交所发1只[3][10] - 5只询价新股平均募资率86%,环比升1pct,2只超募,24H2以来募资率整体上行[14] 询价定价 - 4月新股首发PE平均15倍,创24年以来新低,相对可比公司PE折价42%,折扣收窄4.2pct,发行价相对四孰低值下调3.2%,收窄1.5pct[22] - 网下询价热度达年内新高,创业板282家机构、6662户配售对象参与,环比升2%,主板沪市7811户参与,环比增4%,科创板无询价[28] - 4月新股平均入围率96%,创业板升至98%,A/B类配售比例降至0.024%/0.023%,主板沪市降至92%,A/B类升至0.0133%/0.0122%,24Q4以来A/B类获配比例差距缩小[30] - 4月北证网上有效申购户数近43万户,环比减5%,认购倍数2417倍,中签率0.04%,升1pct,中一签需99万元[35] 涨幅收益 - 4月沪深新股首日平均涨216%,环比降11pct,保持“零破发”,90%新股首日达前5交易日最高价[41] - 4月6只新股网下限售半年解禁平均涨269%,3只首发战配解禁平均涨104%,环比升10pct,中瑞股份破发跌13%[47] - 截至4月底,沪深2亿网下产品优配对象绝对收益196.1万元、收益率0.98%,非优配对象172.5万元、收益率0.86%,深市打新性价比高[50] - 北交所4月无新股上市,1 - 4月顶格申购收益12.88万元,500/750/1000万资金规模收益率0.33%/0.31%/0.30%[54] 审核注册 - 4月9个IPO项目上会通过,6家注册生效,沪深“受理 - 发行”周期平均816天,环比缩8%[61][63] - 4月北交所新受理3个项目,A股5个项目终止,截至4月底,A股待审待发202个,拟募资2223亿元,沪深107个,拟募资1887亿元[66] 风险提示 - 需警惕新股发行审核节奏、制度调整、投资者参与度波动、申报项目质量/数量、产业结构导向及系统性风险[3]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Albemarle 2025Q1 锂盐销量环比减少 5000 吨至 4.4 万吨,锂盐业务调整后 EBITDA 环比增加 38.8%至 1.86 亿美元
华西证券· 2025-05-04 14: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净销售额下降但毛利润、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有不同表现 经营现金流增加 资本支出减少 流动资金充足 各业务板块业绩有差异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下降 公司采取措施缓解关税影响 [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财务业绩情况 - 净销售额为10.77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20.87% 环比下降12.58% 主要因储能产品价格下降 特种产品销量增加部分抵消影响 [1] - 毛利润为1.56亿美元 同比增长301.4% 环比增长13.04% [1] - 营业利润为1976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 - 1.80亿美元 上一季度为440万美元 [1] - 净利润为493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1665万美元 上一季度为8511万美元 [1] - 归属于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的净利润为4135万美元 同比增长3890万美元 [1] - 调整后EBITDA为2.67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2400万美元 净销售额下降被平均投入成本降低和成本削减措施抵消 [1] - 有效所得税率为21.0% 2024年同期为2.2% 经调整后2025Q1和2024Q1分别为(42.8)%和(12.4)% 下降因地理收入结构变化及税收估价准备影响 [2] - 经营现金流为5.45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4.47亿美元 含3.5亿美元客户预付款 扣除后经营现金流转化率为73% 预计自由现金流盈亏平衡 [2] - 资本支出为1.83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减少3.97亿美元 反映停止或减缓支出决策及产能扩张完成影响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流动资金约31亿美元 含15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15亿美元循环信贷额度和1.06亿美元其他信贷额度 总债务35亿美元 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比率约2.4倍 [2] 2025Q1分业务业绩 锂盐业务 - 销量为4.4万吨LCE 上一季度为4.9万吨LCE [4] - 净销售额为5.25亿美元 同比下降35% 环比下降15% 因定价下降 销量持平因一体化加工创纪录产量抵消代加工产量减少 [4] - 调整后EBITDA为1.86亿美元 同比减少1160万美元 净销售额下降被平均投入成本降低和成本削减措施抵消 环比增加5200万美元 [4] 特种产品业务 - 净销售额为3.21亿美元 同比增加490万美元 增幅2% 销量增长抵消价格下降影响 环比减少1200万美元 [5] - 调整后EBITDA为590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1300万美元 得益于销量增长和制造成本下降 环比减少1390万美元 [5] Ketjen业务 - 净销售额为2.31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5% 价格上涨被销量下降抵消 销量下降因销售时机不佳 产品组合优惠定价抵消部分影响 环比减少18.09% [6] - 调整后EBITDA为3900万美元 同比增长1700万美元 得益于有利产品组合和合资企业股权收益增加 环比增长320万美元 [6] 2025年展望 - 基于锂市场价格情景对公司整体业绩预期与上一季度相比无变化 预期范围含电价预期影响 预计2025年锂盐产量较2024年增长0% - 10% 产能提升降低对加工贸易依赖度 摊薄固定成本 [7] -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在7亿 - 8亿美元之间 较2024年的17亿美元下降超50% 优先维持现有资产和资源 其余用于精选增长项目和高回报改进项目 [7] - 假设关税于2025年4月29日公布 2025年直接影响约3000万 - 4000万美元 间接影响难预测 锂盐业务直接影响极小 部分关键矿产可享关税豁免 大部分锂产品销往亚洲 [7] - 公司采取缓解措施降低关税实际影响 包括库存管理、增加低关税国家销售额、优化地域采购策略和提升供应链效率 [11]
中自科技: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52%
中证网· 2025-04-30 11:3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21.16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7.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0.16万元 [1] - 2024年公司科技研发投入共计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01%,较上年度同比增长26.13% [1] 业务布局 - 公司战略性规划"环境催化剂、储能与储能+和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三位一体的业务矩阵 [1] - 2024年储能与储能+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016.88万元,同比增长超过300% [2] - 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获得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开发定点并实现销售收入732万元,同比增长1273% [2]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中投向新材料、新能源方向的占比接近70% [1] - 乘用车催化剂领域首次实现销量百万套的突破,新增获得国内大客户多款平台项目定点并进入某合资品牌供应商体系 [2] - 相关产品已通过EN、IEC、UN等多项测试,获得欧盟CE认证、CB认证及CNAS证书 [2] 产能规划 - 规划建设年产50万平方米预浸料、30吨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的产能 [2] - 已完成预浸料中试线建设并投入使用,制造基地进入建设阶段,预计2025年底达到可使用状态 [2] 未来展望 - 公司将通过环境催化剂、储能与储能+、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三大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展现其在环保、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2]
从技术攻坚到产业赋能——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铁钼法甲醇制甲醛催化剂研发应用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04-28 02:05
行业背景 - 全球化工产业中超90%的化学反应需要催化剂参与 市场规模与需求逐年上升 [1] - 我国石化产业处于变革关键节点 亟需加快催化剂产业升级转型和技术自主化 [1] - 甲醛作为基础化工原料 在胶合板、家具、纺织品等领域占据核心地位 我国是全球最大甲醛生产与消费国 [4] 技术突破 - 铁钼法甲醇制甲醛工艺核心催化剂长期依赖进口 面临供应链风险、技术壁垒和环保压力三重困境 [4] - 铁钼催化剂在320℃至380℃反应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达95%至99% 综合性能显著优于银法工艺 [4] - 公司突破催化剂一致性、稳定性和装填等核心技术瓶颈 实现国产化替代技术研发与应用 [1][7] - 自主研发包覆型铁钼催化剂结构 通过助剂配比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提升活性金属利用率和性能稳定性 [11][12] - 创新设计高精度成型设备和装填系统 将装填误差控制在±5%以内 适配现有生产装置 [13][14] 产业化进展 - 2021年实现中试放大生产 2023年4月完成工业连续化生产并建设专用生产线 [14] - 首份商业合同来自万华化学 催化剂在116%负荷下稳定运行 甲醇双线进料量达14820千克/小时 [15] - 山东圣泉新材料测试显示 催化剂产出的甲醛在浓度和杂质控制方面满足高端酚醛树脂生产需求 [16] - 新疆国泰新华化工采用该催化剂 在BDO行业市场低谷期实现供应保障和成本降低 [16] 市场拓展 - 销售网络覆盖德国、美国、印度等国家 与巴斯夫等跨国企业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 [18] - 与国际知名高校及企业如意大利Messina大学、宝洁、雪佛龙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18] - 目标成为全球甲醛催化剂领军者 计划通过工艺优化和性能升级进一步提升特征产能 [18] 行业影响 - 降低对进口技术依赖 增强供应链韧性 防范国际市场波动风险 [21] - 推动国内甲醛工艺向高效绿色方向转型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21] - 提升我国化工产业国际话语权 可参与全球高技术壁垒产品市场竞争 [21] - 国产替代案例展示成本控制、服务响应和定制化能力的综合竞争优势 [23]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5 01:4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经营成果良好,拟进行现金分红,主营业务为特种分子筛及催化新材料产品研发、生产等,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竞争力,未来将持续创新发展并推进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 [4][6][39] 重要提示 - 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投资者可到指定网站阅读全文 [1] - 公司董事会等保证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2]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3] - 公司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0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0,592,343.35元,占净利润比例41.64%,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需股东大会审议 [4]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 公司股票简况适用,存托凭证简况不适用 [5] 主要业务简介 主要业务 - 从事特种分子筛及催化新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化工技术、工艺服务,应用于环保、能源化工等行业,坚持自主研发创新,构建持续创新体系,推进产业化项目及产能建设,主营业务未变 [6][7] 主要产品 - 包括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非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应用工艺及化工技术服务三大类,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为主要收入来源 [7] - 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核心技术是构建特定孔道结构并选择性担载活性组分,应用于能源化工清洁生产等领域,CHA结构分子筛用于尾气处理,能源化工及精细化工领域有多种产品,还有其他分子筛及催化剂产品 [8][11][18] - 非分子筛催化剂:核心产品为HDC催化剂、甲醛催化剂、双氧水催化剂,已形成技术矩阵满足多领域需求 [19][22] - 催化应用工艺及化工技术服务:依托核心技术形成工艺包开发与工程技术输出协同能力,提供工艺技术授权及成套解决方案,工艺包体系通过工业化验证 [23] 主要经营模式 - 采购模式:以产定购,自主采购,关注市场变化制定计划,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物资以国内采购为主 [24] - 生产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生产为主、外协加工为辅,协调多部门协作,核心工艺自主生产,产能不足时外协加工 [25][26] - 销售模式:直接销售,通过多种渠道,提供产品及工艺技术解决方案,与大集团客户签框架协议,加强团队建设 [27] - 研发模式: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结合,围绕战略规划创新,与外部合作,重视产品升级迭代,研发部与生产计划部分工合作 [28] 所处行业情况 - 行业发展阶段:2024年全球工业催化剂市场规模约223亿美元,年增约3.8%,我国催化剂行业发展窗口期,市场规模扩大,但国际企业在高端领域占主导,我国国产化替代能力待补强,国产替代是主要趋势 [29][30] - 行业基本特点:催化剂是石油化工核心技术,生产技术多学科交叉,应用广泛,行业有技术与资质认证壁垒,竞争格局有规模效应 [31][32] - 行业主要技术门槛:新产品研发需深度定制化研究,经历多阶段验证,技术转化周期长、工艺验证复杂,下游对催化剂性能要求高,企业需强化基础研究与工程化技术储备 [33][34] -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移动源尾气脱硝分子筛与巴斯夫合作,在新兴和成熟市场有突破,具备法规市场准入资质;能源化工及精细化工领域产品矩阵丰富,产品获认可;形成核心工艺技术体系和工艺包产品,构建催化剂产业链,有竞争实力 [35][36][37] - 新技术等发展情况和趋势: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公司推进核心产品迭代研发,强化金属催化剂技术储备,未来深化协同、探索新模式、推进国产化,巩固行业地位 [39][40]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提供近3年及报告期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40] 股东情况 - 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等及前10名股东情况,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产权及控制关系方框图 [40] 第一季度报告 主要财务数据 - 提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42] 股东信息 - 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等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有回购专户 [43] 其他提醒事项 - 2025年3月控股股东拟12个月内增持3000 - 5000万元公司股份,截至4月24日已增持1,719,054股,金额42,471,333.98元,增持计划未完成 [44][45] 季度财务报表 - 提供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未经审计 [46][47]
中触媒:2024年报净利润1.46亿 同比增长89.6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11:3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 85元 同比增长93 18% 较2022年的0 90元略有下降 [1] - 每股净资产15 52元 同比增长3 74% 略高于2022年的14 98元 [1] - 每股公积金11 63元 同比微降0 26% 但较2022年的11 56元有所提升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 80元 同比增长23 89% 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1] - 营业收入6 67亿元 同比增长21 27% 尚未恢复至2022年6 81亿元水平 [1] - 净利润1 4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9 61% 接近2022年1 52亿元水平 [1] - 净资产收益率5 40% 同比提升86 85个百分点 但低于2022年6 61%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3345 78万股 占流通股37 84% 较上期减少116 95万股 [1] - 王婧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1038 08万股 占比11 74% 持股未变动 [2] - 桂菊明持股547 30万股 占比6 19% 持股稳定 [2] - 杨志龙减持11 15万股至368 10万股 魏永增减持46 19万股至319 31万股 [2] - 胡冬艳新进前十大股东 持股184 89万股 占比2 09% [2] - 南京力合进成创业投资退出前十大股东 原持股200万股占比2 26% [2] 分红方案 - 拟实施10派3 5元(含税)分红方案 [3]
信凯科技上市首日最高涨超4倍!催化剂细分领域龙头,这只“双低”新股明日上市涨幅几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5 08:13
文章核心观点 - 肯特催化作为发行价不高的主板新股,结合其自身优势及近期新股表现,上市首日涨幅区间可参考268% - 373%,对应参考价格区间为55.2元 - 71元 [1][4][5] 公司情况 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从事季铵(鏻)化合物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相转移催化剂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2020 - 2022年市占率分别为17.45%、19.34%、22.62% [1] - 公司在分子筛模板剂领域为国内市场龙头,预期通过募投项目向分子筛领域延伸 [2] - 公司拥有季铵盐、季铵碱、季鏻盐、冠醚等四大系列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积累了众多知名客户并进入电池电解质领域知名企业供应链 [2] 业绩表现 - 2022 - 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0.99亿元、38.68亿元、42.1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2.47%、 - 24.14%、8.93%;实现归母净利润6.49亿元、3.46亿元、2.6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3.12%、 - 46.62%、 - 24.59% [3] - 公司管理层初步预测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0.63%至11.22%,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7.69%至52.57% [3] 募投项目 - 公司本次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226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3.3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年产8860吨功能性催化新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29.97%,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4.04% [3] 上市表现预测依据 - 参考近一个月新股上市首日表现,近一个月A股上市新股首日平均涨幅275%,涨幅中位数268%,主板近一个月上市新股平均涨幅373%,涨幅中位数304% [4] - 公司发行时动态市盈率为14.5倍,可比公司平均动态市盈率为28倍,若达到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需在上市首日上涨93% [4] - 公司发行价15元,近一个月上市发行价在15元附近的4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273% [5] 行业情况 - 自2010年至2020年,我国化工催化剂产量由15.2万吨增长至41.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57%,消费量由17.4万吨增长至42.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29% [2] - 分子筛作为催化材料等,在多个领域有广阔发展前景 [2]
下周,宁德时代、比亚迪的设备供应商来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4-06 10:2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新股市场活跃,截至4月6日28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43.39%,下周有2只新股可申购,分别介绍了肯特催化和宏工科技的情况及业绩预计 [1]。 新股市场现状 - 2025年以来新股市场持续活跃,截至4月6日,今年28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43.39% [1] - 江南新材首日上涨606.83%居首,星图测控等8只新股首日涨幅超300% [1] 下周可申购新股安排 - 下周(4月7日至11日)有2只新股可申购,创业板1只、沪市主板1只 [2] - 肯特催化4月7日申购,申购代码732120,首发市盈率16.76倍,申购上限9000股 [3] - 宏工科技4月8日申购,申购代码301662,申购上限4500股 [3] 肯特催化情况 - 国内相转移催化剂领军企业,产品应用于多领域,有众多知名企业客户 [1] - 主要从事季铵(鏻)化合物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有四大系列产品 [3] - 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650万元至1850万元,同比增长13.04%至26.74% [3][4] - 2025年一季度预计营业收入13800至14800万元,同比变动2.26%至9.67% [4] - 2025年一季度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00至1800万元,同比变动12.90%至27.01% [4] 宏工科技情况 - 国内锂电行业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核心供应商之一,客户拓展成果显著,业务规模增长 [1] - 积极拓展精细化工、橡胶塑料、食品医药等新细分领域客户,进入众多企业供应商序列 [2] - 以“让物料处理更简单”为使命,是物料自动化处理方案解决商 [4] - 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972.93万元至3633.58万元,同比变动 -36.35%至 -22.21% [5][6] - 2025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42543.64 - 51997.78万元,同比变动 -8.94%至 -11.30% [6] - 2025年1 - 3月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2.28 - 3437.23万元,同比变动 -33.03%至 -18.14% [6]
Ecovyst (ECVT)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7 1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8.7%;全年调整后EBITDA为2.38亿美元,低于2023年的2.6亿美元 [6][19] - 2024年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第四季度EcoViz销售额同比增长5% [16][18] - 2024年底净债务杠杆率为3倍,低于2024年9月30日的3.2倍;全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超850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1300万美元 [6][21] - 预计2025年GAAP销售额在7.55 - 8.15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DA在2.38 - 2.58亿美元之间,中点较2024年增长4% [23][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Eco Services 业务 - 第四季度销售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5%;调整后EBITDA为54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12%,利润率为36%,同比上升210个基点 [20] - 预计2025年该业务将增长,考虑硫成本转嫁影响后,销售额将实现低两位数增长,调整后EBITDA将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23][25] Advanced Materials and Catalyst 业务 - 第四季度Advanced Silicas销售额为3300万美元,同比增长5%;ZELUS合资企业销售额下降;调整后EBITDA为2800万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略有上升 [21] - 预计2025年聚乙烯催化剂销售将继续超越全球需求增长,Advanced Silicas销售额将实现低两位数增长,Zillist合资企业销售额将实现中个位数增长,调整后EBITDA将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24][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仍具挑战,部分终端用途近期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但多数服务领域需求趋势强劲,长期前景乐观 [8] - 聚乙烯全球需求低迷,亚洲产能过剩,但美国和中东地区产能利用率较高 [11][12] - 预计2025年再生服务将保持积极态势,汽油需求稳定,烷基化装置利用率高 [8]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原硫酸销售因全球工业需求波动和亚洲产能过剩面临不确定性,下半年需求将增强 [9] - 预计2025年CHEM32的非原位催化剂活化需求将增加,加氢裂化催化剂销售将高于2024年,排放控制应用催化剂销售近期仍将低迷 [10][11] - 预计未来12 - 18个月可再生柴油生产需求将恢复,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将增长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通过提高核心和工业业务的可靠性、消除瓶颈和有机扩张来实现增长,并抓住新兴领域的有利趋势 [30] - 持续投资可靠性举措,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受益;推进产能扩张项目,以支持核心、工业业务和新兴技术 [7] - 与行业领导者合作,完善先进塑料回收技术,服务生物催化和碳捕获工艺的增长 [8] - 2024年12月,公司董事会启动了对Advanced Materials and Catalyst业务的战略审查,预计2025年年中完成 [3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具有挑战性,但核心和工业业务表现出韧性,再生服务业务实现增长目标,工业业务保持稳定 [29] - 公司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进展,有望为未来增长提供动力 [29] - 2025年宏观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因素仍不确定,但公司核心和工业业务将保持韧性,有信心实现增长目标 [31][32]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公司生产超300万吨产品,未发生一起OSHA可记录工伤事故,为公司历史最佳表现 [5] - 公司与Chiral Vision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开展酶固定化应用 [15] - Zeolyst合资企业的Opel Infinity系列催化剂被证明可显著降低热解油生产所需的热强度,为客户生产更高质量和价值的热解油 [1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第一季度各业务量下降情况、自身周转成本的财务影响以及原硫酸价格成本时间安排 - 周转成本对公司有几百万美元的影响,客户周转成本也有几百万美元;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固定成本吸收时间和原硫酸时间安排 [34][35] 问题2:聚乙烯需求近期疲软原因及订单模式情况 - 亚洲市场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订单方面,客户在第四季度增加库存,第一季度订单模式较轻,预计下半年将回升 [37] 问题3:第一季度EBITDA创历史新低的原因 - 再生业务方面,公司和炼油厂上半年检修增多,但该业务全年仍有望表现良好;原硫酸业务预计全年表现良好,但增长主要在下半年;Advanced Materials and Catalyst业务订单具有波动性,第一季度是正常的时间安排问题 [42][43][45] 问题4:销售与EBITDA指引中增量利润率较低的原因 - 硫成本转嫁会影响利润率,但不影响EBITDA;业务组合方面,加氢裂化销售利润不如可持续燃料;FMC周转成本上升,但销售价格也相应提高 [48][49] 问题5:董事会为何现在对Advanced Materials and Catalyst业务进行战略审查 - 董事会认为该业务有价值,核心业务稳定且有新兴机会,审查旨在探索最大化股东价值的其他方式 [52][53] 问题6:公司2025年EBITDA不增长的条件 - 催化剂订单时间安排可能影响业绩;宏观经济环境中的关税和地缘政治问题也可能带来经济干扰 [55][56] 问题7:Zielus合资企业和加氢裂化业务订单时间问题持续存在的原因 - 合资企业和客户订单时间差异一直存在,加氢裂化订单通常在固定床更换后3 - 4年下达,订单时间可能相差几个月;特种催化剂订单具有波动性,可能每4 - 6年出现一次 [61][62][63] 问题8:新兴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否仍按计划在2025年推出及销售情况 - 生物催化领域客户兴趣增加,公司产品反馈良好;先进回收业务客户试验反馈积极,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开始产生销售 [64][65] 问题9:AMC业务中与重型和可持续喷气燃料类别相关的销售或EBITDA占比 - 未给出具体范围,可持续燃料业务约占AM and C总销售额的10%或略低;预计该业务今年持平或略有增长,长期将继续增长 [70][71][72] 问题10:关于保留或退出Ziali JV的权衡考虑 - 公司参与Zialis合资企业37年,该合资企业已扩展到多个领域,双方愿意持续投资,预计未来将继续运营 [73][74] 问题11:公司展望范围是否考虑了正常的时间安排或波动性 - 时间安排和波动性在正常范围内,公司对客户检修时间有较好的可见性,今年上半年检修较为集中 [76][77] 问题12:第一季度EBITDA是否在正常季节性范围内 - 生态服务业务上半年和下半年收益大致为40:60;AM and C业务大致为30:70,与去年情况相似 [80][81] 问题13: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情况 - 约500 - 600万美元是2024年预算延迟到今年的;支出增加主要用于Kansas City和CHEM32的产能扩张项目,还有少量用于成本降低和其他小型增长项目 [88][89] 问题14:减值费用的成因及思考 - 对Zielus合资企业的原始投资未调整,只是因当前可持续燃料和排放控制业务需求下降,减少了多年前业务合并时的部分增值 [91] 问题15:硫成本大幅增加的传导时间及对业绩的影响 - 硫成本上升与炼油厂检修有关,价格在第一季度上涨;成本大多在同一季度转嫁,有一定滞后,但对第一季度业绩影响不大 [9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