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催化剂
icon
搜索文档
凯立新材:破解化学工业“芯片”困局,铸就中国催化技术硬核实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5:18
行业地位与核心价值 - 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产业链中占据芯片般核心地位 决定化工产品转化效率与品质 直接影响产业链安全与竞争力[1] 公司发展历程 - 二十年前中国高端催化剂被国外垄断 存在价格高昂 供货周期长等问题[1] - 公司从零起步攻克技术难题 在精细化工 基础化工 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开拓[1] - 开发多种催化剂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填补国内空白[1] 技术创新成果 - 在等效基础上持续降低贵金属含量 每年为下游企业减少贵金属采购成本超亿元[1] - 开发PVC无汞催化剂 助力全球首家电石法聚氯乙烯产线实现无汞化生产[1] - 以自主研发催化剂为核心向下游延伸 布局HNBR特种橡胶市场[1] 行业影响与成就 - 推动整个化工行业向高效低耗方向转型[1] - 实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革命的企业愿景[1] - 拓宽中国高端化工材料自主供给渠道[1] - 用二十年坚守创新证明中国贵金属催化剂领域硬核实力[1]
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实现催化剂中贵金属利用率逼近100%
科技日报· 2025-09-28 00:49
催化剂被誉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在众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加速作用。贵金属是催化剂的关键组分,其用量关乎化工过程的节能增效。 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创新提出"原子抽提"策略,将在催化中起关键作用的贵金属铂原子全部抽提到表面参与催化反应,利用率逼近100%。相关研究成 果9月26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在传统催化反应中,贵金属原子易聚集成较大颗粒,导致大量原子埋藏在颗粒内部,无法参与表面反应,催化效率在低位徘徊。这一问题在丙烯生产的 关键工艺,丙烷脱氢中尤为突出。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是塑料、橡胶、纤维、医药等领域重要的基础原料,2024年中国丙烯产量占全球总 产量三分之一,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丙烷脱氢生产中约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工艺采用贵金属催化剂,但传统催化剂依赖稀缺贵金属、原子利用率低, 严重制约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一挑战,天津大学教授巩金龙带领研究团队经过近十年研究,开创性研发出"原子抽提"技术:通过在颗粒表面构造可选择性吸引贵金属原子的结 构单元,将包埋在颗粒内部的贵金属原子逐一吸引到表面。 新能源化工团队负责人巩金龙教授(右一)与团队成员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
中触媒9月25日获融资买入531.91万元,融资余额1.1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38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2.18% 成交额5386.22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531.91万元 融资偿还308.78万元 融资净买入223.13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6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2.38%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1.16亿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707户 较上期增加5.14% [2] - 人均流通股16261股 较上期减少4.8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1亿元 同比增长16.46% [2] - 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增长31.52%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辽宁省大连普湾新区松木岛化工园区 [1] - 成立于2008年8月8日 于2022年2月16日上市 [1] 主营业务构成 - 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系列收入占比89.46% [1] - 非分子筛催化剂系列收入占比6.28%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3.12% 技术收入占比1.14%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2亿元 [2] - 近三年累计派现1.41亿元 [2]
中自科技9月25日获融资买入362.95万元,融资余额1.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31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1.78% 成交额达5636.34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62.95万元 融资偿还614.26万元 融资净卖出251.31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0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4.21% 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持股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563户 较上期增长14.82% [2] - 人均流通股13962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47.78%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0亿元 同比增长5.65%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91.97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313.86%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环保催化剂研发生产销售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占比96.12% [1] - 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 2021年10月22日上市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1] 分红派现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81.05万元 [2] - 近三年累计派现金额为0元 [2]
肯特催化(603120.SH):生产的部分催化材料,可应用于超级电容电解质领域
格隆汇· 2025-09-05 09:52
业务应用 - 公司生产的部分催化材料可应用于超级电容电解质领域 [1] 财务贡献 - 超级电容电解质相关产品收入占比相对较小 [1] - 尚未达到公司整体收入的显著比例 [1]
肯特催化上市后首份半年报业绩稳健 下游应用广阔新兴领域增长值得期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3:5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6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归母净利润3934.99万元,同比保持稳定 [1] - 一季度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6.75%,归母净利润1755.51万元,同比增长20.27%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80.81万元,同比增长23.72% [3] - 资产负债率11.95%,同比下降5.69个百分点 [3]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季铵盐系列产品收入1.52亿元,毛利率24.18% [3] - 季铵碱系列产品收入7920.27万元,毛利率39.65% [3] - 季鏻盐系列产品收入3642.62万元,毛利率24.45% [3] - 冠醚系列产品收入1319.82万元,毛利率44.59% [3]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精细化工、分子筛、高分子材料、电池电解液、油田化学品等 [1][2] 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 - 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8% [3] -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3件、实用新型专利178件、软件著作权15件 [3] - 掌握离子膜电解技术、模板法合成技术、络合结晶技术等先进工艺阵列 [4] - 季铵碱生产工艺实现低杂质特性连续化生产,冠醚合成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843.9亿元增长至2024年1042.7亿元,复合增长率4.32% [6] - 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落后产能持续淘汰 [6] - 催化剂国产化替代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6] - 公司在相转移催化剂领域市占率从2020年17.45%提升至2022年22.62% [7] 新兴业务布局 - 冠醚产品用作锂电池导电添加剂,四乙基氟硼酸铵应用于超级电容器 [9] - 产品已进入永太科技、新宙邦等电池电解质企业供应链 [9] - 电子级季铵碱研发项目进入中试阶段,瞄准半导体显影液市场 [10][11] - 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预计2025年达460.45万吨,其中半导体需求102.65万吨 [10] - IPO募投项目规划2500吨四乙基氢氧化铵产能,切入湿电子化学品领域 [11] 竞争优势与客户合作 - 具备技术领先性和产品系列完整性优势 [8] - 客户覆盖石油炼制、医药化工、环境保护、农药等核心领域 [8] - 采用"并行研发"模式,与客户共同开发专用催化剂 [8] -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4]
凯立新材(688269):医药、基础化工销量高增,25Q2盈利能力显著回升
山西证券· 2025-08-25 07:2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凯立新材(688269 SH)维持"买入-B"评级 [3][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0 14亿元 同比增长24 86% 归母净利润0 61亿元 同比增长30 83% [4] - 第二季度营收3 89亿元 同比降低23 42% 环比降低37 89% 但归母净利润0 39亿元 同比增长11 38% 环比大幅增长79 44% [4] - 催化剂产品整体销量同比增长122 33% 其中医药领域增长49 26% 基础化工领域增长185 54% 环保新能源领域增长1497 06% [5] - 贵金属原材料价格回升 2025年第二季度钯 铑平均价格环比增长2 74%和9 93% 推动毛利率环比上升10 14个百分点至18 26% 净利率环比上升6 60个百分点至10 10% [6] - 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 PVC无汞催化剂产线完成自动化升级 BDO用催化剂 氯化氢氧化催化剂 烷烃脱氢催化剂进入工业应用 HNBR工艺技术进入调试阶段 [7]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22 01亿元 26 06亿元 30 14亿元 同比增长30 5% 18 4% 15 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 67亿元 2 35亿元 2 97亿元 同比增长80 3% 40 7% 26 5% [8] 市场与财务数据 - 当前股价39 96元 年内最高41 01元 最低20 86元 总市值52 23亿元 流通市值52 23亿元 [2] - 2025年6月30日基本每股收益0 47元 每股净资产8 03元 净资产收益率5 82% [2]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1 28元 市盈率31 3倍 2026年每股收益1 80元 市盈率22 2倍 2027年每股收益2 27元 市盈率17 6倍 [8][10] - 预测毛利率从2024年的11 2%提升至2027年的16 3% 净利率从5 5%提升至9 9% 净资产收益率从8 7%提升至18 2% [10] 业务表现 - 医药领域增长源于核心客户需求增加和市场份额提升 [5] - 基础化工领域增长主要由PVC无汞催化剂销量同比增长113 22%及新产品推动 [5] - 环保新能源领域增长源于氢能催化剂进展 与多家电解水制氢头部企业合作 [5] - 原材料价格回升和销量增加共同推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6]
肯特催化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1.73%,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0 23:08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0.71% [1] - 归母净利润3934.99万元,同比下降1.7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52亿元,同比下降6.88%,归母净利润2179.48万元,同比下降14.35% [1] - 毛利率28.82%,同比上升6.56%,净利率13.3%,同比下降1.03% [1] - 每股收益0.52元,同比下降11.86% [1] 现金流与资产结构 - 货币资金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8%,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 [1][3] - 应收账款1.49亿元,同比增长7.28%,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58.89% [1][5]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元,同比下降7.21% [1] - 有息负债78.1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4.22% [1] 费用与资本运作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959.59万元,三费占营收比10.01%,同比上升24.14% [1] - 在建工程同比大幅增长140.67%,主要因募投项目投入支出 [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5784.23%,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 [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8280.24%,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 [3] 历史业绩与回报 - 公司去年ROIC为11.24%,净利率为15.16% [4] - 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5.53%,2024年为最差年份,ROIC为11.24% [4] - 公司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4]
凯立新材:公司催化剂产品可用于创新药研制、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9:40
公司业务应用 - 公司催化剂产品可用于创新药研制、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 [2] - 医药领域催化剂收入占比40.51% [2] 财务数据 - 医药领域催化剂收入数据统计截止2025年上半年 [2]
凯立新材(688269.SH):催化剂产品可用于创新药研制、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
格隆汇· 2025-08-20 09:32
公司业务应用 - 催化剂产品可用于创新药研制、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 [1] - 医药领域催化剂收入占比40.51%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医药领域催化剂收入占比40.5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