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

搜索文档
南京奥体中心:是赛事主场,更是“全民客厅”
南京日报· 2025-07-02 02:10
南京奥体中心发展历程 - 2002年为迎接"十运会"启动建设 占地89 7万平方米 五大场馆融合自然与体育元素 主体育场以"金陵红"斜拱为标志性设计[5] - 2006年率先推行市场化运营 开启从"赛事擂台"向"全民客厅"转型 定位城市之窗 文明高地 服务平台三大功能[13] - 2019年实现业务结构优化 体育培训收入反超体育健身收入 完成新旧动能转换[13] - 2024年举办36场大型演唱会 23场大型赛事 接待健身人群近400万人次 日均超1万人[14][20] 运营模式创新 - 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全民健身 文体活动 体育商业 无形资产 打造多功能复合型场所[13] - 构建"大型文体活动+校企运动会+自办活动"运营格局 成功孵化"亲子泡泡跑"等IP项目[14] - 2024年举办任贤齐 莫文蔚 周深等明星演唱会及网球 羽毛球等专业赛事[15] - 实现全天候运营:晨练老人 午间白领 傍晚青少年 周末长跑者等多时段用户覆盖[17]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苏超联赛"累计观赛50万人次 抖音话题播放80亿次 南京主场门票秒罄[3]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显著:外地游客量增长48% 异地消费额增15% 盐水鸭订单增58%[24][25] - 衍生文创销售额破千万元 球队围巾 吉祥物玩偶成为城市伴手礼[25] - 通过"赛事流量+文化认同"模式 实现消费能级提升与城市品牌增值[23][26] 城市发展启示 - 验证"人文经济学"实践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22][23] - 创新"全域主场"概念 以门票为支点构建住宿 餐饮 文旅消费闭环[31] - 突破传统场馆赛后利用难题 形成可持续运营的"南京模式"[9][10] - 成为城市活力新地标 承载市民情感与梦想 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8][34]
成都以赛为媒兴城惠民
经济日报· 2025-07-01 22:21
赛事筹备与城市升级 - 成都举办第12届世界运动会,继大运会后再次承办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展示3000年古蜀文明底蕴与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的融合 [2] - 27个竞赛场馆同步升级,包括四川省体育馆(自由搏击/泰拳)、新都区棒垒球场、金牛区城北体育馆(体育舞蹈)等,通过"微创式"改造提升老场馆活力 [3] - 近万名赛会志愿者提供"双语服务+文化导览",世运会元素通过充气玩偶、倒计时装置等渗透城市肌理,跑酷、飞盘等新潮运动带动市民参与 [3] 体育设施与惠民工程 - 四川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2022年提升27%,成都新建改造77个体育公园、407个社区运动角、830处天府绿道新空间 [5][6] - 打造30个"世运空间"微场景,包含知识科普和项目体验功能,首个示范点锦江区R29社区生活空间已举办54场活动 [6] - "家门口运动空间"模式兴起,如立交桥下轮滑俱乐部、公园绿道网球场地,推动"万人千场"友谊赛等市民体育活动 [6] 赛事经济与产业动能 - 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2024年承办228场活动,吸引140万人次观赛观演,单场中超比赛入场观众达41607人,带动周边餐饮、纪念品消费增长 [7] - 2023年大运会带动旅游消费126亿元,2024年世运会吸引100+国家4000+运动员及家属,进一步刺激消费 [7] - 2024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同比+9%),目标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1500亿元,增加值占GDP超2%,消费规模达800亿元 [9] 文旅消费与场景创新 - 暑期消费季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围绕世运会场馆策划五大文旅地图,覆盖乡村微度假、古镇潮玩等领域 [8] - "票根经济"联动160家餐饮、住宿及景区,凭赛事票证享优惠,实现"老成都新玩法"的客群精准覆盖 [8]
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今年已注册超8万家体育赛事相关企业
企查查· 2025-07-01 03:18
赛事经济规模与效益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场均观众超万人、社交媒体传播量数亿次,预计整个赛季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1] - 2024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671场,参赛人次约656万,赛事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61个市、537个区县 [1] - 龙舟等新兴赛事蓬勃发展,赛事经济呈现新兴与多元并进趋势 [1] 体育赛事相关企业数据 - 国内现存体育赛事相关企业76.2万家,近十年注册量整体增长 [1][2] - 2024年全年注册15.66万家,今年已注册8.23万家,其中前5月注册6.76万家,同比增长6.26% [1][2] - 成立年限在1-3年的企业占比最高达31.95%,1年内和10年以上的企业分别占比20.51%、5.78% [1][3] 企业地域分布特征 - 新一线城市体育赛事相关企业占比最高达25.36%,一线城市占比24.16% [1][4] - 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相关企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9.48%、16.56%,随城市线级递增而减少 [1][4]
让暑期生活安全又充实,陕西在行动
陕西日报· 2025-06-30 22:33
交通安全整治行动 - 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在全省组织开展暑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时间为6月16日至8月31日 [1] - 深入排查治理公路隐患,重点排查交通标志不符合规范要求、绿植遮挡等安全隐患 [1] - 全面排查治理校园内外隐患,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1] - 打击酒驾醉驾,查处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提升重点车辆精准查缉能力 [1] - 加密"一早一晚"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路查路检频次 [1] - 整治农村"双违",深化飙车炸街、噪音扰民集中打击整治行动 [1] -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警示,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1] 暑期文旅活动 - 陕西策划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 [1] - 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1] - 打造创新融合多业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8个主题文旅系列活动 [2] - 策划推出夏景风光、民俗风情、乡村美景、亲子度假、红色记忆5条精品畅游线路 [2] - 联动全省各地举办特色品牌活动,如宝鸡市全国游客周游宝鸡系列推广活动、咸阳市"音乐之夏"主题演出活动等 [2] - 铜川市开展"三秦四季·清凉铜川"主题夏季活动120余项 [2] - 榆林市举办"清爽榆林"文旅消费季,通过151项特色活动促进多业态融合消费 [2] 研学旅游与惠民措施 - 暑期是研学游、毕业游、亲子游的高峰期,陕西打造优质研学产品,涵盖多个主题 [3] - 全省100余家景区实行中高考学生免门票,在校学生门票打折及多项优惠举措 [3] - 咸阳老街、安康市石泉县秦巴老街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举办126项特色活动 [3] - 各地还将举办75项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和83项亲水消夏活动 [3] - 陕西文旅惠民平台发放五至八折惠民券,各市通过多种形式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3] 青少年体育赛事 - 7月至8月,陕西将举办151项面向各年龄段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活动 [3] - 开展陕西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陕西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等体育活动 [4] -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包括26个夏季项目和4个冬季项目,参赛青少年运动员将超过1万人 [4] - 陕西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设置田径、篮球、足球、武术等多个体育项目比赛 [4] -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共设置30余个项目,预计参与青少年超过3万人 [4] - 各市(区)暑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 [5]
10元“苏超“小球票或撬动数千元消费?谁能接住下一个“流量之
搜狐财经· 2025-06-30 05:21
文旅消费带动效应 - 江苏通过10元"苏超"球票显著拉动文旅消费 无锡 扬州等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较前周末增长近50% [1] - 美团数据显示江苏五星酒店订单同比增长38% 常州赛场周边酒店搜索量接近翻倍 [1] - 国家发改委公开肯定赛事对激活产业和满足群众需求的双重价值 [1] 景区联动营销策略 - 常州恐龙园通过赛场恐龙玩偶助阵 带动景区搜索量上涨60% 南京取代上海成为其最大异地客源地 [1] - 常州喜来登等五星酒店周末连住订单增加13% 赛场周边酒店针对南京游客推出九折优惠 [1][3] - 连云港游客案例显示10元球票撬动人均2700元消费 家庭客群单次行程预算可达5000元 [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广东借鉴江苏模式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赛事期间三公里内酒店持续满房 深圳宝安主场带动周边餐饮业 [3] - 佛山"西甲"有效激活狮山镇夜经济 广州足球公园及十五运会筹备显示区域竞争态势 [3] - 赛事与文旅资源形成"火锅底料+配菜"协同效应 江苏已实现消费转化 广东处于布局阶段 [4] 跨城消费特征 - 南京至常州出现显著客流反向流动 文旅企业通过方言文化符号(如"结丨"T恤)增强体验黏性 [3] - 交通(高铁) 住宿 餐饮 景区 休闲服务构成完整消费链 衍生特产购物等二次消费场景 [3]
逆袭、暴涨、火爆、出圈!这半年真刺激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05:05
资本市场政策动态 - 证监会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商业保险资金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预计每年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长期资金 [2] - 财政部向四大行注资5000亿元,银行板块股价走出"深V"走势 [12] -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并获央行再贷款支持,社保基金会增持国内股票,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险资入市 [14]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21] - 证监会松绑并购重组规则,相关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23] 科技与AI产业突破 - DeepSeek应用上线18天日活突破1500万,登顶中美应用商店下载榜,带动概念股走强 [6]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表演后持续技术迭代,推动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活跃 [8] - 北京举办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展示产业技术进展 [19] 文化娱乐产业亮点 - 《哪吒2》全球票房超越好莱坞动画,光线传媒市值突破千亿元,导演饺子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导演 [9][10] - 泡泡玛特Labubu潮玩拍出108万元天价,推动IP经济概念和公司股价上涨 [31][32] 金融市场热点 - 金价连续突破800/900/1000元/克关口,催生"黄金投资热" [16][17] - 稳定币概念受中美政策推动走红,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25] 体育与区域经济 -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带动体育板块上涨,金陵体育等多股涨停 [29]
提振消费进行时 | 赛事流量变消费增量
广西日报· 2025-06-29 03:02
赛事与文旅融合 - 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乙组全国总决赛在梧州举行,吸引约500人参赛,赛事间隙运动员参与文旅活动[1] - 运动员在梧州骑楼城步行街体验岭南文化,包括网红拍报机、特色建筑和美食,如冰泉豆浆、牛肠酸、双钱龟苓膏等[1] - 梧州国家足球训练基地是原国家体委与地方共建的全国三大足球训练基地之一,迄今接待4000多支球队约12万名运动员[2] 体育+文旅消费场景 - 梧州策划趣味运动会、露营烧烤、围炉煮茶等活动,打造"赛足球、赏风景、学非遗、品美食"的消费新场景[2] - 梧州市通过举办迎新春足球邀请赛、潮动三月三·抖音足球嘉年华等赛事,打造"跟着赛事游梧州"文旅品牌[3] - 梧州体育训练基地1—6月累计接待游客9.1万人次,其中冬训及参赛运动员、家长达4000余人,实现营业收入388.85万元,拉动旅游消费250万元[3] 未来发展路径 - 广西梧州体育训练基地将继续探索体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借助赛事扩大影响力并激发城市消费活力[3]
乐言商业|“苏超”迈向顶流,“黄牛”和赛事统一运作如何破?
第一财经· 2025-06-28 15:18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赛事带动周边3公里范围内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25%,苏州市整体酒店预订热度环比增长19% [1] - 赛事核心经济圈涵盖酒店、餐饮、休闲娱乐及个体工商户,同时辐射城市景点、交通等业态 [1] -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赛季综合经济效益将超3亿元 [1] 赛事出圈条件 - 江苏省13个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楚汉争霸""早茶德比"等)形成天然看点 [3] - 城市经济发达且差距小,具备专业场馆和接待能力,非专业比赛性质吸引泛球迷群体 [3] - 分散化票务渠道包括"看个比赛"小程序及各地独立入口(如"运动扬州""宿心办"等) [5] 运营管理问题 - 黄牛倒票现象严重,苏州对战扬州比赛门票被炒至原价19.9元的14倍(280元) [3] - 公安机关已抓获105名黄牛,采取刑事强制1人、行政处罚37人 [4][5] - 宿迁足球队因商业活动违规遭调查,暴露赛事商业化运作缺乏规范管理 [6] 长期发展建议 - 需统一规划并由专业经纪公司运作票务、传播、商业转化及赛事管理 [1][5] - 建议整合分散票务入口以强化管理并打击黄牛 [5] - 商业化需合法合规,通过专业管理保障赛事可持续性和关注度 [6]
南京VS苏州比赛将创上座人数新高,苏超效应不断外溢
第一财经· 2025-06-28 10:43
苏超赛事热度 - 苏超比赛出现数十万至上百万人抢票现象 热度持续爆表 [1] - 7月5日南京队vs苏州队比赛将在61000人容量的南京奥体中心举行 预计创上座人数新纪录 [1] - 6月27日门票开售10秒内数万张球票被抢光 开售前1小时关注人数飙升至近70万 [1] 文旅消费带动效应 - 连云港队主场赛事带动景区免费开放 连岛景区单日游客量超1万人次 较前日大幅提升 [1] - 南京第三轮比赛期间全市重点监测商场实现销售额5.34亿元 同比增长22.54% [2] - 新街口商圈百货类企业销售额达3.66亿元 同比增长28.26% [2] 城市经济策略 - 无锡推出首批40个"足球夜市" 利用商业区大屏和特色集市进行推广 [2] - 南通市计划通过"赛事+"模式 组织"啤酒嘉年华"等活动 促进文旅体商融合 [3] - 江苏省政府强调要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 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 [3] 赛事经济模式 - 徐州发布提出要深度挖掘赛事流量 实现从"观赛人流"到"消费留量"的转化 [2] - 专家指出苏超效应已外溢至文旅和城市文化展现领域 更大程度拉动经济发展 [2] - 无锡计划持续放大苏超效应 发展赛事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主导型经济 [2]
体育赛事点燃消费热情 体育经济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6-28 03:49
赛事热度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5轮比赛持续升温,赛场内外热度高涨 [1] - 苏州队对阵扬州队第五轮比赛两轮抢票人次总计达144万,创"苏超"开赛以来抢票人次新纪录 [3] 消费市场表现 - "苏超"火爆带动球迷和市民消费热情,商家持续推出新品满足需求 [1] - 苏州市体育中心苏州队文创首发快闪店内,"助威"装备吸引大量球迷打卡 [3] - 苏州山塘街、阳澄湖服务区商家将文创产品与旅游打卡体验结合,吸引游客感受足球文化 [5] - 盐城市体育用品店球衣、球鞋等商品销量显著增长 [7] 体育经济拉动 - "苏超"联赛持续升温,推动江苏体育消费市场热潮,从运动消费到球场预定全方位激活体育经济 [5] - "苏超"火爆直接拉动球场预订量增长 [7] 青训与足球文化推广 - "苏超"球队队员参与青训,为小球员讲解足球技巧并示范动作要领,推广足球文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