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我市发布提升“苏超”赛事及其他大型文体活动服务保障举措和优惠政策 来镇江主场,赴一站式服务盛宴
镇江日报· 2025-07-04 00:39
赛事经济与城市活力 - "苏超"赛事人气飙升,体育赛事对景区、酒店、餐饮等关联消费带动效应显著[2] - 去年招引的6场大型演唱会直接拉动关联消费,今年已成功举办许嵩演唱会吸引超3.5万人观演[2] - 体产公司正在洽谈多个演唱会项目,预计全年大型演唱会不低于4场[2] - 下半年将承办"金山杯"全国击剑公开赛、全国象棋儿童赛等国家级赛事,并举办南山越野赛等特色品牌赛事[2] 文旅融合与消费促进 - 文广旅局策划十大亮点项目,推出"体育搭台、文旅唱戏"模式,设置55个非遗市集展位涵盖12个城市32个非遗项目[3] - 配套推出10余款文创产品如醋坛玩偶、蹴鞠冰箱贴,开展17项非遗美食品尝活动[3] - 比赛当日设置传统戏剧、曲艺等舞台演出,并融入镇江神话人物IP互动环节[3] - 推出"苏超"镇江畅游二维码整合七大板块信息,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4] 交通与配套服务 - 主场比赛日开通5条定制公交专线,其中2条赛前免费直达专线发车间隔30分钟,3条赛后散场专线流水发车[5] - 赛前一日及当日新增"三山一渡""醋文化博物馆"两条旅游专线,定班运营且凭票免费乘坐[5] - 设置4个网约车上客点及交通志愿服务队伍,现场引导乘车[6] 消费激励与市场监管 - 商务局推出"票根+"三大主线活动,包括向客场游客赠送万碗锅盖面套餐(含肴肉、香醋)[7] - 客场比赛日现场赠送2000份锅盖面,消费者可通过"U惠+"小程序在35家门店领券[7] - 市场监管局建立重点酒店价格监测机制,动态跟踪异常涨价行为并优化投诉响应机制[8]
★国家发展改革委: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新的储备政策陆续出台实施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1:55
稳经济举措 - 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在7月下达 [1] - 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1] - 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深化文体旅融合等内容将被纳入相关规划和政策 [1]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6.2% 增速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增速是2024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5% [1] - 5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出口增长6.3% [1] "两新"政策实施情况 -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 [2] - 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等销售快速增长 [2] - 加强设备更新项目闭环管理 加快项目建设 强化资金监管 [2] - 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月、每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 [2] 体育赛事和文旅产业发展 - 群众对多元化和群众性的体育赛事、运动健身热情高、需求大 [2]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3] - 力争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3] - 推动体育赛事活动与非遗民俗、旅游观光、餐饮美食等深度融合 [3]
“苏超”赛事带火多城消费 开启江苏文体旅融合新模式
央视网· 2025-07-02 12:07
商圈消费增长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赛事带动商圈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03% 销售额环比增长114% [1] - 运动休闲类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13% [1] - 消费力前五大商圈为南京新街口 苏州山塘街 泰州三水湾/柳园 无锡崇安寺 常州和平路中路商圈 [1] 酒旅消费表现 - 镇江酒旅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08% 较无赛事的上一周末增长248% [1] - 宿迁 泰州 苏州酒旅团购订单消费分别环比增长41% 31% 34% [1] 地域美食消费 - 徐州烧烤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近80% [2] - 扬州炒饭订单量环比增长27% 消费额增长44% [2] - 盐城特色美食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8% 15% [2] 景区联动效应 - 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团购订单消费及消费额均环比增长超46% [2] - 盐城中华麋鹿园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超353% [2] 文体旅融合模式 - 赛事IP与城市资源深度绑定形成全链路消费激活 涵盖商圈 美食 文旅等场景 [2] - 政府引导与市场协同发力 实现文化符号与消费场景创意联动 [2] - 赛事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提供全国可复制的文体旅融合样本 [2]
秒光!动辄数十万上百万人抢票,平均每数十人才能买到一张票
第一财经· 2025-07-02 08:57
赛事影响力与普及度 - 苏超赛事在江苏居民中的知晓率达95.2%,其中非常了解的占近三分之一 [1] - 58.5%的居民因网络热点话题关注苏超,非传统球迷群体占比近八成 [1] - 赛事成功连接非传统球迷群体,推动足球普及率提升,专家认为这是提升中国足球普及率的重要方向 [1] 消费拉动效应 - 80.4%的居民感受到赛事对日常生活和消费的积极影响 [2] - 58.9%的居民计划因苏超增加体育相关消费(运动、培训、装备等),65.5%将增加文旅消费 [2] - 62.3%的居民会购买苏超周边衍生品,30.6%有意愿购买“门票+文旅套餐” [2] 观赛需求与市场热度 - 84.2%的居民有观赛意愿,52.1%已观看过比赛,32.1%计划后续观看 [2] - 57.4%的居民愿购票观看主场比赛,28.1%愿赴客场助威 [2] - 单场比赛抢票人次屡创新高,例如常州队主场对战南京队预约购票人数达76万,苏州VS扬州比赛两轮抢票总人次超140万 [3] 行业潜力与政策支持 - 专家指出优质赛事供应仍有巨大增长空间,苏超模式可能引发其他省份借鉴创新 [3] - 国家发改委表示群众对多元化体育赛事需求旺盛,体育与文旅产业潜力巨大 [3] - 未来政策将重点拓展全民健身空间、推动户外运动发展、促进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 [4] 基础设施与参与度 - 扬超基地5片球场日均接待球队超20支,工作日晚间预订率80%,周末需提前十天预订 [2]
杭州“楼BA”来了 武林广场仲夏热力将燃
杭州日报· 2025-07-02 02:52
赛事概况 - 杭州市商务社区街头篮球武林争霸赛(2025赛季)将于7月1日在武林广场开幕,结合热血篮球与商圈经济[1] - 比赛分为集体项目三人制篮球赛和个人项目三分球大赛,其中三人制篮球赛分预赛(7月7日-7月18日)和正赛(7月下旬-9月初)两个阶段[1] - 预赛由大运河数智城、拱墅区18个街道组织,最终121支队伍晋级正赛[1] - 正赛每周五至周日晚在武林广场举行,分为上下半区、30个小组比拼[1] - 正赛期间同步推出"三分投篮王"全民挑战活动,面向市民游客开放参与[1] 赛事背景与参与者 - 拱墅区商务社区篮球爱好者为参赛主力军,全区已建成30个商务社区,覆盖621幢楼宇(含62幢税收亿元楼宇)及3万家企业[1] - 拱墅区自2022年探索商务社区建设,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连续多年全省第一[1] 商圈联动与配套活动 - 武林广场后亚运时期已举办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等赛事,本次篮球赛将进一步激活商圈热度[2] - 同期举办文艺赋美演出、主题市集、首届武林吨吨冰饮节等文化与促消费活动[2] - 拱墅区四大商圈(大武林、大运河、大和平、新天地)联动,下半年计划推出115场促消费活动[2] - 配套发放餐饮消费券、商超消费券、大武林商圈消费券,并持续开展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2]
拱墅区街头篮球赛即将火爆开赛
每日商报· 2025-07-02 02:50
赛事背景与目的 - 拱墅区通过举办杭州市商务社区街头篮球武林争霸赛(2025赛季),旨在后亚运时期持续推进赛事进商圈活动,打造"商圈即赛场"的沉浸式体验模式 [2] - 赛事将武林广场转变为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擦亮其运动标签,让老地标焕发新活力 [2] - 以小篮球转动大经济,撬动武林广场的人气与商圈消费能级,以体育搭台激发夜经济 [2] 赛事名称与区域优势 - 选择"楼BA"名称源于拱墅区拥有良好的商务社区基础,作为全省商贸强区,聚焦商圈治理与产业发展 [3] - 自2022年起创新探索商务社区建设,建成30个商务社区,覆盖621幢楼宇,其中税收亿元以上楼宇62幢、企业3万余家 [3] - 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连续多年全省第一,为赛事提供坚实支撑 [3] 赛事内容与规则 - 比赛包括集体项目三人制篮球赛和个人项目三分球大赛 [4] - 三人制篮球赛分预赛(7月7日-7月18日)和正赛(7月下旬至9月初),121支队伍晋级正赛,每周五至周日晚在武林广场举行 [4] - 三分球大赛分淘汰赛和决赛,每支正赛队伍派1名运动员参加,最终决出前8名 [4] - 参赛资格不限性别、国籍,年龄18-60周岁的非职业运动员均可报名 [4] 配套活动与商业联动 - 赛事期间在武林广场打造"体育+商业"沉浸式消费场景,包括文艺演出、主题市集、冰饮节等活动 [5] - 拱墅区四大商圈下半年将举办115场促消费活动,配套发放餐饮、商超、大武林商圈消费券 [5] - 通过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6]
南京奥体中心:是赛事主场,更是“全民客厅”
南京日报· 2025-07-02 02:10
南京奥体中心发展历程 - 2002年为迎接"十运会"启动建设 占地89 7万平方米 五大场馆融合自然与体育元素 主体育场以"金陵红"斜拱为标志性设计[5] - 2006年率先推行市场化运营 开启从"赛事擂台"向"全民客厅"转型 定位城市之窗 文明高地 服务平台三大功能[13] - 2019年实现业务结构优化 体育培训收入反超体育健身收入 完成新旧动能转换[13] - 2024年举办36场大型演唱会 23场大型赛事 接待健身人群近400万人次 日均超1万人[14][20] 运营模式创新 - 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全民健身 文体活动 体育商业 无形资产 打造多功能复合型场所[13] - 构建"大型文体活动+校企运动会+自办活动"运营格局 成功孵化"亲子泡泡跑"等IP项目[14] - 2024年举办任贤齐 莫文蔚 周深等明星演唱会及网球 羽毛球等专业赛事[15] - 实现全天候运营:晨练老人 午间白领 傍晚青少年 周末长跑者等多时段用户覆盖[17]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苏超联赛"累计观赛50万人次 抖音话题播放80亿次 南京主场门票秒罄[3]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显著:外地游客量增长48% 异地消费额增15% 盐水鸭订单增58%[24][25] - 衍生文创销售额破千万元 球队围巾 吉祥物玩偶成为城市伴手礼[25] - 通过"赛事流量+文化认同"模式 实现消费能级提升与城市品牌增值[23][26] 城市发展启示 - 验证"人文经济学"实践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22][23] - 创新"全域主场"概念 以门票为支点构建住宿 餐饮 文旅消费闭环[31] - 突破传统场馆赛后利用难题 形成可持续运营的"南京模式"[9][10] - 成为城市活力新地标 承载市民情感与梦想 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8][34]
成都以赛为媒兴城惠民
经济日报· 2025-07-01 22:21
赛事筹备与城市升级 - 成都举办第12届世界运动会,继大运会后再次承办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展示3000年古蜀文明底蕴与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的融合 [2] - 27个竞赛场馆同步升级,包括四川省体育馆(自由搏击/泰拳)、新都区棒垒球场、金牛区城北体育馆(体育舞蹈)等,通过"微创式"改造提升老场馆活力 [3] - 近万名赛会志愿者提供"双语服务+文化导览",世运会元素通过充气玩偶、倒计时装置等渗透城市肌理,跑酷、飞盘等新潮运动带动市民参与 [3] 体育设施与惠民工程 - 四川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2022年提升27%,成都新建改造77个体育公园、407个社区运动角、830处天府绿道新空间 [5][6] - 打造30个"世运空间"微场景,包含知识科普和项目体验功能,首个示范点锦江区R29社区生活空间已举办54场活动 [6] - "家门口运动空间"模式兴起,如立交桥下轮滑俱乐部、公园绿道网球场地,推动"万人千场"友谊赛等市民体育活动 [6] 赛事经济与产业动能 - 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2024年承办228场活动,吸引140万人次观赛观演,单场中超比赛入场观众达41607人,带动周边餐饮、纪念品消费增长 [7] - 2023年大运会带动旅游消费126亿元,2024年世运会吸引100+国家4000+运动员及家属,进一步刺激消费 [7] - 2024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750亿元(同比+9%),目标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1500亿元,增加值占GDP超2%,消费规模达800亿元 [9] 文旅消费与场景创新 - 暑期消费季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围绕世运会场馆策划五大文旅地图,覆盖乡村微度假、古镇潮玩等领域 [8] - "票根经济"联动160家餐饮、住宿及景区,凭赛事票证享优惠,实现"老成都新玩法"的客群精准覆盖 [8]
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今年已注册超8万家体育赛事相关企业
企查查· 2025-07-01 03:18
赛事经济规模与效益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场均观众超万人、社交媒体传播量数亿次,预计整个赛季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1] - 2024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671场,参赛人次约656万,赛事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61个市、537个区县 [1] - 龙舟等新兴赛事蓬勃发展,赛事经济呈现新兴与多元并进趋势 [1] 体育赛事相关企业数据 - 国内现存体育赛事相关企业76.2万家,近十年注册量整体增长 [1][2] - 2024年全年注册15.66万家,今年已注册8.23万家,其中前5月注册6.76万家,同比增长6.26% [1][2] - 成立年限在1-3年的企业占比最高达31.95%,1年内和10年以上的企业分别占比20.51%、5.78% [1][3] 企业地域分布特征 - 新一线城市体育赛事相关企业占比最高达25.36%,一线城市占比24.16% [1][4] - 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相关企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9.48%、16.56%,随城市线级递增而减少 [1][4]
让暑期生活安全又充实,陕西在行动
陕西日报· 2025-06-30 22:33
交通安全整治行动 - 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在全省组织开展暑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时间为6月16日至8月31日 [1] - 深入排查治理公路隐患,重点排查交通标志不符合规范要求、绿植遮挡等安全隐患 [1] - 全面排查治理校园内外隐患,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1] - 打击酒驾醉驾,查处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提升重点车辆精准查缉能力 [1] - 加密"一早一晚"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路查路检频次 [1] - 整治农村"双违",深化飙车炸街、噪音扰民集中打击整治行动 [1] -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警示,实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1] 暑期文旅活动 - 陕西策划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 [1] - 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1] - 打造创新融合多业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8个主题文旅系列活动 [2] - 策划推出夏景风光、民俗风情、乡村美景、亲子度假、红色记忆5条精品畅游线路 [2] - 联动全省各地举办特色品牌活动,如宝鸡市全国游客周游宝鸡系列推广活动、咸阳市"音乐之夏"主题演出活动等 [2] - 铜川市开展"三秦四季·清凉铜川"主题夏季活动120余项 [2] - 榆林市举办"清爽榆林"文旅消费季,通过151项特色活动促进多业态融合消费 [2] 研学旅游与惠民措施 - 暑期是研学游、毕业游、亲子游的高峰期,陕西打造优质研学产品,涵盖多个主题 [3] - 全省100余家景区实行中高考学生免门票,在校学生门票打折及多项优惠举措 [3] - 咸阳老街、安康市石泉县秦巴老街等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举办126项特色活动 [3] - 各地还将举办75项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和83项亲水消夏活动 [3] - 陕西文旅惠民平台发放五至八折惠民券,各市通过多种形式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3] 青少年体育赛事 - 7月至8月,陕西将举办151项面向各年龄段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活动 [3] - 开展陕西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陕西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等体育活动 [4] -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包括26个夏季项目和4个冬季项目,参赛青少年运动员将超过1万人 [4] - 陕西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设置田径、篮球、足球、武术等多个体育项目比赛 [4] -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共设置30余个项目,预计参与青少年超过3万人 [4] - 各市(区)暑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