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将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招聘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6:23
招聘活动规划 - 2025年9月中下旬启动N城联动秋季招聘 组织超1万家用人单位进入全国超100所重点高校开展招聘[1] - 年底前在深圳举办大型综合招聘会 组织超1200家重点用人单位并提供超5万个优质就业岗位[2] - 同步开展公务员考录 选调生专项招录及事业单位招聘等政策性岗位吸纳计划[2] 产业与人才需求聚焦 - 招聘岗位重点针对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突出人工智能 机器人 集成电路 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1] - 发动科技领军企业 链主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现场参聘 提供年薪30万元以上和50万元以上的优质岗位[1] - 每场招聘聚焦高校优势专业精准匹配岗位 强调供需对接效率[1] 政策实施背景与成果 - 2025年2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7月中旬已提前实现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目标[2]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奔跑在创新前沿!按下科技强国建设“快进键”
新华社· 2025-08-29 13:51
科技创新成果 - 集齐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并实现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业运行 [1] - 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携月壤返回并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 [1][2] - 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验证 刷新量子系统真纠缠比特数目世界纪录 [2] - 异体CAR-T细胞疗法为缓解和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带来新希望 [2] 基础科学研究 -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实现首光观测 成功获取月球和木星辐射150GHz频段清晰图像 [2] - 热点论文数量世界占比持续增长 世界排名保持第一位 [2] - 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 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入 [3] 产业创新应用 - 发布基于6.6内核的桌面与服务器操作系统 为首个采用该内核的商业版国产操作系统 [4]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 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总和 [4] - 联合推出"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 直抵科研范式内核进一步解放科学家创造力 [6] 研发投入与创新生态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到1.2万亿元 [4] -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存在堵点 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亟待提升 [6]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以应用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6]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奔跑在创新前沿!按下科技强国建设“快进键”
新华社· 2025-08-29 07:30
核心观点 -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涵盖深空探测、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领域 并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研发投入大幅增长 [1][2][3][4] 前沿科技突破 -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实现首光观测 成功获取月球和木星辐射的150GHz频段清晰图像 [1] -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 [1] - 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 刷新量子系统真纠缠比特数目世界纪录 [1] - 异体CAR-T细胞疗法为缓解和治愈自身免疫性疾病带来新希望 [1] - 中国热点论文数量世界占比持续增长 世界排名保持第一位 [1] 产业创新与融合 - 麒麟软件发布基于6.6内核的桌面与服务器操作系统 为首个采用6.6内核的商业版国产操作系统 [2]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1.2万亿元 [2] - "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速落地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4万亿元 [3] - 中国科学院推出"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 直抵科研范式内核 [3] 政策与战略部署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强化人工智能应用发展 [4] - 研发投入增加激发创新动能 推动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持续转化 [2] - 需破解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堵点 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3]
广东乘势加推“万企进百校” 奔赴全国揽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1:01
招聘活动规划 - 广东将于2025年9月中下旬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招聘活动 覆盖全国21省份超100所高校 组织逾1万家用人单位参与[1] - 行动路线分四阶段推进:9月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和山东 10月扩展至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和河南 11月进入陕西、山西、甘肃和江苏 12月延伸至浙江、安徽、福建、四川、重庆、湖南和江西[1] - 计划在深圳市举办高规格秋季大型综合招聘会 组织逾1200家重点用人单位 提供超5万个优质就业岗位[3] 招聘企业与岗位特征 - 聚焦中国500强头部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提供年薪30万以上和50万以上优质岗位[1] - 岗位设置重点支持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突出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量子科技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人需求[2] - 结合高校人才培育特色实施精准匹配 推动每场招聘活动聚焦高校优势专业提供岗位[2] 历史招聘成效与持续计划 - 2025年4月举办的8场春季招聘活动累计吸引超1500家次高校和超14万名高校毕业生参与[2] - 截至2025年7月中旬 广东已吸纳超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在粤就业创业[2] - 2025年下半年将全覆盖、多层级、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秋季招聘活动 包括公务员考录、选调生专项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等政策性岗位[2][3]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幅0.50% 市盈率20.74倍 份额增加1.8亿份至68.3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3307.0万元[5]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幅3.39% 市盈率44.92倍 份额增加6100.0万份至53.5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296.1万元[5]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幅10.78% 份额增加1600.0万份至3.9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2375.9万元[5]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幅13.84% 市盈率123.45倍 份额增加300.0万份至4.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20.9万元[6][7]
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成功观测→
科技日报· 2025-08-28 12:30
研究突破 - 中国科学家在125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新型热拓扑边缘态 为量子信息保护开辟新路径[1][4]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由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多个团队合作完成[1][4] 技术细节 - 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具有抵抗特定对称性扰动特性 在量子信息领域极具潜力[4] - 该态通常仅在绝对零度理想环境下存在 极易受热噪声干扰[4] - 基于天目2号芯片开展量子模拟实验 芯片具备灵活可编程性与高精度同步量子逻辑操作能力[4] - 在约270层量子线路演化过程中成功观测到不受热激发影响的拓扑边缘态[4] - 研究团队利用拓扑边缘态编码并制备逻辑贝尔态 验证其抗热激发的鲁棒性[4] 实验平台 - 实验基于浙江大学自主研制的125比特天目2号超导量子芯片[4] - 芯片支持高精度同步调控 建立可行的数字量子模拟方法[4] 研究意义 - 为在有限温度下探索拓扑物质提供新的实验手段[4] - 为保护脆弱量子信息开辟新路径[1]
20%涨停潮,A股超级赛道突然逆转
证券时报· 2025-08-28 08:44
今日, A股探底回升,科技股继续领涨,科创50午后再度发力上攻飙涨逾7%,站稳1300点创3年半新高,创 业板指也放量大涨近4%,突破2800点,创3年新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午后也纷纷走强,成交再度突破3 万亿元。 | | | 3900 G = 000001 上证指数 | | | --- | --- | --- | --- | | 3888.60- | | | | | | 3850 | | 129.0亿 | | | | | 145.0亿 | | | 3800 | A股成交 | 12634.45 亿 | | | 3750 | B 股成交 | 2.90亿 | | | | 国债成交 | 22388.09亿 | | | 3700 | 基金成交 | 3809.12 亿 | | | 3650 | 最新指数 | 3843.60 | | | | 今日开盘 | 3796.71 | | | 3600 | 昨日收盘 | 3800.35 | | | 3550 | 指数涨跌 | 43.25 | | | | 指数涨幅 | 1.14% | | | 3500 | | | | | | 指数振幅 | 83.67/2.20% | | | 34 ...
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上年增长14.2%
科技日报· 2025-08-28 02:26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 - 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达136.0,同比增长14.2% [1] - 网络经济和创新驱动对总指数增长贡献较大 [1] 经济活力表现 - 2024年经济活力指数为130.9,同比增长14.5% [1] - 全年新设经营主体2737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4万户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快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2% [1] - 快递业务收入达14034亿元 [1] 创新驱动发展 - 2024年创新驱动指数138.5,同比增长13.2% [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3.6万亿元,增长8.3% [2] - 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增长10.5% [2]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同比增加2.2件 [2] -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8354亿元,增长11.2% [2] -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2] 网络经济引领作用 - 2024年网络经济指数达142.4,同比增长16.2% [2] -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3376亿GB,增长11.6% [2] - 全国5G基站42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3.6% [2] - 全国网上零售额15.2万亿元,增长7.2% [2] - 跨境电商出口额2.15万亿元,增长16.9% [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2024年转型升级指数127.8,同比增长12.5% [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3% [3]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3] - 电动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 [3] - 锂电池出口量超过39亿个,创历史新高 [3] - 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发展势头强劲 [3]
我国科学家在百比特量子芯片上实现新奇量子物态
新华社· 2025-08-27 15:15
研究突破 - 我国科学家在125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实现新型"热"拓扑边缘态 破解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易受热噪声干扰难题 [1][3] - 研究成果由浙江大学王浩华团队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团队 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共同完成 8月27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1] 技术原理 - 拓扑边缘态指量子系统中束缚于系统边缘且能抵抗特定对称性扰动的稳定量子状态 通常仅存在于绝对零度理想环境 [1] - 研究团队提出"预热化"机制理论构想 为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边缘态提供防护罩 抑制其与热激发之间的相互作用 [3] - 在多粒子封闭系统中 初始局域信息会因热激发扩散到所有粒子中 导致信息丢失 [1] 实验成果 - 基于浙江大学自主研制"天目2号"超导量子芯片 具备125个超导量子比特 具有灵活可编程性和高精度同步量子逻辑操作能力 [3] - 实验观察到"预热化"机制生效 形成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的长寿命拓扑边缘态 [3] - 该突破为探索有限温度下的拓扑物态提供新实验手段 展示超导量子芯片在模拟新奇物态方面的应用价值 [3] 应用前景 - 研究成果为保护脆弱量子信息提供新可能 为构建在有限温度下抗噪声的量子存储提供新路径 [3] - 超导量子芯片技术实现高精度量子逻辑操作 推动量子计算硬件发展 [3]
光控资本:A股收盘:4700股惨绿,谁在砸盘?明天还有更狠的?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5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从3868点下跌至3800点 单日跌幅达1.76% [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1536亿元 创近期最高纪录 [3] - 两市下跌个股达4764只 上涨个股仅633只 [12] - 全天成交额萎缩至2.68万亿元 较前日减少4621亿元 [29] 科技板块异动 - 寒武纪股价盘中触及1980元 短暂取代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6] - 午后寒武纪股价回落至1820元 单日跌幅超4% [8] - 光模块板块由涨3%转为跌1.5% 中际旭创与新易盛等热门股跟跌 [8] - 人工智能板块单日资金流出230亿元 国产芯片板块流出227亿元 [15] - 半导体板块市盈率达65倍 人工智能龙头股平均涨幅超200% [22] 权重股与防御板块 - 银行股集体下挫 工商银行与民生银行单日被抛售超4亿元 [9] - 保险板块全线下跌 中国太保跌幅超3% [9] - 白酒板块失守 茅台股价跌破1600元关口 [9] - 融资融券板块单日净流出471亿元 [15] 资金流向特征 - 北向资金由上午净流入30亿元转为全天净流出12亿元 [18] - 富时中国A50期货同步暴跌1.2% [19] - 国债期货逆势上涨0.2% 避险资金涌入债市 [28] - 近三日主力资金累计套现2875亿元 五日内撤离3500亿元 [37] - 融资余额单日下降217亿元 杠杆资金加速离场 [37] 行业与公司表现 - 消费电子龙头歌尔股份逆势涨停 养殖股温氏股份上涨超4% [16] - 岩山科技一季度营收下降60% 主力连续三日抛售 [23] - 海光信息动态市盈率达164倍 单日资金流出超3亿元 [31] - 量子科技板块资金流出1.49亿元 永鼎股份与三未信安领跌 [34] - 光伏与锂电板块批量下跌超5% 医药防御板块未能幸免 [13] 市场驱动因素 - 中报业绩兑现率不足30% 业绩不及预期个股遭快速减持 [22][31] - 头部券商发布市场过热警示 特朗普言论引发全球避险情绪 [25] - 交易拥挤成为核心矛盾 高估值板块面临调整压力 [21][24]
量子科技相关企业数量全国第二,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编织量子经纬,江苏如何锁定主动权
新华日报· 2025-08-26 23:21
量子科技发展现状 - 量子计算加速药物研发、新材料设计、金融分析和人工智能训练进程 [1] - 量子通信实现无条件安全保密通信 量子精密测量提升时间、磁场、重力等物理量测量精度数个量级 [1] - 中国量子科技实现从跟踪、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飞跃 江苏推动全链条发展 [1] 产业生态建设 - 南京大学研发首个通信波段含内存量子隐形传态系统 为实用化量子网络奠基 [2] - 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构建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产业体系 [2] - 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扫描电镜产品交付量进入全国前三 成为国产品牌第一 [2] 企业技术突破 - 国芯科技推出行业首款实用化多场景自适应抗量子密码芯片AHC001 [3] - 南智光电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晶圆级光子芯片产线 [3] - 国仪无锡研发首台高端电镜聚焦离子束电子束双束电镜样机 [3] 区域产业集聚 - 苏州相城区拥有13家量子科技高新技术企业 190多名科研人才 2024年核心企业营收达6.8亿元 [3] - 江苏量子科技发明专利累计申请2018件 授权923件 排名全国第四 [3] - 形成涵盖量子通信、计算、测量环节的企业体系 建设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等专业园区 [3] 技术发展瓶颈 - 基础工艺、环境控制、制造设备和关键材料等供应链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 [6] - 制造体系、设计体系、计量基准体系和材料体系受制于人 [6] - 技术路线尚未统一 上游供应链呈现碎片化 限制上游企业发展 [6] 市场需求挑战 - 量子技术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早期阶段 应用场景仍在探索 [7] - 传统产业对量子技术缺乏了解 有效需求未能充分激发 [7] - 量子计算处于初期阶段 距离实用化还有较多难题需攻克 [7] 国际合作环境 - 个别西方国家在技术、人才、供应链和投资领域对中国量子科技进行全面封锁打压 [6] 产业发展策略 - 政府需研判发展趋势 明确优势领域 加大人才和企业引进力度 [8] - 建设创新平台实现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 形成全自主产业链 [8] - 建设量子芯片自动化智能产线 打造现代化科技产业社区 [8] 人才培养合作 - 广泛结合国内科研力量 系统化布局突破关键难题 [8] - 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培养高层次人才 [9] - 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填补技术空白领域 [9] 应用场景开发 - 在生物医药、数字金融等领域试点量子科技应用 形成示范效应 [10] - 采用量子+策略实现密码芯片体系量子化升级 服务更多行业客户 [10] - 加强垂直行业交流 将应用需求融入研究 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