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机械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拖拉机股份:中期股息分配 每股派发0.06844元
格隆汇· 2025-09-15 13:35
公司分红方案 - 第一拖拉机股份董事会建议2025年中期股息分配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06844元(含税) [1] - 分红以公司就股息分配的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进行派发 [1] - 该分红方案基于公司日期为2025年8月28日的公告内容 [1]
第一拖拉机股份(00038)将于10月31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7.5港仙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3:24
股息派发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31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每股派息金额为7.5港仙 [1]
发展新质生产力 技能人才红利添底气 ——“技能照亮前程 豫见精彩未来”系列观察之二
河南日报· 2025-09-14 23:26
技能人才战略与区域发展 - 技能是个人和国家在复杂环境中发展的关键通行证 教育体系需提供基本技能并挖掘人才[1] - 河南将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支撑[2] - 河南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技能人才实现量与质同步提升 为各行业提供充足人才资源[2] 企业案例与技能人才贡献 - 中国一拖拥有5858名一线技能人才 高级工及以上占比60% 包括6名全国技术能手和7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 - 比亚迪郑州基地每50秒下线1台新能源整车 每3秒生产1支动力电池电芯 整车累计产量突破100万辆 带动河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跻身全国前十[3] -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落地郑州后带动算力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 今年营收有望突破600亿元 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3] 技能培训体系与成效 - 河南聚焦产业链群建设 实施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三农领域和数字领域等技能培训专项 每年培训超百万人次[3] - 技能河南建设自2021年启动以来累计为超过1500万人次提供技能培训和评价服务 显著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4] - 河南制造业技能人才总量增长率超过10% 为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4]
韩国人问:如果没有中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美国专家:可能会倒退100年!
搜狐财经· 2025-09-14 17:05
数字人民币与金融科技 - 数字人民币正在改变全球金融生态 引发对无现金经济可持续性的关注[2] - 数字人民币在国内试点显著但在国际关注度较低[2] - 数字人民币可能影响全球货币支付与贸易链条升级[4] 文化输出与经济影响 - 中华茶文化在非洲南部推动小农经济振兴和乡村发展[4] - 茶产业衍生大规模产业变革和地域经济变化 经济贡献超过韩国流行音乐[4] - 文化成就彰显中国软实力在国际上的渗透力[5] 智能农业技术 - 中国智能农机和无人驾驶拖拉机在非洲国家应用 提升种植效率[5] - 智能农机技术助力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解决[5] 绿色金融与能源 -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全球领先 2024年发行总额占世界近三分之一[7] - 中国光伏设备推动南美洲可再生能源市场扩张[7] - 绿色金融成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推动力量[7] 全球影响力多维分析 - 中国在技术 文化 金融等多角度对全球化产生核心节点作用[7] - 数字人民币 智能农业和绿色金融成为全球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部分[7]
农业机械科技怪界
新浪财经· 2025-09-14 15:25
农业机械行业 - 农业机械属于科技领域关注方向 [2]
2025年7月中国收获机械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195台和0.22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9-13 02:31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收获机械进口数量为195台,同比下降37.1%,进口金额为0.22 亿美元,同比下降53.2%。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收获机械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近一年中国收获机械进口情况统计图 ...
中科原动力获2025年百事集团亚太区“绿色加速器项目”冠军
贝壳财经· 2025-09-12 14:43
为助力初创企业获得突破,2025年度的"绿色加速器项目"结果正式出炉。9月12日,在2025年百事集团亚太区"绿色加速器项目"的最终角逐中,北京中科原 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原动力")凭借在可持续农业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冠军。 此次,中科原动力凭借低碳排放的智能化电动拖拉机解决方案胜出,并获得10万美元企业发展奖励金。在此之前,有多个获奖企业通过与百事集团的合作, 获得有效实践。"绿色加速器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助力100家初创企业成长,目前亚太区已经举办三届,2026年亚太区"绿色加速器项目"即将开放,百事集团 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报名。 本届"绿色加速器"的十佳入围企业,分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韩国。在最终路演环节,十佳入围企业集中展示了项目成果,评审团 则由来自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投资领域的跨行业专家组成,包括百事集团亚太区及印度首席可持续发展官Ashley Brown、百事集团亚太区及大中华区供应 链高级副总裁李友林、百事食品亚太区及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邓力、GC Ventures风险投资总监(亚太区)Tas(Tassawuth) Pojanavaraphan博士、GRC富华 资本合伙人 ...
机收划算,这笔账“老把式”算得清楚(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21
农业机械化推广成效 - 水稻收割机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每亩地收割脱粒仅需15-30分钟 相比传统人工方式节省超过95%的时间[2][3][4] - 机械化作业成本优势明显 机收每亩费用100元 较人工收割节约83%成本(人工收割需3人/天 成本600元/亩)[3] - 农机手通过租赁方式开展服务 年服务面积200余亩 扣除油费后净收益达1万元[4] 技术培训与操作优化 - 政府组织免费农机操作培训 培训周期达半个月 有效提升机手操作熟练度[4] - 农机手通过技术改进降低机损率 谷粒掉落从每亩100斤减少至80斤 降幅达20%[4] - 针对丘陵地形开发专用操作方案 包括路线规划与自制铁板辅助设备 实现45度斜坡作业[4]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县级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 打造全程机械化示范点 机械化率从70%提升至85%[5] -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落实 村级单位成立农机合作社 配备2台收割机开展规模化服务[5] - 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种植 种粮大户经营面积达30-60亩 为机械化作业创造实施条件[4][5]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 机械化推动秸秆还田利用 收割同步完成秸秆粉碎还田 实现肥料化利用[3] - 劳动力解放效果显著 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土地流转保障耕地利用率 解决撂荒问题[4] - 农机租赁商业模式得到验证 年租金7000元设备通过跨区作业实现盈利[4]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21
秋日,甘肃省通渭县,山坳间的一块块蚕豆田里泛起豆香,来自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农机化 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专家聚集在这里,观摩蚕豆机械化收获效果。只见一台履带式蚕豆联合收割机灵活 爬坡,前面拨禾轮飞快运转,没多久,干净完整的蚕豆籽粒堆满了粮箱。 全链条协同发力,农机产品研产推用持续提速。南京农机化所科技管理处处长常春介绍,聚焦农业装 备"补短板",研究所组织了国内90多家科教单位、制造企业、推广机构,持续推进丘陵农机研发与产业 化重大任务实施,聚焦实用动力底盘、高效栽种作业机具、低损高质收获装备等6个研究大类60余种机 具,成功研发并推广了新能源稻麦收获机、大豆低损收获机、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胡萝卜联合收获机等 10余种面向丘陵山区小型专用农机。目前,这些"田间利器"已在10余个省(区、市)推广应用,累计推 广面积超过20万亩。 针对一些农机新产品鉴定检测难、进度慢等问题,去年底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印发通知提出,在部分先 导区和试点省份开展鉴定机制创新,加快先进适用短板创新机具研发制造、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今年 以来,针对自走式油茶果采收机、大蒜分瓣机、辣椒除柄机等多种农机设备,新制修订的15项农业机械 推广 ...
国内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专用小型收获机械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19
行业技术发展 - 南京农机化所研发团队成功开发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履带式蚕豆联合收割机 每小时收获效率达6-7亩 每亩节约成本约300元[1] - 收割机采用仿形割台和宽轨距底盘设计 适应不同籽粒大小豆类收获和坡地作业 独创负压清选及全风力输送技术显著提升籽粒品相[2] -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机多用 更换零部件后可兼收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 已在甘肃河北青海重庆新疆等地开展大规模示范[2]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农业农村部联合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启动丘陵农机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研发专项 建设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3] - 分区域分作物打造400个农机创新产品熟化应用试验场 持续解决无机可用和无好机用难题[3] - 国内90多家科教单位制造企业推广机构协同推进丘陵农机研发与产业化 聚焦6大类60余种机具[4] 产品创新与应用推广 - 成功研发推广新能源稻麦收获机大豆低损收获机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胡萝卜联合收获机等10余种小型专用农机[4] - 新型农机已在10余个省区市推广应用 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4] - 纯电动甘蓝联合智能收运一体机采用全自主研发国产零部件 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具备自主采收和路径规划功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大规模示范[3] 制度优化与标准建设 - 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在部分先导区和试点省份开展鉴定机制创新 加快短板创新机具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4] - 新制修订15项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 覆盖自走式油茶果采收机大蒜分瓣机辣椒除柄机等多种设备 支持优机优补和有进有出机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