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

搜索文档
暑期文旅消费热 群众体育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7-20 18:50
群众体育赛事发展现状 - 城市篮球联赛和乡村体育赛事在中国多地蓬勃开展,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1] 陕西岚皋县"村BA"篮球比赛 - 2023年岚皋县"村BA"篮球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110支队伍参赛,赛事持续至10月 [3] - 赛事带动"村BA"主题集市发展,包括特色美食、休闲空间、文创专区等新业态 [3] - 油炸饼店店主在2022年赛事期间销售超过一万单,2023年推出五种口味产品 [3] - 岚皋县130多座村庄村村有篮球场,篮球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3] - 乡村体育火热吸引青年返乡创业,赛事举办以来当地新增市场主体1700多家 [3] 浙江"浙BA"城市篮球联赛 - 赛事球员来自大学生、教师、快递小哥、消防员、警察、企业家等各行各业 [5] - 坚持低票价策略,票价从8元、18元到28元,吸引大量观众 [5] - 比赛场场爆满,部分场次临时加座,赛场周边消费统计超过3000万元 [5] 湖南株洲"厂BA"篮球锦标赛 - 参赛球员主要为株洲产业工人,2023年8月将举办全国邀请赛 [7] - 比赛期间打造工业旅游线路,释放赛事溢出效应 [7]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支持 - 积极推动各地建立群众赛事活动体系,包括三大球、冰雪、户外运动等项目 [7] -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带动文体旅商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7]
苏超之后,赣超球票也秒光
第一财经· 2025-07-20 14:01
赛事热度与场馆利用 - 赣超第二轮赛事球票销售火爆 南昌队主场票秒光 赣州队对阵宜春队3万张票及追加5000张票均秒光[1] - 部分球队因主场容量不足进行搬迁 景德镇队第二阶段将迁至1 9万个座位的市体育中心 吉安队第五轮将使用改造后1 7万个座位的全民健身体育中心[1] - 苏超第七轮南通队与盐城队比赛抢票人数累计达136万[1] 体育场馆资源盘活 - 苏超赣超赛事有效提升地级市大型体育场使用率 过去这些场馆多用于演唱会等活动 整体利用率较低[2] - 赛事举办促进足球普及率提升 带动青少年参与 推动足球事业发展[2] 地方足球发展政策 - 无锡市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目标2027年经常参与足球活动人数达43万 注册业余球队160支 球员2500人 并支持建立职业俱乐部训练基地[3] - 常州市计划年均举办足球赛事超500场 培育职业俱乐部2家 社会青训俱乐部10家以上 球迷组织8家[4] - 苏州市发布青训中心建设指南 整合校园体校及社会青训机构资源[4] 体育消费与产业带动 - 唯品会数据显示 苏超火爆期间江苏省足球及足球鞋销量同比增长超60% 运动服饰销量同步增长[4] - 南京队主场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3天接待游客218 1万人次 文旅消费总额27 2亿元 其中异地消费17亿元[5] - 美团平台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比赛日同比增长255% 住宿旅游交易规模省内第一[5] 赛事IP与文旅融合 - 苏超通过赛事引流与文化赋能构建消费升级逻辑链 赣超打造"赛事+文旅+消费"生态 推动全民参与足球嘉年华[5] - 浙BA篮球联赛结合消费券与票根经济 持门票可享餐饮商圈等多重福利 延伸消费链条[6]
苏超之后赣超球票也秒光,赛事IP撬动“票根经济”
第一财经· 2025-07-20 12:06
赛事热度与票根经济 - 苏超和赣超赛事热度持续攀升 赣超第二轮南昌队对阵九江队球票秒光 南区次轮赣州队对阵宜春队3万张票秒光后追加5000张再次秒光 [1] - 苏超第七轮南通队与盐城队比赛抢票累计总人数达136万 [1] - 7月5日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观众突破6万人 带动7月4-6日全市文旅消费总额27.2亿元 其中异地消费17亿元 [4] - 美团平台显示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55% 住宿和旅游类交易规模省内第一 [5] 场馆资源与基础设施升级 - 部分球队因主场容量不足进行搬迁 景德镇队从1000座场馆迁至1.9万座体育中心 吉安队将使用改造后1.7万座场地 [1] - 地级市大型体育场过去使用率不高 赛事举办有效盘活存量场馆资源 [2] 地方政策与足球发展规划 - 无锡市计划到2027年实现43万人参与足球活动 注册业余队160支 球员2500人 建设1个职业俱乐部训练基地 [3] - 常州市目标年均举办赛事超500场 培育2家职业俱乐部和10家青训俱乐部 [3] - 苏州市推出县区级青训中心建设指南 整合校园、体校和社会机构资源 [3] 体育消费与产业联动 - 唯品会数据显示江苏省6月足球及足球鞋销量同比增长超60% 运动服饰销量同步增长 [4] - 赣超推动"赛事+文旅+消费"生态 浙BA联赛通过消费券和票根经济释放潜力 杭州推出观赛门票联动餐饮酒店景区福利 [6] 社会效益与行业影响 - 赛事促进足球普及率提升 带动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 [2] - 苏超构建"赛事引流-文化赋能-消费升级-价值认同"的完整链条 赣超打造全民足球嘉年华 [6]
新供给、新体验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多元业态添彩“暑期经济”
央视网· 2025-07-20 07:26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 "苏超"赛事重启带动苏州体育中心周边商业活动 32平方米巨型屏幕吸引球迷聚集 [1] - 足球主题市集设立60余个摊位 涵盖老字号品牌 农产品和文旅专区 并设置足球互动区吸引儿童参与 [1] - 机器人烹饪展示科技美食吸引大量球迷体验 [1] - 太仓室内滑雪场借势推出"苏超"主题套餐 凭门票可享优惠 带动周末酒店入住率提升20% [3] 滨海旅游市场升温 - 福建惠安西沙湾沙滩吸引游客量持续增长 7月滨海游客流量突破40万人次 [4][8] - 惠安女服饰体验店达30余家 国家级非遗文化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 [6] - 夜间经济活动丰富 包括美食节 实景演出和音乐会 带动过夜游客比例提升 [8] 夏季特色餐饮消费 - 兰州素凉面制作工艺独特 采用菜籽油 芝麻酱等特色调料 成为当地消暑主食 [9][11] - 烤羊肉串与素凉面形成经典搭配 羊腿肉配辣椒面 孜然等调料 形成冷热味觉对比 [13]
榕江县委书记灾后自费下馆子 又外出招商引资!村超复赛在即
南方都市报· 2025-07-20 06:30
灾后重建与招商引资 - 榕江县委书记徐勃带队赴京对接灾后重建工作并争取项目资金支持[1][3] - 徐勃走访中信国安、万达集团、固伦轩霖轨道交通科技等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 - 当地6700多家个体工商户在洪灾中全部被淹[3] "村超"品牌发展 - 榕江依托"村超"品牌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目标是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2] - "村超"发展三年已成为全民参与项目,将"网红"转化为"长红"并带来线下经济增量[2] - 徐勃实地调研"村超"球场重建进展,要求确保7月26日赛事如期开赛[1][3] 经济复苏举措 - 徐勃自费448元请客下馆子,呼吁公职人员助力个体工商户恢复经营[2][3] - 县委政府倡导干部用个人工资消费支持受灾商户[3]
文体旅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赛事流量”点亮夏日消费市场
央视网· 2025-07-20 03:38
赛事热度与消费带动 - 苏超第7轮南通与盐城的"榜首之战"吸引136万人次抢票,现场设置45个第二观赛点并推出"足球之夜"等促消费活动[1] - 泰州借苏超赛事推出夏夜活动,美食嘉年华日均吸引超2万人次,夜市营业额较平日增长近40%[2][4][6] - 南京和常州少儿足球培训报名热度攀升,多地开展青少年足球训练课程[7][9] 足球相关消费增长 - 苏超球衣官方合作商称各队球衣赛前热销[11] -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江苏足球品类搜索量同比翻倍,苏州足球装备成交额全省第一,宿迁战术板销量达原先3倍,扬州护腿板销量涨超200%[13] 文体旅融合模式 - 南通推出"跟着苏超游南通"系列优惠,打造"赛事搭台、文旅唱戏"的新模式[1] - 泰州姜堰区结合苏超延长美食嘉年华时间,同步举办音乐节和国潮电音秀[4]
体育搭台,消费唱戏 浙江多地打出“赛事+消费”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07-20 02:07
核心观点 - 2025年暑期浙江全省将举办超2000场促消费活动,力争推动全域旅游人次超1.6亿,同比增长8%,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左右,"浙BA"成为引导消费升级、激发城市活力的新支点 [1][2] - "浙BA"通过消费券、票根经济、市集联动等"消费组合拳",释放体育促消费的巨大潜力,将篮球赛事与城市消费场景有机融合 [2][4] - 各赛区积极探索"赛事+消费"融合模式,推动消费链条延伸,打造"体育看点+消费亮点+城市热点"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消费新样本 [4][8] 活动规模与目标 - 2025年暑期浙江全省将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超2000场 [1][2] - 力争推动全省全域旅游人次超1.6亿,同比增长8% [1][2] - 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左右 [1][2] 杭州赛区举措 - 推出"2025七彩夜杭州·仲夏消费季·'浙BA'杭州欢购季"系列活动,持观赛门票可享全城餐饮、商圈、酒店、景区等多重福利 [4] - 多家大型商圈推出"观球+夜宵""看球+住宿"等套餐式优惠,打通"观赛即消费"场景 [4] - 临平区发放价值100万元赛事消费券,可在"晚风市集"及部分商圈使用,涵盖文创产品、农产品、轻餐饮等多个消费场景 [4] 其他赛区特色 - 舟山赛区推出"凭票根赠盲盒"活动,结合福利彩票+消费券叠加赠送,实现"看球+抽奖+消费"一体化体验 [4] - 湖州、嘉兴等地结合本地文化特色与城市商圈特点,推出定向专属折扣、商旅联动等举措,带动周边经济升温 [6] 赛事成效与规划 - "浙BA"已迎来第100场比赛,成为推动消费升级、拉动地方经济的综合实践 [8] - 各地通过发放消费券、拓展票根经济、打造赛事周边体验场景,将球赛变成消费节日 [8] - 未来将持续开展城市争霸赛等重点赛事,进一步叠加消费场景,拓展跨领域合作 [8]
国家体育总局射运中心:让大众选手在世运会赛场展现自我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0:20
赛事概况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射箭项目设射准射箭和野外射箭两个分项,分别于8月7日至9日、8月11日至16日举行 [1] - 射准射箭使用复合弓,以累计环值决胜负,最高环值为10环 [1] - 野外射箭使用光弓或反曲弓,在复杂地形中进行,最高环值为6环 [1] 参赛选手选拔 - 中国参赛选手共8名,其中6名来自群众体育赛事,通过2024年中国箭王争霸赛和全国野外射箭赛选拔产生 [2] - 参赛阵容包括两名残疾人运动员和六名大众选手 [2] - 备战团队自7月2日起在射运中心进行封闭式集训,采用国家队管理模式强化专项技术、体能和实战模拟 [2] 选手背景与特点 - 程序员邬光洁将参加射准射箭女子复合弓项目,拥有十余年射箭经验,强调射箭运动的即时反馈特性 [2] - 16岁天津体校学生鲍钰宁参加野外射箭女子反曲弓项目,练习射箭三年,期待国际赛事首秀 [2] 赛事技术挑战 - 野外射箭在复杂地形中进行,要求选手具备出色射箭技术、体能和应变能力 [1] - 比赛场地设有仰角、俯角靶位和无标注距离靶位,对运动员构成较大考验 [1]
让赛事经济新引擎动力澎湃
经济日报· 2025-07-18 22:02
赛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 体育赛事通过竞技激情转化为在地体验 形成"流量爆点"到"经济支点"的升级路径 以赛事为流量入口 文化认同为纽带 产业链延长为路径 文商旅消费为出口 [1] - "苏超"每场观众超万人 带动赛后美食搜索量增长74%-367% 2025年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1] - 马拉松赛事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无锡马拉松发放消费券拉动周边产业效益5.05亿元 同比增长78.2% [1] 文商旅体融合创新模式 - 河北廊坊摔跤赛结合非遗打铁花表演 3天吸引观众5万人次 带动土特产销售2000万元 [2] - 广东佛山"龙超联赛"串联12个产业链 形成"赛事+制造+文旅"全链条模式 带动产业增收超3亿元 [2] - 河北保定街舞双雄争霸赛拉动消费2000万元 年轻人占比超60% 形成"体育+社交"新模式 [2] 赛事运营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部分赛事存在专业运营能力欠缺 品牌价值不高 体验感趋同的问题 [3] - 需强化差异化"赛事+"建设 开发"赛事+文旅+购物+娱乐+康养+学习"跨界融合路径 [3] - 一二线城市应引进高等级赛事 三四线城市培育特色运动品牌 县城探索"草根赛事+商业联动"模式 [3] 专业化运营与政策支持措施 -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社会资本参与"机制 培育专业赛事运营机构 [4] - 运用AI和大数据优化赛事管理流程 开发4K/8K直播和VR观赛技术 拓展分层赞助体系 [4] - 通过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给予融资扶持 支持场馆多功能化改造 加强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 [4]
2025“上合之夏”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齐鲁晚报· 2025-07-18 10:15
赛事概况 - 2025阿联酋阿拉伯马环球杯(中国站)开幕式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标志着这一国际顶级赛事首次登陆中国 [1][4] - 赛事由中国马业协会与阿联酋阿拉伯马协会联合主办,上合控股集团与中国马业协会阿拉伯马分会承办 [4] - 活动包含开幕式、小组赛、冠军赛、"马上合作"马业专区及青岛·环骏夜等多元化环节 [4] 活动亮点 - "马上合作"马业专区为从业者与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展示行业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4] - 青岛·环骏夜活动融合美食、音乐与马文化,打造特色夜间体验 [4] - 赛事作为2025"上合之夏"系列活动亮点,开创"体育+文旅"合作新模式 [4] 上合之夏系列活动 - 2025"上合之夏"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纳入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计划 [4] - 活动将持续至9月,涵盖文化艺术、旅游推介、会展节庆等百余场活动 [4] - 目标为深化上合组织国家间文化互鉴与经贸合作,增强民心相通 [4] 行业影响 - 赛事推动青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上合组织国家友好往来 [4] - 系列活动通过文化互动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