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水产:2024年报净利润-7.42亿 同比下降39.47%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6:5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47元下降至2024年的-0.65元,同比下降38.3%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2.29元下降至2024年的1.62元,同比下降29.26%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的-0.55元下降至2024年的-1.21元,同比下降120% [1]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46.17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34.09亿元,同比下降26.16% [1] - 净利润从2023年的-5.32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42亿元,同比下降39.47%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18.69%下降至2024年的-33.59%,同比下降79.72%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7765.9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5.12%,较上期减少358.77万股 [2] - 新余国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有15790.16万股,占比14.28%,持股数量未变 [3] - 冠联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7772.96万股,占比7.03%,持股数量未变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有921.6万股,占比0.83% [3] - 本期新增股东包括肖裕福、向军、陈汉和富国中证农业主题ETF [3] 分红送配方案 - 公司2024年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4]
国联水产: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02.84万元,同比增长71.62%
快讯· 2025-04-28 14:0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 13亿元 同比下降22 04%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02 84万元 同比增长71 62% [1]
杭州六小龙之后,一条鲟龙鱼再创中国农业奇迹
中国食品网· 2025-04-28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企业卡露伽及其背后的鲟龙科技凭借AI智能化技术创造产业奇迹,让浙江鱼子酱占全球份额近40%,助力中国成为世界最大鱼子酱生产和出口国,为中国新特产崛起写下注脚 [1][4] 行业情况 - 鱼子酱是和松露、鹅肝并称的“世界三大珍馐”,过去依赖进口,如今随着新经济和新需求崛起,稀有高端食材成“新土特产” [4] 公司情况 技术创新 - 鲟龙科技实现AI智能盘点技术创新及规模化应用,是国内首个采用AI自动跟踪识别技术进行鲟鱼盘点的企业,准确率达97% - 98% [4] - 引进ERP系统,实现鲟鱼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建成“数字渔场” [4] 产研结合 - 2020年成立企业研究院,设7个研究室,覆盖鲟鱼育种、繁殖等各环节,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7] 育种突破 - 自主培育出“鲟龙一号”本土杂交品种,打破对进口种源依赖,产出鱼卵量大、粒径大、弹性好,受国外米其林餐厅厨师青睐 [7] 育种方向 - 育种重心针对俄罗斯鲟优良性状选育,包括浅色鱼卵、高怀卵率、全雌品种 [8] - 应用分子基因手段,找浅色卵分子标记筛选父母本定向交配,已建立160多个家系 [8] 市场拓展 - 卡露伽鱼子酱90%出口国外,国内市场也在拓展,物流体系让高端食材走向世界 [8]
省政协委员蔡春有用心培育优良海鱼种苗,助力水产南繁种业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4-27 01:04
省政协委员蔡春有用心培育优良海鱼种苗,助力水产南繁种业发展 深耕蓝色粮仓,打造水产"海南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鹏 阳光映照下,密密麻麻的鱼影浮现,灵动的身姿互相嬉戏。站在养殖区边上,省政协委员、海南晨 海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春有将饵料撒向水面,鱼儿们纷纷争相露头抢食。 "这些鱼叫虎龙杂交斑,是由公司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来的,也是我国首个自主培育 的石斑鱼水产新品种。"蔡春有说,虎龙杂交斑比较容易饲养,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的特点,因 肉质鲜美广受消费者喜爱。经过多年推广,其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目前已占到国内石斑鱼市场三 分之二的养殖份额。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蔡春有,对渔业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促使他在成年后选择从事水产行业。有一次 他到海南做生意时,发现这里气候条件优越,渔业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开展种苗繁养。 带着这样的想法,2004年,蔡春有带着团队开始在海南建设种苗繁养基地,并在6年后成立了海南 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专攻海水鱼类种苗繁养。 "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公司已拥有20余处海水鱼类综合繁养基地,热带海水鱼鱼种、鱼卵年产量全 国市场占有率约20%。"蔡春有说,该公司培育的石斑鱼、金鲳鱼、银钱 ...
饲企投资打造养殖示范园区,粤海饲料要怎样为小棚虾产业提供更大价值?
南方农村报· 2025-04-21 04:02
国际贸易环境与对虾市场 - 国际贸易环境剧烈变动导致对虾市场面临巨大变局 [2] - 厄瓜多尔等国家对虾将填补美国市场 中国对虾消费市场或将出现重大机遇 [3] - 国内对虾年消费量350-400万吨 其中进口120-150万吨 [28] 小棚虾养殖模式 - 小棚虾模式具有小水体高密度、高产量、成功率高等特点 [18] - 该模式可建立流程化、标准化 可复制性强 是业内最健康的养殖模式之一 [19] - 华南小棚虾产量普遍在1600-1800斤/棚 25头虾成本14-16元/斤 [23] - 粤海园区22-25头虾成本降至12元/斤 目标降至10元/斤内 [24][27] 粤海饲料的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小棚虾园区提供高效技术方案和专业服务 帮助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7][8] - 园区规划扩大技术团队至60-80人 提供业内领先的技术支持 [34][35] - 启动"粤海创富行·战春行动" 规划建立100个以上"粤海村" [70][71] 技术创新与养殖效益 - 园区实现平均棚产2800多斤 最高接近3800斤 个别棚产值达10万元 [38][39] - 集中标苗方案可降低发病风险 每批虾节省半个月时间 降低成本1-2元/斤 [50][51] - 疏虾养殖方案可灵活调整生产节奏 最高价格达28元/斤 棚产值达9万元 [54][55] 行业服务与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托管业务成功解决投苗成功率低的问题 现已投入正常生产 [60][61] - 园区持续培养技术管理人才 提炼有效服务模式 帮助更多投资者成功 [15][64] - "粤海村"项目引领乡村致富 推动产业进步 为经营大型养殖场提供经验 [68][69]
国联水产:调整经营战略 原供美罗非鱼转内销
快讯· 2025-04-16 06:57
公司战略调整 - 国联水产启动"出口转内销"计划 将原供应美国的罗非鱼转向国内市场销售 [1] - 公司调整经营战略 将重心从出口转向内销市场 [1] - 调整原因为美国频繁加征关税政策对中国水产品出口造成压力 [1] 产品与市场定位 - 公司以惠民价格将出口级罗非鱼投放国内市场 [1] - 产品采用"同线同标同质"标准 即与出口产品相同的生产线、标准和品质 [1] - 依托成熟的出口级生产线和国际化品控标准保障产品质量 [1] 行业背景 - 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行业形成重压 [1] - 公司作为民族企业展现社会责任感 通过战略调整应对行业挑战 [1]
超三成销量阻断,如何应对129%出口关税?中国罗非鱼面临关键大考
南方农村报· 2025-04-09 05:0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罗非鱼加征关税累计达79%,并威胁再加征50%,综合税率将达129% [4][5][6] -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后,罗非鱼输美关税升至79% [11][12]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采购商暂停下单,行业观望情绪浓厚 [9][10] 市场价格波动 - 广东茂名、湛江等地罗非鱼塘头价跌破4元/斤,周跌幅达0.65元/斤 [13][14] - 海南鱼价跌至4.4元/斤左右,跌幅0.4元/斤 [14] - 行业预测若鱼价持续低迷,养殖户可能减产或转养其他品种 [33][34] 出口数据与市场依赖 - 2024年中国罗非鱼总出口额14.05亿美元,总量47.9万吨,对美出口量额同比增17.58%、38.81% [17][18] - 美国市场占中国罗非鱼出口量31.49%,超三成销量面临阻断 [24][25] - 一季度海南罗非鱼出口同比下降50%-60% [16] 行业风险与转型挑战 - 波士顿水产展中国参展企业从250家锐减至180家,国际采购商担忧贸易争端 [19][20] - 新兴市场如非洲、中东需求不足美国20%,且付款周期长、汇率风险高 [27][28] - 美国市场或转向巴沙鱼、美洲冰鲜罗非鱼替代,行业需转向国内市场或提升产品附加值 [29][30][31] 产业现状与前景 - 中国罗非鱼年产量170-180万吨,55%用于加工出口 [23][24] - 2025年行业或持续低迷,春季投苗高峰后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32][35]
日本最大三文鱼养殖商产量5年增至3.4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4-05 07:03
Japan Salmon Farm的会长冈村表示"寿司正在拉动世界三文鱼的人气"。 日本最大三文鱼养殖企业Japan Salmon Farm会长冈村恒一:(世界的三文鱼)年产量约为300万 吨。养殖场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最近5年每年仅增产1~2%。感觉需求每年增长7%,按数量计算 每年增加20万吨…… 在日本,养殖的三文鱼是回转寿司中最受欢迎的食材。日本约85%的消费量依赖于从挪威等地进口,但 近年来日本国内养殖业也越来越兴盛。针对增长战略,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采访了日 本最大三文鱼养殖企业Japan Salmon Farm(青森县深浦町)的会长冈村恒一。 记者:贵公司在青森县开展三文鱼的大规模养殖。 冈村恒一: 2015年引进北欧的集团下属公司的技术,启动了日本最早的大规模养殖。随着一线的熟 练,能高效稳定地养殖每条2.5~3.5公斤的鱼。由于全球需求增长和从经验中获得了自信,将把日本国 内养殖量从2025财年(截至2025年6月)的3500吨(预期)提高到2030财年的1.2万吨。 已从各渔协获得了可在青森县沿岸养殖1.5万吨的区域渔业权。全集团将在今后6年内投入190亿日元, 增建从鱼卵到 ...
日本“完全养殖”蓝鳍金枪鱼出货比例降至2%
日经中文网· 2025-03-28 07:12
日本大型水产企业相继退出金枪鱼的完全养殖(资料图)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完全养殖作为重要技术仍备受期待。日本近畿大学等正在加强研究,以解决比 自然环境生长更好的育苗、不依赖自然资源的饵料的开发等课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 完全养殖作为防止滥捕导致的水产资源枯竭、向餐桌稳定供应高级鱼类的技术备受期待。尤其是蓝鳍金 枪鱼的完全养殖,日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20年产量约3000吨,占养殖总量的16%,但到2024年降至 405吨。 日本水产企业极洋和Nissui已经退出金枪鱼的完全养殖,目前作为日本唯一维持完全养殖的大型水产公 司,玛鲁哈日鲁2025年度的出货量也将比上一年度减少80%。 在2024年出货的养殖蓝鳍金枪鱼中,98%利用在自然海域捕获的鱼苗(天然种苗)实施养殖。 随着太 平洋的自然资源恢复,作为饵料的青花鱼价格高涨,需要从鱼卵开始耗费近5年时间进行养殖的完全 养殖正面临逆风。 完全养殖是使用人工孵化鱼苗实施养殖的技术。尤其是蓝鳍金枪鱼的完全养殖,日本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不 ...
第九届水产界“达沃斯”盛大启幕,百余位院士专家破题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04:44
行业现状与成就 - 2025第九届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主题为"科技引领、创新赋能、绿色发展",吸引50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创历史纪录 [1][2] - 2024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7366万吨,同比增长3.5%,连续30余年全球第一,其中养殖产量6062万吨,同比增长4.3% [3] - 水产行业提供14亿中国人三分之一的蛋白质来源,仅占用7%-9%的饲料产量 [4] 行业挑战与转型 - 行业面临绿色发展、质量安全、原料紧缺、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 [5] - 渔业资源衰退、种业"卡脖子"、产业链附加值低、智慧化程度低制约高质量发展 [5] - 行业进入从量变向质变的关键时期,需技术突破和制度创新 [4][5] 企业案例与战略 - 通威、海大、新希望六和等100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水产行业百强品牌",覆盖种业振兴、绿色养殖等领域 [2][6] - 通威2023年提出"好产品年"战略,强调"原料稳定,质量如一",2024年深化"万户共成长"计划 [9][10] - 通威2007年起布局海外,在越南、孟加拉等国建立饲料生产基地,年产能超百万吨 [11] 未来发展方向 - 大会提出五大倡议:发展水产新质生产力、科技突破关键领域、绿色生产体系、智慧产业链升级、协同发展共同体 [6] - 需关注智慧渔业趋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动能迭代 [7] - 行业需解决存量时代轻产品、重营销问题,提升终端客户对质量的甄别能力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