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唐源电气: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及采取填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12:47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4,311.6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8,683.61万股,测算显示可能摊薄即期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从0.51元降至0.49元,净利润持平假设下)[2][3] - 募投项目聚焦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及AI大模型研发产业化,旨在强化技术先发优势和市场竞争力[5][6] - 公司已具备人员、技术及市场储备支撑募投项目,核心团队拥有30年行业经验,技术覆盖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7][8] 发行财务影响 - **假设1(净利润持平)**:发行后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4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7.22%降至6.37%[2][3] - **假设2(净利润增10%)**:基本每股收益增至0.5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至6.99%[3] - **假设3(净利润减10%)**: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4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滑至5.75%[3] 募投项目规划 - **项目内容**:包括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AI大模型研发产业化、营销服务体系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5][6] - **业务关联**:机器人项目延伸现有机器视觉产品线,AI大模型项目升级传统大数据管控系统[5][6] - **技术基础**:已建成轨道交通检测实验室、云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拥有多项机器人相关专利及软著[8] 公司资源储备 - **团队**:核心管理层深耕行业超10年,董事长陈唐龙具30年轨道交通技术研发经验[7] - **技术**:掌握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获院士工作站及省市级技术中心认定[8] - **客户**:覆盖国铁集团、中国中车等央企及30个省份地铁运营商[9] 填补回报措施 - **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专户存储制度,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监管[9] - **项目推进**:加速募投项目建设以尽早实现预期效益[10] - **分红机制**:完善利润分配政策,保障股东投资回报[11] 相关主体承诺 - **董事及高管**: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2]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若违反将承担法律责任[12]
唐源电气: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12:47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6,413.58万元人民币,拟全部用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后续置换 [1] - 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总额,公司将根据项目轻重缓急调整投资优先级及金额 [1]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39,386.51万元,建设期3年,聚焦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智能感知平台、全系产品研发及云平台大模型建设 [2] - 顺应行业智能化升级趋势,解决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漏检率高)、专用检测车辆成本高(单价超百万)等问题 [2][3] - 开发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等全系产品,已在一代产品基础上迭代并在天津地铁等项目试运营 [4][5] - 政策支持明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提出提升轨交装备智能化水平,2025年目标形成国际竞争力企业 [6][7] - 市场空间测算:假设渗透率5%-15%,城轨+铁路线路巡检机器人需求量达300-901台 [8] - 技术基础:拥有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等专利,建成检测监测实验室及云平台数据中心 [8][9]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31,054.05万元,建设期3年,开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应急辅助决策等产品 [10][11] - 响应国铁集团《数字铁路规划》,目标2027年重点领域智能化、2035年完成数字化转型 [13] - 技术路径:构建智能维修推理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四大平台 [11] - 数据基础:覆盖11个铁路局、19个地铁公司,积累动静态数据超千万条 [15][16] - 行业Know-How优势:深度理解客户痛点,如设备维修疑难问题处置 [17] 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 - 项目总投资7,973.02万元,建设期3年,拟在华东、华北等六大区设立中心,加密网点布局 [18][19] - 目标提升市场渗透率,客户覆盖18个铁路局、50余个地铁公司 [20] - 建设智能运维展示样板点,增强客户体验与品牌影响力 [19] 补充流动资金 - 拟投入8,000万元,支撑7亿元在手订单及新业务扩张需求 [22][23] - 适应项目总包化趋势,缓解"前期大额投入、分期回款"的资金压力 [22] 发行对公司经营及财务影响 - 提升研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主营业务范围保持不变 [23] - 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收益,中长期将优化现金流并增强抗风险能力 [24]
青岛三利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智启动力新章 匠铸民族品牌
搜狐财经· 2025-05-12 10:48
公司背景与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青岛三利集团核心力量,以"创国际品牌,筑民族智造"为宗旨,专注电机智能装备领域,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跨越 [1] - 创始人张明亮1992年创立三利集团,专注供水设备研发,1997年首创无负压技术颠覆传统供水模式,实现环保节能 [3] - 未来战略将紧扣技术创新,深耕智能装备领域,助力中国智造升级 [7] 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成功研发高效节能三相异步电动机,打破进口垄断,核心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提供"五年包换,十年保修"品质承诺 [3] - 智能双驱高频变速泵集成控制柜、变频器、PLC等功能于一体,节省空间与成本,杜绝跑冒滴漏,树立供水设备智能化新标准 [5] - 万伏智能高压电机攻克智能控制与高压兼容难题,成为高端电机国产替代标杆 [5] - 双路循环智能水表独创定时回水循环设计,解决水循环计量难题,支持多场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7] 行业影响与市场竞争力 - 三大国际首创产品(智能双驱泵、万伏高压电机、双路水表)全方位展现中国智造在全球市场的技术引领力 [4][5][7] - 产品成为众多重点项目首选,持续推动高端电机国产化替代进程 [3][5] - 经开区将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搭建创新平台,政企协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7]
干法电极成套装备迎“新进展”
高工锂电· 2025-05-12 10:10
固态电池行业现状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方案 [2] - 当前商业化进程受限于工艺复杂、成本高昂、量产难度大等瓶颈 [3] - 传统湿法浆料涂布工艺存在溶剂兼容性差、生产流程繁琐、能耗高等问题 [4] 干法电极技术优势 - 干法电极技术无需溶剂,通过物理混合、纤维化、压延等步骤制备电极膜,大幅减少生产环节 [4] - 干法工艺对固态电解质材料适应性更强,适用于聚合物、硫化物等不同体系 [4] - 干法技术可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并提升安全性,是行业破局关键 [4] 冠鸿智能技术突破 - 公司干法电极成套智能装备涵盖粉体混合机、高速分散机、捏合机、连续造粒机、双面覆合干法涂布设备等 [5] - 设备制成的材料纤维化丝<50nm,成膜厚度15-150μm,膜强度1-4N,压实密度>3.5g/cm³,首效>91% [5] - 粉体混合环节通过特殊桨叶设计将混合效率提升50%以上 [6] - 纤维化环节采用双路径解决方案,纤维丝直径小于50nm(行业平均60-150nm),材料拉力测试值提升至1-4N(行业平均1-2N) [8] - 造粒与压延环节通过模具式造粒机和AI算法闭环控制,显著提升材料流动性和成膜均匀性 [9] 产业化进展与资本赋能 - 公司量产线交付周期压缩至4个月以内,设备已获客户验证认可 [10] - 2024年9月并入华亚智能体系,获得资金、产业链资源及全球化市场渠道支持 [12][13][14] - 未来战略聚焦智能物流装备系统升级和干法电极装备系统迭代 [14]
深科达: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2:1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下降8.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7亿元,同比减亏8.63% [6][24] - 半导体类设备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1.11%,占比36.34%,成为第一大业务 [6] - 平板显示模组类设备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19.25%,占比33.54% [7] - 核心零部件产品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2.57%,占比24.53% [7] - 研发投入5671.22万元,占营收11.14%,同比下降4.94个百分点 [6][24]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16.10亿元,同比下降2.75%,净资产8.10亿元,同比下降8.12% [24] - 货币资金1.92亿元,同比增长30.47%,交易性金融资产2905.85万元,同比下降83.02% [24] - 存货3.19亿元,同比增长39.08%,应收账款4.09亿元,同比增长2.67% [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55.36万元,同比改善109.40% [24] - 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28] 子公司情况 - 惠州深科达2024年营收1.54亿元,净利润-3953万元 [39] - 深科达半导体2024年营收1.84亿元,净利润1495.56万元 [40] - 线马科技2024年营收1.02亿元,净利润1843.72万元 [42] - 矽谷半导体2024年营收1040.42万元,净利润-648.41万元 [42] 重大事项 - 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8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期限不超过24个月 [34] - 拟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2.85亿元担保额度 [35] - 拟以4737.6万元收购线马科技16.92%股权,交易后持股比例提升至80.92% [44] - 线马科技评估价值2.81亿元,增值率150.76% [45][46]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4次股东大会,审议12项议案 [6] - 召开19次董事会会议,审议40项议案 [6] - 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 [15] - 2024年董事薪酬总额290.6万元,监事薪酬总额61.55万元 [29][31]
佰奥智能(300836) - 300836佰奥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09:58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909.40 万元,同比增长 16.61%,延续业务扩张态势 [2] - 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 27.52%,同比增加 1.92 个百分点,显示产品结构升级与成本控制有效 [2] - 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受研发投入阶段性增加及高毛利订单交付节奏影响,后续季度利润将释放 [2] - 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主要因本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销售回款同比减少致坏账准备同比增加 [5]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新国家生产安全法颁布,火工品及化工、能源等含能材料设备改造市场需求增加,促进产品业务增长 [3][4][12] - 机器人行业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供应链,对盈利产生积极影响 [4][12] 竞争优势 - 与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深度参与客户技术研发与创新试验,多项研发成果获专家认证 [3][6] - 有十多年研发制造生产火工品相关设备经验,在防爆技术方面有丰富技术积累 [3][5] - 2023 年成立防爆机器人团队,研发的防爆机器人产品可应用于多种危险环境,负载达 1,000Kg,相关产品获防爆资格认证,采用 AI 边缘计算与机器人结合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3] 订单情况 - 2024 年承接大量火工品及含能材料领域订单,目前项目正在有序交付和转化中 [4][7] - 目前在手订单保持稳定,整体情况良好,反映市场对产品及服务的持续认可 [9][11] 存货与合同负债 - 2025 年 1 季度存货显著增加,因 2024 年承接大额火工品订单,项目履约中致存货持续增加 [5][10] - 前期收到的项目款在合同负债核算,导致合同负债增加,待项目验收交付后,存货和合同负债会消减掉 [5] 新兴产业布局 - 在军工、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有布局,火工品、含能材料设备订单持续增加,防爆机器人产品已取得相关认证 [5] - 机器人与相关产业链具有相通性,将根据未来发展情况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市场,包括人型机器人相关产业链市场 [7][9][14] 成本控制 - 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实施能力,建立 ERP 系统及标准化的智能柔性生产线,通过智能设备更新换代、机器换人、生产流程优化与自动化及精细化成本管理,在人工、制造成本管控方面取得成效 [8] 行业前景与发展 - 新国家生产安全法促进火工品及相关设备改造市场需求增长,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3][4][12] - 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好,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供应链,未来产能将逐步释放 [4][7][12] 其他问题 - 公司股东减持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3] - 防爆机器人已取得防爆认证,大量应用于火工品生产装备,市场销售正在加快进行,后续订单情况关注公司公告 [13]
深科达:三足鼎立,各领新颜
新浪财经· 2025-05-09 02:1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9亿元,同比增长108.13% [1][4] - 归母净利润1430.55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1][4] - 毛利率提升至30.98%,同比增加42.25% [4] - 净利率达9.32%,同比上升128.53% [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5540.74万元,货币资金流动性改善 [4] 半导体封测设备业务 - 产品涵盖转塔式分选机、平移式分选机、重力式分选机、晶圆探针台及晶圆固晶机等 [1] - 与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华润微、扬杰科技等头部封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1] - 新品三温平移机、第五代常高温平移机在SEMICON China 2025展会上亮相 [1] - 海外市场策略为"先服务大陆工厂,再延伸海外",产品已出口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地区 [1] 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业务 - 产品涵盖贴合设备、邦定设备、检测设备及辅助设备 [2] - 客户包括京东方、天马微电子、维信诺、华星光电、歌尔股份等国内头部厂商 [2] - 3D热成型贴合设备、镜片光学硬对硬贴合设备获得国外知名消费类电子产品客户认可 [2] - 受益于电子纸市场和超声波指纹模组市场需求,业务实现显著增长 [2] - 检测设备在MiniLED、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2] 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业务 - 产品矩阵包括直线电机、直线导轨、线性滑台、驱动器及编码器等 [3] - 覆盖半导体、3C、新能源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3] - 为消费类电子制程设备提供最新产品解决方案并取得大批量订单 [3] - 在锂电设备、激光加工机床等新兴领域应用占比提升 [3] 未来发展战略 - 半导体业务:巩固测试分选一体机市场地位,加快平移式分选机市场拓展 [5] - 平板显示设备:运用高精度视觉定位系统和CCD对位技术满足电子纸生产企业需求 [5] - 智能眼镜领域:加深与国外知名消费类电子厂商合作,推动产品创新升级 [5] - 智能装备核心部件:重点围绕消费类电子市场需求,迎接新合作机会和订单 [5]
巨能股份董事长孙文靖:做优“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
上海证券报· 2025-05-08 18:43
公司业务与成果 - 公司为一汽解放交付智能工厂项目,包括热前自动化、热后自动化等多条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运行,仅需维护和物流小组[1] - 该项目实现当年发货当年验收,从设计到验收仅用一年时间,创行业纪录[1] - 公司累计服务400多个企业客户,交付20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2] - 2024年我国235个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中,公司参与建设的多个工厂成功入选[6]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公司实现数控机床完整自动化并部分智能化,大幅提升用户生产能力[2] -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方案形成数控机床金属切削加工自动化领域核心竞争力[2] - 展出高柔性智能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智能调度系统和AI技术,实现"一条线、多品种"无人化运行[7] -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推理算法优化调度策略,最大化柔性线生产效率和设备开动率[7] 客户服务模式 - 建立全国客户服务地图,实时监控20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状态[5] - 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提供远程在线监测、故障诊断等售后增值服务[5] - 技术人员可第一时间在线指导或现场处置生产线故障[5] 行业应用案例 - 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部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生产线,如广东鸿图的关键零部件生产线[7] - 针对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件(前舱、电池托盘等)设计智能化产线[7] - 产线融入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首台套产业化应用[7] 行业发展趋势 - 制造业正经历从单机生产到自动化再到柔性制造的阶梯式跃迁[7] - 市场需求变化、技术突破和产业链重构共同驱动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转变[7] -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已形成系统性推进格局,企业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巨大[8]
华昌达拟斥2200万至3500万元回购股份,截至4月末尚未实施
新浪财经· 2025-05-08 10:44
股份回购方案 - 公司计划使用不低于2200万元且不超过3500万元的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 [1] - 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9元/股 [1] - 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1] - 回购实施期限为自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 [1] 资金来源 - 公司已取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世博支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承诺提供不超过3150万元的贷款专项用于回购股票 [1]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尚未实施股份回购 [1] - 公司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回购方案 [1] - 公司承诺依据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广水:向“绿”向“智”释放发展新潜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5-07 01:07
行业发展趋势 - 广水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推动数字智能 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突破性发展 [3] - 绿色化 智能化成为广水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5] - 当地全力打造冶金循环 风机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 智能装备等产业 [5] 冶金循环产业 - 杨寨镇循环冶金产业园已进驻低碳冶金相关企业21家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3] - 园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年底将达到200万吨 实现年产值150亿元以上 [3] - 湖北广水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整合钢铁冶炼固废资源 开展再生综合利用 延长优化钢产品产业链 [3] - 该公司建设中水回用系统与余热发电系统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 - 正在建设智能化管控中心 集成清洁运输系统 环保在线系统等 [3] 智能装备产业 - 湖北毅兴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高端中小型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研发领域 [5] - 企业改造流水线 引进高精设备 植入智能化应用系统 优化产品结构 [5] - 数控机床可实现全天候无人化操作 [5] - 引进家用储能锂电池包生产线 开拓海外市场 [5] 运输方式升级 - 货运列车实现"公转铁"清洁运输 千吨铁矿石运向循环冶金产业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