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搜索文档
浙江大学聚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4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前不久研发出能治疗粉碎性骨折的"胶水",断骨黏合只需3分钟,展现 出科技创新领域的"硬核"实力;由浙江大学多学科团队参与编纂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已出版64卷244 册,成为浙江大学乃至全国文化传播与创新领域的"金名片";9月迎新季,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 学院各国新生陆续报到,筹建至今累计招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逾300名国际本科生,彰显了国际化办 学成效…… 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20年来,浙江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深蹲起跳",硕果累 累——3次刷新超导芯片量子态制备世界纪录、构建中国首例临床侵入式运动脑机接口、解决微分几何 中的曲率积分猜想和有限测度猜想……一系列重大突破接连涌现。 78类学科竞赛项目搭建舞台,28处竞赛基地提供沃土,人工智能等科研训练专项点燃创新火种……浙江 大学构建起以专业学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20年来,学校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增加了97项,牵头和参与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别从7家、 3家增长到12家、8家。在CS主刊年度发文也实现了从0篇到27篇的跨越。"浙江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徐 贤春介绍。 从" ...
青春华章|河海大学以水为“媒” 织密中外水利能源合作网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55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雨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是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 作机制。近年来,教育交流已成为澜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河海大学成立澜沧江—湄公河学院(简称澜湄学院),每年面向澜湄流域国家招收60名留学生,并与当地高校开展广泛合作,有效推动了中国与其 他五国在水利、环境、能源、农业等关键领域的深度交流与紧密融合。 在河海大学,越来越多澜湄流域国家的"弄潮儿"正带着梦想而来,带着使命而学。来自老挝的王坻就读于环境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他表示,自己对 水资源净化处理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议题很感兴趣,希望在这所大学里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水利工程师。"未来回到家乡后,我希望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 实际中,解决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 同样来自老挝的郑小乔,目前是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她一直关注着教育、移民及工程建设等社会议题。"我选择社会学,是希望找到这些 问题背后的答案,将来能为移民安置和社会治理贡献力量,帮助老挝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她还坦言,她的家乡就在距离湄公河畔只有两公里的地 方,中国的快速发展令她深受触动 ...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电子信息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新华网· 2025-09-24 08:04
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为进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生涯全过程,并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 和行动自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平台共同开展策划,推出"教育家精神 万里行"访谈栏目,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深入研讨、分享感悟,共同书写好新时代的"强师 答卷"。 该计划通过"大科研"培养"大人才",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扎实的ECE领域数理基础,全新开发了交 叉性数理基础课程,重构了面向科技前沿的高阶核心课程。二是高水平的"科研探索"项目,将技术领域 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大工程与科学问题,转化设计为本科生探索实践与挑战的项目式课程,实现不同学 科背景的师生"在一起做科研"。三是丰富的课外创新实践项目,让学生从大一年级开始参与科创活动, 纵横驰骋"校—省—国"三级科技竞赛。 这一计划还以9个参与学院的大科研团队为主体,汇聚了一大批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和一流学者,凝结 了我校教师长期以来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智慧,是新时代跑出成电"加速度"的"第一棒"。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围绕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动科技自主 创新与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及数字化赋能教 ...
教育告别象牙塔:实践成果可抵论文,学生站上生产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00
记者丨 王峰 编辑丨李博 国务院新闻办9月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 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十四五"期间,教育在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为 我国经济保持韧性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前"双一流"建设的情况如何,职业教育如何支撑产业升级,高校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 哪些新作为?一系列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发布会上得到了回应。 打破传统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双一流"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 引擎。 怀进鹏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 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聚焦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人才力量,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 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师资,共建 课程,共同面对企业和市场提出的挑战性创新课题,并共享成果,真正实现高校和企 ...
8918万元!沈阳化工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9-24 03:58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沈阳化工大学发布 51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8 918 万元,涉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光电跟踪系统 模拟设备、高通量纳米压痕仪、振动噪声 测试仪、物质结构分析系统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 5 年 4~9 月。 部分采购仪器: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ynamic Mechanical Anal y zer,简称DMA)是一种核心的热分析与力学性能测试仪器,主要 用于研究材料在交变应力或交变应变作用下,其力学性能(如弹性、粘性、刚度)随温度、时间、频率等外界条件变化 的规律。它能灵敏捕捉材料微观结构的细微变化(如相变、结晶、交联、老化等),是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失效分析 的关键工具,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金属、陶瓷等领域。 高通量纳米压痕仪 高通量纳米压痕仪(High-Throughput Nanoindentation Tes ter,简称HT-NI)是在传统纳米压痕技术基础上发 展的新型精密力学表征设备,核心优势是通过并行化测试、自动化控制和高效数据处理, ...
8407万元!内蒙古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9-24 03:58
摘要 : 近日,内蒙古大学发布多批政府采购意向,仪器信息网特对其中的仪器设备品目进行梳理,统计出4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8407万元。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 内蒙古大学发布 42 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 8407万 元,涉及X波段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 截面抛光仪 、荧光寿命检测系统 、高分辨光电联用微纳结构分析一体机 等,预计采购时间为202 5 年 6~8 月。 部分采购仪器: X波段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X波段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100)是中国首款商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其研发技术源自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自2009年开始进行谱仪的自主研发,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最终 在国仪量子实现产业化。 高分辨光电联用微纳结构分析一体机 高分辨光电联用微纳结构分析一体机是一种集成了高分辨率成像与光谱分析技术的先进科研设备,专为微纳尺度材料的 结构表征和成分分析而设计。该设备融合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形貌观察能力和拉曼光谱的分子结构分析 ...
中国海洋大学“灯塔·逐浪”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开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2:23
日前,"灯塔·逐浪——文圣常的海浪科学人生"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西海岸校区开幕。本次展览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海洋大 学联合主办。 主题展分为"光山少年""逐梦向海""耕海踏浪""精神灯塔"4个部分,通过图片、文献、实物、音视频等500多件科技史料及大量互动类科普展品,介绍了 文圣常崇德守朴、奖掖后学、浩海求索、丹心报国的动人事迹,全面展示了文圣常对我国海洋科教事业的不懈追求、卓著成就和无私奉献。主题展览中融入 沉浸式舞台剧《爱如潮水》,以"展剧融合"的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 据悉,该展览于5月22日在山东省科技馆举行了首展,展出约100天,接待观众9.4万余人次。9月,该展览巡回至中国海洋大学展出,预计持续3个月。 文圣常是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和物理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作为我国海浪研究的先行者,自20世纪50年代投身海浪研究。他 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打破了西方对海浪预报核心算法的垄断,推动中国海浪预报模式从"经验预报"跨入"数值预报"时代,并最终广泛应用于海洋灾害预 警、海洋工程与资源开发、海上交通等方面,为我国海洋科教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
哈尔滨工程大学:“线下+线上”构建双创育人新范式
科技日报· 2025-09-23 23:45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了龙江青年"创新、创意、创业、创造"云端成果展,190余件终审作品在云 端集中展示,用户无需亲临现场,便能沉浸其中,详细查阅展览内容。 此次成果展以"线下+线上"模式,助力项目孵化与成果转化,构建双创育人新范式。这一创新举措,不 仅让更多人领略到黑龙江学子的科创风采,更让背后支撑这一成果的元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平台 (以下简称"元创学院")进入大众视野。 打造双创教育平台 踏入元创学院的虚拟世界,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科创宇宙。在这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新 创业实践中心等4座教学大楼,以三维虚拟场景的形式呈现。线上用户轻轻滑动指尖,便能与前沿科创 成果"零距离"对话。 位于内蒙古的河套学院也鼓励师生使用元创学院。该校团委副书记成乐表示:"元创学院具备集约高效 利用、协同开放共享、线上线下互通、时空边界拓展以及数字智能管理等多重功能,可弥补创新创业教 育线下资源配置、使用、流通等方面的不足,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心,静态展览升级为动态交互。师生能在线上随时了解近3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挑 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竞赛中的多项获奖作品。为提升信息 ...
两份清单精准发力“双高协同”
新华日报· 2025-09-23 22:03
本报讯(记者蔡姝雯徐冠英)江苏高新区和高等院校"双高协同"发展再出实招:继7月发布实施意见、确 定试点单位后,近日推出"政策指南清单"与"改革指引清单",以24条具体政策、15项改革举措,破解创 新融合堵点、深化"双高协同"发展,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筑牢实践根基。 "政策指南清单"的24条具体政策,均为当前可落地执行的实招,供高新区与高校逐一对照落实。"改革 指引清单"的15项改革举措,则围绕园区管理机制、科教协同育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评价等4个 方面设置,引导高新区和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改革。这两份清单,形成"当 前政策落实+未来改革探索"的双轨推进模式。 "政策指南清单"围绕前沿赛道、科创平台、领军人才、转化基金、标杆项目"五个一"融合发展体系,列 出24条具体政策。其中,多项新增或细化政策直指"双高协同"关键堵点,因针对性强、力度大成为亮 点。例如,针对高校教师参与企业横向项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支持试点高新区和结对高校开展产学研 合作项目,符合条件的纳入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省科技专项资金统筹采取后补助、贴息等方式择优给 予支持。这将鼓励更多高校科研人员聚焦产业关键技 ...
我国已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教育体系
北京商报· 2025-09-23 16:18
各地普遍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高考综合改革持续落地……9月 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 鹏介绍,"十四五"时期,规划所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高质量完成,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等五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中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以县中振兴为推动,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 资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进行探索,淡化竞争、减少焦虑,高考综合改革持续落地,并已在各地全 面实施。 谈及高等教育,怀进鹏介绍,中国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 的30%,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这两年,我国有序实施优质 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使更多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 今年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优质高校均宣布了扩招计划。其中,北京 大学此前宣布2025年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加大国家急需人才培养力度。清华大学也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