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文创
icon
搜索文档
确定“视听产品”范畴 新《著作权法》严管侵权行为
北京商报· 2025-07-28 03:02
新《著作权法》核心内容 - 新《著作权法》于6月1日正式实施 重点针对短视频搬运剪辑、网络主播未经授权使用作品、公开传播录音制品未支付报酬等侵权行为提供明确法律保护 [1] - 法律将"类电作品"更改为"视听作品" 扩大著作权保护范围至短视频、直播游戏等新型视听节目 要求作品满足"独创性"特征即可获得版权保护 [3] - 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规定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的赔偿金额为实际损失/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的1-5倍 难以计算的由法院判决500元至500万元赔偿 [5] 法律修订细节 - 明确"作品"定义为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扩大作品类型保护范围 [2] - 修订广播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特别针对网络直播行业未经授权表演、翻唱、直播游戏画面等侵权行为提供认定依据 [4] - 新增执法措施 主管部门可要求侵权人提供账簿资料 实施现场检查 查封扣押涉嫌违法的场所和物品 [5] 行业影响 - 影视音乐出版领域直接受益 4月53家影视公司及500多名从业者联合声明的短视频侵权问题将得到法律层面明确约定 [4] - 2020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503.95万件同比增长20.37% 其中作品著作权登记331.63万件同比增长22.75%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2.29万件同比增长16.06% [7] - 法律实施需配合行业意识提升 部分权利人虽具保护意识但缺乏维权能力 需业内提供相关帮助以建立健康版权环境 [7][8]
自媒体如何赋能城市文商旅体融合?听听大V的“成都论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4:35
文商旅体融合新业态 - 现象级产品如《哪吒2》、苏超、LABUBU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成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 [1] - 自媒体在文商旅体融合中扮演关键角色 需探索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的路径 [1] - 成都举办"自媒V发布"平台启动活动 聚焦自媒体赋能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实践案例 [1] 自媒体赋能数字文旅的三大角色 - 自媒体作为"点火器":以小龙虾产业为例 助推安徽蚌埠成为"吃虾第一城"并引发本地自传播 [4] - 自媒体作为"连接器":通过共情传导实现话题裂变 如《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与年轻人文化共振 [4] - 自媒体作为"放大器":推动苏超等已出圈内容进一步火爆全网 [4] 影视游戏对文旅的带动效应 - 《权力的游戏》带动克罗地亚游客量增长550% 西班牙游客数量翻倍 [9] - 《黑神话:悟空》激发山西旅游需求 建议通过自媒体矩阵分阶段推广并配套全域旅游产品 [9] - 热门影视IP如《功夫熊猫》《哪吒2》可成为成都旅游发展优势资源 [9] 文创产业创新传播实践 - 成都《创史记》栏目深度访谈30余位文创企业家 挖掘行业真实故事 [11] - 《成都数字文创50秘籍》用武侠语言重构产业传播 如将AG超玩会喻为"蜀中剑宗" [11] - 成都文创产业获"2022年度最具潜力IP奖" 并通过深圳文博会等平台强化IP辨识度 [14] 跨界共创与科学叙事 - 建议垂类自媒体联动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科学故事" 如成都159家博物馆与4000家咖啡馆的共生关系 [14] - "城市物种图鉴"计划拟开发《成都生物日历》 记录雪山至社区的完整生态链 [14] - 创新提出AR重现"古蜀水世界"、开发"公园城市声景地图"等科技赋能方案 [14] 国际传播与短视频策略 - 成都海外网络热度超越克罗地亚 850万TikTok粉丝账号推动全球关注 [18] - 短视频传播需压缩时长至3分钟内以提升完播率 强调快速满足用户需求 [18] - 中国免签政策优化吸引国际游客 建议邀请外国自媒体达人共同挖掘成都故事 [23]
成都数字文创再获“国家级”认可,星阅辰石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08:07
公司动态 - 星阅辰石作为成都数字文创代表企业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24》中英文版 标志着公司科技加文化尝试获得国家级认可 [1][3] - 公司近期收购经典IP《轩辕剑》系列游戏全球永久版权 强化IP储备 [3] - 公司致力于构建集IP开发运营横向衍生于一体的多元化数字文化生态群 覆盖文学创作动漫游戏影视互娱数智文创等领域 [3] - 公司计划下半年继续开发《遮天》和《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动画游戏及周边产品 并推进《轩辕剑》动画番剧动画电影及游戏重制前期筹备 [8] - 公司探索IP与四川旅游景区文旅融合深度合作可行性 将进行初步尝试 [8] 行业环境 -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2024年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 新文创活力指数全国第一 [5] - 成都2025年第一季度文创产业增加值达948亿元 同比增长10.3% [5] - 成都今年5月底推出系列政策包 以真金白银投入培育数字文创产业生态 旨在打造更多现象级成都创成都造产品 [5] - 成都具备打造世界级IP的产业发展土壤 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3][5] 战略规划 - 公司目标未来五到十年打造比肩漫威迪士尼的世界级IP [3] - 公司以成都为原点进行顶级IP全链条开发 积极扮演链主角色 多次获得市级文产专项资金支持 [5] - 公司以数字内容为载体面向全球传播中华文化 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3][8]
从哪吒破圈到场景赋能 成都高新区加快构建文旅融合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05:52
文旅融合发展 - 成都高新区聚焦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发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 - 成都高新区在"文旅+文创""文旅+科技""文旅+赛事"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出文旅消费新场景 [1] - 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规模超千亿元,引进培育相关企业6000余家,拥有162家规上企业 [4] 数字文创产业 -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总票房超159亿元,排名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 [2] - 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企业可可豆动画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成为新晋打卡地 [2] - 成都灵泽科技研发的基于巴蜀文化背景的3A游戏《明末:渊虚之羽》将于7月24日全球上线 [3] - 成都高新区已形成包括《哪吒》《王者荣耀》《遮天》《轩辕剑》等在内的数字文创"IP天团" [4] 科技赋能文旅 - 成都高新3D哪吒视频在交子大道悠方3D大屏等成都地标首秀,视觉效果震撼 [5] - 天府双塔外立面采用京东方显示技术,在52000平方米屏幕上实现800万像素点高清显示 [5] - 新川博物馆将探索"科技+考古+文博"深度融合,打造全新型博物馆 [7] 场景创新与消费生态 - 铁像寺水街引入品牌75个,涵盖33个首店品牌,一线品牌覆盖率达20% [8] - 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成都大师赛期间,多元业态单日消费转化突破数十万元 [9] - 成都高新区1-5月实现国内旅游人次460.3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9.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0%、5.20% [10]
羊城创意产业园首届非遗嘉年华开幕,打造园区消费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7-03 18:51
活动概况 - 2025羊城创意产业园首届非遗嘉年华于7月3日至7月7日在广州天河区举办 为期5天的活动涵盖非遗表演 美食体验和夜间游乐 [1] - 活动设置集市区 舞台区 灯光区 游乐区四大功能区 包含川剧变脸 魔术等表演形式 [4] - 每日18:50-21:30安排不同节目轮演 开幕式当天川剧变脸表演者实现10秒换5张脸谱的高难度动作 [5][7] 活动亮点 - 六大核心亮点:非遗节目演出 特色美食 网红灯光打卡 手信销售 帮扶地区农产品展销 潮流游乐设施 [9] - 集市区推出消费帮扶产品 如广西芒果 云南咖啡等 部分商品享优惠价 例如100元可购3包原价39元的猪肉脯 [11] 园区背景 - 羊城创意产业园前身为广州化纤厂 2007年由《羊城晚报》改造为文创产业园 现入驻200余家数字文创企业 包括腾讯 百度等巨头 [13] - 园区年产值达400亿元 累计知识产权1.3万件 孵化9家上市企业 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资质认证 [13] 战略意义 - 活动旨在激活园区"闲时消费" 通过夜间及周末客流提升消费活力 强化品牌影响力 为招商工作提供新抓手 [14]
数字消费融入生活 北京以数字技术重构消费|聚焦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搜狐财经· 2025-07-02 10:45
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活动 - 活动以"数字友好京彩秀·消费体验新潮流"为主题,聚焦数字技术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全民共享的数字经济盛宴 [1] - 数字"潮"市—AI火花市集汇聚全球最新AI消费产品与服务,覆盖生活、娱乐、学习办公等场景 [1][8] - 现场包含数字体验、AI互动空间、LBE院线、科技艺术中心和数字研学中心五大主题场景,构建沉浸式数字消费空间 [3] 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 - 综合体通过AR文物导览、MR历史课堂等技术,让大栅栏历史街区文化遗产"活"起来,为历史街区数字化转型提供"北京方案" [5] - "全龄段数字科技艺术计划"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互动体验项目,包括AI诗词创作、AR文物导览、AR翻译眼镜等 [4] - 引入"3D数字资产可信流通平台",通过隐形水印技术实现3D资产全周期加密确权,为数字文创交易提供技术支撑 [4][13]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领先优势,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占全国50% [8] - 全市已发布1.6T高质量中文语料库,建成"大模型生态服务站",推动132款大模型通过备案(占全国1/3) [8] - 北京坊数字综合体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消费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推动AI技术赋能消费领域 [9] 数字消费新产品与技术 -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交流体验区"汇聚众多"首发首秀"产品技术,展示数字经济领域最新成果 [6] - 现场机器人可实现50秒完成咖啡制作全流程,展示AI在服务领域的应用 [7] - 奇安信科技集团演示数据泄露攻防场景,聚焦AI时代安全体系创新 [7] 数字资产与元宇宙 - 徐悲鸿纪念馆与蚂蚁集团推出8款数字藏品,8万份藏品以每份30元价格短时间售罄 [11] - 雅昌集团为7万名艺术家提供数字资产服务,打造世界最大艺术品数据库 [12] - 寰宇信任公司发布"3D数字资产可信流通平台",实现3D资产全生命周期可信流通 [13]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北京市提出将打造全国"数字消费首善之城",数字消费已成为首都经济增长引领性力量 [15] - 2025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目标增速8%,占GDP比重超45%,重点实施"人工智能+"等五大计划 [16] - 体验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创新+高校赋能"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16]
星阅辰石收购“轩辕剑”,成都数字文创“IP天团”再添一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11:13
数字文创产业动态 - 成都星阅辰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宣布收购经典IP《轩辕剑》系列游戏全球永久版权,进一步强化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竞争力 [3] - 《轩辕剑》系列过去30年累计推出13款主线及5款衍生作品,全网粉丝超2亿,衍生剧集点击量超110亿 [9] - 公司计划围绕《轩辕剑叁:云和山的彼端》启动全产业链开发,涵盖影视、动画、游戏及数字文旅等领域 [3][12] IP开发与合作 - 星阅辰石与新美集团签约,共同开发《轩辕剑》IP全系列版权,重点拓展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及衍生品矩阵 [12] - 联合自由酷鲸影业成立"轩辕剑IP制作委员会",计划2027年底至2028年初推出首部动画院线电影,由导演路阳执导 [12] - 《轩辕剑叁:云和山的彼端》动画番剧开发预算超1亿元,计划2026年上线,由《剑来》导演阿都沁执导 [13] 文化与技术融合 - 公司将聘请"一带一路"研究专家团队,基于敦煌壁画、西域文书等史料考证丝路文化元素 [15] - 与湖南芒果数智合作,采用高精度数字扫描技术复原交河故城、古长安城等"一带一路"沿线古迹 [15] - 计划招募美术设计人才打造新版视觉审美范式,并在作品中加入方言配音元素以传承传统文化 [15] 成都文创产业数据 - 2024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新文创活力指数全国第一 [20]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达948亿元,同比增长10.3% [20] - 成都近期推出"政策包"培育数字文创生态,目标打造现象级"成都创""成都造"IP [20]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即将在京开幕,将设6000平方米互动体验空间
新京报· 2025-06-23 12:52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于7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1] - 大会主题为"建设数字友好城市",聚焦数字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 吸引5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300余名国际嘉宾和上千名演讲嘉宾参与 [2] 国际合作与全球联动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成为联合主办方,合作成立"数字友好和数字经济可持续创新实验室" [2] - 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启动国际数字人才培训能力建设项目 [2] - 海外分会场首次赴欧洲,与西班牙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德国"未来世界"科技文化节联动 [3] - 举办国际合作供需对接交流会欧洲、东南亚、中东专场 [3] 数字技术应用与展示 - 发布"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涵盖智慧医疗、数字文化、智慧交通等领域 [4] - 推出6000平方米数字经济体验中心,运用AIGC、元宇宙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1][5] - 开幕式MV全流程由AI生成,采用豆包AI大模型同传和声纹复刻技术 [4] - 举办46场专题论坛,覆盖人工智能、数字安全、数据要素等新兴领域 [4] 特色活动与创新 - 6月27日启动数字经济体验周,联合科技消费企业打造数字"潮"市 [5] - 设立"数字经济创新大赛",重点推出"AIGC创作大赛"赛道 [4] - 发布《北京数字经济发展蓝皮书(2025)》,打造"北京风向标" [4] - 采用8K级超高清技术推出音乐话剧数字超级沉浸体验 [5] 区域合作与专项活动 - 国内分会场延续"数字援藏"品牌,推动数字技术在高原文旅、生态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3] - 首次举办京津冀数字经济专题论坛 [3]
成都成华区:以科技为笔 智绘未来之城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12:35
这里是成华,一座在数字浪潮中勇立潮头的创新之城。当千年蜀都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科技的澎湃动 能在此交汇,一座城市的创新基因被彻底唤醒。成都,中国西部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核心区域。成华正 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热情拥抱未来,谱写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崭新篇章。 驱动这股创新浪潮的是成华区精心构建的多层次、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聚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的关键环节,政策涵盖企业梯度培育、核心技术研发激励、高端人才引育、高效成果转化平台搭建以及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等核心领域。这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广阔的舞 台,让创新的种子在成华这片沃土上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在成华,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赋能千行百业、点亮美好生活的温暖力量。技术加文化的跨界 融合成为数字文创的硅巷,成为创意与灵感迸发的源泉。从智能高效的智慧交通网络,到以人为本、科 技赋能的未来社区构想;从解放生产力的农业机器人精准作业,到虚实相生、引人入胜的元宇宙文旅体 验…… 超过1000个鲜活的应用场景,如同璀璨繁星,将前沿科技深度融入城市的血脉与肌理,让科技 触手可及。 在2023年度,成华区财政科技投入6617万元,比上年增加1122万元 ...
成都签约数字文创项目投资额超3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6-21 09:04
数字文创项目签约 - 活动现场签约8大数字文创重点项目 总金额超30亿元 涉及音乐剧 电竞游戏 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 [1] - 武侯区与腾讯音娱 四川音乐学院共建TME·天府新星孵化基地 构建音乐人才培养体系 [1] - 锦江区启动"兴漫纪元"亚洲影视动漫数字产业城 布局IP孵化与国际文创中心 [1] - 青羊区引进星竞威武电竞娱乐综合体 打造西南电竞总部与潮流消费场景 [1] - 成华区落地红仓103直播产业园 文创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 聚焦数字内容生产 [1] - 成都东部新区建设道诚户外直播中心 赋能文旅体直播新业态 [1] 投资机会与政策支持 - 发布《"成德眉资"数字文创投资机会清单》 包含140余项投资机会 合作金额超1100亿元 [2] - 成都市数字文旅新场景合作机会清单包含100个项目 涵盖产业招引 企业招引 品牌招引等领域 [2] - 成都推出数字文创产业扶持"政策包" 重点支持影视 科幻内容创作 游戏电竞 初创企业培育等领域 [2] - 政策组合拳聚焦产业生态建设 新质生产力培育 成果孵化 人才引育 文化出海 金融赋能五大方向 [2] 产业发展现状 -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已培育《哪吒》《王者荣耀》等现象级IP和《遮天》《十万个冷笑话》等精品IP [2] - 2023年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