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搜索文档
国家级认证!泰安市中心医院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中心建设研究项目单位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08:32
| 42 |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 --- | --- | | 43 |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 44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45 | 江西省人民医院 | | 46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47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 48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 | 49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 50 | 泰安市中心医院 | | 51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2024年4月份,为了加强体重管理工作,泰安市中心医院成立全市首家医学减重中心,整合各院区减重门诊及成立一站式体重管理中心并建设成一个封闭 式减重强化训练营,这比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下发健康体重管理年文件还要提前两个月。1年来,减重中心就诊量达2000多人次,共为450余名减重患者 建立健康减重档案,减重强化训练营纳入110人,患者年龄分布在9-62岁之间。累计减重2400Kg,人均减重5.3Kg,体重下降5%以上的患者占87%,超10% 的患者占50.1%,内脏脂肪面积下降总数为2150cm ,体脂含量下降960.5Kg。 近日,国家卫健委医院管 ...
三博脑科:昆明三博新院区已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西安三博已取得医疗执业许可并将择期开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09
新院区建设进展 - 昆明三博新院区已于2024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 [1] - 西安三博已完成建设并取得医疗执业许可 后续将择期开业 [1] - 湖南三博目前仍在建设中 [1] - 北京三博新院区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整体搬迁和正式运营 [1]
首批定点医药机构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典型案例公布
新华社· 2025-09-16 07:55
新华财经北京9月16日电(记者彭韵佳)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违法违规 的典型案例,涉及伪造病历、虚构医药服务、重复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是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落实以来,首次对外公开的典型案例。 2025年1月1日起,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正式实施,即在对违法违规的定点医药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协 议处理之后,依法依规精准认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责任人实行"驾照式记分",通过监管延伸到人,维 护好医保基金安全。 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济仁中医医院欺诈骗保为例,该院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违法违规使用 医保基金204万元,其中有的医务人员批量伪造图像相同、报告雷同、病历一样的医学文书;有的医务 人员一边在本院虚假"挂床"住院,一边从事诊疗活动。 目前,当地医保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保服务协议,已追回骗取的医保基金,并处违约金,解除该 机构医保定点服务协议。依据相关实施细则,对该院耿某敏、杜某鑫、李某阳、张某艳、王某忠、特某 根等6名医务人员各记12分,终止医保支付资格3年,对李某梅、刘某茹等2名医务人员分别记10分,暂 停医保支付资格4个月。 该负责人说,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持续收 ...
美年健康涨2.12%,成交额3.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34.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6:29
股价表现 - 9月16日盘中上涨2.12%至5.30元/股 成交额3.17亿元 换手率1.57% 总市值207.4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34.5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8.17% 大单卖出占比24.3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80% 近5日涨0.76% 近20日跌5.69% 近60日涨6.28% [1] 资金与交易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2月19日净卖出1.55亿元 买入总额4.62亿元(占比10.94%)卖出总额6.16亿元(占比14.60%) [1] - 股东户数17.24万户 较上期减少8.95% 人均流通股22,471股 较上期增加9.87%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09亿元 同比减少2.28% 归母净利润亏损2.21亿元 同比扩大2.59%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6.3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27亿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 体检服务收入占比95.67% 其他服务占比4.3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院 涉及互联医疗、AIAgent、家庭医生等概念板块 [2] 机构持仓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04亿股 较上期增持190.34万股 [3]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217021)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600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股东 [3]
美年健康跌2.09%,成交额2.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26.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5:4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下跌2.09%至5.15元/股 成交额2.54亿元 换手率1.26% 总市值201.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26.2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725.81万元(买入1013.28万元占比4.00% 卖出3739.09万元占比14.74%) [1] - 大单净卖出500.39万元(买入4748.94万元占比18.73% 卖出5249.33万元占比20.70%) [1] - 年内股价涨12.52% 近5日跌4.45% 近20日跌6.87% 近60日涨5.60%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2月19日净卖出1.55亿元(买入4.62亿元占比10.94% 卖出6.16亿元占比14.60%)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09亿元 同比减少2.28%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减少2.59%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体检服务95.67% 其他服务4.33% [1]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7.24万户 较上期减少8.95% [2] - 人均流通股22471股 较上期增加9.87% [2] - 华宝中证医疗ETF持股1.04亿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90.34万股 [3]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新进第十大股东 持股6000.0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础信息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院 [2] - 概念板块涵盖互联医疗 AIAgent 家庭医生 数据要素 智慧医疗 [2] - 注册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灵石路697号健康智谷9号楼三楼 [1] - 成立于1991年1月22日 2005年5月18日上市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4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27亿元 [3]
2025服贸会|对话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院长刘丹:打造“医康养护文旅”生态,让国际医疗跨越边界
北京商报· 2025-09-13 11:35
核心业务模式 - 首创"医康养护文旅"一体化综合体模式 实现医疗 康复 养老 护理 文旅多业态融合 [3] - 开设16个临床科室及体检中心 国际部 提供全科诊疗与定制化医疗服务 [3] - 与同属医疗城的康复医院 脑科医院 康养社区及酒店集群协同联动 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3]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已服务超过15个国家的外籍患者 承担"北半球服务枢纽"角色 广州项目辐射南半球 [5] - 与新加坡保健集团签约合作 开展医师培训 国际会诊 未来配备外籍医师搭建转诊平台 [5] - 开通天津市及异地医保 正在接洽众多国际商业保险机构 [5] 差异化竞争优势 - 聚焦分层医疗需求 为京津冀及全国专科患者(如皮肤病)提供跨区域诊疗服务 [6] - 药品供应覆盖进口药 原研药及集采药 满足特殊用药需求 [6] - 提供包含酒店服务 接机 24小时专属医护跟随的定制化医疗方案 [6] 未来发展路径 - 依托高铁综合体区位优势 发展医疗旅游产业 吸引国际患者带动相关消费 [7] - 通过多业态融合覆盖京津冀及国际客户的高品质医疗 康复 养老服务 [7]
更微创、彻底,烟台毓璜顶医院实现神经内镜颅底手术领域新突破
齐鲁晚报网· 2025-09-12 11:39
核心观点 -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神经内镜颅底手术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成功完成两例高难度颅底肿瘤微创手术 标志着该院神经内镜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患者提供微创治疗和快速康复的新选择 [2][13] 技术突破 - 神经内镜经鼻蝶微创手术无需开颅和无体表创口 通过人体自然腔道精准切除颅底肿瘤 [2] - 手术配备高清神经内镜系统 为医生提供精准利刃和智慧眼 实现可视化和毫米级操作精度 [7][10] - 技术突破使医院能挑战颅底最深和最复杂病变 包括既往被视为手术禁区的肿瘤类型 [13] 病例详情 - 71岁颅咽管瘤患者肿瘤近3公分 压迫视神经导致双眼视力偏盲 经6小时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术后视力快速恢复 [3][6] - 32岁Knosp4级巨大垂体瘤患者肿瘤超过3厘米 紧密包裹颈内动脉 手术实现安全全切 术后患者快速出院且身材逐渐恢复 [9] 团队专业能力 - 副主任医师贺峭伟具有德国和国内系统化神经内镜培训背景 师从世界神经外科学会内镜委员会前主席及国内权威专家 [11] - 团队拥有丰富颅底解剖知识 娴熟内镜操作技术和默契配合能力 能处理极高难度手术 [6][9] 医疗服务创新 - 医院开设垂体瘤多学科联合门诊(MDT) 由神经外科联合内分泌科 影像科 放疗科 眼科等多领域专家提供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 [13] - 多学科协作模式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为颅底肿瘤患者提供全面诊疗方案 [13]
强强联合共谱新篇,烟台毓璜顶医院与北海医院普外科专科联盟成立
齐鲁晚报网· 2025-09-12 11:38
医院合作 - 烟台毓璜顶医院与烟台市北海医院签署普外科专科联盟协议并举行揭牌仪式 标志着两家医院在普外专科领域深度协作正式启动 [1][3] - 合作将通过技术帮扶 人才培养 资源共享等方式全面提升北海医院普外科专科建设水平 [3] - 未来两家医院将在普外科学科建设 医疗技术 人才培养 科研教学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4] 合作目标 - 有效提升北海医院普外科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 [3] - 让龙口市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3][4] -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为健康烟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 合作形式 - 毓璜顶医院专家团队到北海医院普外科病房进行参观指导 双方就具体病例诊疗 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4] - 搭建两家医院之间学术交流 技术合作的桥梁 是烟台市医疗资源整合优化的重要举措 [4] - 合作将共同推动烟台普外科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为港城居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4]
爱尔眼科跌2.06%,成交额7.3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4:2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12.85元/股 成交额7.39亿元 换手率0.72% 总市值1198.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0亿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991.98万元(占比4.05%) 卖出7374.63万元(占比9.98%) 大单买入1.51亿元(占比20.42%) 卖出2.47亿元(占比33.44%) [1] - 年内股价下跌1.84% 近5日跌0.54% 近20日跌1.53% 近60日上涨8.35%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眼科疾病诊断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 收入构成:屈光项目40.13% 视光服务23.64% 白内障15.48% 眼前段8.96% 眼后段6.82% 其他4.67% 补充0.30%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院 概念板块包括智慧医疗 民营医院 医疗美容 医疗器械 DeepSeek概念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4.39万户 较上期减少1.00% 人均流通股23064股 较上期增加1.01%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93亿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799.76万股 华宝中证医疗ETF持股1.55亿股(第四大股东) 增加304.68万股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8亿股(第五大股东) 减少214.63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8298.11万股(第七大股东) 增加661.66万股 [2]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持股7659.65万股(第九大股东) 减少603.49万股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2] 财务表现与分红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07亿元 同比增长9.12%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增长0.0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2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6.00亿元 [2]
“医院过剩”大潮来临,大批医院将转型
36氪· 2025-09-12 00:06
医院床位总量与结构问题 - 中国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13年底618.2万张增长至1017.4万张,十年间增长64%,年均新增39.92万张 [1] - 床位存在区域布局不合理、结构不合理、科室不合理等问题,表现为三甲医院床位紧张与县级医院近半床位空置并存 [1] - 业内人士指出医院床位总量已过剩,但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1] 医院破产与经营压力 - 2024年全年涉及医院破产审查、强制清算等案件达1158件,2025年前7个月同类案件已达766件 [5][6] - 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2021年总计亏损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553万元 [11] - 公立医院2021年总收入4.39万亿元,收支盈余不足0.2万亿元,债务规模近2万亿元 [12] 医疗行业政策转型方向 - 国家卫健委2025年7月发布通知,引导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康复医院、护理院及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3] - 2023年六部委已提出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护理院 [4] - 政策推动医院过剩资源转型,明确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每两年评估一次,每次命名100个左右,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21] 医院运营成本与盈利挑战 - 二级医院需配备符合等级要求的设备及高级职称人员,民营二级医院需投入数百万至上千万元成本 [11] - 药品加成取消、带量采购等改革终结"以药养医"模式,医疗反腐力度加大导致灰色收入消失 [13][14] - 财政拨款增长滞后于医院扩张速度,收入锐减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14] 人口与技术变革影响 -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导致多地医院关停产科,2024年多家医院即便在"龙宝宝"年仍关闭产科 [16][17] - 医疗技术进步缩短住院天数,如美国70%髋关节置换患者可当日或次日出院,而中国同类手术平均住院天数曾达12天 [18][19] - 日间手术模式推广减少住院需求,加剧床位过剩问题 [19] 行业转型与结构调整 - 部分二级医院主动申请降级,如宝鸡高新中医医院从二级降为一级,床位数从80张缩减至20张 [9] - 社会办医被期待主导解决床位区域与结构不合理问题 [2] - 行业进入资源整合阶段,淘汰不适应时代的医院,推动医疗服务精准匹配需求 [24]